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 141 章
南哥儿看到盛博文这个样子, 心疼的眼泪都要哭出来了。
这会儿想走回去,估计是不大行了,宋声让郑昀找了一辆马车过来, 送他们回去的。
宋声回去之后见盛博文并无大碍,只是在考房里待的久了, 再加上心神紧张, 又受了冻,咋这么虚弱的,就让南哥儿扶他回房,好好休息了。
南哥儿本来担心的都要请大夫了, 没想到回了客栈之后, 盛博文倒头就睡。紧绷着的神经, 一下子放松了下来,再加上屋子里有暖炉, 他一下子睡了一天一夜才转醒。
宋声也回房休息去了, 即便是身上穿着棉衣, 可连着考试考了这么久,他也没睡过什么安稳觉,也冻得不轻。
客栈是给这些学子免费提供热水的,对待他们这些考试的学子尤为上心。万一这些举子考中了,那也是他们客栈的福气。到时候打着这个名号宣传他们客栈,以后肯定能招揽更多客人。
宋声先泡了个热水澡, 也盖上被子睡觉了。郑昀是个细心的, 专门把碳炉往床边挪了挪, 让床边这一块更暖和一些。
这下考完试了, 京中前来赶考的举子终于卸下了肩膀上的重担,考试之前总是顾及着还有考试, 根本没法敞开了玩儿。
这下可好了,考完试了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于是京中各大文馆茶馆随处都能见到读书人的身影。
反正也考完了,最终能不能考中就看天意了。接下来就等着会试放榜了,读书人干脆就趁着这几天好好逛一逛这繁华的京城。
宋声对于出去逛逛并没什么兴趣,陆清又不在他身边,一个人逛也没什么意思。
倒是盛博文和南哥儿,自从他睡了一觉起来,养足了精神之后,就陪着南哥儿在京城里逛街游玩,这几日都是早出晚归的,很少在客栈里呆着。
宋声就在客栈里歇着,精神一下子放松下来,倒是觉得有些疲惫了。在床上睡了好几天才起来,空了就看会儿书,不过看的并不是什么用来科考的书,而是他让郑昀去书铺里给他买的一些地理游记。
他对景朝的地图版块并不了解,干脆就趁着这个空档多看一些书了解一番。
会试与乡试不同,即便是榜上有名,也不会有官差过来报喜。
考完的举子基本上都在京城内,如果放满了,可以自行前去看名案,不需要有人过来报喜。而且每次科考参加的举子非常多,即便是考中的也有三四百人,要是挨个派官差过去报喜,怕是要好几天才能报完。
反正大家都在京城,这等重要的时刻,必定会来看名案的。
会试如果榜上有名,那就是进士级别了。如果说举人是进入官场做官的门槛,那么考中进士的功名,那就意味着一定能进入官场做官,官职再小,最起码也能到小地方做个县令,以后就不是农籍,直接更换门庭,成为官老爷了!
会试考完之后大概会有十几天的时间进行阅卷评级,最后根据今年考的人数,按照比例进行录取。不过按照历届科举情况的推算,大概也就是三百到四百人之间。
就这么过了十几天,终于迎来了放榜的日子。
宋声一大早就被盛博文叫了起来,会试放榜是个相当热闹的人。因为来看榜的,不仅有考试的举子,还有一些专门来凑热闹的,看一看有没有身边认识的人考中了的。
所以张贴榜案的地方相当的拥挤,天不亮就有人在这里排队了,就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榜上的名单。
宋声不想先去凑这个热闹,反正有没有考上最后都能看到的,他不想跟上千人去挤。
可是盛博文想早点过去看榜案,干脆拉着宋声一块去看。
这天还没亮,盛博文便把他叫起来了。硬是撑着昏昏的脑袋起了床,等到楼下时,盛博文和南哥儿还有郑昀已经在等着他了。
宋声虽然面上瞧着平静,但心里也有几分忐忑。这可跟他参加高考不一样,高考的时候像那些理科的题目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有没有答对,他自己心里就很清楚。
可这科举不同,全都是文绉绉的题目,全靠主考官酌情给分,所以他心里没底。
一旁的郑昀很兴奋,在他的心里,宋声是他见过读书最厉害的人了,他一定会考上的!
人到齐了之后,他们便一块出了客栈。为了看榜,总不能饿着,这个时辰路边已经有摆摊卖早饭的了。
四个人坐下吃了一点,又赶紧朝着放榜的地方过去。
他们本来离的就不算近,虽然起得很早,但过去的时候,放榜的考场广场前已经围着不少人了。
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这榜案怎么还没有放出来?
宋声他们站在这里大约又等了半个时辰左右,太阳都升起来了,还不见有官差出来张贴榜案的动静。
底下有的人急了,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都这会儿了,怎么还没贴出来呀?是今天张贴榜案吗?”
旁边有人接话道:“就是今天,你看这么多人都来了,错不了。没事,再等等,估计快了。”
周围的举子甚多,很多人的手紧张的都在发抖,马上就要揭晓考试结果了,考中和没考中,是天差地别的。对于十年寒窗苦读的人来说,这次考试可谓是他们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宋声藏在衣袖里的手不是何时也悄悄握紧了拳头,他也紧张。最后那五道经史策论的题目,其中有两道,他答的有些大胆,用的思维方法有些过于超前,不知道阅卷的人能否理解。
眼看着太阳越升越高,周围来看榜的人也越来越多。宋声他们的位置不算太靠前,如今人越来越多,人与人相互挤在一起,都快前胸贴后背了。
宋声眉头皱了皱,早知道他就不来了。反正到时候案榜一放出来,肯定会引来许多人争相讨论的。到时候他只要坐在外边小摊旁边听一听,也能知道这次大抵是个什么情况。
等到下午人不多的时候他再去看榜完全来得及,他有些后悔为什么要同意盛博文的提议一大早就过来等着。
又过了一会儿,小广场前面终于有动静了。
里面走出来了几个官差,腰上别着刀,手上拿着一个长长的红色绸布卷。
底下前来围观的人本来就躁动着,这下一看到红色的绸布,议论的声音瞬间大了不少,纷纷说着出来了,出来了,要张榜了!
这个时候人群又开始往前挤,宋声被周围的人裹挟着往前走,丝毫没有半分停留退出去的余地。
官差的确是出来张贴榜案的,亏了被人裹挟着往前走了一些,这会儿他看得更清楚了。
没想到这会试的榜案竟然不是抄写在了红纸上,而是红色的绸布上。
红色的绸布一张开,黑色墨迹书写的名单密密麻麻瞬间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黑色的墨迹晾干也需要好一会儿,怪不得这榜案贴出来的迟了些,这些名单光是抄写就得抄写好久,怕是这抄写的人不到三更天就得起来写了。
宋声刚要寻找自己的名字,就听到旁边有个人激动的喊着:“我考中了!我考中了!我考中了!”
一边喊一边哭,哭着哭着又开始笑,瞧着像疯了似的。
像他这种情况的不止一个,大概是激动坏了。毕竟十年寒窗苦读能考上,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件人生大喜事。
考上的人自然是激动的发疯,而那些没考上的则是痛哭流涕,像是丢了半个魂,走路都没了生气。
宋声看着他们一个个的又是哭又是喜的,心里突然有些忐忑,不敢去寻找自己的名字了。
这时不知哪边突然有人说道:“欸?这个叫宋声的是哪里冒出来的?竟然是这次的会元!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他的名头?”
“是啊,我也没听说过。本来还以为这会元会是来自这河南蔡氏的蔡青云呢,却被这无名小卒给抢了去,还真是令人唏嘘。”
“这有什么好唏嘘的,现在各州人才辈出,有这般厉害的人超过他也不稀奇。只是不知道这个叫宋声的是什么人,竟然有如此才干,直接考取了会元,当真是厉害!”
“看到这个名字,有点眼熟啊?我想起来了,这不是宛平来的那个吗?听说他上次乡试也是第一名,如今会试又拿了第一名,两元及第啊!真是厉害!”
……
宋声听着周围人开始一句一句的议论自己,抬头看榜上的名单,第一行,第一列,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前头还有前缀,华阳道宜州宛平府宋声。
的确是他。
宋声自然是欣喜的。他没想过自己这次竟然能考到会元。看来是自己最后那两道策论赌对了,主考官看来是欣赏他的人。
盛博文刚找到自己的名字,他这次也考上了。只是名字比较靠后,三百多名,算是吊车尾,属于同进士。但他依旧很高兴,能够考中已是不易了。
第142章 第 142 章(捉虫)
宋声缩在袖子里紧握着的拳头, 终于松开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着实是太意外了,没想到这次竟然能考第一, 连他自己都有些吃惊。
一旁的盛博文也听到了旁边有人在议论宋声考了第一,一开始还有些不相信, 仔细的看过榜单上的籍贯后才确定真的是宋声。
他惊喜道:“宋兄, 你也太厉害了!竟然是这一次的会元!”
他这说话的声音可不小,那些刚好正在讨论宋声的学子听到他叫宋声的名字,纷纷扭头看过去,大家也都很好奇, 宋家村宋声一听就是个寒门举子, 竟然能越过许多世家大族的子弟, 一举考上会元,都想知道这是个怎样的人。
一眼望过去没什么特别的, 相比于世家子弟, 身上的衣服瞧着的确有几分寒酸。不过都说文人风骨, 这人长的一副俊秀的模样,瞧这文质彬彬的,长身玉立,周身的气质倒是上乘。
宋声听着盛博文的声音忽然有几分恍惚,自从来到这个陌生的朝代不知不觉已经有四五年了。当初只是想要让一心对他好的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他才选择勤奋读书努力科举的。
还记得头一年刚穿到这里过的那个冬天, 为了省那一点租房的钱, 每日都从县城往返宋家村上县学, 寒冬腊月的, 手脚都生了不少冻疮。
寒来酷暑,秋收冬藏, 一年又一年过去,他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从一开始只是奔着想要让家人免除徭役的念头,到如今一步一步考上会元,即便是他天资聪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这其中花费的精力吃过的苦并不少。
所幸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如今拿下会试头名,科举之途便是算稳固了。后面的殿试只是排个次序而已,并不会有落榜的可能发生。所以科举走到这一步,算是两只脚都已经踏入了官场。
他们一同四个人过来看榜,要说其中最激动的还是郑昀。
他来京城这段时日可是打听了不少关于科举的事儿,更是知道这个会元是什么。
他看起来比宋声这个当事人还要激动不少,一点高兴的说道:“太好了,公子考了第一名,陆清哥哥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
宋声轻轻笑了笑,说道:“先回去吧,这儿人太多了,过几日就是殿试,等到殿试过了之后再高兴也不迟。”
郑昀一听重重的点了点头,等到殿试一过,他们应该就可以风风光光的回去了!
幸好今天来看榜的世家子弟并不多,这些人出门都有随从跟着,像这种跟这么多人一起挤来看榜的事他们才不会做,通常都是派家里的下人过来帮忙看的。若不是如此,肯定有不少人上前跟宋声打招呼了。
即便是这样,过来跟宋声说话的举子依旧不少。这些人宋声一个都不认识,但又不能轻易得罪人,只能含糊地先应付了一下,说要为殿试做准备,就先回去了。
回到客栈之后,盛博文专门拿了壶酒过来跟宋声喝酒。
盛博文道:“宋兄,你真是咱们州府的榜样!想想咱们州府可是很多年都没有出过两元及第的举子了!若是能三元及第,一定是更大的荣耀。这过节日之后的殿试你一定要努力,到时候争取拿个状元回来,也叫那些经常拿鼻孔看人的士族子弟瞧瞧,咱们寒门子弟怎么了,这不是比他们有出息多了!哈哈哈哈!”
盛博文是真心拿宋声当朋友的,非但没有一丝嫉妒,说话也十分真诚。
宋声与他碰了杯酒,说道:“盛兄过奖了,我尽力。”
“以后咱们同时入朝为官,在这京中都无依无靠,我们相互扶持,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过了会试,大小肯定能有个官儿做。宋声这话说的虽然靠前了些,但总归也没什么错。反正这会儿屋里就他俩,说一说倒也没什么。
次日一早,宋声起的略微有些晚。毕竟头一天喝了些酒,头还有些昏沉。
他从楼上下来,准备在客栈的大堂吃点饭。谁知刚坐下,就有人不断的上来与他道喜。
“宋兄,恭贺宋兄拿下会元,我乃常州刺史之子于洪建,可否与宋兄交个朋友?”
“我是刘阳,清河县令之子,恭喜宋兄拿了第一!”
……
上来与宋声搭话的人有不少,但基本上都是出自寒门,大多数的士族子弟都心高气傲,即便是宋声考了第一,他们也拉不下脸面过来与他结交。
不过倒也是有那么几个与这些大多数的人不一样的。
比如弘农杨氏的一个旁支子弟杨宜年,还有一个范阳卢氏的旁支子弟卢修永。
大家一声声的道贺,宋声也不好意思,便说道:“谢谢大家道喜,今日我做东,请各位到酒楼里好好喝上一杯,我们同喜同乐。”
这个提议自然没有人去,大好的机会能跟今朝会元拉近关系,多的是人抢着去的。
出门在外宋声带的钱虽然不算多,但对于他一个寒门出生的学子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有些钱该省的得省,但该花的时候就得花。
去一趟酒楼回来后,宋声的确认识了不少今年科考得中的举子,但腰包的银子也空了大半。
不过宋声倒是没喝多少,其他人倒是围着他劝酒,但他言说自己酒力不行,还要留出时间来备考殿试,众人一听殿试,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万一喝酒误事,影响了人家殿试的发挥,到时候再把这个事赖在他们头上,那可怎么办?
回来后宋声喝了一碗醒酒汤,清醒了一下,然后提笔写了一封信。
不过信写了一半又停了笔,他本是要往家报喜的。考中了举人是大喜事,但如今他已经通过了会试,这对于家里人来说更是天大的喜事,他得先把消息传回去,让家里人高兴一下。
只是想到后面几天还有殿试,写了一半的信,又被压在了书下。也罢,是他心急了,还是等他殿试结果出来再写信也不迟。
至于这殿试,那可是要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他既是会试时的第一名,想来殿试到时候名次肯定也差不到哪去。一般来说,会试排名靠后逆袭到殿试前几名的几乎没有,所以之前就说会试一过科举之道算是稳了。
只要宋声发挥不出错,肯定能从前三甲里面挑一个出来。
此时的皇宫。
乾元殿内,已经是深夜了,景帝还没有歇息,桌案上正放着批了一半的奏折。
旁边一个瞧着上了年纪的太监给他掌了掌灯,正是皇帝的贴身太监,也是皇宫的太监总管,李德李公公。
李公公捏着极细的嗓子说道:“皇上,夜深了,该休息了。这几天您都没怎么睡过,当心熬坏了龙体呀!”
景帝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年纪属实有些大,他揉了揉额头,瞧这奏折上上奏的事情,眉心紧紧皱起,叹了口气:“朕把这些看完再睡,这灯再亮一些。”
“皇上,这光太亮了伤眼睛。”李公公这么劝着,但他又怎么能说得动皇帝,只好把这当稍微挪近了一点点。
天气还冷着,大殿里烧着地龙,格外的暖和。景帝这奏折一批就批到了半夜。
反正也睡不着,批完了案上的奏折,他想起了今年这一届刚刚结束的会试。
“小李子,昨日左相是不是把这次会试录中的举子们的答卷拿过来了?”
李公公道:“是的,皇上,昨日下朝的时候左相大人拿过来的。全都密封着呢,还没拆。”
“反正也睡不着,拿来给朕看看吧。让朕瞧瞧,今年有哪些值得培养的栋梁之材!”
李公公只好照做,把考卷拿了过来。
景帝打开密封的盒子,里头的答卷开头写着的个人信息都已经被拆开了,对着号一找就能找到是谁写的。
景帝把答卷摊到了书案上,宋声作为这次会试的第一名,又因为写了两篇策论得主考官赏识,所以这答卷被放在了最上面。
这次会试的策论题目其实是皇帝亲自出的,前面的内容大概看过一遍之后,景帝就去看后面的策论答题了。
乾元殿里悄无声息,只有李公公随侍在侧,时不时想起翻阅纸张的声音。
景帝看得认真,李公公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他的神色,虽然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但双眉之间的褶皱平缓了不少。
他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又走到大殿的门前悄悄瞅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回来细声劝道:“我的皇上哟,这天都快亮了,再不休息等会儿就该上朝了!”
他是真的为皇帝的身体考虑,如今的皇帝岁数大了,但在治理朝政上,依旧呕心沥血,每日都批奏折到很晚,从来不耽于后宫美色,以至于到现在子嗣不丰,膝下只有三个儿子和两位公主。
景帝对于李公公说的话充耳不闻,此时的他正在看这放在最上面的学子答的策论,他越看越有精神,因为这上面写的想法与他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只是朝中顽固派的老臣太多了,他这个想法一直没提出来过,更别说施行了。
他仔细的看了好几遍,又翻到前头看了一下这答卷主人的籍贯与名字,默默记下了。
看完第一份答卷之后,他又接着往下看了两份。眼瞅着外面的天快要亮了,景帝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到旁边的龙榻上休息。
李公公看到他终于愿意去休息了,高兴的赶紧上前帮忙宽衣。
景帝的两条胳膊平伸开来,由着李公公给他解腰带,然后一边问道:“小李子,今年的会元你可曾有过了解?”
“奴才了解的不多,只知道是个出身自寒门的举子,好像叫宋声。”
第143章 第 143 章(捉虫)
景帝点了点头, 没再说话,躺到龙榻上睡了一会儿,第二天早上上完早朝之后把负责这次科考事宜的主考官叫了过来, 问过了一下过几天关于殿试的安排。
等到殿试这一天,学子们按照时间安排好的顺序依次进入承天殿中, 这次的监考官除了下面站着的一些文武大臣, 还有当朝皇帝。
宋声就在第一排正中间坐着,皇帝现场出题,每人都有一张书案,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
等到大家都写完答案之后, 有两边负责的小太监将答卷收上来, 皇帝并不是每张都要看的, 一般来说他只看前十个,而剩下的则是主考官负责点评。
李公公是懂皇帝的心思的, 昨天睡觉前才问过他这次会试的第一名, 想来应该是对这个寒门举子印象不错。
所以在收答卷的时候, 李公公特地将宋声的答卷放在了最上面。
这些年景帝一直都在暗中提拔寒门士子,士族逐渐没落,宋声的背景简单,身后又没有什么靠山,用起来肯定要比旁人放心一些。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他文采出众,这次殿试上答的题也很出乎景帝的预料, 一如既往的胆大敢说。
景帝看完了他的答卷, 说道:“你就是宋声?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宋声这是头一次面见天颜, 周围的氛围太过严肃,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他虽然表面镇定,但其实心里还是很紧张的。这个时候要是说错话, 一不小心那可就会断送仕途。
他规规矩矩的答:“正是草民宋声,拜见陛下。”
“长得倒是一表人才,文章也写得不错,虽形容有些大胆,但言辞抓住要害,看来你这个会元的确当得。朕瞧着你长得这样俊俏,倒是很适合当个探花郎。”
“多谢皇上!”宋声跪下谢恩。
不过景帝正要圈上宋声把他点为探花的时候,笔锋一转,瞧了瞧剩下几个前十名的举子。
殿试是当堂公布结果的,宋声心里有数,自己八成应该是被点为了探花郎。
探花郎也挺好的,以后不管是外派出去做县令,还是留在京中,入翰林当个编撰,都是好的。
不多时,前三甲就被敲定了。
李公公拿着名字高声唱道:“金科一甲状元,华阳道宜州宛平府城宋家村人,宋声!今科一甲榜眼,蜀道益州…… ”
景帝到底舍不得这个人才,还是给了状元之名。这探花点了另外一个,虽相貌比不得宋声,好歹也看得过去。
倒是这个榜眼,名叫吴嘉辉,看起来得有三十多岁了,瞧着比他们两个都老一些。
宋声被点为状元之后,接下来就要换上状元郎的衣服,跟着榜眼还有探花一块儿打马游街了。
游街完之后,晚上还要去皇宫赴琼林宴,这是皇帝专门设下来款待各位举子的宴会,是惯例。
如今名次已定,后续的安排,是放到外地做官还是留在京中入翰林苑,还未曾可知。
所以宋声还不能离开京城,要等到朝廷对他的安排下来,他才能回去。
一直到四月初,文书才正式下达。自古状元都是先入翰林做修撰,一般都是从六品的官职。而榜眼和探花入翰林做编修,一般是正七品的官职。
虽然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不起眼,但自古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非翰林不入内阁。皇帝之下除了设有左右相外,还有一个内阁机构。
内阁由内阁首辅统领,地位堪比宰相,与左右相平级。景朝的左相和右相都是由世家大族的人担任的,而在内阁之中的成员大多出自寒门,是景帝特地培养来牵制掣肘两个宰相的。
说白了也就是分权,士族权力过大,会影响皇权稳固。
经过这几十年的治理,士族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削弱了不少。
宋声对这些了解倒是不多,他还没有步入官场,身边也没有个官场的前辈提点,打算以后先走一步看一步。
琼林宴上皇帝亲自来了,以示对举子们的嘉奖。不过这种场合皇帝是不可能待很久的,只是喝了几杯酒,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宋声这一晚上有不少人向他来敬酒结识,毕竟是今科状元,想拉拢他的人不少,甚至还有一些过来拉媒牵线的,这年头多的是榜下捉婿的佳话。
为官者不能太木,又不能太过世故圆滑,宋声只能不动声色的一个一个应付了过去。
他这具身体本来酒量就不好,勉强接了几杯酒喝下去,很快就有些头晕了,可又不能立刻就走。
等时间终于拖得差不多了,他赶紧借口不胜酒力,这才得以回去。
赴琼林宴的学子,住的离皇宫都比较远。好在皇帝事先吩咐过,会安排人送他们回去。
到了客栈之后,宋声喝了一碗醒酒汤,脑子才清醒了许多。
他拿出了那封在书中写了半截的信,如今他离家已经有将近六七个月了,到了京城中十分忙碌,一心扑在读书复习上,写给家里的家书不过只有两封。
他把这封家书写完,顺带报喜,说这次侥幸考到了状元,等京城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就回去。
殊不知,他考上状元的结果一出来,喜报已经从京城发往全国各地了。
报喜的官差都是从京城来的,走的是官道,一路骑马飞奔,给各地方学子的家里报喜。
像宋声这种考上状元的,等到时候从京城回来,府城的衙门会亲自安排官差相迎,到时候会有衙门的人高举着牌子,让状元坐在高头大马上,身穿红色的状元服再次游街,一路将人护送到家里。
在此之前,会有京城里的人先行一步,快马加鞭到地方上报信。
不出宋声所料,琼林宴后没几天,朝廷的圣旨就下来了,他成为了翰林院修撰,官职从六品。此番可先行回去安排家事,等到九月正式入职。
宋声接旨之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宋家村了。
盛博文考的名次没他好,不过好歹也是个进士,被分配到了一个比较偏远的县里做县令。官职八品,开始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做起,慢慢往上升。
与宋声这个翰林院修撰相比,一个偏远地方的县令着实比不上。
不过盛博文自知与宋声的文采相差甚远,心态放的也很平和,他自己也是寒门子弟,如今能够通过科举当个县令,改换门庭,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他很知足。
第二天一早,宋声和盛博文一行几个人就出发朝着宋家村走了。
此时的宋家村。
宋声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陆清的月份也渐渐的大了,在这期间收到了两封宋声的家书,直到他在京城一切顺利,他也没那么担心了,就在家里安心养胎。
如今是四月中旬,算算日子,陆清也快生了。
一开始陆清盼着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宋声能够赶回来陪着他,可是算过日子之后,他也知道这不可能了。
就算三月底考完试,从京城一路赶回来,差不多要花两个月的时间。那个时候都已经五月底了,他肯定已经生完孩子了。
他这几日身体越发的笨重,肚子鼓的像个球似的,虽然他也经常在外走动,但大腿还有脚都已经浮肿了。
不过他并不觉得辛苦,因为对肚子里的孩子抱有着很大的期待,他很想当阿爹。
张杏花他们一直都记挂着宋声,不光是他们盼着他的消息,整个宋家村有不少人都盼着呢。
大家伙可都知道村里的宋家三郎有大出息,人家已经上京赶考去了,到时候回来说不定就是官身了。
那可是官老爷呀,还是出自他们宋家村,可不一个两个的都期盼着呢吗?
因为村里的人这两年都开始种棉花了,每家每户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村里稍微攒了一些家底儿的人家,几乎都会把孩子送到私塾里去读书,盼望着自家的孩子也能开窍,成为一个像宋声这样在读书方面有出息的人。
这一日,宋家村村口前面的那条河边,不少人在那洗衣服。
张杏花也去了,这几日家里事儿多,春日的收成才刚结束,这会儿子春耕刚结束,家里头也都还忙着,按理说她作为长辈,洗衣服的活轮不到她干。
但大郎媳妇前不久刚查出来有了身孕,二郎媳妇儿在家照顾着几个孩子,还得看顾着身子笨重的清哥儿,其他人也都有事情忙,她干脆端着盆出来洗衣服了。
刚过来找了个位置蹲下,旁边就有同村的人凑了过来,打听道:“杏花嫂子,你家三郎这上京赶考也走了好几个月了吧,有说啥时候回来不?”
张杏花微笑道:“没说,谁知道啥时候能回来,我也盼着呢。”
“还是你们家三郎有出息啊,这一回来说不定就当官了,老嫂子呀,咱们村就属你最有福气了!”
好听话谁不爱听,自从宋声上京赶考以后,村里的人不论谁见了张杏花那都是笑语盈盈的跟她说话,她心情自然是好的。
“快别说我了,你不也有福气了,听说你那个小孙子现在在私塾读书,我可听说那教书的程秀才可是没少夸他呢!”
“你说的这倒是呢,希望以后他也能读书,读出点名堂来。”
河边洗衣服的人很多,说话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在最边上洗衣服的周婶子老早就过来了,这会儿已经把衣服洗好,端着盆儿站起来准备走了。
刚起身,就看到村口远远的有两个人过来了,瞧着不像是他们村的人,倒是有几分像衙门的人。
她赶紧拍了拍旁边一起洗衣服的村里人,说道:“七娘,你看看远处那俩走过来的人,像不像官差老爷?”
叫做七娘的年轻媳妇儿站起来看了看,皱着眉道:“瞧着好像是啊!”
“这官差现在来咱们村儿干啥?难道是又有啥事儿了?”
河边洗衣服的人听到她们说话,纷纷抬头看了一眼,还真是官差。
两个官差越走越近,村里人不知道他们是来干嘛的,眼瞅着他们进了村之后,开始往里面走。
里正等到消息很快就赶来了,他上前拦住了两个官差小心翼翼的打听道:“官老爷,两位过来是有啥事儿吗?”
官差倒是很客气,说道:“我俩是先来一步报喜的,你们村的宋声高中状元了,不日就会离京返乡。”
“真的!!!”里正满脸的惊喜,赶紧让自家的小孙子去给宋家报信儿,谁知道碰上了从地里头回来拿东西的宋平,这下好了,都不用自家的小孙子去了,直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宋平。
宋平激动的扛着锄头都掉地上了,撒腿就往地里跑,锄头都不要了,他得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
宋平激动坏了,一边跑,一边大声叫喊着:“爹娘!三叔!三郎高中了!是状元郎!三郎高中状元了!”
宋家三兄弟此时都在地里面干活,宋平一路从村子跑到了地里面,叫喊的声音都嘶哑了,以至于把半个村子都听见了他的声音。
啥!宋家三郎高中了!
还是状元郎!
天哪!他们村竟然出了个状元郎!
在河边洗衣服的张杏花模模糊糊也听到了宋平的声音,还没等她求证,就有村里听到消息的人跑过来找她,来人气喘吁吁的道:“杏花婶子,快别洗衣服了,官差马上就要到你家了,说是你家三郎高中状元了!”
“啥!三郎高中状元了?”张杏花惊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愣了一下,她反应过来后道:“快快快,这衣服我不洗了,我先回家去了!”
正在地里面干活的宋家人听到宋平说的话,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个很炸裂的消息。
宋家三兄弟地里的活都不干了,兴奋的扛起锄头就往家跑。
等到家的时候,气都快喘不上来了。
官差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其实他们只是传个口信,还有个名帖,告知他们说再过一段时间状元郎就会衣锦还乡,到时候让他们做足准备,状元郎肯定还要在整个县里面打马游街一圈。
官差把话带到之后就走了,等他们都走出了村口,宋家的人都还没缓过来。
他们家三郎不但高中了,还中了状元!
宋老三傻了吧唧的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对着宋老大道:“大哥,你掐我一下,我感觉我像是在做梦。”
宋老大啪叽给了他一巴掌,宋老三面上平静的道:“好疼,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说完之后,人像疯了一样似的跳了起来,哈哈哈的笑个不停。
不光是他,宋家所有的人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只是一遍遍的喊道:“三郎高中状元啦!三郎高中状元啦!三郎高中状元啦!”
此时整个宋家村的人都知道宋声高中状元了。
村民们都觉得十分恍惚,这不像是真的,好像做梦啊。
可刚才过来的那可是官差,官差说的还能有假?
宋家没过多久就被村里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是来上门道喜的。这回可不是虚情假意的道喜,大家伙可都是真心诚意的上门来的。
毕竟这可是状元啊,必须要沾一沾这喜气。
宋声高中的状元,陆清这个当夫郎的也很激动。
他本该前几日就该生的,但肚子里的孩子一直不出来,他也没办法,又多等了几天。
张杏花只见过早产的,没见过,到了月份还迟迟不生的,因为担心,还专门请大夫过来看了一下,大夫说没事他们这才放心。
可是这会儿陆清的肚子却一抽一抽似的开始疼了,前一秒还正在为相公考上了状元而激动兴奋着,现在就开始抽痛。
他眉头皱着,很快脖子上就出了一层的冷汗。
第144章 第 144 章
张杏花最先注意到他这个模样, 一看就知道他要生了,赶紧把人扶到了屋子里准备接生。
农家人生孩子是不请接生婆的,都是过来人, 生孩子也频繁,像张杏花这种, 自己生了三个不说, 家里孙媳妇儿生孩子的时候都是她接生的,经验十分老道。
她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家里的人,该烧水的烧水,该进屋守着的进屋守着。有她这个主心骨在, 家里人都不慌。
此时的宋声还在路上, 他在心里早就算过了陆清的预产期, 按照十月怀胎算,大概就是四月中旬生。京城离宛平太远了, 他就算快马加鞭也赶不回来。
此时的他心里焦急, 害怕陆清生孩子出什么意外。都说女人生孩子是鬼门关走一遭, 哥儿生孩子比女人生孩子还要惊险。他这会儿恨不得变出两个翅膀飞回去陪着他。
他扒开马车的车帘朝外面看了两眼,跟春生嘱咐道:“春生,马车再行快点,我着急回去。”
春生哎了一声,说道:“好嘞,那老爷坐稳了。”
他们这辆马车原本走的就不慢, 只是宋声着急, 又让他赶车再赶快点。这马车就更加颠簸了, 一路上晃得他反胃想吐, 却还是忍住了,一心想早点赶回去。
这边陆清刚被家里人扶进屋里躺下, 羊水就破了。
孙氏如今正怀着身子,家里人没让她进去。是大伯母林氏跟二伯母赵氏跟进去一块忙前忙后的照顾着。
陆清一开始还不觉得生孩子有多难受,随着肚子阵痛开始,一次比一次疼的厉害,他额头上的汗跟珠子似的不停往下流,身下的被褥没多久就被汗湿了。
张杏花在一旁喊着让他使劲儿,多使点劲儿,另外一边李氏在灶房里炖老母鸡汤,等着给陆清补身体。
生孩子耗时耗力,农家也没有什么人参之类的大补之物,只有这老母鸡汤最有营养,喝了能多些力气生孩子。
陆清这是头一遭生孩子,张杏花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一直在不停的使劲儿使劲儿,可后面都没力气了,孩子还没生出来。
张杏花此时也很焦急,这老母鸡汤刚开始没多久就喂给陆清喝了,已经从白天到了晚上,这孩子还没生出来。
生孩子这个事情因人而异,一般有的人生的比较顺利,几个小时就生出来了。可有的人生了三天三夜才生出来,陆清这已经耗了一个白天了,没多少力气了,要是夜里还生不出来,恐怕就要难产了。
旁边一块帮忙接生的林氏道:“娘,这咋办,清哥儿这肚子太大了,肯定是里面的孩子大,所以才难生。要不去找个大夫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法子吧?”
林氏这话里充满了担忧,张杏花明白她的意思,请个大夫过来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清哥儿这情况瞧着实在太让人担心了。
张杏花当机立断道:“让大郎去请个大夫过来,要快,再让老二媳妇儿端盆热水进来。”
陆清此时已经累的想睡觉了,他实在没什么力气了,这会儿眼睛都要闭上了。
张杏花赶紧掐了他的胳膊一下,让他保持清醒,“清哥儿,别睡,先把孩子生下来再睡,三郎高中了,你现在可是状元夫郎,以后还要跟着三郎去京城享福呢,可不能在这会儿睡着了!”
陆清听到这话,已经快要转不动的脑袋想起了宋声,是啊,相公还等着他和宝宝呢,他得加油,等相公回来了,就能看到他们的宝宝了。
陆清被这话鼓励到了,又开始使劲儿,张杏花又给他喂了一碗鸡汤,开始又一轮的接生。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许是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张杏花终于看到了一点孩子的头。她松了一口气,若是看到的是孩子的脚,那就是实打实的难产,弄不好就是一尸两命,人和孩子可就留在鬼门关了。
“清哥儿,再使点劲儿,孩子露头了,别松气,使劲儿!”
先前去请大夫的宋平这时候也带着人回来了,他赶着家里的牛车去的,请的是上西村的李大夫。
这年头乡下行医的大夫少,一般是什么病都治,上到跌打损伤,下到妇人生孩子,都有所涉猎。
宋平匆匆忙忙的把人拽上了牛车,一路从上西村过来,进了村后都没空跟村里人打招呼就直奔家里去。
生孩子这么大的事村里人自然都听说了,陆清在屋里喊的声音也大,生孩子太过痛苦,他感觉身体像是被撕裂了似的,吼的嗓子都已经嘶哑了,周围邻居们自然也都听到了动静。
见宋平赶着牛车匆匆回家去,村里多嘴的人议论道:“这咋还请了个大夫回去了,不是宋声的那个夫郎要生了,难不成是难产?”
“十有八九是了,要不是难产,怎么会请大夫过来?反正我活了这么些年,可没见到谁家生孩子还请大夫的。”
大夫到家里出诊的诊金可不少,普通人家里生孩子一般不会请大夫过来,虽然都知道生孩子危险,但大家都这么过来了,出事的还是少数,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一听说陆清可能是难产,村里有人唏嘘道:“这清哥儿真是命苦啊,先前一直怀不上孩子,在府城里的时候听说一个人张罗了个门面生意,很是辛苦。如今眼看宋声考上了状元,终于要享福了,却败在了生孩子这一关上,看来还是没这个福气啊!”
“谁说不是呢,难得怀上了,却碰上了难产,还真是遭罪啊!”
……
村里人说什么宋家的人并不知道,他们这会儿没空关心他们说了啥,大家的心都记挂着陆清生孩子的事儿上。
几个大老爷们全都现在门外的屋檐下,眉头紧紧皱起,脸上一脸的焦急。
宋平带着大夫过来之后,几个人赶紧让开,让大夫进去了。
看到大夫过来,张杏花心里多少踏实了许多。
李大夫给陆清把了把脉,脉象还好,就是前期使了不少力气,这会儿有些脱力。
大夫对这事有经验,听说是生孩子的事,来的时候药箱里就放上了一些可能会用到的药。这会儿直接给抓了一服补充元气的药,让宋家的人给熬好给陆清服下。
陆清喝完了药接着发力,就这么一直到了夜里还没生下来,门外等着的宋老三他们一直没回去睡觉,这情况,让人心慌的睡不着啊。
大夫也在宋家一直没走,就怕有个什么万一,也好有个防备。
就在全家人都焦灼的时候,忽然从屋里传来了一声孩子的啼哭。
声音响亮有劲儿,宋老三愣了一下,他的小孙孙出来了!
“生了生了,是个男娃!清哥儿也没事,都平安!”
这会儿大伯母林氏赶紧从屋里出来报喜,门外等着的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惊喜不已,三郎有后了!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开始蒙蒙亮了,宋家的人一晚上都没睡。
林氏道:“你们一晚上没睡,先去睡会儿吧,这里有我跟娘在这守着,不用担心。”
屋里头的刚从娘胎里出来的小娃娃瞧起来皱巴巴的,二伯母赵氏拿着早就做好的婴儿襁褓把孩子裹了起来。
孩子这会儿也不哭了,她把裹起来的小宝宝放到了陆清的枕头旁边,笑盈盈的道:“这孩子长的可真好,我抱着估摸得有个五斤呢,在你这胎里被养的极好!”
陆清躺在床上歪着头瞅了一眼,他眼睛里都是笑意,相公长的那么好看,孩子肯定也好看。
结果看到那皱巴巴的还没睁眼的小宝宝时,他眉头紧皱委屈的道:“怎么长这么丑,明明相公很好看,我也不丑啊……”
赵氏在旁边笑道:“小孩子刚生下来都这样,过几天就好了。”
陆清没见过旁人生孩子,先前二嫂李氏生孩子的时候他跟相公都不在家,等回来见到二嫂的宝宝,宝宝已经长的嫩嘟嘟的了,他这还是头一次见到皱巴巴的宝宝。
一旁的张杏花高兴的嘴角就没下来过,一晚上没睡依旧神采奕奕。
她把孩子抱起来看了又看,一边看一边说道:“这孩子一看就随三郎,看看这脸蛋和额头,跟三郎小时候那是一模一样!”
陆清听了之后很高兴,他本就希望他的宝宝随相公多一些,要是有一个缩小版的相公天天跟着他转,想想就很开心。
他正准备说孩子随相公好,结果肚子又开始出现了阵痛,跟他刚才生孩子的感觉一样。
“阿奶,阿奶我肚子疼。”陆清的小脸皱到了一起,双手抓着床边的被褥,脸上已经腾出了一层新汗。
张杏花惊了一下,赶紧让旁边的赵氏把孩子抱走,又让大夫过来看。
大夫把了把脉,又掀开被子看了下情况,说道:“快接生,肚子里还有一个没出来!”
张杏花呆了一下,啥?还有一个?
大夫看她呆愣了一下,催道:“别愣着了,赶紧的,一会儿孩子要被憋住了!”
张杏花回过神赶紧又让外头的人端热水进来,给陆清接生。
大夫让宋家人把昨天晚上熬的药再熬让一副,这次还加大了剂量,让陆清喝了一碗下去。
宋老大他们本来已经回房睡觉了,才刚睡着就听到家里又传来一声惨烈的叫声。
他们赶紧穿上衣服起来到了院里,一看宋英几个都在门口守着,焦急的看着屋里。
宋老三上来问道:“咋回事,是不是清哥儿不好了?孩子生完了咋还痛的这么厉害?英子,有啥事你可别瞒我。”
第145章 第 145 章(捉虫)
宋英道:“三叔, 清哥儿没有不好,只是他这生孩子还没生完,听大夫说, 清哥儿肚子里还有一个,阿奶正在接生呢!”
“啥?还有一个?你是说清哥儿怀的是双胎?”
宋英点点头, “大夫说是的, 应该不会错。”
“怪不得清哥儿怀了的时候肚子看着比别的人大呢,原来里面装了俩娃娃!”
宋老三大喜,他儿子这夫郎娶的好,一下给他生两个小孙孙!
他一边高兴着, 一边在心里默默祈求着老天保佑陆清平安, 保佑孩子平安。
外头的宋老大听了后也道:“怪不得清哥儿这头一胎生的这么艰难呢, 原来是怀了双胎!”
村里人见了也只当是陆清这一胎养的好,加上宋家条件好, 肯定没少给他弄好吃的, 从没人照着双胎这方面想。
毕竟双胎在乡底下不常见, 而且这双胎通常都是女人怀的,他们还从未听说过有哥儿怀了双胎的。
哥儿怀孕本就不易,能怀上就不错了,哪能想到陆清这是特例中的特例,竟然是双胎。
刚才生第一胎的时候陆清的力气已经用尽了,这会儿使不上劲儿, 还好有李大夫在, 一碗汤药灌下去, 还是加了量的, 没一会儿就有力气了。
这次倒是顺利很多,不多时, 第二个孩子就生出来了。
张杏花把孩子小心翼翼的抱着放到了盆里,盆里面是早已经兑好的温水,给孩子清洗了一下,赶紧用襁褓裹住。
这第二胎出来的是个哥儿,可能是在陆清肚子里的时候没有抢得过哥哥,吸收到的营养少,生出来瘦小的可怜。
张杏花一抱就知道,这孩子重量最多有三斤,后面可得照顾好了,一个不当心,很有可能就养不活。
陆清生完第二个孩子彻底没力气了 ,一句话都说不上来,闭上眼睛就睡着了。
张杏花在屋里头守着,她一夜没合眼了,压根就不敢睡。
李大夫又给开了一些滋补身体的药,毕竟陆清这次生产消耗的精气太大,如果养不好,也好容易落下病根。
把李大夫送走之后,宋老大那赶紧去问林氏里面什么情况。林氏说第二胎生了个哥儿,两人都平安,大家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这次算是有惊无险,惊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此时大家都知道了陆清这次生了双胎,纷纷惊喜不已。
附近十里八村生双胎的极少,而且还都是从女人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这往前数几十年,他们附近几个村也没有过哥儿生双胎的例子。
宋老三一下子得了两个孙子,高兴的合不拢嘴,拍着桌子道:“摆宴席!今年是喜上加喜,得把咱们那些亲朋好友们全都请过来让他们瞅瞅,让他们也沾沾喜气儿!”
宋老大也同意,这宴席的确是要摆的。本来宋声考中了状元,这在他们整个府城都是独一份的,再加上清哥儿又生了双胎,更是喜气洋洋了。
屋里头几个女人忙着打扫了一番,毕竟产房有血腥,床上也都比较脏乱,林氏让张杏花先去睡一会儿,她跟赵氏两个人把屋里收拾了一番。
两个刚出生的小娃娃正躺在旁边的小床上,此时正睡得香甜。
张杏花看陆清这一劫终于过去了,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她从昨天上午陆清发动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没合眼过,这会儿放下心来,困意瞬间涌了上来。
两个小宝宝暂时就交给了李氏照看着,宋老三偷偷溜进去看了好几次,越看越欢喜,他的两个小孙孙就是好看,瞧着粉嘟嘟的脸蛋,睡觉的时候嘴边还冒小泡泡,别提多可爱了,瞬间萌化了宋老三的心。
陆清这一睡就睡了好久,等到再次醒来的时候,一天已经过去了。
他有些饿,李氏刚好进屋给两个小宝宝喂奶,看到他醒了,惊喜道:“清哥儿,醒啦,饿不饿,我去给你拿点吃的过来。”
陆清声音还是有点虚,微微点了点头,道:“谢谢二嫂。”
他睡着的这一天里,两个宝宝都是李氏负责喂养的。家里人没有奶水,她去找的村里人家有小孩子的母亲要的奶水,就这么先暂时喂养着。
陆清吃了一大碗炖的排骨,这才感觉舒服了许多。只是刚生完孩子,下半身还是有些不舒服,躺在床上不敢动弹。
李氏把两个孩子喂饱之后给他抱到了床边,说道:“快看看你的两个小宝宝,是不是很可爱?”
陆清侧过脑袋瞧了瞧,伸手轻轻碰了一下孩子的小脸蛋,不可思议的柔软。老大瞧着好像是跟昨天刚生下来的时候有些不大一样了。
“你呀,这次生产可真是惊险,把我们都吓坏了。还好你没事,不然等三郎回来,指不定伤心成什么样呢!”
陆清笑了笑,把其中一个孩子接过来抱在怀里,小声说道:“我这不是没事嘛,谁知道这次有两个宝宝在肚子里,把我也惊到了。”
陆清自己心里也惊讶,怪不得他刚怀孕没多久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腰身胖了一圈,后来肚子越来越大,但他却从来没想过是双胎的原因。
如今想一想,他觉得说不定是之前吃了刘大夫开的药调理身体的缘故,才这么幸运的一次怀了俩。
李氏也很喜欢这两个孩子,面上带笑道:“还好没事。你是个有福气的,这次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有了两个可爱的宝宝。一次生俩,外头的人可都羡慕的紧呢。”
别的不说,光是村里的人就没有不羡慕的。
原先看到宋家请了大夫过来,还以为陆清这次生孩子十有八九是挺不过去了,有些心理阴暗的人忍不住幸灾乐祸。
不是说你宋三郎有能耐吗?就算是考中了状元又怎么样?等回来还不是看到自己的夫郎一尸两命,就算考得再好,回来不还是照样哭丧!
可没想到人家陆清不仅挺过来了,还一次生了双胎。生一次就能得两个孩子,而且还是双胞胎,听说双胞胎的两个孩子长得极像,谁不想要这样的一对孩子!
得知了陆清顺利产下了双胞胎,村里的人又开始纷纷夸道:“这清哥儿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福气的,能逢凶化吉,还得了俩孩子,旁人求都求不来呢。”
不管别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都是夸陆清的。伸手不打笑脸人,没过两天村里人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上门探望陆清了,说是探望他,实际上也是都想看看他生的两个孩子到底长什么样,是不是长得一模一样。
结果去了一看,老大白白胖胖的,老二却瘦弱的紧,瞧着就让人为他担心。
尤其是听张杏花说了陆清生产的时候有多惊险,那些羡慕双胎的人又都不羡慕了,怀了双胎生产的时候要比怀一个还要难生,这清哥儿还真是命大呀。
这边宋声还在努力的往家赶,可是日子就摆在那,朝廷下旨授官之后他就从京城出发了,可就算再快,路上不在客栈休息,在马车里睡觉,日夜赶路,也得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家。
一眨眼二十多天过去了,陆清还在家里坐月子,这次生产极其辛苦,宋家的人对他都特别好,轮流照顾他。
这半个多月以来,家里头的排骨还有鸡肉,鸡蛋等荤腥就没断过,张杏花生怕陆清这次生产亏了身子,特地给他弄了许多东西补身体。
陆清毕竟从小干农活,身子骨还算强健。再加上一堆好吃好喝的补着,身体恢复的也快。才半个多月,身体就养的差不多了,脸色红润,瞧着也精神。
若说变化最大的,就是他的两个宝宝了。
小孩子刚生下来长得快,真的是一天一个样。想想刚生下来的时候闭着眼睛皱巴巴的,如今再看,小脸光滑的像剥了壳的鸡蛋,眼睛也睁开了,圆溜溜的大眼睛像两颗黑葡萄,尤其是咧嘴笑着的时候,更是可爱极了,家里人就没有不喜欢的。
还好宋家人口多,陆清一下子生了两个孩子,要是他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两个孩子长得玉雪可爱,家里头谁有空就会过来帮忙照顾一会儿,让他省了不少劲儿。
这天李氏过来帮忙看孩子,说道:“也不知道三郎走到哪儿了,孩子出生的时候没赶上,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孩子的满月宴。”
陆清坚定的道:“肯定能赶上的,相公一定快到了。”
他和孩子都在家里,相公去进京赶考的时候心里最记挂的就是他们了。若是考完试把事情忙完了,肯定会立刻往家赶的。
“能赶上自然是好的,到时候这状元的喜宴就跟孩子的满月宴一块办,咱们呀,这叫双喜临门,噢不,你这次生了两个宝宝,应该叫三喜临门。阿奶说这次准备大办,请全村的人吃三天的流水席。”
三天流水席,还是免费请全村的人吃,光是花销都得不少。毕竟这年头有便宜谁不占?源源不断的吃的喝的,又是免费的,自然是吃饱了为主。
宋声这边也的确正在马不停蹄的往家里赶,本来是跟盛博文和南哥儿他们一道出发回来的,在路上他着急往回赶,就让春生加快了速度。
盛博文和南哥儿受不了马车颠簸的太厉害,就慢悠悠的在后面走着,宋声带着郑昀就先回了。
到了府城之后,他先让郑昀回家了。然后没有停歇,让春生又赶着马车把他送了回来。
满月宴前的第三天,宋声终于回来了。
他这一路上着急赶路风尘仆仆,胡子都长出了许多,路上忙着赶路也没空刮,瞧着胡子拉碴的,人都沧桑了不少,完全没有了曾经那副俊秀的模样。
他一进屋,陆清就看到了他。
“清清,我回来了。”
第146章 第 146 章
明明只是普通的一句话, 像平常丈夫出了趟远门回来后对妻子说的,可在陆清听来,好像过了很久很久一般。
生孩子那么痛苦的时候他都没怎么掉眼泪, 一直咬着牙坚持,可这会儿看到宋声回来了, 不知怎么的, 一股子委屈的感觉涌了上来,眼眶瞬间湿热了。
宋声快步走到床边把人搂在了怀里,声音有些发颤,“对不起, 我回来晚了。”
陆清埋头在他怀里哭, 眼泪止不住的流, 把宋声心疼坏了,安慰了好一会儿。
本来在屋里的李氏看这情况先默默的出去了, 给他们小两口点独处的空间说说话, 都说怀了孕后人的情绪容易大悲大喜, 不太稳定,产后也容易有不好的情绪,这几天虽然陆清嘴上不说,李氏也多少感觉到了一些,他的情绪有些低落。
毕竟生孩子这么大的事情丈夫不在身边,他这次生产又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心里无疑是脆弱的, 这个时候的陆清最需要来自宋声的陪伴。
宋声给他擦干眼泪, 在屋里陪着他。
陆清想起自己的两个宝宝, 立马不哭了,拉着宋声道:“相公, 你还未见过我们的宝宝,快去看看,有惊喜哦!”
宋声回来后一进院子就直奔陆清的房间,压根儿未曾停歇,所以他还不知道陆清这次生产有多惊险,也不知道陆清一次生了两个宝宝。
他早就算过月份,按照时间来看,他知道陆清已经生了,这会儿看到他平安,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听到陆清说宝宝,这才过去另外一边的小床上看孩子。
走过去之后看到一张不算大的小床上,分了一大一小两个襁褓,襁褓里裹着两个孩子,孩子的小脸儿大概也跟拳头差不多大,红扑扑的小脸蛋瞧着煞是可爱,此时正闭着眼睛睡觉。
宋声回头看向陆清,惊讶道:“这两个都是……都是我们的孩子?”
陆清笑了笑说道:“嗯,开心吗,我这次怀的是双胎!肯定是之前刘大夫给我开的药才让我怀上的,这才一次生了两个宝宝。”
宋声知道生孩子本就不容易,生一个已经十分艰辛了,陆清还一次生了俩,想必更加艰难痛苦。
他坐到床边握着陆清的手,眼底滚烫,心里更加充满了愧疚。
“对不起清清,这么重要的时候我没有陪在你身边,你如果生气的话就打我吧,只要你开心就好。”
陆清眯着眼睛笑道:“我打你做什么?你是进京赶考了,又不是干别的什么混账事儿了。再说了,考试也很累的,你也很辛苦的。而且你不是高中了状元吗,那我以后不就是状元夫郎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瞧着你比原先说预计回来的日子要早上许多,这一路上没少加急赶路吧,相公,你受累了。”
两个人互相体谅包容,这才是他们最好的幸福。
宋声摇摇头,“我不累,就是没怎么顾得上收拾,胡子都长长了,清清可不要嫌弃我丑。”
“怎么会,相公在我心里永远都是最英俊的男人。”
两个人又甜蜜了一会儿,宋声这才过去仔细看了看两个小宝宝。
这是他两世加起来第一次有孩子,这种感觉很微妙,在这个世上又多了两个人与他血脉相连,好像连心跳都不自觉的为他们牵动着。
两个宝宝好像感受到亲爹回来了,刚才睡的正香,这会儿忽然醒了。
他们睁着水润润的大眼睛滴溜溜的看了一会儿,不哭不闹,好像眼前的人对他们来说是什么新奇的事物,一下子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
他们的小手在空中左一下右一下地动着,宋声轻轻伸出一根手指头,放到了宝宝空握着的小手里,一下子被抓的紧紧的。
另外一个不知道怎么了,看了看宋声之后,嘴巴一咧开始哇哇大哭起来。
这几天一直在家里守着的宋老三听到孩子的哭声,赶紧推门进来了。如今这两个孩子可是他的命根子,那是不允许任何人欺负的。
此时的宋老三仿佛不是宋声亲爹,他把孩子抱下来赶紧哄着,然后劈头盖脸一顿说道:“三郎,不是我说你,你瞧瞧你这副样子,还不赶紧去收拾收拾,瞅你一回来就把孩子都吓哭了,哪有你这样当爹的!”
宋声无言以对。
陆清在旁边的床上捂着嘴轻笑,两个宝宝现在可是他这个公爹的宝贝疙瘩,相公现在在公爹的心里已经靠边站了。
宋声无奈的笑了笑,说道:“爹,清清,那我先出去收拾一下。”
他出去后打水洗了把脸,又把胡子刮了刮,最后换了一身衣服出来,整个人又恢复到了从前俊秀翩翩的模样。
他刚收拾好从屋里出来,张杏花就把他叫了过去,先是夸了夸他,说是家里头已经接到了官府的喜报,知道他如今高中了状元,夸他好厉害,是他们整个宋家的骄傲。
张杏花回想起从前供宋声读书的艰辛,如今终于有了回报,说着说着眼泪都下来了。
说完这些后,她又跟宋声说了陆清生产的事。
张杏花从前可听过不少那些忘恩负义的读书人考上状元之后就抛弃了糟糠妻另攀高枝的事情,她就怕自己这个孙儿高中了之后也迷失了本心。
她语重心长地说道:“清哥儿这次生孩子,可是受了大罪,吃了许多苦,差点就从鬼门关回不来了。”
宋声一听这话,焦急的问道:“奶奶,咋回事?是生产的不顺利吗?刚才清清没与我说那么多,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张杏花把陆清生孩子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跟宋声说了一遍,这其中的危险,光是听起来就让人害怕。
张杏花道:“他这次怀了双胎,生起来更加艰难。要不是请了李大夫过来,说不定就没撑过这一关。三郎啊,你如今高中了状元,这是大好事,但千万不能忘了清哥儿为你受过的苦。以后等你做官了,不管做到什么地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一定要记得善待你的夫郎。”
这些话即使张杏花不说,宋声也明白的。
只是听完陆清这次生产过程的惊险,他心里也生出了几分害怕。就差一点,清清可能就永远的离开他了。
“奶奶,你放心吧,我这辈子只有清清这一个夫郎,也会一辈子对他好的。”
此时的陆寻正在房间里抱着另外一个宝宝换尿布,刚才他不在屋里,这会儿刚进来。
得知陆清生了后他便过来了,这半个月一直在宋家守着陆清。
如今看到宋声一回来就直奔着清哥儿的屋子去,脸上焦急的神色不像作假,他心里放心了不少。
陆清这次生孩子是临时发作的,当时陆寻这个当阿爹的并不知道,也是等生了之后,宋家人给他送的信儿。
他得到消息之后直接来了宋家,不过一直在这里住着也不太好,毕竟人家照顾清哥儿十分尽心尽力,他打算等他的两个小外孙过完满月酒就回去了。
宋声从张杏花那里出来之后就去了陆清那,陆清瞧着精神头很好,因为宋声回来了,他看起来比之前还要开心,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更多了。
宋声没想到他的清清竟然受到这么大的苦,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他一定要好好补偿他。
晚上吃过晚饭后,宋声就去打水给陆清擦身子洗脚了,亲力亲为。
大夫说陆清这个月子得多坐一阵,最好坐成双月子,也就是两个月,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其实他现在下床洗漱什么的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宋声不让他下来,就这么伺候着他洗脸洗脚,让陆清心里十分熨贴。
晚上两个孩子被抱到了张杏花的屋里,张杏花怕他们两个不会照顾孩子,特地抱过去给他们照顾着。
宋声躺到床上,轻轻给陆清盖好被子,连人带被子一块抱紧了怀里,下巴放在陆清的肩膀上,像个孩童一般,好像抱着的是什么稀世珍宝。
陆清还在坐月子,宋声只是亲了亲他的额头,然后给他讲到了京城之后发生的事,尤其是科举的事,陆清爱听这个。
“考试是不是很冷,你考完出来有没有生病?”
“没有,我还好。倒是盛兄,考完出来都站不稳了。”
“那京城是不是特别大,人特别多,京城卖的东西跟宛平卖的东西一样吗?”
宋声耐心的一个一个回答他的问题,“京城很大,大概有两个宛平府城那么大,街上和集市上全都是人,卖的东西种类要比宛平府城更加齐全。”
“那相公,你真的见到皇上了吗?他多大了,你瞧着害不害怕?”
“见到了,殿试那天是皇上亲自出题监考的,不过大家都没敢抬头面见天颜,皇上问了我几句话,我也只抬头看了一眼。很有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宋声其实也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当时整个大殿里面没有人敢主动抬头看皇帝长什么样子,如果不小心冒犯天颜,很可能就会因此失了这得之不易的功名,必须慎之又慎。
他只依稀记得皇帝瞧着还算健壮,精神头也还好,个头很高,体型有些胖,不过不难看出年轻的时候应该也是一个英俊的男人。
“相公,你真厉害,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人了!”陆清真心实意的夸赞道。
宋声笑了笑,说道:“你才是那个最厉害的,是咱们这个家的大功臣,一下子生了两个宝宝,你最厉害!”
陆清被宋声夸的小脸红红的,忽然觉得先前生孩子的苦都值了。
宋声看他的情绪知道他这会儿心情不错,又心疼的把人搂紧了一些。
“相公,宝宝还没有取名字,你给他们取个名吧。”
第147章 第 147 章
一开始宋老三这个当爷爷的是很想给两个小宝宝起名的, 但被全家人阻止了。三郎可是状元郎,这起名当然要三郎给起个响亮又好听的了。
宋声问了一下两个宝宝具体的出生时辰,乡底下没那么多规矩, 同一辈不一定非要按什么字排,他沉吟了一下, 走到外间的书案上, 写了两个名字在纸上。
“明,有明理明智□□之意,翊有展翅高飞之意,老大叫明翊;欢字有欢喜, 愉悦, 活泼之意, 老二叫明欢,你觉得如何?”
光看名字就知道宋声这个当爹的对于两个孩子的期许是不同的, 老大以后作为家里的男子汉, 是要撑住门楣的, 老二是个哥儿,生下来身体瘦弱,宋声希望他以后能活的开心快乐。
“宋明翊,宋明欢,这名字好听,我喜欢!”陆清道。
“这大名我取, 小名就交给你取吧。”这些时日家里人管两个宝宝都是大宝小宝的叫着, 也不怕弄混了, 毕竟一个胖乎乎一个瘦小, 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陆清笑了笑,说道:“好啊, 小名我来取,我看老大就叫团团,老二叫圆圆吧,团团圆圆,希望以后我们一家一直都能团团圆圆的。”
“嗯,这个寓意好,听你的。”
两个宝宝的名字就这么被定了下来,张杏花和宋老三也关心这件事,宋声又把起的名字告知了他们。
接下来就是忙两个孩子满月宴的事了,这次是跟宋声这个状元的喜宴一起办。
宋老大一大早就带着家里的几个男人出门买肉去了,家里办喜宴要用不少肉,宋老大打算直接买上两头整猪回来,请屠户来给他们现杀。
剩下的事情是张杏花带着家中的媳妇儿们操持的,陆清还在做月子,这些事情张杏花没让他沾一点,让他好好养身子。
村里人知道宋家要办喜宴了,这次争先恐后的来送东西,冲的可都是宋声这新科状元郎的名头。
人家老宋家以后可跟他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了,直接改换门楣,以后就成了当官的人家了,这时候不攀交情什么时候攀交情?
只是这次宋声全都拒绝了,不光村里人,就是家里的亲戚来拿东西过来的,也一概不收,这次的流水席说的就是请大家免费吃,一点东西都不要。
宋声思虑的深远,他自己算是寒门出身,以后走进官场,也没有什么靠山,万事都要靠自己。今日若是收了别人送的厚礼,来日别人求情求到你头上帮是不帮?若是因为一点私利损了官声,那以后的仕途岂不是更加艰难。
这个事情他特地给家里所有人都交代了一遍,谁要是敢在背后偷偷背着他收礼,那就是损害他的官声。张杏花十分重视这个事情,全家人也都听宋声的,一分钱的礼都不收。
到了流水席那天,不少乡绅富户来送礼的,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趁着人家孩子满月了,这次都拿了不少好东西过来。
其中有一个乡绅直接送了一盆色相非常好的珊瑚过来,瞧着十分贵重,饶是宋声这种不识货的人都能瞧出这东西的珍贵。
既然是珍贵之物,那更是不能收了。
几个乡绅带来的东西都被拒了,不免有些生气。不过就是个新科状元郎吗,至于吗这么摆谱,装什么呢,摆清廉给谁看呢,还没做官呢就装上了,还真是毛头小子,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宋声可不在乎他们怎么想,他得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想要走的远,就不能为这些东西所累。
宋老三瞅着那么名贵的珊瑚不能要,心疼极了,张杏花看他一直盯着那珊瑚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她冷着脸说道:“老三,你可不能拖三郎后腿,再名贵的东西咱们也不能要。要是让我知道你偷偷收了人家的东西,我把你的腿打断!”
宋老三委屈的撇撇嘴道:“阿娘,我就是看看,过过眼瘾,这不是从来没见过嘛!你放心吧,我是不可能拖我儿子后腿的!”
在张杏花眼里,自己这三个儿子就这个老三最不稳重,她也是以防万一,说几句敲打敲打他。
这第一天流水席来的人宋家已经挤不下了,整个院子还有附近几家关系要好的村民家里的院子都被宋声一家征用了用来摆流水席,打着别的算盘来送礼的乡绅富豪们铩羽而归,有那些平日里各自不对付的,一看宋家也没收对家的礼,心里多少平衡了一些。看吧,没收我家的,也没收你家的不是?脸也不比我白净!
这些事宋声是不知道的,他也不关心,此时的他头上戴着一顶红帽子,身上还挂着一个大红布做的花,正站在门口迎客。
这是张杏花给他打扮的,说是他必须得戴上,状元郎怎么能不带大红花大红帽呢!
宋声无奈,只好戴上了。从早上一直不断有客人来,基本上都是冲着他来的,他总不能躲到屋里不见人,这半天站的腿都酸了。
陆清在屋里坐着,已经可以下床了,只是不能出门见风,这月子也坐了一个月了,身体恢复的很好,面上瞧着红润有光泽。
此时他这屋里也围满了人,大多都是自家的亲戚,专门过来看他这两个宝宝的。毕竟哥儿生双胎实属罕见,他们都想来沾沾他的福气。
姐姐宋冬自然也过来了,这次她是带着婆家一家子都来了,自己的弟弟高中状元,又喜添双胎,大家都想过来看看沾沾喜气。
如今随着宋声高中,宋冬在婆家的地位水涨船高,婆婆对她的态度好的不得了,家里的活基本上都不让她插手。
不过宋冬也不想得罪妯娌,自己份内的活都是自己做的,这样就算婆婆偏心她,妯娌也埋怨不到她这儿。
其实她想多了,两个弟媳现在哪里敢对她有意见,看在宋声的面子上,她们巴结着她还来不及呢!
现在宋冬在婆家的日子过得可是相当滋润,沈大郎对她一直很好,婆婆和妯娌现在也转变了态度,她这日子过得舒心极了,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的。
反观宋英的前夫程度一家,那悔的肠子都青了。
当初宋声考上秀才的时候他们就挺后悔的,可到底也只是个秀才,加上他后来上门找宋英复合的时候被骂了一顿,也就不惦记这事了。
可谁知道这宋家三郎这么厉害,在村民们眼里那跟文曲星下凡差不多了,人家考上了状元!这可是新科状元郎!谁能想到今年的状元郎会出身自一个如此破落的小山村里?
程度的日子很难过,他现在悔不当初,即便当初宋英收拾东西与他和离了,可他也不应该放弃,只去找过她一次就再没去过,都说烈女怕缠郎,那时候他要是再努努力,说不定英子就会回心转意了,那他现在不就是状元郎的姐夫了吗?
程母已经气得下不来床了,儿子实在是糊涂,被那个什么勾栏出来的女人迷了心,谁知道那肚子里的孩子还不是他们老程家的种,现在那女人带着孩子跑了,跟了附近一个镇上的富户做了小老婆,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程度被人戴了绿帽子,小儿子嫌这个哥丢人,被小儿媳妇儿哄着入赘了她娘家。
如果宋英还是他们家的媳妇,他们家也能跟着沾沾宋声的光,这得是多大的福气啊!
程家,此时的程度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不止是脸上,还有身上也是,躺在床上根本没法动弹。
时间倒回半个月前。
得知宋声高中状元之后,他越想越不甘心,反正他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了,不如回去求求宋英。再怎么说他也是她那两个孩子的生身父亲,而且据他所知,宋英跟他和离后一直没有再婚,说不定是心里还没彻底放下他呢?
不管怎么样,他都得厚着脸皮试一试。
然后他去了,彼时宋英刚好在家,程度看到两个女儿活泼健康,想要跟宋英复合的心思更热切了。
结果刚说两句话,就被宋英拿着扫帚往外打。
宋家的男人们当时都不在家,家里只有几个女人和哥儿在,如果是这样,程度也不至于被打的这么惨。
他正拉着宋英不放手的时候,薛四从铁匠铺子回来了。
看到程度硬拉着宋英不松手,他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拳。
这是薛四来到宋家之后在人前第一次动手,几下就把程度打翻在地,瞧着十分厉害,把一旁的玉哥儿都看呆了。
程度被打的站都站不起来,可又不能一直在他们家待着,他那老娘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不会过来接他回去,最后还是薛四主动说他送程度回去。
程度吓得直哆嗦,裤子都湿了,薛四可不管那么多,扛起他就走。
宋家人也不知道他把程度送回家后发生了什么,反正薛四回来说程度发誓以后不会再来纠缠宋英了。
陆清两个宝宝的满月宴,姜氏自然也来了。小儿媳妇儿高宛也生了个儿子,已经有半岁了,此时也抱着孩子过来了。
几个姑婆嫂嫂的娘家人全都来了,全都来看陆清和两个孩子了。大家把两个孩子不带重样的夸了一遍,在座的人中有人问道:“清哥儿,孩子满月了,起名了没呢?”
陆清脸上挂着笑道:“起了,老大大名叫宋明翊,小名团团;小宝大名叫宋明欢,小明圆圆。”
“这名字一听就有学问,是三郎给起的吧!”
陆清点点头,“嗯,大名是相公起的,小名我起的。”
“团团圆圆寓意好,这小名起的也好!”姜氏在一旁夸道。
旁边的小舅母高宛抱着自家孩子在床边坐着,说道:“刚好,我们家这小子还没起大名呢,等会儿可得让三郎也给起个好名字,以后说出去那可是状元郎给起的名!”
大家纷纷笑了,人家是亲的不能再亲的亲戚,高宛说这话大家都很羡慕,比较能让状元郎给起名的福气,可不是谁都有的。
高宛的娘家大哥今天也过来吃席了,自己妹妹可是状元郎的舅母,有这层关系在,够他吹嘘好几天了。
现在他们村里人都说他们高家会挑女婿,高宛都是个老姑娘了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婚事。如今不仅在府城里买了房,还有了儿子,外甥郎婿又考上了状元,怎么好事全让这老高家给赶上了呢?
高宛的爹娘也很高兴,女儿婚后的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他们当爹娘的心里开心。夜里躺床上睡觉前高父还在跟高母感叹:“还是咱们家宛娘有眼光,看看现在这日子过的,咱们村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幸好当时咱俩同意了这门亲事,要不然还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姑娘呢!”
陆清看了看高宛怀里抱着的孩子,瞧着比他的孩子大了不少,他道:“小舅母,这孩子可真乖,不哭不闹的,真讨喜。”
高宛看了一眼怀里的儿子,眼睛里是满满的爱意,毕竟她年纪也不小了,这个时候得了个儿子,自然宝贝一些。
她笑呵呵道:“你呀,这是被他蒙骗了,这孩子生下来就闹腾的紧,估计是这会儿人多,他好奇着呢,平时可调皮了。”
陆清看了看正被外祖母抱在怀里的儿子,这才一个月,完全看不出来什么,平时吃了睡睡了吃的,也不怎么哭,看起来是挺乖的。
姜氏最是喜爱这两个重孙孙了,一把年纪还抱着不撒手,说道:“你这次生孩子可真够凶险的,既然你阿奶他们愿意让你坐双月子,那就再坐一个月,这月子里多吃点补补,身体好了奶出来的孩子才健康!”
圆圆是个哥儿,生下来十分瘦小,全家人都拿眼珠子似的养着,如今过了一个月,瞧着倒是长胖了许多。
陆寻抱着老大团团,一边逗孩子一边道:“这小孩子见风长,只要好好喂养,这身体慢慢就强壮了。”
宋家几个妯娌一听这话,赶紧说道:“亲家说的极是,清哥儿这月子里啊,没少给他炖鸡汤补身体,这出来的奶水也养人,瞧这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多喜人。”
这话是在跟大家说他们宋家对陆清并无亏待,也好教陆清这头的娘家人放心。
这个时候田地里正忙着,但天气瞧着万里无云的,几日应当无雨,这有免费的流水席不吃白不吃,大家田里的活也都渐渐放下了进度,先吃饱了再去干活。
三天时间过后,大家伙又都去田里干活去了,宋家的人也是,虽然现在家里富裕了不少,但这田地对他们来说就是根,必须要种的。
宋声在家照顾陆清,小孩子的小衣服还有尿布之类的都是他洗的,一点都不嫌弃,伺候着陆清坐双月子。
又过了两天,本县府衙的官差上门来了。
上次来是来报喜的,这次来是来找宋声的。
宋声作为新科状元郎,官府一直关注着他,提前派人在进入县里的官道上守着,就等着接到人后让人坐在高头大马上骑马游街呢,这红色的状元服都准备好了。
可是等了好几天,人影子都没等到,还是听一个进城的同乡说宋声已经回家去了,这才又找上门来。
本来按日子差不多就是最近几天进城,可宋声惦记着家里的陆清,日夜不停地赶路,提前到家了,所以这县衙的官差就没等到他。
官差过来找他说是让他着红服骑马游街的事的,被宋声拒绝了。他实在不想再被人围观了,他回来这几日就没过过几天清闲的日子,如今只想在家好好陪老婆孩子。
最后他以夫郎刚生完孩子还在坐月子需要照顾为由,拒绝了骑马游街。不过话说的十分客气,说等有空会上门拜见县令大人,感谢他对他们这些学子的照拂等等。毕竟他拒绝了县令的提议,得给个台阶,不能让人家脸上没面子。
屋里头,陆清正拿着针线给两个宝宝做小鞋子,宋声进来看到他做针线活,说道:“大嫂二嫂她们不是做了好几双给团团和圆圆吗,你怎么还在做鞋子?你现在不宜劳累,要好好歇着才是。”
陆清看了他一眼,脸上挂着笑,说道:“一双小布鞋而已,不累,嫂嫂做的又不是我做的,我就想给他们都做一双,我心里高兴。”
“好好好,那你可不能熬眼睛,缝一会儿就歇着。”
“我知道啦。”陆清歪着头蹭了蹭宋声的胳膊,撒娇似的说道。
宋声把屋里收拾了一下,听到小床边有动静,走过去一看,两个宝宝醒了。
团团和圆圆两个好似心有灵犀似的,一起睡不说,还是一起醒的。看起来很乖,醒了不哭也不闹,只拿着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
两个娃娃被张杏花打扮的十分好看,身上穿的可是用缎子做的小衣,天气渐渐热起来了,不能给他们穿太厚,容易热着。小衣外头是一件红色的小外褂,上面还绣了精致的小花,下面穿了一个白色绸布做的开裆裤,里头包着尿布。
宋声看着两个孩子玉雪可爱,顺手抱起了团团,小孩子的身体软的厉害,他这也是学了好几天才学会怎么抱孩子的。刚开始的时候抱都不敢抱,生怕手上的力气重了把孩子捏疼了。
现在的他抱孩子逐渐熟练起来,一手托着宝宝的屁屁,一手扶着背,游刃有余。
结果刚抱起团团没一会儿,另外一个还在小床上躺着的圆圆开始哭了。宋声赶紧放下手里这个,把圆圆抱起来晃悠悠的哄着。
说来也奇怪,刚才还哭个不停的圆圆被抱起来爬在宋声的肩膀上晃了晃,立刻就不哭了。
宋声觉得大概是孩子醒了的时候都不想躺着,他们喜欢被抱起来晃悠悠的感觉。
果不其然,团团刚被放下没一会儿,也开始哭了起来。宋声一下子手忙脚乱,陆清在床上坐着笑了笑,放下手中的针线,走过来把团团抱了起来。
团团一被抱起来就不哭了,都不用怎么哄。
“宝宝是不是饿了?”宋声道。
刚满月的不久的孩子正在汲取营养长身体,睡醒了可不就该吃了嘛。
陆清点点头道:“应该是,我喂一喂他们。”
宋声起身把门关上,陆清坐到床上开始把衣服撩起来奶孩子。
他身上穿的衣服松垮,天气热,穿的也少,而且主要是为了方便给孩子喂奶,所以穿的宽松。
宋声坐在一边看陆清熟练的给孩子喂奶,脸忽然别了过去,看到他这副样子,他有些不好意思。虽说是老夫老夫了,可从前都是关了灯做那些事的,如今还是大白天,而且瞧着清清那处好像因为要奶孩子大了许多,让他更不好意思去看了。
陆清瞧出来了他的不好意思,看了他一眼,说道:“相公,怎么还害羞了,你不是都见过了?”
从前都是宋声逗陆清,如今倒是反过来了,陆清反倒不羞了,羞的人变成了宋声。
宋声可不是什么小白兔,他道:“刚才没看仔细,等你身体养好了,我再好好看看。”
陆清的脸腾的一下子羞红了,他嘟嘟囔囔道:“我不跟你说了,团团吃饱了,你把圆圆给我吧。”
宋声瞧着他这副可爱的模样,心里热乎乎的,这就是他独爱的那抹人间烟火,不论他是何种模样,可爱,娇羞,嗔怒,他都爱。
陆清把团团和圆圆都喂饱后,宋声把他们抱了起来又放到了他们专属的小床上。
结果刚放下两个娃娃又开始哭了,宋声把手往尿布上一探,知道该给他们换尿布了。
换完尿布娃娃们不哭了,只是小孩子太小还没什么精力,宋声刚给他们换好尿布没多久,他们就闭着眼睛睡着了,都不用人哄的,很省心。
圆圆因为生下来太过瘦弱,所以家里人养的也更精细一些,宋声在照顾孩子上也疼他更多一些,相比于团团这个儿子,宋声看起来更稀罕这个哥儿。
现在村里人都在说陆清生的一副旺夫相,自从他嫁过来后,宋声在学业上节节高升,一路中了状元。现在人家又生了俩娃娃,旺夫旺的没边了。
还说宋声都高中状元了,也丝毫不嫌弃这个糟糠哥儿,陆清肯定是驭夫有道。
这个传言一出来,村里有哥儿直接上门来找陆清,说想跟他学习怎样把夫君的心牢牢抓住,陆清都惊住了。
他把这事说给宋声听,又说道:“我哪里有什么驭夫之术,主要是相公好,温柔体贴,凡事总是为我着想。”
第148章 第 148 章
这满月宴办完后宋家总算是清净了不少, 这次收到了许多亲朋好友送来的布料和小衣服小帽子,全都是给陆清的两个孩子的。
这些东西除了布料外都是人家自己做的,算是一点小小的心意, 就都收下了。张杏花清点了一下,以后等陆清带着孩子跟宋声去了京城, 乡亲们这些礼他们老宋家也还是要还的, 把东西都记下她心里有个数,以后随礼送东西她也知道送什么合适。
如今县里的火锅铺子一直都是陆鸣在经营者,铺子比一开始扩大了不少,连带着左右两边的门面也都租了下来, 现在可是一件不小的铺子。
陆清原来在府城做的麻辣烫的生意也很不错, 只是他们这以后肯定是要搬去京城的, 这府城的铺子无法照看,要不就关了门, 要不就找人过去打理着。
陆清舍不得关门, 想让家里过去个人跟着学做生意, 以后就在府城落脚,这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钱。
他们原来在乔家巷买的那个小院还在,虽然有牛婶在那边忙着,但到底不是自家人,还有道观旁边的那个铺子也在经营着,还是得有个自家人管理着才能长久。
陆清把这个事跟张杏花说了一下, 又说了自己的打算, 张杏花想了想, 晚饭过后把家里人都叫到屋里说了这个事情, 问谁想去接手这两间铺子去府城做生意的。
孙氏如今正怀有身孕,大房肯定是去不了的。二房的宋峰和李氏倒是有意去, 但一是他们没什么经验,二是家里头如今种了更多的棉花,地里头的活多,他俩一走,家里人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宋声听了之后说道:“二哥二嫂,其实我觉得你们是最合适过去的,地里的活都是重活,咱们以后做生意挣得多了,就雇人来种,这些不是什么大事。至于经验,二嫂之前不是在城里的火锅铺子里帮过忙吗,这就是经验。等你们到了府城,就住到我买的那个小院里,有什么不会不懂的就请教牛婶儿。”
宋峰和李氏本来是没什么信心的,那可是府城,他们这辈子出过最远的门也就是县城了。这一下子让他们去府城做生意,他们多少还是有些战战兢兢的,生怕把好好的生意给搞黄了。这会儿听到宋声的鼓励,心里也升起了一股勇气,说道:“成,既然三郎说我们行,那我们就去试试。”
宋声又道:“二哥二嫂,我相信你们。说不定你们把小生意越做越大,以后把铺子开到京城来,咱们一家人在京城团聚。”
“京城啊!说的对,以后有机会咱们也都到京城去看看!”
“你们去了府城做生意,可以把妞妞跟二毛带上,二毛也快到开蒙的时候了,可以在府城里给他找个教书先生跟着读书,以后咱们一代传一代,早晚也能变成书香世家。”
这话不仅张杏花爱听,宋峰两口子也爱听,虽然府城里读书比乡下交的束脩贵,但他们家现在也不是负担不起。到时候他们两口子去府城里做生意了,还能赚更多,这读书上面的钱肯定是不缺的。
最主要的是府城里的教书先生肯定要比他们这乡下的私塾先生懂得学问多,儿子跟着这样的先生读书,起点总归要好一些。
宋峰跟李氏欢欢喜喜的答应了这事,等过几天农忙结束就出发过去。
大妞和二毛现在也有了新的名字,大妞的大名叫宋芊芊,二毛叫宋承宇,小孩子渐渐长大,也知道小名不好听了,自从有了新名字,听见有人叫他们小名就不乐意。
宋峰跟李氏去府城之前,陆清特地给李氏交代了做麻辣烫的注意事项,以及管理铺子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方便他们去了之后能更顺利的接手。
这边盛博文也是到九月开始上任,他被分到了皖南一带的一个小县城做县令,地方虽有写偏,但听说靠海,当地有不少水产,在那里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不愁升不了官。
只是他们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约着等宋声出发去京城之前路过府城的时候他们再聚一聚。
日子一天天过去,陆清很快出了月子。两个娃娃长得也快,越长越水嫩,老二圆圆已经看不出来那身瘦弱的模样了,被张杏花照顾的精细,现在瞧上去胖乎乎的,很得家里人的喜爱。
尤其是张杏花,每天都要过来抱一抱他,实在是这娃娃长得太好看了,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虽然是双胞胎,但圆圆长相偏柔美,又爱笑,更得人喜爱。
张杏花抱着孩子乐呵呵说道:“咱们欢哥儿这模样可真出挑,比玉哥儿小时候还要好看,长大也不知道要便宜哪家小子,这一想到以后要嫁到别人家,奶奶这心哟就抽抽的疼!”
陆清在一旁笑道:“奶奶,圆圆还小呢,嫁人还早着,您别想那么多了。”
被张杏花抱着的圆圆像是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似的,咧着还没长牙的粉嫩牙床开始笑。
“唉哟,太奶奶的心肝宝贝笑了!”
旁边被宋声抱在怀里的团团则是板着张脸,不哭不闹,但也不爱笑就是了。但这娃娃模样长得好,还是很讨家里人的喜欢,让村里人见了谁都想上来抱一抱。
这次宋声去京城任职,陆清肯定要跟着去的,总不能刚有了孩子他就把妻儿抛下。只是带着孩子到了京城没人帮忙照顾,家里人商量了下,打算让宋老三一块跟着他们去,也好帮忙照顾着点。
宋老三很乐意一起去,虽然他不太想离开家到外面生活,可他的两个宝贝孙子要走了,他没办法,还是两个小孙孙重要,还是跟着一起去的好,最起码能天天看到宝贝孙子。
反正他也没有续弦,一个人出门做事也方便,没有那么多顾虑。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府城里的麻辣烫生意就给二哥二嫂打理,宋老三跟着宋声他们一块去京城。
宋玉和宋夏则是在县里的火锅铺子帮忙,宋夏现在在跟着陆鸣学算账,一心想学做生意,以后做个女掌柜。
玉哥儿在铺子里干了一年多,如今已经有经验了,按照宋声的理解,他现在干的活相当于前世饭店里的大堂经理,专门处理问题的,不算太忙。
店里因为扩大了规模,新招了不少跑堂的小二。
玉哥儿把铺子招跑堂的消息回来说的时候,刚好有个他娘那头的亲戚过来,说起这个事,正发愁家里头的半大小伙子没个正经活干,农忙的时候还能下地干个活,农闲的时候就没事可干了,老大不小了媳妇儿还没娶上,愁坏了家里人。
对于这个表哥玉哥儿也是有了解的,为人不算懒,干活是个好手,就是有时候脑子转不过弯来,不是很灵光。不过当个跑堂的小二应该不成问题,报个菜端个菜就成。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剩下的跑趟小二都是从集市那边的杂工里头找的,玉哥儿知道这些来找活干的一般都是家里头缺钱的,而且都是村里头出来的,干活踏实,没什么坏心眼,考核了几个后招了进来,如今这些人基本上都归他管。
宋声私下还给玉哥儿说了一些关于铺子里服务的建议,他把前世火锅店的那些规矩和服务照搬了过来,跟玉哥儿说了一下,玉哥儿懂得变通,很快就用上了,如今铺子里的生意蒸蒸日上。
很快便到了七月,宋声他们要起身出发前往京城了。
如今村里人都传遍了他要去京城做官,他走的这一天,乡亲们夹道相送,村口挤满了人。
不止是宋家村的,还有附近几个村的人,都过来给他送行了。
临出发前几日张杏花就在张罗着给宋声他们准备路上用的东西,前面有个马车,后头还有一辆牛车,上面放着被褥,甚至锅碗瓢盆等等,全都装上了。
春生本来是被雇来赶车的,他家在县城北边的一个村里,家里头孩子多,他是家中老二,才十五就出来给人赶车讨生活了。
如今宋声要去京城,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一起去,毕竟这不比去府城,路途遥远不说,去了之后很长时间不会再回来。
宋声觉得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个赶车的好手,给他赶了几次车,也算是相熟了。到了京城,肯定还是自己人用着更安心一些。
春生听到宋声的提议十分惊喜,这可是状元郎啊,能给状元郎赶车是他的福气,也不知道自己是走了什么大运能跟着状元郎讨生活,他当即就同意了。
其实春生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反正家里孩子多,爹娘也不缺他这一个儿子在跟前孝顺。他又不识字,出去只能找体力活干,与其以后在乡下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还不如跟着状元郎出去见见世面。
虽然是个赶车的马夫,可那也是给状元郎赶车的。上次状元郎去京城考试,就是他赶的马车,回去说起来这事,村里人都问他京城是啥样的,可羡慕他了。
宋声从家里出发路过县城的时候新任的县令大人还特地请他吃了顿饭,说是以后都是同僚,都是为朝廷效力,言语之间希望宋声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了,能够记起来提携一下他这个小县令。
这个新来的县令大人姓何,名叫何跃,今年三十有六了,是景帝二十五年的举子,如今已经为官十载了。
宋声从村里百姓们对他的印象来看,觉得这个何县令虽然汲汲营营想往上升,但却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不然也不会为官十载了还是一个县令。
宋声也想让这里的百姓能够富足起来,就给他指点了一条路,如今各地的县令一般想要升官,都要做出一番政绩才行。如果当地山匪横行,那就想办法剿匪,换当地百姓一个安宁。如果当地百姓贫困吃不饱饭,那就想办法致富让百姓的生活富足,增加一县的财政。这些都是政绩。
而凤坪县这地方没有山匪,治下还算安宁,所以想要有出头之日,就得从让百姓们致富这块入手。
别的不说,自从宋家村的村民们开始跟着宋家种植棉花之后,附近几个村子都开始跟着种棉花了。
这种棉花的方法宋声并没有藏着掖着,村里人但凡有人来问,他都让家里人教授,只是收个种子钱。
现在附近几个村子逐渐有了新的收入,生活也比以前好了许多。
宋声给县令出了个主意,种植棉花卖棉花市场总有一天会饱和,百姓吃饱穿暖后想要再挣更多的钱富足起来就不行了。倒不如另辟蹊径,种的棉花可以搓成棉线,棉线可以用来织毛衣毛裤,还有围巾等等棉织品。
只要他能找来一个手艺人会纺织棉线,会织毛衣,把这个手艺教给县里治下的百姓们,肯定是一个不错的致富路子。
何跃没想到新科状元郎这么实在,他只是请人吃了顿饭,就这么为他着想,还给他出主意如何使治下的百姓富足,在这里做出一番政绩出来。
宋声走时何跃特地行了个下官礼,感谢道:“多谢宋大人指点,若有朝一日何跃能在为官之路上有所建树,必不会忘了今日宋大人的提点。”
何跃为官十载,已经看多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人情冷暖,今日宴请宋声其实也只是走个过场试一试罢了,没想到对方竟是真心实意的为他提出建议,当真是赤子之心,他在心里十分感念。
以至于后来的何跃一步一步爬到高位后,不论朝堂上某些人如何诋毁宋声,他依旧坚定不移的维护他为他说话,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宋声和陆清以及宋老三从县城出发前去跟姜氏道了个别,姜氏絮絮叨叨了一堆,让他们照顾好自己,又给他们塞了许多吃的到车上。
马车一路行到了府城,先去了乔家巷。宋峰跟李氏已经先过来了,正在学着接手生意。
宋声和陆清去了南哥儿家里,与盛博文再聚一聚。等到了之后陆清才知道南哥儿有身孕了。
南哥儿拉着陆清进了里屋,留盛博文和宋声在外间说他们男人之间的话。
陆清没抱孩子过来,不过他是知道陆清已经生了孩子的,说道:“你家宝宝怎么没抱着出来?我好想瞧瞧。”
陆清笑了笑道:“我家宝宝有两个,抱一个出来另一个会哭,还是干脆不抱出来了。你想看的话等会儿可以到我家看。”
南哥儿还不知道陆清生了双胎,这会儿惊叹道:“你是说你这一胎生了两个?”
陆清点点头。
南哥儿惊讶的当即就要拉着陆清去看两个宝宝,盛博文知道了之后哭笑不得,让他走慢些别摔着了。
两个人到了陆清家里,南哥儿迫不及待的要去看两个小娃娃,此时的团团和圆圆正在床上玩的起劲儿,宋老三毫无形象的给他们表演各种小动物逗他们开心。
南哥儿进来看到在床上乱爬的小团子萌的心都要化了,说道:“清哥儿,你这孩子是怎么生的,怎么这么好看,跟个吉娃娃似的,我看了都忍不住想抱走!”
陆清笑了笑说:“你再熬上几个月也会有这么可爱的宝宝的。”
南哥儿闻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道:“希望吧。”
南哥儿看完了宝宝,又羡慕起了陆清一下子生了两个宝宝。等陆清跟他说完生孩子时的艰险后他又心疼起陆清来。
“这也太危险了些,生孩子怎么这么吓人啊?清哥儿,你说等到我生产的时候,该不会也很难吧?”
陆清安慰道:“南哥儿,你别瞎想,我是因为肚子里有两个宝宝,所以生他们的时候比较难,你这只要好好养着,该走动的时候多走动,肯定没问题的。我那时候体质不好,还吃了许久的药调理身体才怀上的。你这成亲不过一年就怀上了,比我顺利多了,肯定也能顺利生产的。”
南哥儿听完这话心里踏实了许多,他确实跟清哥儿情况不大一样。当初清哥儿去刘大夫那调理身体的时候他也去看过,结果刘大夫说他身体好着,不需要调理。
“对了,宝宝取名了吗?”
“取了,老大叫宋明翊,老二叫宋明欢。”
南哥儿道:“明欢?这名字好听,感觉有点像女娃娃。”
陆清笑了笑,“我公爹也这么说,不过相公说他希望欢哥儿以后能开开心心,所以取了这个欢字。”
“是个好名字!还是你家相公有学问,起的名比咱们这名字好听多了!”
接下来南哥儿又跟清哥儿请教了许多怀孕期间需要注意的事情,陆清都知无不言,还跟他说了些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注意事项,南哥儿都一一记在心里了。
说完这些,两个人开始唠起了家常。南哥儿道:“这次进京,你公爹跟你们一块去吗?”
陆清点点头道:“嗯,我这还有两个孩子需要带呢,相公去忙公务的话,家里就我一个,忙不过来,阿奶说让公爹跟我们一块去,帮忙照顾孩子。不过除了公爹,相公说郑昀也会跟我们一块去,这孩子机灵,现在结巴的毛病也好了,说话也利索,他想跟着相公做事,我也喜欢他,到时候他会跟我们一块去。”
听相公说郑昀上次给他当书童一块进京的时候很懂规矩,办事也麻利,等他们去了京城肯定少不了用人的地方,郑昀就很好。有着那样一个偏心的爹,他就算待在府城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前途,不如跟他们一起去京城。
郑昀也是这么想的,最重要的是他想跟着宋声和陆清,也存了报恩的心思。
南哥儿听了陆清的话,说道:“你说的对,郑昀在家还不如跟你们一块走呢,你这阵子不在府城不知道,我可是听说他那个爹好像又准备续弦呢,你猜续弦娶得是谁?”
陆清一看南哥儿这语气,不确定的说道:“难道还是那个当初被迫和离的前妻?”
“就是她。”
“官府不是都下令了吗,强制和离的,咋还能再娶回来,这官府都不管吗?”
“听说是改了个名,换了个身份,对以前的事情抵死不认。不过我也就是听说,谁知道娶得是不是那个婆娘,反正不管娶得是谁,肯定是要娶的,到时候郑昀在这个家更没地位了。”
不过郑昀可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欺负的包子了,以前他年纪小的时候还惦记着他爹那个酱油铺子,现在眼界开阔了,只觉得以前真傻,一个酱油铺子算什么,他才不稀罕呢。
他爹郑老大想要再娶的事其实只是个苗头,是他把消息散播出去的,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巷子里的人可都记着前几年他被虐待的事情的,这个时候传出来郑老大想要再娶的消息,不被唾沫星子淹死才怪。
郑昀才不在乎郑老大的感受,以后他跟着陆清哥他们去了京城,就彻底不会再回这个家了。
陆清很同情郑昀,这下更支持相公带他一起去京城了。
陆清又问南哥儿:“盛郎君南下去赴任,你跟着一起去吗?”
南哥儿道:“当然要一起去了。这山高水远的,相公一个人去了那等地方,我不放心。万一、万一再有什么小妖精出来勾引他,那我可怎么办?”
“盛郎君品行端正,不是那种人。”
“我知道相公不是那种人,但我就是不放心嘛,不是都说没有撬不动的墙角,只有不努力的铲子吗?反正我是肯定要跟着去的,相公也同意了。”
陆清道:“那你路上一定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刚怀上孩子,不宜劳累的。等走的时候还是去刘大夫那给你开点安胎药带着吧,什么都不及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南哥儿点点头,“你说的是,安胎药已经开了,我阿爹也担心呢,刚知道我怀孕的时候他就去带着我看了大夫开了药,放心吧,没事的。倒是你,别整天心大的很,虽然有了孩子,但像宋郎君那样的人,你还是得看紧些,现在他又中了状元,小心别人觊觎你家相公。”
陆清道:“我知道啦,放心吧。只是咱们这一别,不知下次再见是什么时候了。”
一说起这个,南哥儿也有些伤感,他虽然在府城也有不少朋友,但跟陆清却是最投缘的,相处到现在,反而跟陆清感情最为要好。如今一分开,天南海北的,在这个只有马车为代步工具的时代,想要见一面很难。
“你们在京城还好,我们这次要去闽南,穷乡僻壤的,还不知道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况。唉,说起来这个也发愁呢,听说闽南多虫蚁,民风也不好,也不知道这一待是几年。”
陆清安慰道:“凭盛郎君的才能,肯定很快就能升迁的。别担心,倒是这个虫蚁得预防着些,还是得多带些防虫粉,以防万一。”
“嗯,我阿爹都备下了。我如今怀孕了,阿爹不放心我一个人跟着相公去那么远的地方,到时候生了孩子还没人照顾,所以就跟相公商量了一下,到时候我爹他们俩跟我们一起去。”
盛博文如今父母均已过世,乡底下的亲戚们看他考上了功名,恨不得天天来扒着他吸血。光是住在府城里这段时间,就有不少亲戚上门找他攀关系了。
“那你爹的豆腐铺子怎么办,不开了吗?”
“不开了,我爹说这地段好,可以把铺子租出去,每年也能收上一笔租金。而且有这门手艺在,到哪都能开铺子赚钱。”
“你说的对,有你爹他们在,肯定会把你照顾的很好,不用担心南下的事情了,放宽心。”
“我爹他们只有我这一个哥儿,我没有旁的兄弟姐妹,以后肯定是我给他们养老的。其实让我爹跟我们一块南下是相公提议的,我一开始很舍不得我爹他们,然后相公就把这个想法跟我爹他们说了一下,我爹虽然舍不得他的铺子,但更舍不得我。他们怕相公这个县令一做就是几年回不来,那他们就得好几年见不着我。干脆同意了,到时候跟我们一起走,以后还能帮我带孩子。”
“盛郎君是个品行很好的人,而且处处为你着想,你就偷着乐吧!”
南哥儿一听笑了,他知道陆清在打趣他,本来因为即将分别的产生的不好的情绪一下子飘散了不少,笑呵呵道:“你不也是,看看宋郎君对你多好,你也偷着乐吧!”
两个人在这边说着说说笑笑,宋声跟盛博文则是在聊一些仕途上的事。闽南这个地方确实偏远,但也是个比较容易出政绩的地方。
两人约定以后可以经常书信来往,有什么困难都可以互相帮助,他们两个都是寒门出门,又是同一届进士,应当守望相助,方能在为官路上站稳脚跟。
说完官场的事,又说起一些旁的事。
盛博文道:“宋兄,我有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你说。”
“我想入赘到辛家。”
宋声闻言感到惊讶,说道:“为何突然有这个想法?”
这年头赘婿虽然不影响仕途,但说出去名声总是不太好的。
盛博文道:“我家里那些亲戚你也知道一些,如今我有了功名,即将去赴任县令,前阵子回去给我爹娘上了坟,跟他们说了这件事,结果被大伯和奶奶他们知道了,非要让我帮忙给家里的那些堂哥堂弟们开门路弄个好去处,我被烦的实在是受不了了。”
“加上南哥儿如今有了身孕,我上头没有爹娘帮衬照顾,到时候他跟着我去了闽南肯定少不了吃苦。我岳父和岳爹就这么一个哥儿,定然也舍不得他跟我去那么远的地方,所以我便想着让他们跟我一块去县上赴任。只是这岳父和岳爹跟着我一块去说出去不好听,人家都是爹娘一起跟着去的,所以我便有了入赘这个想法。”
宋声听完他的话,说道:“我支持你,入赘之后你岳父一家肯定也是倚靠你的,你们两家从小就认识,相对于你那帮吸血的亲戚来说,他们对你倒是实实在在,你爹娘泉下有知,定然也是希望你过得好,不会怪你的。”
盛博文回去之后把这件事跟南哥儿还有辛父他们说了,他们很感动,接受了他入赘的提议,不过还是坚持南哥儿以后若是生了儿子,让儿子跟着姓盛,不姓辛。
第二日宋声和盛博文一起出门去了书院,他们书院这次去参加会试的学子没几个高中的,宋声所熟识的人里面,除了盛博文,还有一个楚越和李元也考上了。
楚越的名次要好一些,听说是分到了工部任职,先从一个从六品的工部小主簿做起。
而李元的名次比楚越次之,但比盛博文好一些,他被分到了益州的一个县里做县令。
陶丰得知楚越考上了还能去京城做官,气的三天没吃下饭,发誓等下次科举开始他也要考到京城里去。
至于其他落榜的学子,只有再等三年下场考了。
宋声来书院看了看夫子们,尤其是崔夫子,作为他们的主教夫子,一直对他要求十分严格,看到他拿了状元,一直不苟言笑的他破天荒漏出了一副和蔼的笑容。
宋声离开书院的时候,崔夫子还给了他一封推荐信,让他有空拿着信到京中的崔阁老府上拜访一下。
中午宋声这个班的学子们一块到酒楼吃了个饭,对于他们这些今年已经考中的人来说,这顿饭吃的十分尽兴,而对于落榜的人来说便是味同嚼蜡了。
跟宋声同住在一个巷子里的张俞思这次也落榜了,看上去有些沮丧。吃完饭两人是一道回去的,路上宋声还给他打了打气,“张兄,别气馁,以你的才能,下次肯定没问题的。”
张俞思也知道宋声在安慰他,可他实在提不起劲,他语气丧丧的道:“可我都已经考了两次了。”
三年一次科考,可人生又能有几个三年呢?不是谁都像宋声这样学习能力这么强,一次就能高中的。
宋声想了想,说道:“我那里有一些备考的资料和看的一些书,还有我做的一些重点标记,你要是需要的话可以送给你。”
张俞思十分惊喜,“真的!谢谢你,宋兄,我很需要这个。”
宋兄是状元,他的备考经验对于他们这些没考上的人来说就是无价之宝。
走到乔家巷,张俞思在宋声家门口等了一会儿,宋声出来把用过的书还要做过的笔记给了他。同为寒门学子,张俞思在读书一道上十分努力,而且他为人正直,宋声也想帮他一把。
而后宋声又在府城歇了一晚,然后便带着陆清他们向着京城出发了。
他们换了一辆比原先要大一些的马车,毕竟有两个娃娃,一路上还不能走的快了,怕宝宝不适应。
没想到马车一路摇摇晃晃的,小孩子倒是很喜欢这种感觉,像催眠的摇篮,晃着晃着就睡着了。
宋老三没在马车里坐着,他在后面赶牛车,春生则是在前面赶马车,郑昀也没在马车里坐着,他怕自己打扰到陆清哥的两个宝宝睡觉,就在后面的牛车上坐着。
宋老三是个闲不住的,一路上赶车有些无聊,他闲下来的时候会跟郑昀唠嗑,对于郑昀的遭遇宋老三也听说了一些,也心疼这个孩子,一路下来两人熟络了不少。
马车里宋声拿着蒲扇一下一下的晃动着,天气逐渐炎热,他怕孩子热,这一路上操心不少,时不时就拿着扇子轻轻晃着给两个孩子扇风。
本来还担心出远门路途遥远两个孩子会不适应,不过这路上走了半个多月,倒是乖巧的很,从不闹人。
宋声在外比较注重卫生,尤其是有两个孩子在,出去用的碗筷都要拿开水烫一下,别人摸过的东西不会给两个孩子玩,他思虑的多,毕竟孩子小,身体不比成年人,得照顾的精细些才不容易生病。
陆清看相公对待孩子上心,他心里也高兴。出发前跟外祖母和阿爹告别的时候,阿爹还特地给他交代了,说是最能拴住男人的心的就是儿子,让他一定要把孩子照顾好了,宋声这个郎婿现在可是个香饽饽,如今他有了孩子也算有了傍身的根本。
陆清知道阿爹是为他好,乖乖应了。这一路上其实他没有多劳累,除了给孩子喂奶是他做的,其余的事情全都是宋声做的,给孩子换尿布,扇扇子,夜里起来给孩子盖被子等等,做的甚至比他这个阿爹还要好。
有次陆清说起来这个,宋声道:“清清,我这是头一次当爹,也不知道做些什么好。你生下他们就很辛苦了,剩下这些小活就让我来吧。”
这几句话把陆清感动不已,再次感谢老天这辈子对他如此厚待,给他安排了这个好的男人。
他们出发的早,这一路走的慢,路过好看的风景会停下来歇歇脚,抱着孩子走走。
等到八月底的时候终于赶到了京城,京城的城门处查验身份文贴,宋声几个作为外乡人,拿了户籍帖出来给守城的军士看了之后这才放行。
之前来考试的时候宋声没有多逛,考完又着急回去,所以对于京城也不怎么熟悉。他们这拖家带口的出门也不方便,所以还是跟以前一样,先找个客栈住下再说。
京城寸土寸金,即便不是中心地带,这客栈的住宿费也比宛平府城高了不少。又因为带着孩子,不能住条件太差的,宋声选了一家稍微好一些的客栈,能随时供应热水,方便照顾孩子。
在客栈落脚之后他没停歇,打算去牙行看房子。
要想在京城买个小院,没有五六百两是拿不下来的,这小院还可能只是一个一进的院落,很小那种。
宋声以后在翰林院当值,每天要按时去坐班,晨起晚归,最起码也是个三年起步,自己又拖家带口的,而且考虑到以后肯定还是在京城发展,干脆买个小院定居是最合适的。
打定主意之后准备去牙行,从楼上客房下来后他跟跑堂的小二打听道:“这位小哥,劳驾问一下,这附近最近的牙行在哪里,我带着家眷初来京城任职,需要买一处合适的院落安家。”
小二一听面前白白净净的书生是来京城任职的,那就是京官了,能跟官老爷说上话,那可是他的福气!
他受宠若惊,赶紧客气道:“大人客气了,这您可是问对人了,我打小就在这附近长大,对这可熟得很!您出了门向右一直走,走到第一个岔路口向左拐,再直走就到了。”
“多谢小哥。”宋声道了声谢就走了,小二还愣在原地,怪不得大家都喜欢读书人呢,读书人就是有礼貌,还跟他说谢谢。
宋声照着店小二说的路一路找了过去,两刻钟后到了一家牙行门口。
这家牙行看起来不大,里头的人也不多。
宋声之前了解了一下,京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大的城门可以通往城外,其次分为十二城区,按照东西南北方位划分为四个大区,其中又分为几个小区。
而皇宫就在城东区,皇宫附近的房子住的都是封王拜相的大官,很多房子都是御赐的,有钱人想买都买不到。
尤其著名的就是朱雀街,听说一片瓦砸下来就能砸到一个贵人。
围着皇宫往外分,越靠里边的房子越贵,而且住的都是为官的人。
宋声初到翰林院入职,也是分宿舍房的。只是分的房子太小,都是单人房,他带着夫郎孩子住不下。
不要分房的话也可以选择补贴,每个月补贴四两银子。
宋声选择了补贴银子,房子的话他准备从牙行找。
翰林院虽然不在皇宫内,但与皇宫只有一墙之隔,在东长安街玉河北桥附近,所以宋声想要找个距离上班近的房子很难,价格贵的离谱。
所以只能往外围找,每天只能早起一些时辰赶去翰林院当值。
进了牙行,牙行的牙人应该是最近生意不太好,看到他进来,十分热情的迎了上来,直接把人请进去坐着,又是茶水又是瓜果的招待着。
宋声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要求,想要找一个二进的小院子,院中要有井,方便用水。又说明他即将在翰林院当值,亮明了身份,大小也是个官老爷,牙行的人精明的厉害,看他是个官老爷,也就不好再宰他这个外地人了。
第149章 第 149 章
干这行的牙人都是有眼色的, 虽然宋声搬出了翰林院的名头,但在他们这里钱为大。
虽然你是翰林院即将入职的官老爷,但也是分人的。他们虽然不敢有胆子去坑人, 但能给你看什么样的院子也是有讲究的。
看宋声的穿着,不像是有钱的世家子弟。现在又出来买院子, 总不可能买不起。只是看样子买不起多么好的就是了。
牙人热情的介绍着合适的院子, 介绍了三条街,六个巷子里的房子后,他不经意的打听着宋声买房子的预算是多少。
宋声知道对方的顾虑,万一自己掏不起那价钱, 对方又介绍了, 也是白忙活一场。
所以他干脆的跟牙人稍微说了一下大概的预算, 这样牙人心里能有个数,给他推荐比较适合这个价位的房子, 也能提高看房的效率。
“大人, 这翰林院距离皇宫只有一墙之隔, 若是想要离它近一些,太好的房子只怕有钱也买不到。根据您的要求,给您匹配到了三条街上的房子,您可以先看一下。”
景朝虽然建国才几十年,但在官员规制上却有许多讲究。比如几品的官员只能穿什么样颜色什么样花样的官服,住的房子也有规定, 不能住越级的, 而且这房子的大门还不能朝着街道方向开, 除非你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所以这门当户对四个字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能当得起这四个字的,都是家世身份地位相差不多的。
当家大门能够朝着对外开, 说明这家宅子的主人有权有势,不是一般人能得罪得起的。
像宋声这种初出茅庐的官员,买院子也只能买那种门朝内的,所开的大门可以对着胡同,也可以开到别的方向,但就不能当街开。
牙人显然是个内行,对于这些规制很是精通。跟宋声仔细说了一番之后,推荐了三处房子。
这第一处,就在北城区一个叫做葫芦巷的地方,这地方距离翰林院不算太远,但如果走路过去,也得个把小时才能到。
第二处,也在北城区,是在一个叫芙蓉巷的地方,距离翰林院也是差不多的路程。
按照牙人的话所说,要是再想跟翰林院靠得近些,那这价格可就是翻倍的增长了。
这第三处,是在西城区,这个巷子有些偏僻,叫做甜井巷,距离翰林院也是个半小时的路程。
这几处的房子各有各的好,已经是牙人所掌握的几处宅院里面比较合适的了。
宋声先让家人带着他去看了第一处的房子,也就是葫芦巷的房子。
他们是坐着牛车过去了,这牛车是牙行的,他们专门租来的牛车来拉着人看房的。
到了葫芦巷,牙人熟门熟路的拿出钥匙开了门,一边请宋声进去看看,一边说道:“这巷子呀听说从前朝开始的时候就有了,后来经过几番修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别看这巷子很大,但也只住了十户人。大人进去一看便知,这院子大的很,就算养上几个仆人,家里的人都来住,也是能够住得下的。”
宋声进去后看了一下房子的格局,这是一出两进的宅子,不过后头还带了一个小菜地,能够自己种菜吃。地方的确不小,够他们几个人住了。
只是看房子一般都要货比三家,宋声瞧了这一家之后,打算去另外一处看看。
只是两处相隔有些远,这一天下来他也只看了两处的房子而已。
牙人倒是没有觉得不耐烦,他的活计就是多带人去看房子,反正只要最后能定下来一套,他就稳赚。
所以牙人十分殷勤,可不能让这个顾客给跑了。
宋声头一天看完房子回来已经到晚饭的时辰了,一家人在客栈楼下的大堂里吃了点饭,就各自回屋去了。
陆清坐在房间的床上给孩子喂奶,问道:“相公,今天看房子看的怎么样?有没有看到合适的?”
宋声抱着团团上下颠了颠,你觉得这孩子又重了不少。他道:“看了两处,距离翰林院都有些远,不过这已经是比较好的了,再近的房子咱们买不起。明天我再去看看别处的房子,争取把房子先定下来。咱们早日能搬过去,住在客栈也不方便,还是有自己的房子舒服一些。”
陆清点点头道:“那相公明天再去看看,要不明天我也跟你一块儿去吧,孩子就先留给公爹看着。”
毕竟是咱们以后共同住的房子,让陆清帮忙挑一挑也好,以后住的舒心一些。
“可以,那明天你跟我一块过去看房子吧。咱们选一个好一些的,以后住着也方便。”
陆清也是这么想的,如今到京城了,这房子的事可不能马虎。而且他们现在手里也攒了一些钱,肯定能买一个稍微好点的房子住。
然而等到第二天出去看房子的时候,陆清就不这么想了。
京城里的房子实在是贵的离谱,比宛平府城的房子要贵上两三倍了。
就牙人刚刚带他们看的那处房子,一看就是荒废许久了,院子里都长满了杂草,门板稍不留神感觉就要掉下来。就这样的宅子,竟然还要五百两银子。
两个人上午看了一下房子,下午又去看了一处,巧的是下午看房的时候,竟然遇见了楚越。
楚越自然不是来看房的,他家里头虽然条件不错,也是世家子弟出身。但毕竟只是在宛平府城里而论,如今到了京城,也是什么都需要安置的。
他被分到了工部做官,虽然不是在翰林院,但坐班的地方距离翰林院也很近。家里人已经给他安置好了房子,他如今过来可以直接住,不像宋声这种凡事都得自己操心,大老远赶来京城,还要自己来一处一处的看房买房。
“宋兄,你这是来看房子的吗?”
宋声没想到在这里会遇见他,说道:“是啊楚兄,我这初来乍到的,得先找个落脚之处。”
楚越在书院里的时候就不爱说话,性子沉闷的紧,虽然也跟宋声他们经常一块儿吃饭读书,但与宋声的交流并不多。
但毕竟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也算是老乡。在京城这种地方,又是同朝为官,自然觉得亲切也不少。
楚越道:“我记得我这处院子的隔壁还空着,宋兄不妨看看,价格也不算贵,是一处三进的院子。”
牙人一听他说这话,非常有眼色的上去接话道:“这位官爷说的对,这后面也有一处我们牙行负责的房子,只是原先大人说想要个两进的院子,便没给您推荐。您要是想去看看,咱们现在就可以过去,我正好带了钥匙。”
宋声看向陆清,“要不过去看看?”
陆清在旁边点点头,“那你就去看看吧,不行的话咱们再去看看别的。”
今天上午他们看到那两处房子,陆清都没相中。虽然两进的院子就够他们住了,但是三进的大一些也没关系,谁会嫌弃房子大吗?
牙人带着他们看了一下,这处三进的院子前面不仅有马厩和下人们专门住的倒座房,还有东西厢房和主房,中间过一个垂花门廊,二进的院子两边都是厢房,中间是个主屋带着耳房,三进的院子还有一个小花圃,花圃里面还有一些花开着,瞧着有几分精致。
牙人说道:“这个房子呀,以前是一个江南富户住的,他有一个小妾,就爱摆弄这些花草,所以专门在后面做了一个小花圃。这房子瞧起来十分精致,里头的家具木椅全都在,您要是搬过来呀什么都不用准备,东西一应俱全,稍微打扫一下就能直接住。”
陆清瞧着这处房子倒是挺不错的,问道:“这房子大概什么价格呀?”
牙人伸出了一根手指,陆清惊讶的说道:“一千两银子?”
牙人点点头,“这房子本来就是个三进的院子,而且东西都很全乎,不需要你们再重新修缮,再买家具,直接就能入住。这地段这个房子已经是优惠价了。”
陆清忍不住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他本来想着好不容易攒了些钱,能够买一住好点的房子。结果万万没想到这是京城,就算攒了些钱,也还是买不到太好的房子。
毕竟这里不是宛平府城了,在宛平府城以前两银子都能买一座好大的宅院了,五进的院子都使得,到了京城,就只能买一座三进的院子,而且还不是城中心,距离翰林院也不近。
陆清摇摇头,决定去看下一处房子。果然是京城寸土寸金的地方呀,买个房子都贵得离谱。
宋声定了价钱倒是没有太大的神情变化,京城就好比是他前世的首都,首都的房价贵,很正常。只不过他们现在手里的钱有限,买了房子,剩下的还要开销,加上现在有了孩子,不比从前,在暂时没有别的收入的情况下,还是要省着点花的。
楚越还是希望宋声能够买下隔壁这座院子的,以后同朝为官,他们又是同乡,相互照应起来也方便。
而且住的近一些,有什么事情也能互相帮忙。宋声是这一届的状元,与他交好肯定是没错的。
只是宋声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去看看别的房子,一千两银子的房子虽然他买得起,但考虑到以后的生活,还是没决定买下来。
牙人又带他们看了最后一处房子,这一处房子在城西的花溪巷,是一处三进的院子,屋子里头的家具也都一应齐全,院子里也有水井,不过这外头的砖瓦瞧着有些旧了,花几个钱补补修葺一下也很方便。
最主要的是这套房子价格不贵,也才五百两左右。如果讲讲价,四百多两拿下也不是不可能。
这处房子是在城西,属于皇城外了。距离翰林苑有些远,但一个小时以上的路程已经算是不错了。到时候雇一辆马车来回上下班,也方便。
皇城内的房子想都不要想了,那都是皇帝亲赐的,想买都没地方买。也就是朱雀街的房子,住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达官贵人,一片瓦砸下来,最起码也是个三品的官儿。
这些东西都是宋声跟着牙行的牙人了解到的,他们就是干这一行的,对于这皇城内外的房子,了解的十分透彻。
花溪巷的这个房子瞧着有些老旧,虽然是在城西,但地段还算不错。价格也不贵,但瞧着好几年没卖出去了,也没租出去。按照牙人的话来说,就是这处房子有些晦气,因为他的前主人在这里被谋杀了。
当时的案子还轰动了京城,大理寺亲自办的案,最后虽然把凶手缉拿归案了,但这房子毕竟死过人,稍微有钱一些的人家都嫌这里不吉利,时间久了,房子没人气养着,渐渐的就变荒了。
宋声跟陆清进去看了看,这房子里头的桌椅可都不便宜,用的都是黄花梨木的,可见前屋主也是一个有品位的人。
而且这房子里头道小屋子加起来有十五间,东西一应俱全,就连柴房都很大,灶房里还是四个灶台,做饭十分方便。
后院有一大片菜地,可以自己养鸡种菜,院里有口井,打水吃水的也方便。
陆清瞧着这一处房子还不错,问了一下价格,大概要五百两银子。
宋声看他相中了这处房子,悄声问道:“牙人说这里死过人,你不怕吗?”
陆清则是说道:“我相公是堂堂状元郎,我有什么可怕的?等咱们住过这房子,以后说出去,这就是状元郎住过的房子,这价格肯定就不一样了你信不信?如今乔家巷咱们那处房子,现在已经涨价涨了两倍了!这吉不吉利都是人说的,反正我是不怕的。相公你怕吗?”
宋声摇摇头,他自然是不怕的。
最后跟牙人谈了一下价钱,以四百五十两银子买下了这座宅子。
新买的房子门口那块需要重新修缮一下,还有屋内外全都需要打扫。
这房子太久没人住了,灰尘还有蜘蛛网都很多,不适合现在就搬过来。两个孩子还在,灰尘太大,对他们呼吸不好。
宋声跟着牙人回牙行付了钱,直接拿到了房契。陆清则是留在院子里收拾房子,尤其是屋子里,得全都清洗一遍才能入住。
这些活陆清都是做惯了的,他手脚麻利,到晚饭的时候已经收拾了一大半了。
宋声从牙行出来直接过去接陆清去吃饭,两个人在外面吃了一顿简单的便饭,就回了客栈。
客栈里宋老三都等得着急了,两个孩子都饿了,在他怀里不停的哭。出来的着急,客栈有没有什么羊奶可以暂时喂养,终于等到陆清回来,才给两个孩子喂奶。
陆清心里有几分歉疚,今天在外面的时间太久了,早上他出门的时候喂饱了孩子,到现在已经是晚饭的时间了,孩子的确饿了。
“乖宝宝不哭不哭,阿爹这就喂你们。”
两个孩子应该是饿的久了,一上来就吃的是真用力,陆清的胸前传来一阵刺痛,之前都是一次喂一个的,但这次两个小家伙好像不甘示弱,喂着这一个,另外一个就哭。
实在没办法,只能两个一边一个一起喂。等等喂完孩子,陆清喂奶的地方已经红肿了。
“你们两个小家伙,下嘴还真是狠呢。”陆清喃喃道。
今天在外面跑了一天,他也累了,把孩子哄睡着之后,宋声给他捏了捏肩膀,又让小二打了桶热水过来,两个人擦洗了一下,这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天刚亮,宋老三就迫不及待拉着宋声他们两个搬家了。
按照他的话说,这房子都买下来了,打扫什么的活就应该让他去干。陆清在家里照顾着孩子,他负责把房子打扫干净。
等到下午的时候,一家人才把东西全都搬了过去。
还好有马车和牛车在,他们把东西拉过去也方便。
这边宋声一家子在忙着搬家,另外一旁的崔阁老府上也在注意着宋声的动静。
崔阁老是内阁成员之一,为人低调,但因为冠着崔姓,有些事情做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
对于这一届的金科状元,他也是有所了解的。
此时的他正坐在书房里研习书法,问旁边的儿子道:“你大伯来信,说是新科状元宋声入京了,走的时候还给了他一封咱们崔家的推荐信。”
崔阁老的大儿子在工部任职,是现如今的工部侍郎。
他皱着眉头道:“三叔给了他推荐信,咋没见他上门来拜访啊?”
“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猴急?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沉得住气,可堪大用。”
崔大郎赶紧道:“父亲教训的是,只是这个宋声真的有三叔在信里面说的那么好吗?”
他口中的三叔就是崔夫子,崔夫子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前几年一直在外游历,后来到了宛平书院定居,这一去就是好几年。
崔阁老道:“你三叔做事,一向稳重。既然他说此子非池中物,那说明这个人值得重用。咱们崔家这些年在一步步倒退,年轻一辈中精彩绝艳的人物逐渐消失殆尽,要是咱们家族也有这般优秀的后辈,我就不用再为你们发愁了。”
崔大郎一直到走出崔阁老书房,都没能明白为什么自己眼光一向非常高的亲爹对宋声的评价那么高。
以往也不是没有过状元来投靠他们崔家的,也不见得他爹对对方有多么看重。怎么他三叔夸了一句宋声,就让他爹这么看重了?
不仅崔阁老关注到了宋声,就连右相也关注到了他。宋声三元及第本来名声就大,不过这倒不是让右相关注的原因。
能让右相上心,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一个掌上明珠。
这位右相的独女杨姑娘曾经在上元节的灯会上与宋声有过一面之缘。如果说当时的宋声对她来说只是个有几份好感的文弱书生,那么后来高中状元打马游街的宋声才算是俘获了她的芳心。
杨文慧芳龄十七,年纪已经不小了。但作为相府的独女,很得杨相的宠爱。在宋声高中状元那一日,她就求着她爹说要嫁给宋声。
榜下捉婿若是能成自古以来都是佳话,杨相对于这个年轻人印象不错,也是有几分好感的。
只是调查了之后才发现,人家家中已有夫郎。而且还都已经怀孕了,据说感情还不错,他总不能把人家夫夫硬生生的拆散。
他堂堂相府的女儿怎么可能嫁给他人做妾,要做也是做正妻。所以回来之后他彻底断了女儿的这个念头,开始让京中的媒婆给女儿说亲,想给她选个合适的人家嫁过去,好叫她绝了那些不该有的心思。
对于这些事情宋声一无所知,他现在正在为他和陆清的小家忙碌着。
新房子刚买下来,需要全面打扫,院子里打扫完之后就得一间一间打扫屋子。
十五间屋子挨个打扫,从早打扫到天黑,才彻底打扫完。
郑昀和春生也都下手帮忙打扫,大门上的牌匾也重新做了一个挂了上去,现在叫做宋宅。至于为什么不叫宋府,那也是有讲究的。
景朝有规制,只有亲王还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所住的房屋才能叫做府,其他官员的房子叫做宅。
宋声如今是这个家的当家人,所以宅子要以他的姓命名。
房子打扫完之后就可以入住了,宋声和陆清住的是正房,也就是主人家才能住的那一间大的。宋老大在厢房里头选了一间住,春生选了一间倒座房,他本来就是个马夫,倒座房距离马厩近,他起来喂马打扫也方便。
郑昀也住在了厢房,对于宋声和陆清开始,郑昀跟春生不一样,春生是他们专门过来赶车的,是真正的雇佣关系。但郑昀对他们来说不同,是有感情的。
以后宋声当官了,家中待人接物总是需要个管家负责一应事务的,郑昀自告奋勇,说要给宋声他们当管家。
如今他们住的这个地方距离翰林院大概也是半个时辰的时间能够到地方,如果是坐马车的话能快一些。
陆清原本是想着买一个近一点的房子,方便宋声去翰林院当值方便,但问了牙人这价格翻了两倍多,还是退而求其次,选了这一处。
宋声说道:“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很快的,到时候你不放心的话可以让春生赶着马车送我过去。”
陆清道:“不是不放心,就是相公你得起的更早了,我心疼你。”
翰林院点卯的时间是在早上的五点到七点之间。宋声想要不迟到,早上六点要从家里出发,意味着五点多就得起床收拾。
第150章 第 150 章
也就是说, 宋声以后去翰林院上班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路上的通勤时间一个小时。
不过好在现在晚上不熬夜,晚上早早睡, 第二天早上也能早早起来,这对于宋声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到冬天起床太早比较痛苦, 外面冷飕飕的, 还得起个大早去翰林院坐班。
像他这种从六品的官员每个月的俸禄是五两银子,一年有六十两银子,已经算是不错了。再加上他没分住宿的房子,一个月还有四两银子的补贴, 算下来一年有差不多一百两银子可拿。
但京城的开销大, 柴米油盐都比外面贵了一半多, 钱还是要紧着些花的。
房子最后就定在了城西的花溪巷这里,房子收拾干净之后就是搬家了。他们带的东西虽然不少, 但收拾到房子里头, 也没多少东西。
宋声帮忙把家里的被褥床铺都铺好, 在一旁抱着哄孩子。
如今孩子已经五个月大了,一不留神就会在地上乱爬。
宋声怕他们乱往嘴里拿东西啃,盯得紧紧的,生怕他们磕着碰着了。
有的孩子说话早,宋声一边照看着孩子,一边教孩子们说话, 让他们先学叫爹爹。
陆清听到了在一旁发笑, 说道:“相公, 你这教的也太早了点。团团和圆圆还小呢, 你现在就算教了,他们也学不会。”
宋声却摇了摇头, 他知道有些孩子可是很早就会说话了,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干,万一他们就学会了呢?
团团看了他一眼,一心想要他手里的小甜饼,吭哧吭哧的往前爬。
圆圆就坐在一边看着,自己也不动,但是小嘴儿张了张,好像是要说话的样子。
两个娃娃实在可爱的紧,而且皮肤还随了陆清,白里透红的,他也不忍心逗他们太久,就把手里拿的小甜饼给了过去。
这种小甜饼软软糯糯的,是陆清特地给小孩做来当辅食的。两个娃娃现在开始长牙了,能够慢慢吃一些小甜饼。
圆圆看团团都吃上小甜饼了,自己还没学会叫爹爹,急得快要哭了。宋声赶紧把人抱在怀里,安慰了一下,“圆圆不哭,乖,下次爹爹给你买糖吃,比小甜饼还甜好不好?”
圆圆像是能听懂他说话似的,过了一会儿不哭了,开始拿着手里的小甜饼,吭哧吭哧的用小乳牙咬着。
陆清看他们父子三个玩得开心,脸上带着笑意,如今这幅光景,对他来说已然是最好的了。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只要他们一家三口整整齐齐的在一起,别的他无所求。
父子三个在床上玩儿的正尽兴着,宋老三过来了,他每天都要过来抱抱两个小娃娃,哄着他们叫自己爷爷。
团团和圆圆还不会说话,每次听到了也没什么反应,宋老三依旧乐此不疲的教他们喊爷爷,还一脸乐呵呵的模样。
到了夜里陆清几乎不费什么劲儿,半夜起床给孩子换尿布这种事儿都是宋声做的,喂奶也是,房子安置好之后,宋老三从集市上买回来一头刚生完羊崽子的母羊回来下奶,陆清奶水少,有时候不够喂,就要给孩子喝羊奶。
半夜孩子一哭闹,宋声就会起来看看,如果是尿了,就给他们换上新的尿布。如果是饿了,就给他们把羊奶热一下喂给他们喝。
陆清心里头暖烘烘的,别人家的男人就没有这么贴心过,光是他知道的村里那些男人,就没有一个在晚上能这么体贴自个儿家的女人或者夫郎的。
宋声堂堂一个状元郎,晚上还做这些琐碎之事,陆清心里头都给他记着呢。
如今陆清月子已经做完了,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两个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亲近过了。
原先是顾及着陆清的身体还没好全,可现在已经完全好了,又有两个小家伙在床上不方便。
宋声想了想,第二天就去找木匠做了两个摇篮床回来,团团和圆圆一人睡一个,把他们哄睡之后,他们夫夫也能够有正常的夜生活。
小小的摇篮床一圈都是高高的围栏,小孩子虽然好动,但也爬不出来,相对安全一些。
只是这两个孩子习惯了跟陆清一起睡,等他们睡着之后刚抱到摇篮床里,立马就醒了,醒来之后找不见陆清就会哇哇的哭,每次都要陆清抱着晃一晃才睡着。
但又不能一直这么抱着他们两个睡,一直过了好几天,宋声终于想到个办法,拿了一件陆清经常穿的衣服给两个孩子盖着。有了熟悉的气味陪在身边,把他们放在摇篮床里头睡觉就再也不哭不闹了。
陆清生完孩子也好几个月了,别说宋声有些想了,他也是想了的。
孩子放在旁边的摇篮床上睡得香香的,中间隔着一扇屏风,他们两个总算能够过上正常的夫夫生活了。
他们这个房间是主屋,隔壁是耳房,另外一侧是杂物间,并没有睡人。晚上的床摇的再厉害,也不会打扰到别人了。
转眼间到了九月初。
京城里的房子安置好了之后,宋声就该收拾东西准备去翰林院上班的事儿了。
历届状元郎几乎都是先去翰林院任职,有在里面干了六七年还是翰林院编修,也有干了两三年就被调任升职的,这些都说不准。
宋声想要努力往上爬,只能在他的本职上做出一点政绩出来,或者被皇帝关注到才行。
要知道这个翰林院相当于当朝皇帝的秘书处,一般负责的都是一些机要事情,能够见到皇帝的机会很多。万一哪天走了运得了皇帝的青睐,扶摇直上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虽然宋声只是平民出身,但得知他在翰林院任职,来上门拜访的人依旧不少。
其他平民出身的官也有不少,但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皇上几面,像宋声这种已经算是最好的捷径了。
春生早上也得起个大早,匆匆吃过早饭之后,得负责给宋声赶马车。
因为这第一天去翰林院,路不太熟,得赶早去,不然容易误了老爷的大事。
陆清非常重视宋声第一天去翰林院当差,早上起得特别早,给宋声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饭。
京城里的菜色多,口味与他们宛平也相差得远。陆清怕宋声吃不惯,特地起床,亲手做了一些饭菜。
昨日的时候,他就去集市上买了一些面回来,今天早上刚好把面拿了一些出来和成了面糊糊,等到油锅烧热之后,下锅炸了一锅油条出来。
又摸了几个从集市上买来的鸡蛋,炒了一盘鸡蛋出来。除此之外,还炒了一盘水黄瓜,又熬了一锅稀饭,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早饭了。
而这些做饭的东西,全都是从集市上买来的,陆清昨天去集市的时候特地转了一圈,买东西货比三家,看了一圈的菜,价格却都是一样的。
就说他买的那几根黄瓜,在他们宛平府城一斤只需要三文钱,可是到了这京城,一斤要七文钱。不光是黄瓜,还有别的菜,就连鸡蛋,也贵了一倍的价钱。但是在京城里生活,该吃的东西不能省,只是买菜的时候他心疼。
宋声吃过早饭之后,就上了马车向着翰林院去。他还是背着一个小挎包,只不过这个与他在书院的时候背的那个不同,现在这个是陆清新给他做的,上面绣着青翠的竹子,瞧着很是文雅。
里头除了放了笔,还放了几本书和纸,方便他随时取用。
宋声去翰林院报道的第一天,没有正式上班,而是领了两套正式的官服官帽和官靴,一套穿脏了,另外一套备用换洗。
这官服也是有讲究的,景朝是一个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朝代,像他们这些当官的,身上穿的官服可以很明显的区分出品级。
之前提到过颜色还有花纹都是区分的重要条件,还有这个衣服样式,也都是有讲究的。
当初朝廷的圣旨刚授官的时候,就有宫廷织造司的人来给宋声量过身材尺寸,如今这两身官服就是给他量身定做的。
既然是朝廷的织造司负责制作官服,那这用料肯定是便宜不了的。几乎都是绫罗绸缎等上等料子,价格不菲。
宋声一开始以为这官服是免费发放的,结果等领取的时候才被告知,还需要缴纳银子才能领。
这一身衣服下来将近三十两银子,两身就是差不多六十两银子。
你要是嫌贵也可以不买,这钱也不用缴纳。但这每日去翰林院坐班是必须要穿官服的,不穿还会被御史弹劾,影响官员的年终考核。
所以不管你兜里有没有钱,这官服都是必须得买的。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一下子缴纳全款的。对于那些都比脸还干净的平民出身的官来说,这些银子自然是一时之间掏不出来的。
所以织造司另外设了一条规矩,可以不用全额缴纳,也可以赊账。
反正你现在已经当官了,每个月的俸禄总是有的吧。到时候从你俸禄里扣就是了,不怕你还不上银子。
宋声了解之后暂时先赊了账把官服给领了。他今天头一天过来报到,兜里没装什么钱。一下子拿六十两银子出来的确很困难,只能先赊账了。
领到了官服上手一摸,料子的确是上等的。最起码他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好的料子做的衣服。
贵的确有贵的道理。
但这宫中的织造司每年光靠做官服就能挣好大一笔钱,这可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呀。
领完官服之后,宋声还要拿着自己的名帖去礼部登记自己的官职和所属机构。
所有在朝中任职的大臣,都要在礼簿登记造册。方便宫中有什么重大活动的时候,礼部举办宴席安排座位等等。还有就是留个底,方便给朝廷的官员升迁所用。
领完官服,又在礼部登记造册之后,宋声终于来到了翰林院。
光在礼部登记还不行,从礼部出来还得去翰林院报道。
报道的时候翰林院会核实他的身份,还有将要入职的职位,给他发一个提前制作好的身份文碟,凭此牌可以自由出入翰林院办公。
翰林院今年来报道的人有三个,分别是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
宋声出身不高,头一天过来,跟他主动上前打招呼的人并不多。
不过有一些人对他还是很热情的,毕竟他可是三元及第的状元。
宋声虽然不是社交大能,但该融入这个圈子的时候也需要找一些共同话题来聊。
所以他说话的时候用了几分技巧,特意说了一些自己应对科举考试的技巧和方法。
这可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口述的科举经验,那是相当宝贵的。虽然翰林院里面任职的人都是经过科举来的,但像宋声这样学问如此拔尖的人是少之又少。
谁又能难保自个家中或者是亲戚家中没有正在待考的举子?再者说了,就算是没有,但目前景朝基本上不是经商就是科举,尤其是围观者们的子孙后代,那以后肯定也是要走科举的路子的。
这些经验听了又不吃亏,说不定还能帮助家中的孩子或者是亲戚的孩子考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由这个话题展开,过来跟宋声说话的人也越来越多,靠着这个,宋声第一天就认识了不少翰林院的人。
宋声在京城这边有条不紊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着,宋家村那边也有着不小的动静。
自从宋声去京城之后,张杏花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打算把自家的祠堂重新修建一下。
毕竟他们家现在出了一个状元郎,那可是莫大的荣耀,光宗耀祖的事情,得让老祖宗们也都高兴高兴。
村里头有不少宋家的人算起来跟他们是同族,也都赞成他们重新修建祠堂。
而里正也趁着他们修建祠堂的功夫,提出要在村子里刻一个状元碑。就刻在村口,到时候别的村如果路过,都能瞧见这块碑,就算是外乡人,也能知道他们村出了一个状元,这可是让他们整个村儿都引以为傲的事情,以后说起他们宋家村,那都是状元村,这么大的荣耀,村里的人自然都同意了。
只是这在碑上刻字的事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最好还是得请专业的老师傅来做。
一说起请人,那肯定是要花钱的,里正带头出钱,说是就当沾沾福气了。
有他带这个头,村里头稍微有些富裕的人家也都拿了一部分钱出来,也说要沾沾福气。
毕竟宋家现在带着全村的人种棉花,这可是大功德,放在谁嘴上不说一句宋家的好?
所以刻状元碑的事进行的十分顺利,不过几天的时间就弄好了。
如今当地的县令何跃何大人专门从闽南请来了一个教人搓棉线的师傅,不仅搓棉线,还会教人用这些棉线织衣服。
这搓出来的棉线,还有织出来的衣服,都能拿去卖钱,已经有不少人去报名学这门手艺了。
何跃在县里头的衙门正盯着这件事的进展,听到下面出去摸排的人回来说事情进展都很顺利,何跃愁了许久的脸上终于有了些笑容。他仿佛看见了整个凤坪县的税收到明年能翻一倍的光景。
过个两年,凤坪县的财政收入肯定能提升不少,到时候年底考评,他这个政绩肯定能提上去,这官职往上提一提指日可待。
一想到这个,何跃就干劲十足。如今他正值壮年,精力旺盛,还有一颗想要造福百姓往上爬的心,对于整个凤坪县对百姓来说是好事。
宋声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如今的他已经正式成为翰林院的一名小职员了。
报道的第二天,他就要开始正式去翰林院上班了。
依旧是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陆清会在他起床之前把饭做好,等他吃完饭差不多六点。这个时候就要从家里出发,坐马车前去翰林院了,路上差不多得花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在赶在七点之前到地方点卯。
像他这种新来的,不能迟到,不然会给上头的官员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会影响他等年底考评。
如今宋声只是一个从六品的官职,还没有到能够上早朝的级别。要是上早朝的话,他就得起得更早,估摸着四点多就要起床收拾,赶到皇宫大殿里早朝比去翰林院上班还要辛苦。
宋声头一天上班不想迟到,所以出发的早了些,到的时候还不到七点钟。
马车不能直直地行驶进翰林院,距离门口还有一两千米的地方就要停下来不能走了。这附近又有没有什么可以停马车的地方,宋声要下来步行吧,剩下这段路走完,而春生则是赶着马车回了花溪巷,等到下午他快从翰林院下班的时候再赶着马车过来接他。
这个时候翰林院已经来了不少人了,宋声一路走过来,瞧见了不少翰林院的同僚。
有很多都是身上跟他穿的同样款式的官服,通过这个可以辨认,他们的官职应该是跟他同阶级的。
还有一些报道那天都是互相说过话打过招呼的,看到宋声今天过来入职,也都纷纷和他打着招呼。
宋声跟着他们到了翰林院修撰坐班的地方,来了之后找了一个空地方坐了下来,结果刚坐下来就鼻子尖的闻见屋子里充斥着一股饭味儿。
他瞬间明白了这是有人带早饭过来了。
有很多人早上起得匆忙,没吃早饭,一准是在早上路过的小饭摊子前面买了饭过来的。
这让他不禁想起了当时在书院读书的时候的场景,那个时候早上也有很多学子没时间吃早饭,把饭带到早课上来的。没想到都到翰林院坐班了,依然能够遇见这种情况。
不过这个里面不像书院里头有夫子管着,只要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就不会被上面知道,可操作的空间比较大,相对自由不少。
宋声作为新来的翰林院修撰,他的主要职责是掌修实录,以及记载皇帝言行,有时候还会进讲经史,草拟有关某些典礼的文稿。
同他一起来的榜眼和探花跟他的职位有所不同,他们两个任职的都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比他的官阶低了一个等级。
正七品的官,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县令。只是他们身处在翰林院,是京官。一个正七品的京官,那可是比地方上正五品的官还要令人稀罕的。
从六品的翰林院编撰与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是在同一间屋子里办公的,所以宋声与今年新来的榜眼和探花在同一间屋里坐班。
榜眼就是之前一同游过街的瞧起来有几分老气的吴嘉辉,而这探花就是来自河南蔡氏的蔡青云。
宋声跟他们两个人都不太熟,点头之交,以后同僚在一块上班,总是要打交道的。
所以宋声过来之后看到他们两个都在这儿,跟他们点头示意,算是打了个招呼。
吴嘉辉长着一张十分严肃的脸,同样点头示意。而蔡青云则是有几分高傲,只是看了宋声一眼。他容色好,不然也不会被钦点为探花。
蔡青云本来以为自己对于状元应该是十拿九稳的,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拦路虎,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个宋声,一路三元及第不说,竟然还是一个寒门子弟出身,他们河南蔡氏这么大一个士族的脸面竟然被他一个小小的寒门学子压在底下,这让他怎么咽得下心中这口气?
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虽然名次相差不大,但是授官的时候却差了整整一个品级,想到这个他就更难受了。
要知道他可是家族里面读书最好的孩子,而且家族一路给他提供了不少读书资源,他才能走到现在的地位。
这个叫做宋声的寒门子弟凭什么能比他考的还好?论起家学渊源没有他深厚,读书又是在宛平那种小地方,所学到的东西肯定也没有他扎实,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一下子摘得了状元的帽子,他心里头妒忌得发狂。
宋声能瞧出来蔡青云对他不满意,只是点头之交,打个招呼而已,不强求,对方不愿意就算了,他也没必要上赶着去讨好人家。
他们这个屋子里面坐着办公的人,不是以前的状元,就是以前的榜眼和探花,气氛沉默得十分尴尬,几乎没有人主动说话聊天。
宋声也只能当做没看见,该打招呼的他都打招呼了,再让他去说些什么活跃气氛,他做不到。
自己如今也是刚考上来的,还是职场新人一个,即便是前世已经工作了多年,但这个朝代与他前世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不能相提并论。
这种事情要学会适应习惯,职场的潜规则就是,新手要学会低着头走路,为人要低调,不该冒头的时候就不要冒头,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起码要先给上司一个好印象,对于以后的提升才会有帮助。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