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 第 70 章【VIP】
    林爷爷讲到这里,便被机场的登机广播打断了声音。


    【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您乘坐的XX航班现在开始登机,请头等舱、公务舱、X金卡、以及带有婴儿、儿童或需要特殊照顾的旅客优先登机。谢谢。】


    听到“登机”这两个字,古人们不约而同都打了个激灵,但很快他们反应过来,此“登机”非彼“登基”,于是又纷纷松了口气——有时候后人用词毫不避讳,真是令人害怕呢。


    当然那些酸儒总归还是在的,仍旧斤斤计较、上纲上线:“……怎么倒把女士放在先生前面?”


    林菱抓了八遍了都没抓到鹅,气得直接退出小游戏把手机一锁,探过脑袋来和网友们挥挥手:


    【我们要登机啦,等会落地再直播吧,你们如果想了解靖难之役的故事,我有个视频特别好,就是平台上的,叫靖难之役过程完整解析,可以直接转发给你们,稍等一下哈。】


    林菱一边嘱咐两个爷爷收拾下行李,确认没有掉的,一边火速翻找自己那杂七杂八的收藏,终于找到了那个时长感人的视频,直接在粉丝列表多选群发,再和网友们拜了拜,便毫无负担地下播了。


    仙迹熄灭了,不仅各明朝时空怅然若失,就连许多其他朝代都怅然若失,明朝有些时空是对自己江山稳固利益攸关,其他时空不论靖难发生了没有,倒是将这事儿当做一件趣事来听。


    就像戏台子上的剧目,自打看过不少后人的视频了后,他们也对后世制作精良的讲解视频有了很好的期待。


    明洪武时空,已经迫不及待点开了私信,播放了“靖难之役完整解析”的视频,靖难之前的事情讲得大多和林爷爷差不多,唯有不同的是,林爷爷讲解时默认听众都知晓朱允炆的身份,没有过多解释,因此朱元璋和朱标总算从视频的开头知晓了这朱允炆是几年生的、又是谁生的——


    【建文帝朱允炆出生于明洪武十年,乃是朱标的庶次子,生母为太子侧妃吕氏。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常氏也难产死后,侧妃吕氏被扶正,朱允炆因此成为朱元璋的嫡长孙。】


    朱元璋插着手瞥了眼朱标,恍然:“原来是吕氏之子。”


    朱标却注意到“常氏难产而死”这件事,面色顿时一白:“爹,太子妃她……”这话艰涩到哽在喉头让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忽然注意到一件事:在他早逝之前,他先失去了嫡长子,之后又失去了妻子。常氏与他同年,是开平王常遇春长女、悍将蓝玉的外甥女,与朱标自襁褓中便定下了婚约,他们两个也是青梅竹马,曾一同经历过立国前的战火,不仅是夫妻更是并肩而战的挚友,更何况常氏乃将门虎女,英姿飒爽,身子骨也素来强健,又怎么会……


    是果真运道好,还是有旁的缘故?


    【吕氏说起来也是个可怜人,历史上很多人对她与朱允炆的上位充满阴谋论,的确,如果太子妃常氏没有早亡,吕氏不被扶正,朱允炆也就没有了嫡长继承权,大明王朝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走向,但当朱棣攻破南京后,朱允炆与他的皇后马氏、儿子都不知所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却将老母亲抛下了,吕氏被朱棣俘虏后,后半生都在凄凉的监禁中苟活……】


    即便视频里这样说了,但皇家的疑心永远不会停止,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神色都冷了下来,常氏与朱雄英的突然死亡,或许史书并未详载,因此仙迹也无法给出答案,但却不得不让人怀疑……


    就像障碍一点点被清除,吕氏与朱允炆竟如此好运,顺理成章地走到了这个国家权柄的最高处。


    吕氏乃太常卿吕本的女儿,吕本乃元朝官员,任元帅府都事,但就在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的前一年,吕本弃了元朝的高官厚禄,主动来投朱元璋,从此有了从龙之功。


    “儿子会派人去查。”朱标低头拱手。


    朱元璋微微颌首:“接着看。”


    只见这视频很快讲完了林老夫子讲过的部分,因不知视频还能快进,朱元璋与众武将、皇子又重新复习了一遍朱棣被逼反的绝望处境。


    终于来到了燕王要举旗反叛的时候。


    众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明洪武时空的朱元璋和明永乐年间的永乐帝投放在屏风中的仙迹都忽然又弹出一则通知提示:


    【恭喜用户“棣子,开门,是爹地”解锁关键剧情限定昵称“棣爹,开门,是小朱”,请问是否立即佩戴?】


    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真是庆幸啊,当日他夸下海口:“你要是能用燕王府的几百护卫打赢咱留下的百万雄师, 咱不如改叫你爹!”时,只有他和朱棣在,因此在场一同观看仙迹的其他人看到这个通知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唯有少年朱棣也想起了这件事,呆愣了一会儿便连忙紧紧低下了头,死死用两只手摁住自己的嘴角,不敢笑出一点声来,还惹得朱标古怪地看了他一眼。


    朱元璋手忙脚乱地点击了“否”,见窗口消失,才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吩咐道:“咱觉得原来那名字就挺好,用惯了,实在不必改了,这系统惯会多管闲事……嗯,接着看吧。”


    而明永乐时空,永乐帝也一脸疑惑地举着水晶做的老花眼镜,眯着老花眼,将那通知一字一句地念叨了出来:


    【恭喜HappyForeverBigKing解锁关键剧情限定昵称“爸爸的爸爸叫爸爸”,请问是否立即佩戴?】


    这什么玩意儿?爸爸的爸爸不该叫爷爷么?朱棣想了想,虽然不喜欢自己这个番邦名字,但好歹是“呵皮大王”嘛,他还是很喜欢后人称呼他“永乐大帝”的。


    更何况,不知为何,他看到这个昵称就觉得头皮发麻,总感觉贸然换了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于是也疑疑惑惑、犹犹豫豫地点了否。


    随后,他的心神便也被视频吸引了——虽然是自己亲手打过的仗,但谁不喜欢别人逐字逐句地夸奖自己啊?他满怀期待地等着视频讲他的一呼百应的英武与魅力,谁知这视频却画面一转,出现了一个两边挤挤挨挨都是小摊小贩的街道,酒旗翻飞,吆喝声四起,就在这样的闹市之中,忽然蹿出来一个疯疯癫癫、蓬头垢面的男人。


    永乐帝心头猛地“咯噔”了一下,只听视频说道:


    【为了争取时间并促使建文帝将自己三个儿子放回北平,朱棣除了装病还开始装疯卖傻,在电视剧的演绎中,他甚至躲在猪圈里吃了好几年的猪屎,这才打消了建文帝的疑心。】


    明洪武年间,同样看到这一段的朱元璋与众武将、皇子纷纷将目光投射在了少年朱棣的身上,每个人的眼神都是七分震惊中带着一分钦佩两分恶心……


    这旷日持-久的沉默注视,让朱棣的心轻轻地碎开了。


    朱棣虚弱地试图解释:“不……”


    结果就被好弟弟朱橚轻轻拍了拍肩头:“哥,怨不得你能造-反成功,你这心智实在太坚定了,忍常人不能忍者,必成大事!”


    于是众人眼中的同情顿时也都跟着坚毅了起来。


    “不愧是燕王。”


    “心智真是坚韧无比啊。”


    听到众人窃窃私语,得知自己不得好死的朱樉直接大笑出声:“老四啊老四,你也真豁得出去!”


    朱棣大为破防:“后人说了,是戏曲杜撰!”


    【这当然是假的。装疯可能确有其事,但吃屎估计是没有的,寻遍正史野史,都只记载了朱棣当时:“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或是“成祖盛夏拥火,犹自谓寒甚”的记录。


    就是走在大街上跟老百姓抢东西吃,胡言乱语,睡泥地上,或者在夏天的时候烧炭炉盖被子,还远远没有到吃屎的地步,这些癫狂的举动都是做给朱允炆的眼线看的。


    当朱棣开始飙戏之后,姚广孝一边督促加紧练兵、囤积粮草,顺便替自家主子上奏给朱允炆要儿子:“乃上书乞遣三子归视疾”。当初朱棣三个儿子,是朱允炆以孝道为由,命藩王之子留京替朱元璋守丧才扣留的,而如今世子们的亲爹病得那么重了,孝比天大,能不让儿子们回去看看父亲吗?】


    朱樉听视频为朱棣正名还好生失望:“真没趣。”


    总归还是他被人毒杀最惨了!


    朱棣听得满头大汗,抚着胸口:总算没有毁了他的名声啊!


    【针对该不该放人,朱允炆与他的“三傻”智囊团以及其他臣子进行了一番慎重的讨论。】


    视频随着这声音,画面再次转变,金銮大殿上,那饰演朱允炆的年轻优伶生得有些阴柔,瞧着便不大正派的模样,另外三人则是标准的儒士文臣的模样,这三人旁边分别标注了名字:“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这三人如今都还未出现在朱元璋眼前,因此朱元璋压根就不知道这仨是谁,反而很是奇怪:“这有什么好讨论的?既然都大张旗鼓削藩了,连叔叔都逼死一个了,还做什么虚情假意的样子?随便找个借口扣留不放不就得了!”


    【齐泰大概是这三傻里的智商巅峰,先前也是他主张削藩要从燕王朱棣开始削,免得错失良机,如今也是他主张:“不能放,放虎归山,燕王再无牵绊”,但是黄子澄却认为:“放了好, 正好以此麻痹朱棣,以为朝廷要宽恕他了,然后咱们好趁机搞偷袭。”


    其实这场主题辩论大会上,还有朱棣的两个大舅哥,一个是大舅徐辉祖,另一个是小舅徐增寿,这俩都是燕王妃徐氏的亲兄弟,也是开国大将魏国公徐达的亲儿子。


    徐辉祖是个保皇派,他坚定地摒弃了造-反的亲戚,站在了朱允炆这边,也不同意放自己的外甥回去,还说:“燕王的儿子哪有省油的灯,尤其是那个朱高煦,放了必成大患!”


    而徐增寿显然内心深处更同情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则替自家三个外甥说话:“放了吧,燕王都病成这样了,扣留不放有碍陛下名声。”


    这俩大舅哥也挺有意思的,一个正方一个反方。但徐辉祖对朱棣儿子们的论断非常中肯,尤其是对凶猛强悍的朱高煦的评价,靖难之役中,朱高煦无数次在最危急的时刻成功驰援朱棣,不愧是亲大舅。】


    刚擦干净满脸茶水与口水的徐达听到这里当场就想晕:果然他闺女落入虎口了!随后听到两个儿子的名字更是心头狂跳:完了,长子忠心但站错队,小儿子身在朝廷却好似站在燕王一边,这日后可咋整啊?


    徐家怕是要完!


    朱元璋倒不介意这个,徐家两个儿子他都见过,增寿如今还是个小儿呢!徐辉祖与朱棣小几岁,但生得很高,英姿非凡,而且小小年纪便很有天赋,又生性端方,徐达镇守北方常不在南京,徐辉祖反倒日-日在眼前,朱元璋很看好他,便安慰道:“辉祖是个好孩子,忠心耿耿。”


    虽然那鳖孙愚蠢,但徐辉祖还是做到了忠臣该做的。随后又道:“也别怪增寿,燕王府里具是他至亲,如何能轻易割舍下?他年纪轻,这也是人之常情。”


    徐达起身拱手谢过,心中却还是不安之极。


    辉祖倒罢了,他性子本就倔,食君俸禄,忠君之事……可是增寿自幼与他长姐亲密无间,就怕这傻孩子日后甘愿替燕王在南京为间,要是被那朱允炆知晓,定要性命不保啊!


    【这么多不同的意见,把朱允炆吵得脑袋嗡嗡的,最后他还是选择采纳了黄子澄的说法,黄子澄是朱允炆多年的老师,三个智囊团里,他最信任、倚重的也是黄子澄。


    一来爸爸病重不让儿子回家的确是不够道德;二来他认为老师的话很有道理,自己这么做一定能让朱棣放松警惕,日后好一举剿灭燕王,于是一口气将朱棣的三个儿子通通都放回了北平。】


    朱元璋毫不留情地冷酷评价:“……这都是哪里来的傻子??”


    他如今并不知道,这三傻里,正好有两个都是他找来的。


    【最搞笑的是朱高煦这个不着调的人临走前,还去大舅徐辉祖家里把他最喜欢的那匹宝马偷走了,三兄弟就这么日夜兼程、片刻不敢停留,一溜烟跑回了北平。】


    视频中随着这句话,显现出三个胖瘦高矮不一的青年骑着马风尘仆仆抵达了北平的场景,被演绎燕王妃与燕王的两个演员张臂心疼地紧紧搂在怀里。


    “那时候老四应该快四十岁了吧,怎么还能那么俊美年轻?这剧目演得实在不像!”朱樉酸得好似喝了一缸山西老醋,“哼,肉麻兮兮的,儿子都那么大了,还搂着呢。”


    朱棣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随后又偷瞥了眼那“燕王妃”,脸上慢慢泛起红晕来——倒与徐家大娘子有几分相似呢,不,徐家大娘子生得更美!


    【现在儿子都回来了,燕王起兵更无后顾之忧了。】


    朱元璋还是忍不住:“看爸爸非要三个人都回去看吗,好歹留一个在京里啊!”他或许还没意识到,他如今也逐渐被后人喜好调侃的说法方式带偏了。


    【而朱允炆还觉得自己麻痹了燕王,正式开始了他的偷袭计划。其实UP做视频的时候还是想不通,燕王羽翼已除,大军也围好了,为何还要偷袭?直接大兵压境把他拿下不就好了吗?】


    “是这个理。”朱元璋也不明白这鳖孙脑子里在想什么。


    若是为了名声,湘王一死,这遮羞布早就被掀开了,还有什么名声可言?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用武力压服他这些儿子。


    朱元璋冷冷一哼。


    【说到这里,便要再次赞颂一下朱棣与燕王妃徐氏在北平多年来厚待百姓、官员、将士乃至于周边外族关系也尽力维持的行为,平日里积德行善,关键时刻便得到了福报!


    而北平乃至周边的人心向背,也为他们能以八百人跳出建文帝包围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时候建文帝还没意识到,他的这个四叔,和其他那些如秦王朱樉一般只会在封地残害百姓、折磨宫人取乐的禽-兽不一样。


    朱棣是真的将北平当成了他的家,也将治下百姓、将士都当成了他需要承担起来的责任。


    而一次次领兵征战,他在北方边塞将士中的威望及地位也一步一步的提高,而且他平日里还非常善于体察将士的疾苦,毫无亲王架子,抚恤将士不予余力。


    而这一点,直到他当了皇帝也没有改变。登基后五次北征,他几乎每天起来头一件事便是亲自去营帐外探望兵卒,每日与他们一个锅里吃饭,夜里一齐谈天论地,他甚至会关心麾下将士的孩儿平安出生了没有,笑眯眯地要去讨一杯喜酒吃。】


    朱元璋含泪叹了一声:“这便是人心啊。” 随后指着一个个儿子,尤其是被骂禽-兽面色僵硬的朱樉,恨声道,“看不起百姓,你们一个个都输在这里了。”


    朱棣暗暗却有些神往——那个离开了南京,将北平当做家来经营的自己,他有妻儿、有袍泽还有城中的百姓,就藩之后的日子,他是不是也曾过得自由又开心?


    【建文元年七月,朱允炆对安插在北平的亲信张昺、谢贵、张信送去了密诏,让他们率军以逮捕燕王府属官为由,包围燕王府,趁机拿下燕王全家。张昺、谢贵都没问题,但张信一收到密诏,立刻就倒戈去给朱棣报信了!


    他进燕王府的时候,朱棣还披着棉被烤火遛鹅呢,压根不理张信,把张信急得呀,说殿下你快别装了,皇上要来杀你啦!


    这句话比什么药都好用,朱棣立刻甩开棉被站了起来,不疯了,抓住张信的手感动道:“你是我们一家子的再生父母啊!”】


    朱元璋:“……”


    为何那鳖孙的亲信,会给老四通风报信啊?


    这还能叫亲信吗?


    【也不知道朱允炆咋想的,还是他觉得自己是皇帝,天下的人就不敢忤逆自己、背叛自己?这个张信他爹张兴原是永宁卫指挥佥事,还是徐达的老部下,之后张信继承其官职,移至普定卫、平越卫任职,也是洪武末年比较能打的青年部将之一。


    洪武末年朱元璋夸过他,可能也是朱元璋给朱允炆事先挑出来备用的“军二代”,毕竟在当时老将都噶了。


    但是朱允炆派人去干这种紧要事情的时候,就不知道背调一下吗?藩王虽不许结交文武官员,但咱们永乐大帝会那么乖嘛?他在北平当燕王的时候,连朝鲜、鞑靼、瓦剌等部族官员、使臣和他关系都很不错,所以啊,这种看着好像和朱棣没啥交情但实际上很有交情的人,在建文朝中可太多了。


    比如尚书茹瑺、都督同知王佐、都督佥事陈瑄这几个人都是朝中重臣,但是在靖难之役中,都在不同时段倒向了朱棣的阵营。虽然我们可以认为是最终形势所迫,但是史书中记载他们“从默相事机” ,可以看出,他们在朱棣未起兵靖难之前已经有暗中联系,建文君臣的阵营在朱棣起兵之前就不是铁板一块。


    而朱棣似乎很早就洞察到了这一点,很好的利用了朝臣的意见相左,争取时间,为靖难成功创造极其有利的条件。


    而且由于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杀功臣,导致朝廷里文武大臣都心惊胆战,不仅武将人人自危,文臣也人心不稳。


    但朱允炆对这一切还傻傻不知道。】


    徐达再次心虚地缩了缩脖子:原来是部下张兴的儿子啊……总感觉他好像替燕王造-反培养了不少班底的样子……等等,什么叫皇上大肆屠杀功臣?随后徐达又想起来仙迹说自己好像是病死的,于是又浅浅地松了口气:幸好他命不够长。


    但其他在场的武将可都哆嗦了一下。


    朱元璋也很尴尬,捏了捏自己的手指,呵呵讪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只得深吸了一口气,狠狠剜了眼又缩到朱标身后去的朱棣,转移火力:“咱明说了不许结交笼络大臣,你把爹的话全当耳旁风了是不是!还是你看着前头三个哥哥都死了,这心就大了!”


    朱棣赶紧指天发誓:“爹,儿子哪里有这种心思,想必平日里也只是正经军务上打打交道罢了,绝无私交!仙迹也说了,他们也是形势所迫。”


    朱元璋才不信!


    他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可就是太聪明了啊!


    或许老四早在他削减藩王护卫及俸禄的时候便预料到了新帝登基会处置皇叔,因此在那鳖孙稍稍显露-出一点对他的戒备后,他便开始防范于未然,暗中笼络朝中官吏为内援后手了!


    但……这能说他的未雨绸缪错了吗?


    换做是朱元璋自己,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时,视频中火把憧憧,八百勇士身着鲜亮的盔甲跪在燕王面前,朱棣也换上了亲王甲胄,骑在马上,他就像往常带领着将士冲锋时一般,高高举起了长刀,率先冲在最前面。


    【得到张信告密以后,朱棣假意要主动交出燕王府属臣,将张昺和谢贵骗进燕王府直接杀了,包围燕王府的军士因群龙无首纷纷溃逃,之后朱棣便带着儿子、燕王府旧臣与八百人夜袭北平,很快攻破各大城门,顺利控制了北平。


    而就在听闻朱棣一举拿下北平,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誓师靖难之后,周围被朱允炆调走移防的燕山各旧部又是什么反应呢?他们是主动替朝廷围剿燕王叛乱,还是坚守城池按兵不动?


    都没有,他们毅然选择了另一条路——不顾生死,纷纷举起刀剑陪他们的旧主燕王造-反!】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巍颤颤地闭上了眼。


    【那些被朱棣从军中小兵卒提拔、跟随他征战多年的部下们,听闻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们均没有丝毫犹豫,把全家乃至九族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披甲拾剑,一个接一个站到燕王身后,陪他对抗虎视眈眈的朝廷。


    北平插上燕旗的那一天,布政使郭资、左参议孙瑜、按察副使墨麟、佥事吕震归附。


    燕兵起北平,通州卫指挥佥事房胜立即以通州降。


    燕军进蓟州,守城指挥毛遂举城投降。


    闻讯,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郭亨各以城来归。


    闻讯,丙戌永平守将赵彝、郭亮以城来归。


    靖难之初,朱棣当时的兵力才多少?即便拿下北平又能看到多少胜算呢?以当时朱棣的处境来说,实在是很难看到胜利的曙光的。


    或许下一刻等待他们这些部将的,便是死亡!他们也是常年征战的武将,会连这个都看不透吗?但即便如此,他们都宁愿跟随朱棣攻城略地、赴汤蹈火,也不愿受朱允炆这个正统皇帝的驱使。


    曾经朱棣带领他们所向披靡、横扫草原,给了他们温饱与富贵,给了他们尊重与优待,如今他们也愿以一身肝胆报偿这份恩情。


    在他们心中,他们从前是燕军,如今也是燕军。


    燕王从不负我等,我等亦以性命相报!


    我们不得不感叹一声,朱棣这该死的魅力啊!】


    视频中随着讲解的声音,燃烧的烽火中逐渐呈现出了北平周边卫所城池的山川地图,一顶燕字小旗在北平城中升起后,周边诸县的城头上顿时冒出来不少小脑袋,看见燕旗后欢呼雀跃着纷纷拔掉了朝廷的旗帜,也跟着竖起了燕旗。


    【拿下北平及周边诸县,朱棣马不停蹄又破了居庸关,直逼宋忠的开平,宋忠也是个坚定的保皇党,但很可惜他手下有一半都是当初被调过来的燕山三卫,他作为一个有多年实战经验的将领,竟然都无法完全调动这些燕山旧部。


    足见朱棣在北平的威望与人望。


    很快宋忠也被朱棣吃掉了,朱棣重新拿回了自己的三卫,还收拢了宋忠的败兵一万多人,就这样,他靠着手里仅有的八百人,不过几日便在北平与周边站稳了脚跟,手里的兵力也猛增到五万多人。


    谁来记得当初朱允炆是想要麻痹朱棣偷袭他来着?


    他别叫建文帝了,改叫送菜帝吧。】


    朱元璋:“……”


    虽说那鳖孙是太废了一点,但是老四在北平也太强了点。


    朱元璋忽然对自己分封诸王为藩王这件事头一回有了点悔意,他原以为只要设下诸多限制就不会有事,而且藩王拱卫京师总比安禄山节度使藩镇割据来得好,却忘了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有人甘愿当猪,而有人天生便是龙。


    【拿下宋忠后,朱允炆派出了领军十几万的耿炳文,但也被朱棣击溃,靖难之役前期,朱棣哪怕人数少于朝廷兵马数倍,却游刃有余、战无不克,一直没有输过。


    直到这一战,终于让他感到有些压力了。


    朱允炆收到前线连连失利的军情,着急了,他一不做二不休,派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剿北平。此时,朱棣经雄县、真定之战补充了大量的粮草与兵马,但与朝廷的五十万军比起来还是杯水车薪,面临再一次绝境,朱棣决定赌一把。】


    视频中飞快地演过朱棣如何拿下真定,如何轻易便破了耿炳文的十多万人马,看得在场武将们眼睛都发亮——绕背偷袭、长途奔袭数百里仍能顽强作战,燕王用兵好生厉害!


    当然除了深感受伤的耿炳文本人。


    【可他能拿什么作赌?他孤立无援,身后除了跟随他厮杀的将士,唯有北平。于是他留了一万多人马在北平,将北平交给了徐王妃、长子朱高炽、姚广孝与刚俘虏来的顾成等人,以北平为诱饵,挥军救援永平,真实目的是奇袭大宁!


    他要通过漫长惊险的迂回,从他弟弟宁王朱权手里获取大宁诸卫,削弱朝廷在东北的兵力,同时撕开包围的口子。】


    宁王?朱权?朱元璋此时还没生出这个儿子,因此还算淡然,只是心里不免忧愁:看来这孩子也要被拉下水了。


    徐达却微微摇头道:“以北平作赌,实在是险招。”


    燕王虽打了不少胜仗,但视频中能看到他并没有扩大多少地盘,北平仍旧是他唯一的大本营与根据地。


    他这是拿自己的妻儿家小赌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徐达此时已经完全将自己带入了老丈人的视角,真真为朱棣和自家闺女狠狠捏了一把冷汗。


    【但这一切,都要基于北平能守住的基础上。


    五十万大军对一万守军。


    他们能守住吗?


    在讲述靖难之役时,或许很少人会详细去谈北平保卫战中徐王妃以及城中百姓乃至妇孺对这场战役的影响。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在这场战役中,那一份始终闪耀、独属于女性的光辉。


    就像我们日后漫漫征途中跳入冰冷河水中为战士们搭建人桥的妇女,就像为革命英勇就义的秋瑾,就像在抚州拼到最后舍生跳崖的女战士,自古以来,并没有女子生来便柔弱。


    面对大军围困,徐王妃丝毫不畏惧,她率领北平城中妇女披甲上阵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她们:


    休言女子非英物,拼将十万头颅血!】


    作者有话要说


    徐达:我好像是燕王的间谍大队长。


    感谢在2024-06-1213:22:14~2024-06-1313:35: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言灵猫2个;武媚娘、雨萍与坤、白狐、鸭梨不要有压力、nanar、璃光、公子陌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百香果~香香、笑春风、星莼100瓶;MH81瓶;喵大人不喵咪73瓶;抹茶猫70瓶;茗包子58瓶;怎么才能瘦!!、俊豆丁50瓶;悠着点儿、离音歌42瓶;懒猫一只38瓶;fairy、只活这一世、一年四困、晨辉斜


    栗、贵族大小姐、兮兮聿修、反语、凉冬、锦李、崔瀺巉、余归、芒果果?、涔涔、Yuki諶、特斯拉线圈、逆流、又又、烨儿、沉辞、芝芝桃桃、青鸟殷勤为探看、酱紫儿、灰灰、兰摧玉折、依云、节操、小顾tx、莞之、努力还债中、61534740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