做为一个冷血薄情的政治生物,所有的一切在刘彻面前都可以为了他的帝国、他的权势而让道。但太子刘据不同,因为这不仅是他的儿子、他的长子,更是他亲手选定且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一代人有一代人不同的使命,由我来担当艰苦的重任,把那些挨骂的事情都做完了。然后将安逸的、叫人称颂与怀柔的事情留给太子你,这样不好吗?
穷兵黩武也好政令严苛也罢,坏人由我来做,等到太子即位之后,自可以文治国休养生息,将所有的一切拉回到正轨。
类似的话语朱元璋同样对朱允炆说过。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
咱老朱不知道咱刑法严苛酷虐吗?
不,知道啊。但是没办法,时代背景如此。不过等到你当家时,刑罚自然应当宽松,以宽和仁爱治理天下。
所以,朕好好的太子,寄予厚望的帝国继承人,怎么就没了呢?
刘彻一脸复杂。
同样面色复杂的还有另一时间线上的卫子夫。
只不过很快,这位虽然年老色衰但一生当中充满传奇色彩的大汉皇后便收敛了面上神色,目光沉静,心中已有决断。
【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
【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此言虽有夸大之意,但却反应了汉武帝时期长期四处征战,所带来的影响。
因为打仗不管就何时而言,从来都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这么简单。
其中之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等种种,可想而知。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要打赢一场战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粮草。
扩充点来说,除了粮草以外还有钱财,战马和人等诸多方面。
开局一个碗,通关一个国的是老朱。
至于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不好意思现在要讲的时代背景是西汉。
经过刘邦、吕后以及文景几代人的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原本一穷二白的老刘家天下终是富裕了,有钱了。
不仅有钱,还有人,有战马。
于是疯狂氪金选手刘彻登场。
就凭我爹我爷爷给我留下的家底,就这,还不去搞匈奴把场子给找回来,说不过去了吧?
事实上穷兵三十余年并不是一个完全准确的说法。
因为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其中有四十四年都是在和匈奴干架。
不过架是打爽了,但是家里的产业嘛,懂的都懂。
别的不说,打匈奴要骑兵吧。
骑兵要有什么?
马,马具。
除此之外呢?
远征要干粮,运输粮草又需要大量的车、马、牛等。
当然,运输队同样要吃饭,战马要吃粮食。
并且战死者要抚恤,胜利归来者需要封赏。
那么钱从哪里来?战马粮食还有士兵从哪里来?
就算是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家业再丰富,能败得了多久?败得了几年?
至于户口减少......笑话,官府又来征兵征徭役了,咱就一小老百姓,不跑等着被抓去打仗吗?
不过——
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然规矩万世之业,固后世之基地】
始皇帝画皮,汉武帝画骨。
后世所有的帝王,都在走他们走过的路。
汉武帝之前,中国是什么样的?
汉朝是什么样的?
夜郎认为没有它大。
匈奴将其当做牧场。
甚至有人觉得只要翻过喜马拉雅山,就是一片海。
那么汉武帝之后呢?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神州大地的主体叫汉人,文字叫汉字,衣服叫汉服。
这个汉,是汉武帝的汉!
亚历山大横跨欧亚,成吉思汗席卷东西,日不落殖民全球。
然而他们给后世留下了什么呢?
杀戮,奴役,疾病,恐怖......
那么汉武帝留下的呢?
是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在史书里,在人心里。
用大汉军民三代人的基业,打出神州大地、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脊梁。
告诉后世子孙,只要是地图上确定有的地方,不管是雪山还是草原,东洋还是南洋,只要敌人能去,异族能去,那么我们同样就能够去!
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因巫蛊之祸被冤死狱中。据说在死之前,这位汉武一朝的老臣曾高呼:
宁为文景犬,不做汉武臣。
宁可做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狗,也不要做汉武帝时期的大臣。
此外,又衍生出宁为文景犬,不做汉武人的说法。表示出对汉武帝时期横征暴敛,百姓赋税过重民不聊生的不认同。
当然,此说法的真实性不可考证,但可以知道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特别是丞相确实是一个高危职业。
元狩二年,李蔡出任丞相,三年后有罪自杀。换上严青翟,三年后又自杀。
赵周继任,三年之后被处死。
以小心谨慎而著称的石庆接上。
在任期间,遵循多点头少说话的理念,虽然没有任何建树,但总算是把性命给保住,落得个善终。
等象征着丞相的金印紫绶被摆到公孙贺面前时......
大哥大哥,这死亡通知书咱能不接吗?
刘彻微笑。
你说呢,我亲爱的丞相大人?
公孙贺踏上死亡列车。
免职、自杀、腰斩......汉武帝一朝的丞相淘汰率,堪称恐怖。
讲个冷笑话,巫蛊之祸后,三个鬼在地府聊天。
甲:我因为支持太子而被皇帝杀了。
乙:我因为反对太子而被皇帝杀了。
丙:我就是太子。
哦,还有任安,对就是司马迁报任安书的那个任安。
因为中立被杀了。
那么汉武帝时期的人才储备情况是怎样的呢?
这样一波又一波的杀,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其在位数十年间,天下之士争立于其朝】
【畴咨海内,举其俊茂】
【集天下贤俊,协心同谋】
汉武帝朝有名的杠精汲黯就曾经就此问题同刘彻展开讨论。
你总说你求贤若渴,想要扩充团队规模把手下人搞的多多的。
可是结果呢?
人家才刚来试用期都还没过呢,你就把人给干掉了。
这什么黑心资本家行为?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想骗人给你白打工舍不得发这点试用期工资呢!
你这样搞的人hr很为难啊亲,公司招人的速度还没有你清人的速度快,你就不怕没人和你一起干,无人一起同你治理国家吗?
对此,汉武帝的回答是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
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
人才嘛,多的是。
只要朕做好那个伯乐,善于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又怎么会害怕没有人用呢?
况且人才这种东西吧就跟有用的罐罐一样,你如果有才干却不肯施展不肯用来装水,我要你干嘛?
放着占地方吗?
秉承同样用人观念的还有女皇武则天。
当然,我们要知道,每一个黑心资本家......不对,是知人善任的君主背后,都有一个好的招聘平台,以提供求职渠道。
那么刘彻之所打造的平台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虽然刘邦是白手起家草根出生,但是汉初以来,朝廷的重要职位其实已经被功臣或者外戚所垄断。
并通过任子的方式世代为官。
做为一个优秀的帝王,刘彻自然明白海纳百川、广招人才的道理。
元封五年,颁布求贤诏书。
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要建立好非同一般的事业呢,那么肯定需要各行各业特殊的人才。这就好像有的马虽然桀骜不驯喜欢踢人,但是却可以日行千里。有的人呢,虽然与众不同白里透红,做出一些世俗之所不能理解的事情,是常人眼中的非正常人,但是却能够建功立业。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把他们放在一起领导他们任用他们。
以前呢是时机不成熟,你们大家没有遇到朕。
现在朕想给彼此一个机会。
所以还在等什么,人才都快到碗里来吧!
让我们一起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此外,刘彻还注重从制度上对人才的提拔机制进行完善,大力确立并发展了察举制。
虽然说察举制不如科举,但至少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就是当官的最佳途径。
在建元元年、元光元年、元光五年至少三次下诏举贤良文学中,得到董仲舒、东方朔、公孙弘等人才。
元光元年十一月,下诏郡国每岁举孝者、廉吏各一人。
后合称孝廉,成为察举制的核心科目。
汉武帝盛世是刘彻一人所确立与打下来的吗?
不是。
文有主父偃、公孙弘、朱买臣、桑弘羊等。
武有卫青、霍去病等。
在刘彻所提拔的人才中,不乏出身下贱或寒门之人。
甚至在晚年,还提拔了匈奴俘虏金日磾为顾命大臣。
可谓是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汉朝人才之盛世,在刘彻时期达到了顶峰。
正是在如此众多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向着同样的一个方向而奋斗,方才有汉武帝时期的诸多种种举措。
那么在聚拢人才之后,刘彻又干了什么呢?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