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众所周知,二十八二十九是催婚最厉害的年纪,哪怕你是博士在读也一样——读书怎么耽误你谈恋爱结婚了呢?
伍爱华看到弹幕,就是苦笑,而后继续说道:“其实这项政策的重点,是把一般家庭女孩的成婚年龄提前到了十五岁以前。”
“十五岁之前是什么概念呢?”伍爱华说着。
“大家印象中的十五岁,可能是和成年人差不多的身高,发育慢的还很单薄,发育快的已经完成了身体脂肪的储备初步有了女人的样子,又或者是外国女孩那种十五六岁看起来和二十来岁差不多的成熟……”
伍爱华说完就摇头:“但事实上汉朝的十五六岁,大家应该看的是二三十年前贫困山区的女童,看的是亚非拉美大陆上贫民区十几岁的女孩。”
“在那个时代,不仅仅是肉食摄入量不合格,一个交不起赋税会把孩子十三十四岁就嫁出去的人家,家中女孩子大概率是根本吃不饱的。”
“让一个初中年级的女孩子嫁人生孩子,是因为什么?”伍爱华说道:“是因为人口。”
“我们都知道惠帝初期都是吕后执政,可能有人问了,吕后自己都是女性,难道不知道结婚年纪太小容易难产吗?”
伍爱华继续自问自答:“我个人倾向于,吕后可能真的不知道,毕竟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已经二十多岁了。”
“吕后姐妹的成婚年龄并不早,这也可能是她们后来生孩子、跟着大军辗转奔逃依然健在的原因之一,因为当时意义上的晚婚反而让她们在适合生育的年龄生育,减少了生育造成的损伤。”
“根据历史推测,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大概率十五岁左右就已经嫁人生子了,”伍爱华解释了一下推测的原因:“历史记载,刘邦35岁的时候有了长子,长子还是一个私生子,当时刘邦没有和吕后成婚,而惠帝在18岁的时候被吕后逼着娶了自己10岁的外甥女,也就是鲁元公主在惠帝8岁的时候就已经生孩子了,如此推算,假如吕后是在刘邦36岁的时候嫁给他,第二年生了鲁元公主,鲁元公主生孩子的年龄绝对不可能超过17岁,怀孕年龄最晚也是16岁,而如果吕后是刘邦37岁才嫁人,那么鲁元公主15岁的时候就必须是怀孕状态了。”
“所以根据推测,鲁元公主大概率也是15岁甚至之前成婚。”
伍爱华差点引用了公元前XX年的说法,但是想到自己之前在三家分晋的时候有提及公元说法,立刻把时间改成了刘邦的年龄,毕竟时间一说出来,始皇他们肯定能够立刻猜测到。
“吕后一生只生了一儿一女,对于鲁元公主是非常宠爱的,如果她知道并且认同过早生育对于女子的影响,或者认为15岁算早婚早育,那么她不可能这样对自己的女儿。”
吕雉听了天幕的话,不由惊讶:“难道十五岁还不能生育孩子吗?”
吕雉不理解,周围大部分女性都是这个年龄生育的啊?
伍爱华详细解释道:“因为黄种人和白种人、黑种人的人种差别,身体条件是不一致的,所以我们仅仅以东亚地区为例。”
“白种人和黑种人?”唐朝已经有人联想了:“说的是胡姬和昆仑奴吗?”
“东亚地区,但凡是个还算做人的国家,女子最低成婚年龄是十六周岁,”为此伍爱华还解释了一下周岁的定义:“出生满一年,称为一周岁。”
“而我们国家,女性结婚年龄需要二十周岁以上。”
“有人可能问了,难道这些国家不缺人口吗?”伍爱华笑了笑:“东亚经济稍微好一些的国家,几乎都陷入了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愿意生的人还真没那么多。”
“但是就算再缺人口,十六周岁这个年龄还能怎么下调?再下调,就是母婴一换一甚至一胎两命?缺人口也需要抱住存量人口的情况下鼓励多生育,而不是把一个长到了十几岁的未来劳动力直接用生产这一模式害死。”
伍爱华这话一说,不同时空的刘邦和吕雉都陷入了沉思:女子生产死亡率高,竟然不完全是因为生产危险,还有因为生产时年龄太小的原因吗?
吕雉想到了自己的女儿。
伍爱华在天幕上继续说道:“而且东亚的规定,是建立本国女性能够有足够的肉蛋奶补充的基础上,十六岁已经基本发育完成,如果天天只吃主粮青菜,没有肉蛋奶的补充,也没有足够的食物,那么人的发育是会延缓的。”
“让我们现代评判,就是古代缺少生理卫生知识和生物科学知识的认知,所以才将年龄定在了十五到三十岁,毕竟三十岁在古代已经可以当奶奶了,在古人看来,已经是生不出来的年龄,所以根本没有继续催婚的必要了。”
这个话题会被提起,是因为国家看到了伍爱华之前提及表情结婚的话题被引导,专门让伍爱华要说说古代生育相关的话题,最好给古人普及一些科学知识,也是借此看看背后之人有什么目的。
伍爱华这话说出来,知道人口和土地就是财富的古代君王都坐不住了,纷纷让人统计不同年龄成婚女子的难产情况。
伍爱华说完这个年龄问题,才继续下一个话题:“刚刚提到第三个主要税收种类,就是财产税。”
“财产税,是汉朝新出现的税种,在汉之前,并没有这一种税收,”伍爱华解释道:“主要是对于有钱人的动产税。”
“这个税收,也是我们汉武大帝想出来的,或者说是手下想出来,他推行的。”
“武帝时期,有一个‘告緡令’,就是专门打击偷漏税的商人,其实说起来,这些税和所得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相反,汉朝的商业税并没有财产税收的多,商业税收基本在关税津税,也就是过路费,和市租,也就是市场摊位使用费,这些税收,秦朝也早就有了。”
“为什么汉朝会有财产税?”伍爱华说着:“一来时汉初已经经过了四代君王休养生息,基本民间的正常活动已经全部恢复。”
“二来是虽然曾爷爷、曾奶奶、爷爷、爸爸给自己积攒了很多钱,但是要达成汉武帝北驱匈奴的小目标,这些钱还不够。”
“但是汉武帝又不能随意加税,毕竟贫民是真的可能活不下去,他还需要人口来给自己当兵打匈奴,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到了一些肥羊身上……”
“对此,我也只能说,时也命也,汉初经商的朋友们,记得别把家业发展地太大了,不然会被盯上的……”
部分商人无奈苦笑:“可是经商这种事情,就是不进则退啊!”
“其实汉朝总体还是抑制商业发展的,之前我们也提到了商人要倍赋,而且汉朝也禁止商人子弟入仕,不过汉朝本来就是举荐制度,所以对商人的影响也没那么大,毕竟不能走举荐,还可以找漂亮女人生漂亮女儿当外戚嘛……”伍爱华转头又说道:“重农抑商其实是封建王朝农耕文明之下的必然,因为要把足够的人锁定在土地上。”
“西方王朝之所以会鼓励商业,是因为他们地盘很小,要不雨热不足大部分土地只适合畜牧,要不就是地中海地区那种雨热不同期不适合耕种,发展农耕没有前景,所以他们发展出来的是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当然要鼓励人类掠夺的天性,因为只有具有商业的冒险心,人才会登上随时可能遭遇意外沉没的海船,去往其他大陆劫掠当地的人民,回来供奉母国,甚至是国家组织对外劫掠的队伍,获得本国发展的物资。”
伍爱华这话说完,已经有不少古人在骂了:“西方是什么蛮夷,竟然国家组织劫掠,实在是,实在是……”
“海洋文明一开始只是劫掠,或者准确点说,就是打得过的就抢劫,打不过的就去做生意,但是后来海洋文明们发现,这样来钱还是太慢了。”
“那么怎么来钱快呢?”伍爱华说着:“对外殖民,把其他土地上的人变为自己国家的奴隶,享受他们在其他土地上的生产剩余。”
虽然很多名词在古代并未见过,但是有学识有见识的古人都明白了伍爱华的意思,顿时一片哗然。
“这和宋朝纳贡有什么区别?!”明人骂道。
“可能是纳贡还只是一部分,但是殖民要拿走全部?”有人猜测。
清朝康熙已经想到了那些来十三行通商的洋人:“所以是发现打不过,所以才请求通商吗?”
第62章
康熙倒也没有天真地觉得所有的国家都是善良的。
甚至清朝之前也和那些所谓的西方国家有过摩擦交火。
康熙只是不知道,原来这些国家,竟然也盯上过大清,并且虎视眈眈,只是评估过实力之后,才变成请求通商。
对于这些国家在印度和东南亚的作为,康熙虽然不算很清楚,但是多少也有所耳闻,只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康熙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毕竟女真之前又何尝不是把明朝的辽东当作自己的牧场呢?
康熙认为,西方总归是打不赢自己的八旗骑兵,也就不足为惧。
这个时候的大清,武力值在全世界来说还算过得去。
即使葛二蛋在沙俄的支持下和大清搞事,这一反叛政权也最终消亡。
沙俄更是和大清打输了仗,只是又从谈判桌收割了利益。
台湾方面,郑家后人也已经投降,洋人更是按照清朝的礼仪跪皇帝。
只是,巅峰可能也就在这里了,甚至清朝的红衣大炮,论威力和稳定性,还不如明朝的时候。
迷信八旗骑兵的满清皇帝丝毫没有发展火炮的欲望,于是让明朝时期还处于世界前列的热武器制造水平逐渐下降,最终被西方反超。
在西方追求科技发展的时候,大清的皇帝在做什么呢?
他们在忙着从元朝灭亡中汲取经验,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中原的统治,哪怕这种统治是几百年间社会没有进步,是在朝臣子都被打断了脊梁骨。
可能有人很疑惑,为什么同样是异族统治,清朝的存在感会比元朝高得多?
事实上,元朝当时专注于扩张,短短不到一百年国祚,小一半时间都在打仗,而且前后十来任君王,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统治。
并且,因为元朝的扩张,当时被侵略的汉族和西方各民族有志一同的在元朝灭亡后对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抹黑,不能抹黑的也尽量淡化元朝的痕迹,以至于后来日本学者考据写出元朝相关历史的书籍,读者们都惊讶不已。
清朝的话……骂的人够多,当然有存在感了。
而且因为通婚、被杀、几百年历史变迁等原因,当时的蒙古王室成员已经不见踪影,而现代还有些因为自己是什么瓜尔佳氏、那拉氏、觉罗氏而自豪不已鼻孔朝天的人在网络和现实中找存在感。
反正伍爱华每次听到这种人的说法都觉得无语,姓氏本无高低贵贱,你要是真因为一个姓就看不起人,那我还要说你们八旗的共主都是倭国满洲吉祥物,八旗子弟都是皇室的奴才(满臣称奴才,汉臣称臣),这么自傲于祖宗姓氏,难道是奴性坚强?
如果这不是国家爸爸看着的直播间,伍爱华高低要嘴两句清朝,只是因为国家爸爸的关注,自己也代表了国家在古人眼里的形象,所以伍爱华还是憋住了。
“因为华夏作为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截然不同的特性,所以华夏的封建王朝,基调就是重农抑商的。”
“就是商业繁荣的宋朝,也要出台各种举措鼓励农民耕种,特别是怎么把那些流民固定在土地上,称为宋朝每一代想改革的官员都在思考的问题。”
“所以汉朝这番举措,其实也是非常契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的。”
听到伍爱华的话,汉武帝得意地说道:“那当然!这可是朕推出的政策!”
听着武帝沾沾自喜的话语,大臣们都聪明的选择了沉默。
毕竟武帝不仅是个雄才伟略,能够对外扩张并且治理好国家的雄主,也是一个政治斗争的人才。
人很难同时擅长这两个方面,但是汉武帝做到了。
例如李世民、朱祁钰等君主,治理国家的能力就显著高于政治斗争,别说什么李世民也是辛苦获得的皇位……他也没能做到兵不血刃不是?
又例如李治、朱厚熜等君主,虽然治理国家的能力也不算差,甚至李治都算得上优秀,但是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低于他们政治斗争的能力。
李治一边当着白莲花和父亲的小老婆谈恋爱,一边就把包括自己舅舅在内的唐朝世家削了个遍。
朱祁钰当上皇帝有了保卫北京的功绩都没能弄死哥哥一家子(当然也可能是他不想,但不想正是政治斗争能力极差的体现),朱厚熜应是在没后台没兵权没支持者的情况下按住了前朝后宫所有以为自己能插手的人。
汉武帝从小受到景帝宠爱,少年就当了皇帝,除了窦太后,晚年之前就没碰到什么大挫折,但是他偏偏是个天生的政客,手下的大臣、远处的诸侯被他玩得和让往东往东,让往西往西,各个都认了命。
忠言逆耳,大臣们就算有正直能谏的,也寻思着要保存自身在关键时候谏言,不能把进谏的机会浪费在了帝王一点点小得意上。
于是得意的刘彻听着天幕继续说道:“汉朝时期,还推出了盐铁官营的政策。”
“汉朝律法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砍掉左趾,没收工具,”伍爱华夸奖道:“汉武帝这个规定,不仅仅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还顺便管理了地方武装的武器与人口,抑制地方割据,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这个聪明的办法一直被后世的王朝沿用,盐税后期称为王朝最为重要的税种之一。”
“事实上,不仅仅是盐、铁,酒也是规定了要专营的,”伍爱华解释道:“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古代的酒水都是用粮食酿造,所以生产酒会消耗很多粮食,这也让君主们不安。”
“毕竟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君主,都知道如果全国的粮食不够全国的人民吃,会产生非常大的社会问题,所以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酒这种商品也必须受到管控。”
“其实这还是因为我们的白酒和黄酒、米酒的酿制都离不开各种主粮,不管是水稻、高粱、糯米,都是能够填饱肚子并且存储三年以上的粮食。”
“相比之下,西方惯常酿造的红酒则没有这种问题,因为他们采用的都是葡萄等水果酿造的果酒,而水果本身很难长期存储,无法作为战略物资,只能在丰收期存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相反如果制作成酒类,不仅可以起到对水源消毒的作用,也能储存更长时间,产生更大的价值。”
听到伍爱华这番话,已经有机灵的古人准备用水果试着酿酒了。
别的水果不知道,但是葡萄是天幕已经说出来了的,家里院子里就有葡萄藤的,都在心里做好了计划。
【红酒对水源消毒?】弹幕中有人不解。
伍爱华正好看到这个疑惑,回答道:“是的,因为红酒是一种不怕变质的水源。”
“在西方的航海时代,水手们平时淡水不够,喝的都是提前存储在船上的酒,而不是淡水。”伍爱华解释道:“因为他们当时并没有淡水如何消毒的知识,也没有如何提纯海水使用的知识,淡水如果一直存储在桶中,容易变质,喝了反而会拉肚子甚至死亡。”
“相反,酒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微生物在其中无法生存。”
【他们难道不煮水喝吗?】
看到弹幕的问题,伍爱华笑了笑:“当然不,一方面是当时的欧洲人就没有喝热水的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船上要尽量多的装载货物,也就没有足够的燃料可以煮水。”
伍爱华回答了这个弹幕之后,华佗忍不住问道:【所以煮水就能防止淡水变质吗?】
这时候,聪明的古人已经知道要怎么和现代人一样发弹幕了。
伍爱华第一眼看到弹幕,甚至都不能分辨是古人问的,还是现代人问的,毕竟直播过的人都知道,很多观众确实会缺乏某一方面的常识。
“其实水本身是不会变质的,”伍爱华解释道:“特别是装进木桶里的干净的水,也不会有毒素或者金属物质污染,所以导致水变质的原因只有水中的微生物。”
“所有的微生物,哪怕是病毒,都是害怕高温蒸煮烤的,”伍爱华说着:“熟食不仅仅是为了好吃,更是为了灭杀微生物。”
“古代很多时候会说大灾之后有大疫,就是因为水源被污染,而且人们并没有喝开水的意识。”伍爱华解释道:“事实上,也是因为细菌战,当时根据地才下定决心,即使封锁状态下根据地燃料资源不足,也一定要把喝开水推行到位,而后这个好习惯一直保留下来,建国后才推行到了全国。”
听到伍爱华这番说法,不少古代医家都忍不住讨论起来:“疫病竟然和喝生水有这么大的联系?”
科普之后,伍爱华还不忘再次cue了孔老夫子。
“孔老夫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伍爱华开头引用老夫子的话。
一听伍爱华这话,孔子连忙正襟危坐起来,只觉得她不会说什么好事。
“我们都知道,脍指的是鱼生,当时孔夫子在鲁国,吃的应该是黄河和渤海的鱼,也就是有淡水鱼也有海水鱼,只是因为当时的捕鱼技术,肯定没有深海鱼。”
“生的浅海鱼和淡水鱼……里面的寄生虫含量我都不敢想!”伍爱华摇头:“要知道,在喜欢吃淡水生鱼片的珠三角和喜欢吃生腌活虾的广东潮汕、浙江沿海、上海等地,寄生虫简直是体检必查指标,而且往往一查一个准。”
伍爱华说着,临时百度了两张寄生虫图片放上直播。
看到直播的孔夫子:呕!
第63章
在知道听直播的都是古代人的时候,伍爱华就把过早生育反而影响人口增长身体健康和寄生虫等事项计划进来了。
倒不是为了什么社会责任感,毕竟古人和伍爱华又不是一个社会,主要就是出于人道主义,要科普一些常识。
这些常识影响不了古代大方向的发展,但是能够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当然,鉴于历史的自我修正性,伍爱华也怀疑是不是其实并不能救下那些人,但是想一想,即使对方最终会死,总好过因为生产和寄生虫痛苦而死吧?
这么想着,伍爱华才拿出了寄生虫的图片。
对于伍爱华的科普,国家并没有叫停:就算和古人交换,也是用科学技术或者未来重要历史节点做交换,这种卫生知识,就权当是人道主义援助,实在没必要还让古人拿什么来换。
最重要的是,如果只能进行信息影视的交换而不能进行物质交换,那么古代位面对于国家的意义也只剩下考古历史和一些消失的工艺罢了。
国家不能从直播间获取除历史和古代工艺之外的利益,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只要管控好伍爱华的直播间,就不可能产生什么损失。
之所以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守着伍爱华的直播间,主要是因为国家还不确定背后的存在究竟是什么目的。
如果对方只是和人类观察蚂蚁一样,只打算观察一下直播造成的蝴蝶效应,那么国家做好信息管控,尽量让古代往好的方向发展即可。
而如果对方还有别的目的……那么国家也不能一无所知,要尽量获取多的信息,才能在人类存亡的斗争中打好关键性的战役。
更何况,如果视频可以跨越时间空间,那么实现物质交换,也不是不可能啊?
古代的技术对于国家来说意义不大,但是他们也有资源啊!
只看国家能不能付得起对方需要的利益罢了。
在未知全貌的时候,国家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共赢的可能。
伍爱华找寄生虫图片的时候,只是想着要强调严重性,于是找出来的图片都是格外具有震慑效应的。
孔老夫子,一个一米九的山东大汉,深刻懂得怎么“以理服人”的嘴炮达人,被诸子百家其他99家攻击也面不改色的坚定理想主义者,在看到寄生虫照片的第一眼,就没忍住干呕了一声。
从这个反应,已经可以推断出古人的呕声一片了。
有些一边看天幕一边吃零嘴,把天幕当作戏来看的古人,这下也吃不下去了。
由此可见伍爱华拿出来的照片有多恶心了。
伍爱华:恶心归恶心,它能待在搜索引擎第一页,除了恶心之外,也没什么别的问题。
甚至伍爱华还有心分辨一下:“第一张图片应该是猪肉绦虫,这是一种人猪共生寄生虫,猪肉绦虫最让人无法忍受的一点,就是它能钻入脑子中,在人脑中生存……”
部分朝代的古代贵族闻言庆幸:还好因为嫌弃猪肉埋汰,从来只吃牛肉羊肉和鸡鸭鱼肉。
“其实猪肉绦虫也不仅仅在猪体内有,部分野生动物体内也有,古代医书中也有相关记载,”伍爱华举例:“《金匮要略》中就将猪肉绦虫命名为白虫,《诸病源候论》记载了猪肉绦虫的形态,并且已经发现是吃肉类传染的。”
“《神农本草经》中还记载了三种可以达到一定驱白虫效果的草药,”伍爱华说着,又强调道:“但是别管能不能驱虫,驱虫成功的概率又是多少,最重要的还是不要感染。”
“现代对于猪肉绦虫,特别是在脑部寄生的猪肉绦虫囊块都没有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预防,不管什么动物的肉,好好煮它小半个时辰,什么寄生虫都被开水杀死了。”
“当然,这里指的是饲养的动物的肉,如果是野生动物,现代捕猎野生动物是违法犯罪行为,古代虽然不违法不犯罪,但是捕猎野生动物危险性也很大,而且很多野生动物携带的寄生虫不是重点,重点是它们身上有可以传染人的病毒,这些病毒中一部分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很快就会形成大规模的肺炎、咳嗽、呼吸急促、高烧人群。”
“有人知道寄生虫之后,可能会不吃肉和鱼虾,以为这样自己就不可能被感染,其实如果青菜没有煮熟,也是可能会传染寄生虫的……”
说起这种传播途径,伍爱华就不得不科普了:“很多致病的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会有一种传播方式,叫做粪口传播。”
“我们都知道,人类和动物的粪便是一种很好用的肥料,也是我国古代最常使用的肥料,虽然成熟的耕种经验已经让古人知道腐熟,但是粪便中的寄生虫一般是不会全部被杀死的。”
“当肥料浇灌在地里种植的食物上,植物上也就有了寄生虫或者寄生虫卵残留,一般寄生虫在离开宿主的情况下还能存活一段时间,虫卵更是能长时间休眠,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比如人体,就会破卵而出,重新开始繁殖。”
“这种时候,不是用清水洗干净就可以将所有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洗掉的,只要加热不够彻底,就会造成粪口传播,也就是从大粪到嘴巴这条传播线。”
听到伍爱华的话,古人有点人人自危。
这年头,谁没吃过几个野生动物啊?就是没吃过肉的,谁还没吃过生的东西?
那吃生的东西,有几个人会煮的熟透啊?
古人现在看到什么,都想要煮一煮它,有些世界没什么问题,有些世界,平民们就面对了一个大问题:燃料不够啊!
伍爱华也只是做一个寄生虫专项科普,并没有帮古人考虑燃料问题,在说完猪肉绦虫之后,她又介绍了常见的肝吸虫种类,并且专门提及,鱼类和蛙类中的寄生虫可能会进入大脑影响神经导致人失明、失聪、失语、失智,各种钉螺中的寄生虫可能就是会导致大肚子病的吸血虫。
动作快的位面,户部尚书或者大司农已经让手下准备全面灭杀钉螺的奏章了。
普及完寄生虫之后,伍爱华再次回到了法制史的内容上。
“说完汉朝这些实体法律,我们也来说说汉朝的程序法——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上,汉朝依然沿袭了秦朝的各项制度。”伍爱华随口说了句:“秦朝的好大儿几乎全盘照搬,在中央司法机构设置了廷尉和御史大夫,地方则是由郡县的长官兼任。”
“其实这么算起来,在古代要做好一个地方长官,必须要是全才啊!”伍爱华忍不住感慨。
“平时,经济你要懂怎么搞,农业你要懂怎么种,畜牧你要懂怎么养,案子你要懂怎么判,民生你要懂怎么保障,文教你要懂怎么提升,军事你还要懂怎么打仗。”
“有人问,地方不是有军事长官吗?郡县长官也需要懂?”
伍爱华自问自答:“那肯定啊!不然人家将军都谋反了,你还以为他那是战略需要在正常作战呢!”
伍爱华这话一说,原本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郡守县令头皮就是一紧,已经开始琢磨要去读一读兵书了。
“这些懂,还不是略懂就可以,”伍爱华又说道:“比如说农业,什么时候需要劝课农桑,可是地方长官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又比如文教,这个唐朝之后的地方长官倒是擅长,毕竟他们不是或者说不单纯是靠血缘人脉当的官,绝大部分都是自己考出来的,指点一下考生还是可以的,就是有的人可能自己会考但是不会教人罢了。”
“至于说经济,那就别提了,古代官员中懂经济的不多,像是王安石这种在当县令时能搞出青苗法成功实践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些官员只会说:什么?还要想办法让本地农民卖出他们制作的农副产品获得收益?农民不是种好地就好了吗?!”
伍爱华说什么的时候,古代官员的内心是真的有个什么在刷屏。
我们当官,只要好好管理农民,劝课农桑、断案刑狱不就好了?怎么还要搞什么经济?难道要想办法让商人的生意做得更好?
伍爱华并不在意这些官员的想法,还在继续说着:“但是大家都知道,能够干完这些所有的人才,一百年也出不了多少个……”
“所以其他官员是怎么干活的呢?”伍爱华明知故问,又自问自答:“要不然雇佣幕僚帮自己干,要不然干脆就摆烂。”
“不过说起摆烂,汉武帝上位后的廷尉和御史大夫这两个职位都还挺适合摆烂的,用现代的话来描述,就是钱多事少风险小,位高权轻没烦恼。”
听到伍爱华的话,现代的弹幕有感而发。
【这简直是梦中情岗】
【是我梦想中的工作没错了】
【真的做梦都不敢想能有这么好的工作】
看到一心只想躺平摆烂的观众们,伍爱华会心一笑,而后又说道:“不过虽然这工作是我们的梦中情岗,但是汉朝官员应该是不咋喜欢的。”
“毕竟搁在秦朝和汉初,廷尉和御史大夫可谓是大权在握,上一个有名的廷尉是谁?李斯啊!”
“结果跑到你汉武一朝,人就只能当个闲官?”
伍爱华说着,又开始自问自答:“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汉武帝在外朝之外,还设立了一个中朝。”
“这个中朝的人,就属于位卑但是权重的,”伍爱华详细科普道:“汉武帝在中朝设立了侍中、尚书、给事中等职位,让他们参加核心谈论和决策,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架空了丞相和廷尉、御史大夫的权力。”
“汉武帝在尚书台下,设了了三公曹,由三公曹掌管审判,于是廷尉就可以拿着大把工资,啥也不用干。”伍爱华说着都忍不住羡慕了。
“历史认为,汉武帝设立的这一个中朝,其实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它和唐朝三省六部的存在,都是为了架空相权,加强皇权,进一步促进中央集权。”
始皇听着伍爱华的科普若有所思,只是始皇对于朝堂的掌控还是很厉害的,他并没有受到相权辖制的感觉(毕竟吕不韦被他轻轻松松就搞下去了),但是始皇也知道,自己未来的继承人们不是每一代都可以好好掌握朝堂,所以这种制度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除了中央的这种改革,汉武帝在地方也作出了改革,”伍爱华继续说道:“他专门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域,称为州,每州都配备了一个刺史的岗位,专门用来监督弹劾当地郡守。”
“在汉武帝之前,汉朝没人这么做,汉武帝这个小机灵鬼搞了这么一出,直接让郡守每天食不下咽、夜不安眠。”
“在这个时候,刺史还只有监督监察弹劾的权力,地方的司法权和行政权还都掌握在郡守手上,可以说郡守一般是当地一把手,刺史只是当地二把手甚至三把手,毕竟还有个军事主官。”
“但是很快,因为刺史没有人监督,皇帝又相信刺史,在东汉的时候,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害怕刺史跑去和皇帝讲自己的坏话,郡守在做决定之前都要先请示一下刺史,刺史认为可以的他们才会继续做,两者的地位已经发生了颠倒对调。”
“东汉末年,州已经从监察的区划变成了行政的区划,刺史已经实际意义上成为一州集行政、军事、司法、监察于一体的主官。”
“这时候,刺史已经变成了我监督我自己,监察的意味已经逐渐消失了。”
听到伍爱华这话,汉武帝不由皱眉:“没有监察,郡守为所欲为,有了监察,刺史为所欲为,朕设置的刺史变成这样,东汉究竟是怎么做事的?!”
自己手上好好的制度,怎么到东汉就变了味了呢?!
“说完法庭的人员组成,我们来说说审判的程序。”
“汉朝对被告人审讯和判决,叫做鞫狱。”伍爱华首先解释了一下名词:“鞫是指的从审讯到判决的全过程,而狱说的就是判决之后进入监狱的全流程。”
“鞫包括了辩告、讯问、刑讯、杂治、读鞫、论决、乞鞫等过程。”
【汉朝司法程序也挺复杂的】
【这说明汉朝法治其实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了】
“辩告,很多人看字面意思,会误以为是要进行辩论、辩解、告状,其实辩告是审理之前,司法官员向当事人宣告相关法律要求,并且强调不得伪证,诬告要反坐。”伍爱华解释道:“和庭前宣誓是一个程序。”
【乖乖,古代这流程还挺先进】
【作证之前发个誓,英美法系老操作了,该不会是和我们老祖宗学过去的吧?】
“讯问的话,就是当场询问当事人、证人,做好记录,这里汉朝还有个‘传复’的手续,是说三天后重新把人找回来再问一遍,看看和之前的记录有没有出入,好判断有没有人说谎。”
“至于刑讯,大家就都知道了,找不到结果的时候,严刑拷打当事人或者嫌疑人,获得他们的口供。”
“在古代,单凭口供也是可以定罪的,不像我们现在,就算当事人自己承认,只要没有足够的证据佐证,也不能判定他有罪。”
【其实这样减少了刑讯的出现】
【口供毕竟能够造假,万一是替人顶罪呢?】
【人家古代就是为了有人能顶罪,所以没有修改这些规定?】
“此外,汉朝还有重大案件集体审议制度,也就是‘杂治’,”伍爱华继续解释道:“至于读鞫,其实就是相当于书记员或者法官助理当庭宣读案情确认书。”
“论决是判决,乞鞫则类似于上诉。”
【还有上诉制度啊!】
伍爱华看到弹幕,解释道:“汉朝规定,如果对判决不服,判刑两年以上的可以在判决后三个月内请求重新审理。”
“但是和现代不一样的是,重新审理不是上诉,是由原本的机构进行审理,就是说原本是县令给你判决的,你不可能乞鞫之后就变成郡守给你审理。”
“而且关于刑事诉讼,我们国家有个原则,叫做上诉不加刑,”伍爱华解释道:“就是说如果没有发现新的违法犯罪事实,仅仅是上诉并且审理期间确定只有这些犯罪行为,那么二审法院是不能够给被告人加刑的,就算二审法院觉得被告人应该死刑但是一审只给他判了七年,也不能增加刑罚。”
“不能增加刑罚,但是能够减轻刑罚,所以被告人在收到判决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担心后续刑罚变严重而不敢上述,这也是为了保护被告人上诉的利益和权力。”
“但是在汉朝,很明显是没有这么一项规定的,乞鞫的结果,很可能还会加重原本的处罚。”
“不过汉朝的规定也有人性的一面,就是在被告人不方便的时候,被告人的家人也可以代替他乞鞫,以免错过了三个月的上诉期。”
“从这方面来说,汉朝的程序法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了,和现代相比,也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整体的流程已经和现代相似。”
“不得不说,古人还是有人才在的,很多穿越小说幻想穿越回去之后能够大杀四方的,只能说,穿越不涨力气,更不涨智商……”
【古人只是见识不够,不是智商不够】
【说起见识,现代有些不读书不睁眼看世界的人,还不一定有人古代人有见识呢!】
“在判决完成之后,汉朝会进行‘录囚’工作,也称为‘虑囚’。”伍爱华只是提了一嘴小说的内容,就继续说道:“这个工作要求,郡守要对自己下辖的县进行录囚,刺史要对自己监察的郡进行录囚,此外,东汉的皇帝还会亲自参加这个工作,梳理冤狱。”
“录囚,其实就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司法复核,如果发现下级的错误,不管是事实错误还是适用法律错误,都要及时纠正,平反冤狱,”伍爱华说道:“这个制度的设立,决定了除非上下沆瀣一气,不然县令等官吏也没办法在地方随意收受贿赂作出偏向性审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司法公正。”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所以在这之后,汉朝司法也有用儒家经义判决的习惯,这种方式被称为‘春秋决狱’,是董仲舒提倡的。”
“春秋决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区分行为动机,所谓‘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这种动机判断,其实更多是为官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道德审判,是将司法过程儒家化,日常出现钻法律漏洞的案件,不想着修改完善法律规定,而是从主观判断,显示了人治在判案中的影响,这也是法治的退步。”伍爱华叹息道:“最起码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现存的春秋决狱的判例,都不能很强有力的说明‘志恶’。”
“春秋决狱其实有点像西方的陪审团制度,先进行集体表决,对方有罪没罪,有罪的再进行判决,”伍爱华解释:“这种制度依赖于主观判断,对于判决官员的水平要求极高,而且因为春秋时期还是用竹简,古人用最少的文字记录最多的意思,一句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只要想曲解,在儒家经义中总能找到答案,简直是打击政敌势力的不二法宝。”
“那时候有个说法,叫做‘酷吏舞文’,”伍爱华忍不住摇头:“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表面上的酷吏,是曲解儒家经义各种杀人抓人的官吏,实际上的酷吏,是不遵循法治非要推行什么春秋决狱的以董仲舒为首的儒生?”
第64章
从法制史人的角度来说,普遍都认为春秋决狱算不上什么法治的进步,甚至说是退步也不算毫无依据。
但是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是事事都根据律法判决的官吏更得圣心,还是事事都根据皇帝的想法找依据判决的官吏更得圣心?
这问题的答案几乎不需要犹豫。
任何一个人,面对其他人拍马屁的话语和行为,面对一个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哄自己开心的人,虽然有人可能会觉得对方油腻了点,但是有几个人能全然拒绝呢?
现代很多人觉得自己能够拒绝,是因为对方的段数不够,只要马屁拍的高级、哄人做的自然,总有能够击中你心房的,端看你能不能吸引到这种水平的人罢了。
作为皇帝而言,当时整个王朝智商情商都高的人都抢着拍他马屁哄他开心,自然是不能拒绝这种人的存在。
所以法治什么法治?能比得过揣度圣意?
封建王朝这种体制,就注定了是实权皇帝的一言堂。
而人类这种生物,不管平时多么理性,总归会受到感性因素影响。
秦始皇认同法家的秦律,不还是没直接按照法律砍了赵高?
李世民一代英主,对自己的孩子也很是纵容。
更别说刘彻,实打实的双标,就没按照律法来过。
从这方面来看,被董仲舒改革过的儒家为什么会成为后来的显学,也是因为抓准了皇帝们的心理。
此时此刻,听到伍爱华的嘴炮,董仲舒再次轻轻地破了防,只是因为伍爱华已经来了太多次,董仲舒已经具有抗性,一般的话语对他已经没办法产生巨大伤害了,就算破了防,十万血量也不过是-1-1-1罢了。
不过董仲舒的心态好,不代表所有的儒生心态都好。
心态崩了的,已经有跑去哭昭陵的了。
沉睡在昭陵的太宗:不是,这关朕什么事啊?朕怎么为你们做主?!
相比之下,元朝大部分官员都很淡定——因为他们都是蒙古人。
什么?你说汉人书生崩溃了很多?那关我们蒙古人什么事呢?
我们蒙古人信的是小乘佛教,又不是儒教。
啊?你说你们是学派不是教派?可是你们儒家干的事情和人家宗教也没什么区别啊?
别欺负我们蒙古人没有见识!我们都知道,中原三大宗教:儒道释。
一般中原人,这三个当中总会至少信那么一两个,你们儒家香火那么旺盛,怎么就不算是宗教了呢?
不得不说,元朝虽然开了科举,但是蒙古人欣赏的还是实用主义,所谓“质朴少文”,和唐宋重视文采是截然不同,所以虽然反直觉,但是事实上蒙古人对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并不少。
毕竟说到底,诸子百家思想基本都是当时人们对于治理国家的一次探索。
但是研究的透彻,也就意味着蒙古人也懂得儒家的套路,用但不信就是元朝高层的现状,所以伍爱华开骂儒生的时候,元朝官员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我又不是儒生,什么?你问我考科举的时候读的是不是儒家经典?(蒙古人也考科举,和汉人南人分左右榜)只是用了点他们的学问罢了,怎么能算是呢?
比起看得开的元朝人,明清两朝是真的骂声一片。
甚至清朝骂得更厉害一些。
明朝是比较两极分化的,思维固化的,那是一个个老道学,把孔孟之道高高捧起,容不得人说他们一句不对。
思维开放的,则是根本不觉得孔孟和程朱思想算什么好东西,嘴上承认人家是先贤,实际行为中根本不鸟这些思想。
更开放一点的,还会自己创造一些学问,批一个儒家或者理学的外皮,讲一些反儒家反理学可谓是倒反天罡的理论出来。
相比于明朝表面上儒家一统,实际上各自倒油,清朝因为严格管控思想言论以及大规模洗脑,真的不认同儒家思想的人反而是少数。
只能说,社会的退步往往是从人们思维受到限制开始。
伍爱华也没有过多地在意董仲舒等儒生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嘴炮完之后就开始收尾:“说起来,汉高祖订立《九章律》的时候,也说过后世子孙不许随意变更,但是东汉后期,儒家还用自己的思想来注释《九章律》,然后……大家都知道会怎么样了。”
伍爱华这话一说,萧何和刘邦都感受到了不舒服。
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绩,后世的人乱解读,这算什么?
这种反感程度,大概就和“朕与将军解战袍”的诗句被曲解的反感程度差不多吧。
明明是彰显自己礼贤下士,怎么后世就变成了淫词艳曲?
“汉朝的法制情况大概就是我刚刚和大家说的这么多,说到这里,我们也已经直播完成本次的内容了……”
伍爱华刚准备关闭直播间,就看到有弹幕说:【博主能不能展示一下有血吸虫的螺的样子?我怕平时在水里碰到会感染】
伍爱华看到这个问题,不由笑了笑。
要不是知道直播间有问题,伍爱华只会觉得问问题的人实在是太懒了,而不会觉得他们问出这个问题有问题。
要知道网上不少人都是直接提问,懒得自己搜索,特别是有一些“白嫖党”自己不愿意整理资料,就会直接提问,有时候有好心人回答他们,有时候则没人理。
弹幕这个问法,真的就很像现代人。
所以谁敢说古人不聪明?看看人家这分析适应能力!
而且,这个疑问并不是只有古人有,因为现代很多图片都文图不对应,搜索的图片也很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有人在弹幕提问会被寄生的螺的样子,也不是不可能。
伍爱华直接拿出自己身侧书架上的植物百科全书(国家配备),翻了翻,给天幕展示道:“基本就是这几页的样子。”
古人连忙盯着天幕,记下这些螺的长相。
“如果大家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了。”伍爱华说着,又看到了一条弹幕。
【如果滴血认亲没办法确定血缘关系,那要怎么确定呢?】
好家伙!伍爱华瞬间就精神起来。
如果是别的问题,伍爱华一定会假装失明看不见,直接结束自己的直播,开启美好的休息时间,但是说到滴血认亲……
没错!自己之前是提到了滴血认亲不能用来判断父子关系的问题,所以对方这是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又知道滴血验亲不行,现在想要确定?
这看起来有瓜啊!
有瓜吃的伍爱华推迟了自己下班的时间。
弹幕因为这一条也热闹了起来。
看热闹不仅是现代人的天性,也是古代人的天性。
【详细说说,你觉得你儿子不是你的?】
【他长得和你不像吗?】
【我猜测是长得不像,但是之前滴血确定过关系,现在才知道滴血不靠谱】
【你是怎么想到要滴血验亲的?怀疑你家妻妾?】
【我感觉就是因为孩子长得不像才会怀疑】
【也不一定,我儿子和我一点都不像,但是我丝毫不会怀疑他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毕竟我是他亲娘】
伍爱华看着井喷的弹幕,不由感慨,看来古人也喜欢八卦啊!
看到狂欢一般的众人,当事人最终还是发话了:【孩子长得很像,我不怀疑孩子是我的,但是族中长老要我们证明父子关系,才允许他继承我家的家产】
一听到这话,大家的八卦热情更加旺盛了。
【你不久于人世?还是伤了身体以后不能生了?族老们这是打算吃绝户啊?】
【为什么要证明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妻妾生的吗?】
【你想把财产给孩子,也不需要亲父子吧?收养孩子成为养父子不也行?】
看到这些弹幕,对方终于回答:【因为我们有一部分的财产是分红,宗族不同意给外人,一定要族内血脉,如果我没办法证明,他们就会过继其他人家的孩子给我】
说是过继,其实还是吃绝户那一套。
【所以你是确定不能再生了?】
【别戳人痛处了,很显然是不能生啊,不然宗族怎么会想着过继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这孩子是怎么来的?如果真的是你的孩子,别人怎么拿住你的话柄怀疑孩子身份的?】
【不是,你确定,孩子真的是你的吗?】
看到这些弹幕,提问的人不由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明明自己在严肃正经地提问,为什么这些人的关注点都在自己能不能生?
自己能不能生,我自己还不知道吗?!
孩子就是我亲自生下来的!
原来提问的人,他是个女性。
作为女扮男装继承家业的女性,她当然没办法让妻妾怀孕了!事实上她的妻妾都是被他救下来对他忠心耿耿的可怜人,她的孩子是自己生的,所以母不详。
而为了生孩子,她躲去外地一段时间,抱着孩子回来,所以也没办法强有力地证明孩子是自己的。
原本通过滴血验亲,宗族已经接受孩子是亲生的事实,但是天幕一说滴血认亲不准,宗族立刻就反口了。
就是血液溶在了一起,也不能证明孩子就是你的孩子!
为此,小姐姐可不就要着急地问天幕怎么证明了吗?
至于说不能生——不能生才是正常的,就是再生一个,也没办法证明来源啊!
小姐姐迫切想要知道自己破局的办法。
谁知道伍爱华这时候了解了大概,直接回复道:“现代靠谱的检测方式是验证DNA,这个需要用仪器分析,古代是肯定没办法的!”
一听伍爱华这话,小姐姐眼前就是一黑。
小姐姐看向自己的孩子:难道,自己就没办法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了吗?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强调:“所以我说,继承人就是应该选女性生的,毕竟女儿生的一定是外孙外孙女,但是儿子生的搞不好还是政敌的孩子!”
“不是有那种很癫的小说吗?”伍爱华说着:“先把女人搞怀孕,然后再想办法把她送到死对头的府邸中,等孩子大了,和孩子相认,让孩子当自己的间谍,搞死对家!”
伍爱华这话说完,不少人看着自己的妻妾,人人都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毕竟正常情况下,谁能想到寄予众望的儿子是老对头那一边的啊?
伍爱华说着,小姐姐就开始苦笑:自己当然认同自己生的孩子才一定是自己的,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没办法证明父子关系,自己的目的达不到啊!
这么想着,小姐姐再次发了弹幕。
【没办法证明父子关系,我要怎么才能把家产给我儿子呢】
伍爱华看到这天弹幕,忍不住说道:“你要确定父子关系,那我确实只能建议你去亲子鉴定机构,但是你要是想要把家产传给儿子,那办法就多了。”
“有位伟人曾经教导过我们,如果你想要开窗,人家都制止,那你就把门给拆了,他们反而就求着你还是开窗吧!”
伍爱华这话一说,小姐姐的眼前就是一亮:【多谢指点!】
谢过伍爱华,小姐姐就开始去威胁宗族的人了:是不是我儿子我很清楚,要是你们不认他,我这种后继无人的,还是不麻烦宗族了,到时候所有分红份额我都送给皇帝!
什么?你问这招管不管用?
小姐姐告诉你,她所在的朝代的皇帝,叫做刘彻!
嗯,她就是地方豪族那种家里有矿要继承的人呢!如果不想被刘彻盯上迁徙去守陵,谁敢惹发疯的小姐姐?
仗着匿名,小姐姐立马再弹幕感谢伍爱华:【我当场就威胁了,他们不愿意去替皇帝守陵,都答应了】
看到这条弹幕,很多人猜到了大概:【守陵的话,所以你们宗族是害怕刘彻吗?】
【感觉是的,把人抓过去给自己祖先守陵的皇帝总共也没几个】
关注着弹幕八卦的刘彻一瞬间反应过来:“哎呀!这都是朕的钱啊!”
刘彻瞬间感受到了心痛,已经在弹幕中发送了一句话:【谁贪了本该属于朕的钱?!】
【哈哈哈哈哈来自武帝的心痛!】
【这里建议猪猪您全国排查呢!肯定有达到豪族标准的家族偷偷隐瞒资产】
刘彻若有所思。
又有人说道:【有没有可能,人就是为了不让皇帝找到,所以故意说了‘守陵’这个误导的词语】
【你们这些语C人装地也太像了吧,我也来分析一下,感觉这人不是什么傻白甜,所以守陵一说,肯定是假的!】
【但是也许他只是预判了你的预判】
看着纷纷扰扰的弹幕,刘彻最终大手一挥:“给朕查!谁手上还有大笔钱财不愿意支持和匈奴的对战?”
小姐姐笑嘻嘻:宗族要倒霉了?大好事啊!自己财产转移了一小部分,购置了宅院和户籍,到时候带着儿子换个身份,谁能想到六郎是六娘?完美!
到时候,宗族被皇帝抓走,也没有功夫派人找自己,自己和儿子的命才算是保住了。
感谢上天,如果不是天幕,自己还不知道能够这么从想要占据自家家产的族长族老手下逃脱呢,小姐姐心想,家里五代单传差点在自己和儿子这里就断代了,什么,你说我是女的,我们家三代单传就断代?!人家天幕都说了,儿子女儿都一样能继承!
吃到一口大瓜的伍爱华最终心满意足地退出了直播。
刚退出直播,她就看到了一群神情严肃的工作人员,为首就是之前笑嘻嘻现在不嘻嘻的领导。
伍爱华瞬间自动调整好了表情。
领导对着伍爱华说道:“目前已经基本能够确定,直播间应该是链接古代了。”
伍爱华点头。
排除所有不可能,那么剩下的,不管多么不可思议,都是答案。
“我们的人通过发弹幕和其他位面的人产生了链接,有人随口告知了古代的技术,现代已经失传,刚刚传来消息,实验室已经复刻成功了。”
伍爱华当即想到自己曾经的向往:“国家不会把木牛流马复刻出来了吧?”
国家倒是想,但是只要提到木牛流马这个词,三国之后的古人能不警惕?
现在还不到时候。
不过这也不是需要对伍爱华保密的内容,领导直接告诉她:“我们复刻出来的是地动仪。”
有3D打印技术做基础,复刻出地动仪还是很快的。
至于说工作人员是怎么装作古代天文爱好者进入研究瓶颈,套出地动仪复刻技术难点,就不用告诉伍爱华了。
伍爱华一听就激动了:“地动仪复刻出来了?”
领导点头,不等伍爱华激动庆祝,就告诉她:“刚刚滴血验亲那事,我们一直在监控后台,本来还以为会有现代人发现不对准备及时关闭现代人的账号,但是他们接受程度良好,以为是语C这种模式。”
刚刚知道语C是什么的领导说道:“因为直播间难以屏蔽,我们逐个封现代账号也不科学,所以之后的直播里,就把古人按照语C来处理,我们会让专家教你怎么做。”
伍爱华闻言点头,又带了点小心地问:“我刚刚指导那个古人,会不会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蝴蝶效应……”
领导看了伍爱华一眼:“你的直播间会出现就已经是不可挽回的蝴蝶效应了,现在能确定对面都是平行时空不会影响我们,至于说滴血验亲?如果这点蝴蝶效应都不能接受,我们还怎么和古代位面达成合作?”
听到领导这话,伍爱华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我们和古人达成合作了?刚刚在弹幕中没有看到啊!”
“弹幕那么多,你怎么可能看得到。”领导说着,又说道:“弹幕可以设定屏蔽词,只要屏蔽的够多,就可以和对方交流,不止是我们,天幕中的古人也有聪明人进行技术交换的。”
古人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滴血验亲的小姐姐能够这么洒脱地放下大半家业(带不走)算计宗族,就是因为用族里某秘方和后世的人换去了技术。
技术在手,还怕会饿死?
“那他们不怕技术秘方会暴露在天幕所有人眼前吗?”伍爱华好奇问,如果大家都知道,那也没有价值了啊!
听到伍爱华的话,领导笑了:“密码这一事物,也不是到近现代才存在的。”
“但是交流密码本总需要明确告知,别人不就都知道了?”
听到伍爱华这话,领导忽然一笑:“要么怎么说现代人都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呢?聪明人那么多,能够掌握技术并且想到交换的也都是聪明人,自然是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伍爱华挠头问道。
领导神秘一笑。
第65章
伍爱华的好奇心完全被吊起来了。
“怎么想都不可能啊?”伍爱华说着:“只要说出来在网上的信息,总会有聪明人破译,至于说埋个东西几百年后挖出来,那更不可能了,他们可是平行世界哎!”
这么说着,伍爱华忽然想到一点:“难道是同一个时空的人约定了交易?”
听到伍爱华的话,正好负责这方面信息收集监控的英年早秃小哥笑了:“同一个时空,我们也不会拿出来专门和你说了。”
那就是正常交易,最多是依托了天幕方便信息交流而已,这种事情,天幕上早就有人这样做了,就和人家给家人传信一样。
伍爱华这下是真的不解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么做到的?
领导们这才给伍爱华解释。
“古代不是有很多孤本吗?同样,技术方子,一般只有富裕阶层和贵族阶层才有。”领导提醒道:“那么,他们在不同时空有同一本孤本的,不也和有密码本相似了吗?”
听到领导的话,伍爱华一边赞叹古人的奇思妙想,一边忍不住说道:“那这个概率也太小了吧,看来成交的人不会很多……”
英年早秃小哥忍不住说道:“这种交易,本来愿意交换秘方的人就不会很多。”
“那按照概率学来说,岂不是概率更小了?”伍爱华说着。
领导点点头,说道:“所以他们还有另外一种办法。”
伍爱华再次好奇了:“什么办法?”
“你知道秦始皇陵在哪里吗?”领导问。
“骊山啊!”
“汉文帝的陵墓呢?”
“虽然不知道具体地点,但是一查就知道了。”
“二十年前你知道汉文帝的陵墓在哪里呢?”
伍爱华想也不想地回答:“那时候文帝陵墓都没被发现呢!”
“一百年前有人知道始皇陵的具体地址吗?”
“那肯定不知道啊!”伍爱华说着,也很快反应过来这些问题和他们的信息交换方式有关,但是这怎么交换?大家一起去挖同一个陵墓?按照里面陪葬的带文字物品加密?
这么想着,伍爱华就问了出来。
“怎么不能呢?”领导反问。
“古代盗墓是重罪吧?”
“摸金校尉还能升官发财呢。”
“官方搞的?”
领导点头:“大部分估计是乱世势力,针对在自己地盘的墓,交换的也是武器和火药制作配方,个别可能是世家,交换了宣纸的制作关键点和某种失传墨条的制作方法。”
伍爱华咋舌,不由感慨:“能在乱世拉起一股势力的人,都很敢想敢做啊!”至于宣纸和墨条什么的,古代文人的奢侈品,伍爱华真不太关注。
都是纸和墨,现代人都当作消耗品随便用,有几个和古人一样恨不得好好珍藏的?大概只有那些书画爱好者吧?
“那可不!”领导很肯定地说道:“我们党在成立初期,也有党员凭借地摊书籍自学,自己手搓武器、制作炸药的。”
这么说着,领导还有点遗憾:“这不知名存在只链接了封建王朝,春秋战国是封建王朝萌芽,它也给算上了,但是就没有清朝灭亡之后的时空了,明明那时候还有复辟和伪满啊!如果有我们的同志,就是不同时空,咱们也鼎力支持啊!”
领导的遗憾真切不作假,伍爱华想想,要是对面时空的是民国的革命者们,伍爱华高低要省吃俭用去知识库总给他们买点实用武器图纸、实用制药方法给他们装备一下~
说不定,和自己对话的就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呢!
伍爱华单是想想那种拳打法西斯、脚踢反动派的场面,整个人都激动了。
但是可惜……
伍爱华和领导一起面对面畅想了一分钟,最终还是回归了现实。
“说起来,之前古人们装的还挺像的,可能也是因为发言的说的都是身边的小事给家人传信,和主播互动的都是那些掌权者聪明人,没想到一个滴血验亲就把好多不知道怎么伪装的人炸出来了。”工作人员感慨道。
伍爱华在心里默默地想:因为八卦就是第一生产力啊!
伍爱华深信,哪怕是在国家单位,八卦的传播速度也一定比上级下达通知要周知的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领导听到下属的话,也忍不住点头:“就是因为那段时间的弹幕,我们才更加能确定,这天幕链接了不同的古代时空。”
毕竟滴血认亲这话刚出来,就有人说有疑点的血脉不应该认回家族,也有人发言说管他谁的孩子,喊自己爹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充满了理学家庭和游牧民族家庭的特色。
这两方甚至吵了起来,等其他人掺合进来,可以明显看到春秋战国等时期对贞洁的不在意、秦汉等时期对再嫁的不在意、唐宋对女儿继承家产的不在意和明清对于过继兼祧的在意。
就是想要骗自己这没有链接N个古代,都骗不下去的程度。
这件事情,国家内部几乎已经盖棺定论,将直播链接古代的可能性提升到了99.99%。
剩余那0.01%是为了尊重概率和意外,不能一口咬定。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也已经把报告都交上了最高那一层级,获得了指导意见后,准备把伍爱华移交给非自然事件处理部门。
“非自然事件处理部门?”伍爱华问道。
领导点头:“他们都是专业的,你到时候听他们的安排,好好配合就是。”
“那您?”伍爱华问。
“我当然是干回我的老本行啊!回去做网络信息监控去!”领导喜气洋洋快乐地说着。
“您也不必这么高兴……”伍爱华总觉得看领导这样子,自己面前是个深不见底的坑:“其实我挺舍不得您的,师兄!”
“可别!”听到伍爱华的师兄,领导就觉得牙酸:“自从你这个直播间的问题被发现,我都好多天没睡过好觉了,你就当可怜可怜我,让我回去做一个快乐的网警管理员吧!我真是怕你开口了,他们把我给留下来。”
伍爱华听到这话,出于学畜对社畜的同情,拍胸脯保证:“你放心,我不会无理取闹让你陪着我的!”
不是很放心的领导快速开展了交接,当天就拉着伍爱华认识了她以后的对接人。
伍爱华看看对接人,又看看领导,再看看领导手底下的小哥小姐姐们,又看看对接人,脸上写满了困惑。
“小伍你怎么了?”领导不由问道。
伍爱华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压低声音问道:“非自然事件管理部门的公务员好考吗?”???公安的小哥哥小姐姐和领导都一头雾水。
“我知道现在逢进必考,”伍爱华说着:“就是想知道他们对外招人吗?”
“怎么忽然想起来问这个?”领导好奇。
“他们看起来待遇很好的样子。”伍爱华说着。
领导和手下的男女警官都看向非自然管理部门的两个人,这两人穿着很朴素啊?也没看到有奢侈品,哪里看出待遇好了?
可能是大家的疑惑太过具像化,伍爱华会意了他们疑惑的表情之后,指了指重点位置,解释道:“看看你们,发际线后退、脱发、黑眼圈、眼袋、啤酒肚、皮肤暗淡,一看就是过劳导致的颜值下降,看看人家,脸色红润、眼神清亮、身板挺直、牙齿洁白、皮肤白皙,看着就是健康气血又好的模样。”
伍爱华补充道:“有种大姨妈和大姨夫很规律的男帅女美,这还不能说明他们部门待遇好吗?”
伍爱华这话一说,领导和手下的网警小哥哥小姐姐们:扎心了老铁!
非自然管理部门来了一男一女对接人,显然女性职位更高,听到伍爱华的话,不由一声轻笑:“小妹妹,你真是好眼光啊!”
“不过恭喜你,你也不用考试,现在已经是我部编外工作人员了,感不感动?”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番话,伍爱华忽然有种被猛兽盯住的感觉:不敢动,不敢动!
第66章
不敢动的伍爱华最终还是被交到了对方手里。
领导和网警小哥哥小姐姐们像是仍出了一个定时炸弹。
“保密协议我们都签了,脱密期定了,相关人员也在时限内禁止出境,后续如果还有需要我们配合的,及时和我们联系。”领导说着工作安排和场面话。
非自然部门的人员自然答应下来,客气几句之后,就把伍爱华“请”上了车。
“我们要去哪里?”伍爱华有点担忧地问道。
虽然为国家做贡献理所应当,但是自己也不想去戈壁荒原或者深山老林了此残生啊!
去也行,好歹先和我商量一下?以及都去那么艰苦的地方了,还给个编制外,是不是不合理啊?
脑洞很大的伍爱华一路都在畅想,直到小车带着她去到了本市香火很旺盛的道观。
伍爱华下车后站定,没急着跟着非自然部门的人走,看看道观,又看看两人,问道:“这是?”
“这是我们的办公地点,先跟我们进来吧。”领头的小姐姐说道。
伍爱华:???感情你们的编制,竟然是这种编制?
难怪人看着脸色红润气色好,听说在寺庙和道观的编制内,每天吃的健康、工作强度不高,还定时锻炼,KPI都是道祖只有安排或者我佛慈悲一切随缘,可不就是有利于身体健康吗?
伍爱华只是有点怀疑,看这两人的样子,难道真的有佛修道修?
年轻小哥貌似一样就看出了伍爱华的问题:“别想了,那些修仙小说都是假的,修炼有成也就是养生水平比较高,死的晚一点罢了,但是最久也就活个一百二十岁。”
伍爱华好奇的目光看向小哥。
小哥继续说道:“你不是说我们看上去就气血旺盛身体健康吗?没错啊!你要是能修炼到我们这个水平,两天两夜不睡觉也精神奕奕。”
所以哪里是什么单位不忙待遇好?明明是非自然部门的牛马们更加抗疲劳!
伍爱华领会到了其中的真意,再看向道观的大门,就感受到了未来加班的气息。
两人也没由着伍爱华磨蹭多久,很快就带着她来到了领导面前。
“部长。”两人打招呼。
伍爱华连忙跟着喊了声“部长”。
部长看上去既不仙风道骨,也不慈眉善目,当然和脑满肠肥之类的形象也不想干,就是平平无奇的一个中年人。
伍爱华之前还以为非自然部门的老大应该是道观的观主,但是被两人带着走进了办公区域,才发现人家只是办公地点在道观里,实际上有自己单独的牌子。
伍爱华满脸都是不解。
看到伍爱华疑惑的神情,部长直接说道:“小伍同志还有什么问题吗?”
本质上还是个象牙塔里的学生的伍爱华听到部长这么说,非常没有眼色地直接问道:“我们非自然事件管理部门,为什么要放在道观啊?因为大家都是道修吗?”
部长:……“他们两是,我不是。”
“我们这里,只有外勤人员才有一部分是信道或者信佛的,也有个别信基督信妈祖,大部分工作人员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部长补充解释道。
听到这话,伍爱华非常不解:“那我们这是……?”
“因为如果发生了非自然事件,除非第一时间重伤丧命,不然觉得不对劲的人一般都会去当地香火最旺盛的宗教场所拜一拜,咱们也减少了到处找异常的时间。”
伍爱华瞬间明白了。
如果重伤死人,公安部门第一时间回介入,到时候发现不对,自然会通知非自然事件管理部门。
如果没有重伤死人,感觉自己遭遇奇怪事情的人,除非十分头铁,不然都会选择性去拜一拜,求个心安。
伍爱华的疑惑没有了,但是工作也紧跟着过来了。
“网警部门已经把信息给了我们,我们从他们整理的信息中发现,已经有很多古代位面脱离控制了。”
听到这话,伍爱华的神色严肃起来。
虽然这个锅不在自己身上,毕竟自己之前又不知道直播对象有古人,猜测到之后都是按照专家的建议谨慎直播,但是伍爱华也不能完全说不在意古代人会怎么样。
尽管知道都是平行时空,但是还是希望对方能够过得好,能够社会平稳、国家安全。
但是伍爱华和所有工作人员也深刻地意识到:古代封建社会,很多统治者其实都不做人的。
算算古代君王的属性,明君就和突破人底线的暴君一样少见,多见的还是能力平平智商平平的君主,运气好点就是守成过渡之君,运气差点就是昏君亡国之君。
都是普通人了,也不能指望人家克制自己的欲望来达成海晏河清的盛世。
更可况,能力不行,往往也包括了看人用人不行,就是自己能克制欲望,能保证手下人也能?
所以古代民众,不苦的真的不多,虽然以很多平民的认识,他们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苦难。
伍爱华听着这话,神色还只是严肃,非自然部门的人都苦大仇深了。
“之前他们应该有和你说过,我们监控发现有乱世势力打算同挖一个古墓,通过里面的书籍来设定密码本?”
伍爱华点头。
“不用详细研究也知道,能干出这种事情的势力,道德水平不会太高……”
伍爱华非常赞同。
“所以怎么阻止他们的交易成了最大的问题?总不能让暴虐严苛的势力反而靠着火药武器夺取了天下吧?那我们可就是那个平行时空的罪人了。”
都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但是有个东风快递立住,搁谁也都架不住啊?
搁在冷兵器时代,火药用的好,效力可不比现代的东风快递效果要差。
“我们或者可以派人在弹幕中威胁,对方如果交换这些跨时代技术,我们就公开他们密码本的内容?”伍爱华建议道。
“这就是我们发愁的地方,”大家忍不住叹气:“他们不做人能够随便挖古墓,我们总不能跟着随便挖吧?”
伍爱华:啊这……
“而且就算我们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规定去挖了,谁能保证几千年没有盗墓啊?他们挖得到,我们不一定挖得到啊!”
伍爱华:……
伍爱华想了想:“那或者,我们可以联系墓地的主人,让他把陪葬品内容发一份?”
“怎么保证人家愿意发?”
“发出来了可以避免被人盗墓开棺啊!为什么不愿意?”伍爱华特别不解。
“有没有可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盗墓的,所以有人交换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家祖坟埋葬地的墓葬资料?”
“啊……啊?!”
伍爱华:这真的很难评啊!
第67章
整个非自然管理部门集思广益,也没有找到遏制的办法。
这个时候,倒是有一个事情报来了部长这里:背后的势力再次联络水军老板了。
“怎么说?”部长问道。
“看对方的说法,感觉他好像对上次的直播还挺满意的,就是中间有几点说水军没有及时发挥作用,和他们强调了一下。”
“那几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部长问道。
“基本都是说男女平等、滴血验亲之类的话题,”工作人员回答道:“共同点是当时的弹幕刷新地非常快。”
伍爱华立马猜测道:“是古人情绪被挑动的时候?”
这么说着,伍爱华又不明白了:“那背后这个不知名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对方要获得现实利益,比如说信仰或者情绪能量,那么肯定需要改变历史才能让帝王和民众们信仰他们,或者让所有人情绪波动才能获得情绪能量。”
“如果不是这些我们不能理解的生物能量,那它难道是需要古代位面的现实物质不成?它不能直接拿需要交换?”
不得不说,伍爱华的脑洞开地也挺大的。
部长听了伍爱华的话,说道:“不排除这个可能,他们可能有需要公平交换的要求,但是我们聘请的专家们分析,其实对方不一定需要有什么特定的目的,也许对方只是在观察罢了。”
“至于说不让那些平行时空情绪波动过大,可能是这样会影响你直播在那些平行时空的播放。”
听到领导这番话,伍爱华不解:“观察?”
领导点头:“就好像我们饲养小白鼠、观察蚂蚁巢穴,就是观察。”
伍爱华听到这话,又是不解:“如果是为了引入变量观察,那为什么选中我呢?我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蚂蚁窝被科学家灌入水泥的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被选中的是它们,可能这就是命运。”部长说着:“只有强者之间,才能问为什么,弱者面对强者,只能想办法保全种族存续。”
伍爱华听到这番话,不禁打了个寒颤。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对它的研究,会不会惹怒它?”
“蚂蚁对你的研究,会惹怒你吗?”部长问道。
伍爱华摇摇头:“这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不知道蚂蚁会不会研究我,但是对方明显能够明白我们的语言和行为,所以才会找水军。”
伍爱华诉说着内心的担忧:“我很担心,对方在知道我们的行为之后,会放弃不听话的观察物,直接作出毁灭的举动。”
部长听到伍爱华的话,感慨现在的大学生其实也是有思考能力的,不像网上那些能被人贩子拐走的大学生那么单蠢,但是依然觉得伍爱华幼稚了:“我们不可能因为害怕会惹怒对方,就不经心这些工作。”
“不管怎么样,真相都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看到焦虑的伍爱华,部长作为领导,安慰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对方应该是并不在意甚至完全没有注意我们做了什么。”
“如果它有注意到,”部长说道:“也不会对着水军没有任何展露。”
“就好比你观察种子生长,只会每天记录一下它的高度,不会观察其中每一个表皮细胞。”
伍爱华只能忧心地想,希望如此。
安抚过下属之后,领导对伍爱华说道:“这是专家对你下次直播安排的规划,里面包含了一定要提及的内容和一定不能提及的内容,你回去背熟,等下次直播。”
“背熟?”突然被布置作业(划掉)工作的伍爱华重复问道。
“有什么问题?”部长问道。
背熟,难道不是基本要求吗?部长的脸上显示了这句话。
不得不说,部长这话一说,伍爱华已经瞬间忘了之前关于国家未来、民族前途的担忧,只顾着看那一大叠资料,脑海里不停循环着:背熟,背熟,背熟……
所以我当年果然不应该学法学的吧?如果不是选法学,我也不会有这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都说专业选的好,工作之后都能每年赛高考,学长学姐们诚不欺我。
这不,我这工作何止是高考啊!这比大学期末考试周还要夸张啊!
我就想问了,这么厚一叠,就剩三天时间,谁能背熟啊?!伍爱华崩溃,难道不能做成要点表格放在摄像头后面,让我随时能看到吗?
此时此刻,唯一会和伍爱华共情的,可能就是高维存在了。
“今天不用跑论文数据了?这么悠闲,还有心思吃数据流小零食?”高维存在的家人问道。
“我感觉我的论文是写不出来了,”高维存在回答道:“之前请人帮忙,我一个空间时的零花钱都花出去了,这都是沉没成本了,我现在就随便看看他们能发展成什么样,总之及时止损,实在不行换个主题,别让这项目占用我下个空间时的零花钱了。”
听到高维存在的话,家人笑了笑,鼓励道:“学会这一点,这笔钱花的也很值了。”
听到家人的话,高维存在不由想到:这些前空间时诞生的家伙,果然都不懂我们这种学不会的存在每天有多痛苦!
就在高维存在摆烂的时候,被民族存亡所绑架的伍爱华眼含热泪背下了所有稿件内容。
此时,就是她再次开播的时候。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家最喜欢的主播小伍!”
背完之后来不及睡觉,直接灌了两杯加浓美式和无糖乌龙,伍爱华就开始了今天的直播。
“我们说魏晋南北朝,其实并不是说魏朝和晋朝分别占据南北两地,将他们成为南北朝。”伍爱华考虑到面对的是古人,还是解释了一下:“魏晋是先后存在的统一王朝,而南北朝是先后有七个国家,准确点如果把东魏西魏算作和北魏不一样的国家,应该说是九个才是。”
“其实,魏朝时期的法制,也不仅仅是魏朝,魏朝成立之初,其实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三国鼎立,所以应该说是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法制才对。”
“这三个国家,因为魏朝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整体法制学习的都是魏朝的内容,”伍爱华继续说道:“当然,也因为魏朝的立法成效远高于蜀汉和东吴,所以也更有学习的意义。”
“提到这一点,我就又要说了,不知道魏朝这番有成效的立法,对于它取得最终胜利有没有什么帮助?”
“毕竟我们都知道,秦国可是靠变法一跃而起成为战国强国,最终吞并天下,那么魏国的变法之道是不是有值得蜀汉和东吴学习的地方?”
“呸!”蜀汉大臣们立马就吐了口痰出来。
别说让我们蜀汉学它曹魏,晦气!
我们在用的汉律就是最棒的!只需要小小的根据社会情况变化修改一下下就好了!
大汉忠臣们非常自信:要知道,大汉用这套律法,可是延续了几百年呢!曹魏那些立法能比吗?!
这时候蜀汉朝堂得用的大臣,基本都是大汉忠臣,忠于汉室的人。
因此,他们都认为汉律是最完备的法律,对于天幕说曹魏的法律最有成效,大家都难以接受。
这时候天幕还在说着:“不得不说,在东汉末年,汉律已经不适用于动乱年代的社会了,而且当时的汉律实在是太过繁杂,也不利用普及推行,所以在敏锐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曹老板在当丞相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汉律的改动。”
听到伍爱华的话,汉朝各代君王:等等,之前我们听你说丞相丞相,你是说我们大汉的丞相最终建立了魏朝?
第68章
上一次发生这种事,还是三家分晋。
但是大汉的君王怎么也没想到,自家的丞相又不是世袭制,怎么还能有能力取代汉朝?
东汉皇帝已经准备等伍爱华再透露一点信息,就去拿当地的曹家开刀,就算没有信息也没关系,凡是姓曹的,都不放过就是!
其实伍爱华也不知道为什么专家要让自己讲曹操?难道是因为自己之前提了一嘴,所以来给自己打补丁?
不懂专家思路的伍爱华还是严格执行了他们的计划——有的东西不用太懂,能吃透,伍爱华自己就是专家了。
伍爱华继续说道:“虽然曹老板属于过继,不知道原本姓什么,全家在往前几十年就是标准的无名之辈,但是因为爷爷和父亲的机遇,他幼年的生活条件还是很不错的,也受到了非常标准的教育。”
听到伍爱华这话,东汉的皇帝就感觉到了不妙。
在自己的治下,确实没有什么曹姓能人,如果是无名之辈,那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对付谁,而且他还是过继的,就是把曹家人都杀了,也无济于事啊!
至于说等他家发家之后再杀?没听之前的口风说那时候他当丞相都能把持朝政了吗?那能是一代皇帝的事?那时候的皇帝搞不好都杀不掉他们呢!
汉朝的皇帝们苦思冥想: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
【主播你为什么要喊他曹老板啊?】有古人好奇问道。
伍爱华突然看到好几个问这个问题的弹幕,当即掩饰性地咳嗽了一下。
“咳咳,这外号细究起来有黑料,魏国的粉丝可千万别听!”伍爱华首先给了个预告。
曹操眯了眯眼:我倒是要看看你们怎么编排我的!
之前什么身高等于始皇佩剑,还有盗墓,虽然是事实,但是曹操认定了是编排。
他总觉得这天幕对自己的恶意很大……
曹操此时还不知道,天幕马上会平等地散发对蜀汉和东吴的恶意。
现在的曹操坐定,就听到天幕上的兔子说道:“曹老板这个称呼,主要是因为热门游戏爆火的。”
“一个老板是什么样的形象呢?”伍爱华说着:“有钱有权小弟多,知人善用爱人妻……”
【爱人妻?】弹幕很快抓住了重点。
“都这个时代了,没听说过曹老板爱人妻的人应该不多吧?”伍爱华说着:“古人都知道,那诗怎么写来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老杜那时候的人都知道了啊。”
听到伍爱华的话,杜牧本人:……
有没有可能,我写这个诗感慨的是历史,二乔只是代表东吴地盘的一个符号,而不是为了阴阳人家曹操爱人妻?
不过曹操爱人妻这事吧……杜牧琢磨了一下曹操的履历,觉得天幕说的好像也没错。
曹操:……这天幕属实!我曹孟德与你们有何愁怨?
这么想着,曹操还欣赏了一下杜牧写的诗,只觉得写的确实不错,至于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难道是自己日后和周瑜的战争中输了?
原本提及蜀汉,曹操就已经开始警惕了,现在又说周郎,看来是因为自己输了这场战争,元气大伤,所以另外两地才有机会发展起来,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
荀彧等人已经因为知道曹操未来会篡权,自闭了很久了,此时也替曹操思考的,还是郭嘉等不在乎汉室的谋士。
虽然天幕对魏朝的恶意不小,但是中间确实透露了很多信息……
想着天幕恶意的魏朝谋士们很快就知道,天幕是无差别攻击。
“不管玩不玩游戏,大家多多少少有听说过,叫做曹魏爱人妻,东吴控萝莉,蜀汉全是基,这么相比之下,因为曹魏娶得都是婚姻不在存续期间的人妻,反而显得没另外两家那么刑那么渣……”???天幕之下的古人们都是一头雾水。
现代,非自然管理部门一些年轻人已经捂住了脸:虽然这不是专家禁止的内容,但是你这么说出来真的很容易让古人生气啊!
生怕古人不生气的伍爱华还在说着:“毕竟萝莉控付诸行动,那可是违法刑罚的行为,基还娶妻生子,这不是渣男制造同妻吗?”
古人:???萝莉是什么,基是什么?同妻又是什么?
好在伍爱华没打算给古代制造谣言,解释了一下:“不过细究起来,这句话中,只有曹魏爱人妻是真的存在的。”
曹操:天幕果然是针对我!
“说东吴控萝莉,是因为游戏里,大乔小乔是萝莉形象,所以才有这句话,事实上虽然大乔小乔算早婚,但是她们嫁给孙周两人的时候,还是符合汉朝婚姻法律规定的。”
东吴的人送了口气,只觉得自己的清白保住了。
“至于说蜀汉全是基,他们主公要负非常大的责任。”伍爱华说道:“动不动就是拉着手说话,抵足而眠,兄弟同眠……而且老刘家还有流传了几百年的断袖之癖的历史,男皇后都有,怎么能怪别人看你们觉得基呢?”
别的不用说,就说断袖之癖,还有老刘家传统,大家瞬间就明白了‘基’的含义。
这么说的话,确实不能怪后世人这么推测啊!史学界第一写手司马迁思考着。
“至于说曹魏爱人妻,主要是曹老板有句话太有名,‘汝妻子我养之,汝勿虑也’。”伍爱华说道:“说起来,曹操确实娶了二嫁之女,但是刘备和孙权也都娶过人妻。”
刘备和孙权的名字没什么不能说的,毕竟之前弹幕中已经透露的差不多了。
“刘备娶了自己过世的侄子的老婆,孙权娶了陆尚的老婆。”
因为按照辈分,刘备有很多侄子,所以侄子们都还算冷静,都觉得娶的不是自己的妻子,只有陆尚:???不是,我这么早死?!
陆尚此时还算有信心,主要是对孙权的人品还算有信心,对妻子的魅力也有信心,觉得自己不早死,他不至于为了徐氏和自己反目。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么为什么,明明大家都娶了别人的妻子,只有曹魏爱人妻这话流传下来了呢?”伍爱华问道。
【为什么呢?】有单纯的古人像是听评书一样,跟着伍爱华的思路问。
“因为只有曹老板娶人妻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这话一说,读过历史的人都心领神会。
“刘备本来自己不好意思娶侄子的未亡人,但是诸葛亮亲自劝他,说你这是效仿重耳。”伍爱华说着。
【万万没想到,诸葛亮连主公娶老婆都要关注?】
【不愧是我诸葛男神,连拉皮条都做的这么有模有样,还有什么他不会的?】
诸葛亮:???拉皮条?
【诸葛丞相别看弹幕,是恶评!】
第69章
诸葛亮:嗯,已经看到了。
诸葛丞相想为自己主公辩驳:【吴皇后乃贤妻……】
立马有魏国粉丝回答他:【曹魏的人妻各个都很贤惠啊!】
【刘备也算是为了政治利益】蜀汉粉丝说道。
【懂懂懂,为“爱”卖身!】立马有魏国粉丝讽刺道。
还有段数比较低的魏国粉丝发弹幕:【人家曹老板为了政治利益,不仅自己娶人妻,就连儿子也拉媒人妻!】
这个还真的没法比,毕竟阿斗对于刘备,在古代那个环境下算得上是老来得子了,他根本没机会给儿子娶人妻……
蜀汉粉丝:输了输了!
诸葛亮:不是,你们在攀比些什么东西?!
“其实与其说曹老板喜欢人妻,不如说他喜欢二十三下乃至二十出头,长开了的美女。”伍爱华说道:“说起这个爱好,我们古代有一些统治者和他类似。”
“比如说我们的章宗乾隆,根据他的孩子们生下来的时间和妃子晋位的时间,后人已经分析出了乾隆的口味,他比较喜欢二十到三十岁的女性,不太喜欢没长开的少女。”
“像我们学习过生物学相关知识,都知道其实二十多岁乃至与接近二十和三十岁出头是最好的生育年龄,不会因为年纪过骨盆没有发育好导致母体受伤,也不会因为年纪过大导致孩子容易出现遗传问题。”
“这个生育年龄其实男女都一样,”伍爱华说道:“很多人会说男人多少岁都能生,确实,七老八十也有机会让正当年的女性怀孕,但其实那些没有绝经的四五十岁女性,和二十多岁小伙子在一起自然怀孕的概率远高于和中老年男性在一起。”
“年龄对所有性别的人都是公平的,不存在说男人四五十比女人三十岁更适合生孩子,个体身体素质有差异,但是整体并没有问题。”
听到伍爱华的普及,古人不由想起了她之前的话。
还没来得及改成婚年龄的皇帝大臣们:知道了知道了,知道年纪大一些才适合生孩子了!
伍爱华这时候又拿出了一个可以说的例子:“在生育方面,即使坐拥全国最顶尖的大夫,也没办法抵抗生物的自然规律。”
“比如说康熙,他在成婚的时候就已经是皇帝了,可谓是享受到当时最顶尖的医疗和调养,并且也不缺给他生孩子的女人,满族人当时结婚也早,他和他的皇后妃嫔都是十来岁就开始怀孕生孩子,于是孩子要么生不下来,生下来的也没几年就早夭了。”
“一开始的时候,康熙他们都以为是明朝的余孽留在宫中暗害皇子,还把孩子送到大臣家里养大,但事实上,被明朝的太监嬷嬷暗害的可能性有,但是康熙和妃嫔年纪太小所以生不出健康孩子的概率更大。”
“甚至于说,因为早早生育伤了身体,所以后续康熙早期生产很多伤了身的皇后妃嫔更不容易生下健康的孩子,就连康熙,当时的身体可能也有些小问题。”伍爱华猜测道。
“康熙直到十九岁才生下第一个活到成年的儿子,生出这个儿子的妃嫔还是入宫多年,之前只生育过一个早夭的孩子,身体伤害没那么大,猜测年龄和康熙不会差很多,最多上浮三岁下浮两岁,也处于适合生育的年龄,所以才顺利生下第一个健康的儿子。”
“后来,康熙二十一岁生下第二个活到成年的儿子,二十四岁第三个,这之后几乎每年都能生一两个健康的儿子,生育高峰一直持续到了三十一岁,直到三十三岁生了第十三个,三十五岁生了第十四个,三十五岁之后,就算康熙的后宫有很多年轻健康的妃嫔,他的生育频率也没有那么高了。”
伍爱华按照之前拉出来的年龄表格说道:“在那之后,康熙四十岁才生了第十五个,四十二岁第十六个,四十四岁第十七个,四十八岁第十八个,四十九岁第十九个,十八十九还都夭折了。”
“这些数据还没有加上公主,主要是康熙中后期的公主生卒年没有那么明确,所以我就没有列举出来了。”
“而在序齿的十七皇子之前,康熙只有两个儿子没有活到成年,儿子简直多到不值钱,随机馋哭小一半的皇帝。”
伍爱华一直口头说理论,古人都是知道但是没那么在意,毕竟大家都是早早结婚,也没听说有多大的问题啊?
等到伍爱华把数据直接列出来了,大家对比一下康熙生孩子的年龄,才发现原来真的影响很大!
要不怎么说数据是最具备说服力的呢?
伍爱华之前长篇大论,大家无可无不可,伍爱华一说康熙,大家都正视起来。
伍爱华:早知道早点把康师傅拉出来说一说了。
古代位面,康熙也是不解了:“古往今来帝王那么多,孩子生的多的也不止朕一人,怎么天幕就把朕的生育岁数拉出来说了?”
青年康熙则是心里一定:以后自己还会有很多儿子,皇位必定不会因为继承人不稳固了。
青年时期的康熙,死儿子都死怕了。
三十来岁还没有儿子的宋仁宗被大臣们劝谏了。
“官家已经年届三十,按照天幕的理论,是黄金生育年龄的晚期了,臣等建言,请官家开选秀选取已生育一子以上二十岁和离、丧夫妇人,以子嗣为要。”
官员们的意思很明显:赶紧抓住最后的时间,和证明了有生育能力的二十来岁妇人赶紧造娃啊!没看到后世那么能生生了十几个儿子的皇帝,也都是在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生了十三个吗?!
至于说选择再嫁妇人什么的,古人从春秋一直到北宋,都并不怎么在意再嫁的身份,而元朝和清朝初期的异族统治者们也不在乎。
不说别的,顺治康熙后宫都有再嫁之人。
有时候,有生育过的妇人反而更受欢迎,因为这证明了她们没有生育问题。
伍爱华这时候也说起了再嫁。
“在封建王朝的中后期,古人对曹老板的批判非常厉害,其中有一项骂名就是说他好人妻、娶寡妇。”
“这是因为程朱理学的妖魔化,让人把女性的贞节牌坊看得无比重要,说什么好女不二嫁,嫁人之后,丈夫死了,自然只有自尽或者守寡两条路走。”
“其实那时候底层和边关的再嫁也不鲜见,但是因为明清的贞节牌坊可以带来免税政策,所以很多女性只要不愿意守寡,就会被迫追随丈夫死去,婆家或者婆家娘家一起拿着沾满了她血的双手,欢天喜地接过官府赞赏的贞节牌坊。”
“说起这一点,”伍爱华突然说道:“我之前看到过有人阴谋论,说是如果觉得税负过重,就搞死一个前妻之子,或者收养过继的儿子,然后再杀了他妻子伪装成自杀的样子,家里就可以吃人血馒头免税了。”
听到这个说法,刚刚批了一批贞节牌坊的朱棣整个人大震惊。
“我觉得明清的统治者真的要好好考虑贞洁牌坊这么个政策,这玩意儿不仅减少了人口和劳动力,还减少了税收啊!”
“要知道,一个育龄女性,如果再嫁,至少还能再生出两三个孩子,孩子长大未来又能为国家税收作出贡献,但是如果有了贞洁牌坊,人也没了,税也没了,除了让儒生平时吹一吹,好处在哪里啊?”
这里已经到了伍爱华最擅长的环节:以利动人。
我说别的你们不听,这都涉及到你们的切身利益了,皇帝们不动作起来?
不管明君昏君,谁不需要钱啊?
明君的赈灾、军饷,昏君的园林、皇陵,哪里不用钱?
伍爱华心想:这样还不能拿捏你们?
对付贞节牌坊,咱必须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第70章
伍爱华这么说的时候,君王们都思考了起来。
也有人在发弹幕。
【穷人生了也养不活那么多孩子啊】
【没有地种,变成流民岂不是反而让国家动乱?】
伍爱华也看到了弹幕。
这些弹幕说的是事实吗?
部分情况下,是这样没错。
穷人生了太多孩子养不活,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这部分穷人还不算是真正的穷人,因为能生娃代表有妻子,而古代,能生育的女性也是一种等价物。
但是伍爱华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守寡的小姐姐有活下去的可能。
“明清可能会有帝王会觉得,人口也不需要那么多,我大明大清几万万人,还不够用吗?”伍爱华说着。
“夺少?”李世民的口音都变了:“几万万?”
这时候的李世民还没有做出贞观之治的成绩,唐朝初年民生凋敝,隋唐演义的背景之下,是不堪傜役重负的平民,也是战乱求活的众生。
作为一个心怀伟业的君王,听到伍爱华的话,李世民恨不得抓着明清的人说:“你们不用人口,不要寡妇再嫁,倒是把她们送给我啊!我真的很需要!”
着急起来的时候,李世民连“我”的自称都说出来了。
眼馋并且不理解的不止李世民一个人。
嬴政虽然很稳重,但是嬴政很眼馋。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人口多了不好呢?始皇特别不理解:“南征百越、北平匈奴,西边有月氏,东出寻蓬莱,哪里不需要人?”
“就是天下土地尽入我赢氏,多些人做傜役也是好的啊。”到处都缺人但是因为天幕出现,徭役强度上的不如原本历史以至于皇陵修建都减缓的始皇渴望道。
把匈奴打残了但是把自己国家的壮丁也打残了的刘彻也觉得自己很需要人口,他现在恨不得每个女人都能一胎三宝,孩子们见风就涨。
一胎三宝只是古代母子都能顺利成活的极限,绝不是刘彻幻想的极限。
负责汉朝位面弹幕监控的工作人员毫不怀疑,如果刘彻读过西游记,知道女儿国那能怀孕的河水,高低要封个神河,然后逼着自己手下干活不努力的男性大臣小吏也去喝几口,为国家的人口做贡献。
毕竟生而富贵的刘彻对着没用的人可没有什么同理心……
搞不好到时候汉朝的kpi考核制度就是每年倒数的官员要去怀孕为国家人口做贡献,进一步促进朝廷内卷。
龙凤猪三位大帝都对人口极为渴望,明祖朱元璋又何尝不是。
“把正当年的寡妇逼死,然后换取减税?”刚刚登基没几年的朱元璋只觉得这里每个字自己都认识,但是合起来的含义好陌生。
明初刚刚把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大地,红巾军起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李思齐、徐寿辉、明玉珍跟朱元璋这些势力的脑浆都快打出来了,朱元璋面对这满目疮痍,听到伍爱华的说法,要不是老朱秉性刚强,都差点把眼泪哭出来。
“但是事实上,在明清之际,西方正在高速发展,不想着怎么发展怎么占据优势地位而是控制人口是很不明智的行为,而且即使人口负荷已经达到临界点,控制人口的方式也有很多,杀掉寡妇和弃婴是最愚蠢的行为。”
【那什么才是不愚蠢的行为?】有古人发了弹幕。
【对外战争?】有现代人回答。
【楼上在说什么鬼故事,当然是发展科技实现工业化啊!用工人岗位消耗过剩人口!】国家队小姐姐连忙控评,给自己的弹幕加热度。
【还有推迟法定结婚年龄!】
救命!万一有人把对外战争当真了可怎么办?
始皇:朕是真的很当真,就是手下人不够。
【说起来,如果工业化的话,人口反而不是问题了,毕竟996或者007的打工人哪有时间精力造人啊?】
这条弹幕一发,现代人纷纷共情,狠狠点了,将这条弹幕点上了热门。
古人不是第一次看到现代人说996或者007了,但是没有24小时计时制的人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看到这条弹幕,也就是大概猜到工作时间很久。
明初官员看到这弹幕嗤之以鼻:【996和007有明之一代官员工作时间久吗?他们耽误生孩子了吗?】
【我们大明官员可是一年只放三天假的人!】明初官员骄傲。
看到这些弹幕,误以为又有语C人出没的现代人笑了,纷纷攀比了起来。
【我在上个单位,除夕当晚还在维护后台】
【你们能和我比?我去年可是bill了3000个小时!】
【3000小时很多吗?】这条弹幕问的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连伍爱华都看不懂,毕竟确实很多人不懂bill小时背后的崩溃。
【bill的小时数指的是可以问甲方要钱的实际工作时间,到3000个小时,就是没有周末天天加班24小时在线的状态,一般人2200到2400个小时就经常觉得自己要累死了,只能对那位朋友说,恭喜你,还活着呢】
【可不是,每天都觉得自己在猝死边缘徘徊,于是辞职了】
【说到猝死,在某买菜平台干过一年,那一年只睡了不到1500小时,日均不知道有没有4小时,我感觉明朝官员怎么也不会一天只能睡两个时辰吧?】
这话一说,大家都明白过来,这些人说的一小时,就是半个时辰。
不过一天只睡两个时辰,看起来别的时间都在干活?明朝官员:卷不过卷不过!
某些工作狂皇帝疯狂动心。
【一天睡4小时,工作效率如何?】雍正问道。
【其实一天工作20小时也能接受吧?除夕除了日子特别点,也不影响工作吧?】朱元璋问道,心想,原来人可以一天只睡两个时辰啊!
看到这些弹幕,已经觉得不堪负荷的古代官员:???
要不是辞官容易掉脑袋,我现在就辞官回家!
【容易死人的!】现代观众说道。
国家队还在引导:【培养个人才不容易,本来能用几十年的,一天20小时用几年人就没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你们别学那些资本家的做派啊!万一把某个知名贤臣累死了怎么办?!
而且关键的是,资本家只能用钱财和失业使人“自愿”,工作人员想要离开也不会受限制,更是没办法阻拦工作人员摆烂辞职,但是古代不一样啊!
工作人员连忙示意伍爱华改变话题。
伍爱华连忙说道:“话说回来,曹老板喜欢寡妇人妻,其实是因为他喜欢的是已经发育成熟的女性。”
“虽然汉朝对于寡妇或者和离女性改嫁并不在乎,比如说汉武帝他娘也是和离之后再嫁了汉景帝,最后还当上了皇后,但是汉朝整体不在乎,并不代表个人不在乎。”
“个人不在乎自己的妻子是不是二嫁,不在乎其他人是不是娶了陌生的二嫁女人,但是在乎自家长辈尊长尸骨未寒,妻子就上了别人的床榻。”伍爱华说道:“毕竟那些年代讲究忠义孝,主公受辱比自己受辱可要严重得多。”
青年曹操还没听懂,中年曹操只觉得你干脆点我名好了?
只是曹操也不忿:张绣想要谋反,没有邹夫人,他就不反了吗?!
本来就是他投诚的心不诚!一直心怀鬼胎!曹操想着。
像是曹老板这种枭雄,都懂得与其内耗自己,不如责怪别人的道理,总之我不会错,如果天下人都负我,那也一定是天下人都错了!
伍爱华没忘记自己一开始说的是立法的背景。
“总之,虽然曹老板的私德颇受诟病,但是他的执政水平是非常高超的。”
“所以我们说起三国时期的法律,说的最多的还是魏国立法,因为吴国和蜀汉只制定过一些补充条款,但是魏国颁布了《新律》,一部系统性的法典,而魏国立法,一开始就是源于曹老板被立为魏王之后对汉律的改动。”
“《三国志》中曾经评价,说‘魏之初霸,术兼名法’。”
“我们都知道,立法权是一个国家根本的权力。”
“在我们现代,立法权掌握在全国人大的手里,只有人大可以制定修改宪法和基本法律,”伍爱华类比道:“那么在古代,定鼎的法律只能由帝王进行制定修改。”
“刘邦定下《九章律》之后,后来的帝王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解释执行,但是只要他们认汉朝这个名份,就不会随便动《九章律》。”
“同样,那时候的曹老板虽然已经被封为魏王,但是我们都知道,他到死都以汉臣自居,死后他儿子篡位才给他加封了皇帝,所以一直都是汉臣的曹老板也不能随便去改汉朝的法律,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曹操:我就说我是汉朝忠臣,都是我儿不懂事误我啊!
“只是汉律不改又不行,怎么办?”
“都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曹老板搞出来一个办法:制定‘新科’和‘甲子科’。”
“科,是古代独立的临时性法律形式,东吴和蜀汉也搞过,但是这两个国家法家人才显然不够多,搞得不够完善。”
“说起来,咱们诸葛丞相学的是哪一家来着?他虽然样样都行,但是立法水平好像比不过曹家人啊?”伍爱华忍不住发散道。
诸葛亮摸着胡须,听着阿斗说:“天幕可真爱相父您啊!”
诸葛亮摸着胡须的手一顿,觉得自己养大的阿斗确实不太会揣摩人的心思:天幕这是爱我吗?这要是爱我,难道我会高兴吗?!
阿斗其实还是很了解相父的,看到诸葛亮的反应,很快反应过来:“相父为何不高兴?”
诸葛亮:有没有可能,因为“立法水平比不过曹家人”的我,主修的是法家?!(注)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