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东汉]我有母后 > 第 67 章
    邓绥想借着这次的水灾改革刺史制度。如今刺史一职的监察职能逐渐减弱,反而更多地涉入地方行政中。


    刺史职能的变化关系到中央集权。是郡县二级制还是州郡县二级制,行政区域的等级在历史上反复调整。


    郡县二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受制交通不利于地方处理重大事务,又不利于郡国联合处理事情。


    但州郡县二级,很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东汉现在的僚佐官都是主官征辟,比如张衡被南阳太守征辟为主薄做了七八年直到南阳太守调任京师。


    僚佐官由中央任命是在隋唐的时候,而僚佐官的改革涉及到选官制度,朝廷现在没有那么多的备用候选官吏,僚佐官这个暂时无法改革。


    因此,只能从刺史改革,扩大监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还有一个就是刺史有成为利益集团打击对手工具的趋势,当然邓氏也利用过刺史打击反对自己的人。


    邓绥是打定主意要改革刺史制度,重新强化刺史的监察职能。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刺史动起来,尽可能剪断与地方的联系。


    但是朝廷重臣有些不同意,世家豪族多不法,能像邓氏这样合族静居的少之又少。


    世家豪族对于门下的部曲佃客奴婢随意折磨虐打转卖,还有族人之间又有倚强凌弱侵吞财产,此类违法乱纪的事情数不胜数。


    若刺史监察职能加强,只怕很多世家都要受到冲击。豪族世家大多只会想着自己过得好不好,而不会去关注芸芸众生,但作为君王必须要关注。


    刘隆听着众人的争论,说:“母后所言也是朕所想,只不过是拨乱反正,诸公为何反应如此之大?”


    光禄勋斟酌道:“如今水旱蝗震,百姓流离,四夷为患,正需要刺史统筹全局,镇压不臣,恐刺史不在州部生乱。”


    刘隆摇头道:“光禄勋所言差矣,流民生乱乃是朕与诸公之过。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百姓能活下去,谁愿意去作乱?百姓流离,是地方与朝廷赈济不及时,地方豪族欺凌百姓。”


    “至于四夷,南匈奴投降,西羌平定,边患已平。朝廷怀柔抚恤,想必四夷乐意归义,纵然作乱,大汉亦有猛将强兵。诸公何曾听说有刺史能平定叛乱?”


    光禄勋看了眼皇太后,只见皇太后在皇帝说话时微微颔首。这人能做到光禄勋掌管军事,是邓氏一脉的力量。如今见皇太后同意了,心中一动,转头去觑邓骘的神色。


    邓骘神色如常,似乎对皇太后和皇帝的建议没有意见。他甚至还听到了邓骘说:“陛下和圣上,圣明烛照,考虑深远。”


    邓骘表明要支持皇太后,邓氏一系大部分都要跟着表态。


    东汉的皇权对于世家豪族而言还是很强大,一些重臣虽然持不同意见,但邓绥的决议依然强硬地执行下去了。


    期间,刘隆有补充道:“刺史要避开本州、姻亲所在的州。”这条也落实下去了。


    众


    人散去,邓绥和刘隆叹道:“实施容易,维持难。”


    刘隆看着邓绥露出坚定而温和的笑容:≈ldo;我会继承母后的政治理念一直支持下去。⊙⊙来[]≈完整章节”


    邓绥闻言,心中一暖,伸手抚摸着刘隆的头发,道:“我知道。”


    刘隆抬头看邓绥温和笑道:“大汉至今已经积弊重生,母后你尽管放手去做,只要对大汉对苍生有益,无论做什么发生什么,我都会坚定地执行下去。”


    邓绥微笑点头。为政者最怕什么?最怕人亡政消。大汉此时已经到了要改革的地步,再不改革,只怕结局比西汉末年更惨烈。


    邓绥作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自然预料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现在改革还能徐徐图之,越晚越难改。


    刘隆又道:“刺史虽然恢复旧制,但监察的关键还是在于得人。”


    邓绥点一点头,想起了察举制,道:“今年孝廉的初试考核在九月份,明年二月复试。”


    刘隆点头道:“我有个想法,只要通过初试,就保留复试资格。今年过不去,明年可以继续考核。”


    邓绥道:“初试过于简单。”


    刘隆笑道:“考核的人多了,自然要提高难度。就按照司空之前拟的规章分榜定录取的比例。”


    邓绥道:“那就等人多的时候再举行,现在慢慢来。猛然提高初试难度,怕人心不安。”


    刘隆觉得言之有理,又道:“母后,我想把初试和复试的主持人调换一下,尚书台负责初试,朝廷临时任命的官员负责复试。尚书令千石,临时主持考试的官员怕都在千石之上。”


    邓绥沉吟道:“尚书令官秩低,多为寒族担任,二公九卿二千石多为望族,怕有不妥。”


    刘隆闻言,想了一下道:“这是我考虑不周了。我本想新添最后一道考核殿试,由母后亲自主持。”


    邓绥闻言,纠正他道:“不是我,是我们。这个主意确实好,但现在察举人数少,初试复试对于孝廉来说已是麻烦,再加一层只怕他们不适应。”


    刘隆点头,道:“先按这样实行几l年,待这些人都习惯了再说这个。”


    两人说完话,外面的雨渐渐小了起来。刘隆饭后回去时,温润的雨丝落在脸上,抬头看去,只见德阳殿在漆黑的夜晚亮起了暖橙色的光芒。


    刘隆嘴角弯起,下意识地回头,崇德殿也如德阳殿一样亮着灯光,会心一笑。


    “雨会停,大汉会好起来的。”刘隆仿佛自言自语道。


    西汉有文景之治,大唐积累百年成就开元盛世,东汉不能到他这儿连个巅峰都没有国力就开始往下滑了吧。


    刘隆表示不服,不说像唐朝来个盛世,像西汉那样来个治世也行啊。


    晚上,雨停了,第二天太阳升起,天气又热了起来。


    水热容易生疫病,邓绥下令让官吏带领吏民清理街道城池。狂风暴雨过后,各郡上报损失,邓绥又免去减产严重的郡县田租。


    秋稼艰难地收割后,幽州和冀州又发


    生了地震,受灾郡国多达十二个。朝廷照例赈济抚慰。


    刘隆得知消息后,十分郁闷,道:≈ap;rdo;


    ?本作者星辉映川提醒您最全的《[东汉]我有母后》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江平劝道:“今年比往年强多了,圣上不必忧心。大汉疆域广袤,总有受灾的地方。”


    刘隆闻言,不得不承认江平说得有道理,深吸一口气道:“是啊。”


    灾异频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能做的只是赈济百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各地的孝廉要过来考试了。”想起这事,刘隆脸上忍不住露出微笑。


    江平跟着笑起来道:“我听说,这些孝廉都是在郡国考核通过后才推举上来的。不过他们再不敢推举不学无术的人了,今年春上因为所举非人罢免了不少郡国二千石。”


    事关自己的前途命运,这些郡国二千石不得不打起精神甄选孝廉。选人不学无术罢官,选不上人也有处罚。


    有些郡国二千石索性像朝廷一样主持了一场考试,邀请郡国有名望且符合条件的人都过来参加考试。考试通过的就送去中央,不通过家世再好也不行。考试的难度参照今年尚书台的复试。


    至于郡国太守为什么不选择初试难度?当然是因为若只通过初试没通过复试,不仅朝廷对他不满意,就是郡国百姓也会埋怨他白白浪费了名额。


    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太守将这些觉得“我也行”的人集合到一起,能过就当孝廉,不能过接着学继续考。


    太守们觉得自己聪明极了,做了一件不得罪人又聪明的事情。刘隆和邓绥笑而不语。


    想到地方出现的改变,刘隆的脸上露出笑容,突然想起一件事,对江平说:“你去找负责售卖书籍的人,我想了解下各地书籍卖得如何?”


    江平领命而去,没想到过来汇报事情的竟然是蔡伦。


    蔡伦拜见刘隆后,刘隆惊讶地笑起来:“怎么是你来了?”


    蔡伦温和而不失亲密地笑道:“奴婢估摸这圣上要看这些东西,就提前准备了一些。”


    刘隆颔首,笑着听蔡伦说五经书籍在各地的售卖情况。


    听完,刘隆道:“书籍的价格还是有些高。”


    蔡伦道:“纸张油墨的成本不低,即使不算雕版那部分,价格也不低。”


    刘隆道:“纸张可以选次一点的,油墨你再派人看能不能降低成本。哦,对了,纸张售卖如何?”


    蔡伦道:“现在各郡都有能造纸的人,纸张的销售不如以前。”


    刘隆闻言反而笑起来:“这是好事。当年府帑空竭,才用尚方局补充财源,尚方局本来就是服务宫廷的。现在纸张售价如何?”


    蔡伦道:“圣上说的是。漱玉纸等高级纸张大约在每张是十钱以上,次一等的大约在八钱至二钱间,最便宜的纸张也是一钱两张。”


    一钱在京师买两个胡饼,对于一般的人家而言还是过于昂贵了。读书习字的人少,需求少,不能走薄利多销,只能卖贵了。


    “你们定时举行一些优惠,折折售卖,哦,就是找个理由将书籍按原价的一半或者泰半价格售卖,或者允许士人抄录。”刘隆道:“尚方局售卖书籍,不是为了获利,而是推广教化。”


    蔡伦颔首应下,心中琢磨起来利用孝廉考试这个由头售卖起书籍来。


    刘隆心中叹道,还是缺读书人啊。


    唐朝时,世家之所以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寒族在政治领域崛起,逐渐顶替世家大族。


    百姓是大汉统治的基石,但寒族却是对付和顶替世家豪族的重要力量。只要寒族成气候了,刘隆就能和豪族硬碰硬。!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