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所以妈和爸你们不用太担心我, 我虽然是下乡了,但日子过得还行。”
况叶和况家人相处了的这一个月,最初的生疏感已经退却,甚至还处出了一些感情。
特别是况母和况父, 两人有些像他自己的父母。
对于两人的感情况叶不至于太深, 但也有一部分的移情, 如今把两人看做比较亲近的长辈。
两人对他的担心, 这段时间他也不是没有感觉到。
况家的小院并不大, 东厢和东屋还是挨着的,况叶如今的感知又非常敏锐, 好几晚上他都听到况父、况母谈起和他相关的话题。
平常没有表露的担心,在晚上夫妻对话的时候,就没有掩饰。
今天他就要离开潭城,此时家中也只有他和况父况母。
趁着这个时机,况叶就把他会制药的事告知了两人, 原因除了之后也瞒不住以外,自然也是有出于情感上的考虑。
这两年多的下乡生活,他和况家的通信算是频繁,况家父母不时都会寄些钱、物过来。
况叶期间也回礼,算是有来有往。
回潭城探亲这一个月, 况叶也了解到况家的一些情况。日子比起农村自然是不错,但也就是这个时代普通城镇居民的水平,寄给他的那些钱、物也是省吃俭用下来的。
“哪能不担心, 还有有钱也别太大手大脚,当然也别亏着自己。”听到这话, 况母稍稍的瞪了一眼况叶。
哪怕是知道自家老三下乡之后过的还行,但这个时代农村的条件始终是比不上城市的, 而且还离得那么远,况母哪能不担心。
“妈,你放心。”况叶还能怎么说,只能点头。
“老三,你师父叫什么名字?他现在是?”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况父开口问道。
自家老三学制药这件事,以前他们不知道,如今知道了,总得打听清楚才行。
而且这制药的师傅,如今的情况如何,况叶说得模糊,如果还在潭城的话,况父这边怎么也得上门拜访才是。
“师傅姓柳,道号清宁,他是游方道士,早在八年前就离开潭城了,如今也没有消息。”况叶拿出当初的那套说辞。
“道士?你现在也不知道你师傅的消息?”听到这话,况父眉头一皱,老三的师傅身份有些特殊他到不觉得麻烦,但是这么多年没消息,也不知道人还在不在。
想要感谢一下,也找不到人,况父不由的有些叹息。
“嗯。”况叶表情有些失落的点头。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得去赶公交车了。”旁边的况母提醒到,况叶乘坐的火车是下午两点钟检票,此时三人已经吃过午饭,得尽快过去才行。
听到这话,况叶赶紧背起最重的行李,心中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另外两个比较轻的布包,被况父、况母一人提着一个。
三人把况家小院的大门锁好,就朝着附近的公交站点走去。
途中也遇到一些邻居,看着况叶背着行李,以及况父况母先送的情形,也大致知道他假期结束,也都简单的唠叨了一两句。
况家人和邻里处得还不错,况家的这几个小辈也不是惹事的人,大家对况叶也是比较友好的。
再这样的情况下,唠叨的话,也多是叮嘱他要好好的。
对于这些善意的话别,况叶都笑着应答。
等况叶和况家父母等到公交车,在前往火车站的途中,况母也不由的谈起今年下乡报名的事。
“今年乡下报名的人比去年还要少。”
现在是二月中旬,知青下乡的报名早就开始了。相关的宣传,况叶也看到过。
诸如报纸上刊登的号召文章,宣传的标语这些。
但尽管有这些宣传,今年报名的人数,比起上一年仍然是下降了不少。
况叶会潭城这段时间,也有一些邻居和况家小弟差不多的同龄人上门打听下乡的生活。
对于这些来和他打听的人,况叶也没有什么隐瞒,下乡在这个时代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他其实算是知青中比较幸运的。
九大队的风气不错,同住的简修文等人也都是性子不错的人,在加上他如今还是一个男子,所以他这两年的多的知青生活其实算是相当不错的。
而知青下乡的地点很多,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如同九大队。
不说远了,就是九大队附近的生产大队,也不时会传出一些知青的情况,一些并不算得上好。
而那些风气不好的地方,甚至相当排外的地方,知青的生活可想而知。
至于更远的一些属于开荒队伍的地方,那里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的,只有从那里回来的知青知道。
春节期间的探亲假,回来的不只况叶一个,附近还有不少下乡回来的。
这些家长和符合下乡条件的青年,自然是打听到不少相关的信息。
□□年那样的报名盛况,自然是不再有。按照现在的报名情况,况叶大致估量了一下,今年下乡的知青,可能只有去年的一半。
也就是说这两年的报名人数,逐年递减约百分之五十。
“这两年城里的工作越来越难找,这么多闲散的青年,我怕会出什么乱子。”想到这,况叶低声的和况父况母说道。
回到潭城这一个月,况叶就看到不少闲散的青年。
再想到今年正是十年动荡的开始,他就有些担心在潭城的况家人,不由的想提前给况父况母打个预防针。
当然这话他不能大声宣扬,也就只能小声的提醒。
“这的确是个问题,前段时间我才听说了棚屋那一块地出了事。”况父听到况叶这话,也皱起了眉头。
这几年工作难找,闲散的青年在潭城游荡,偷鸡摸狗的事不少,前段时间南城边的棚屋区还闹出了人命官司。
况父、况母都是从建国前走过来的人,对于危险的感知程度自然是不低的,近几年潭城的治安的确有些不好的苗头。
“爸,小禾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这小子跳脱,得好好看着才行。小欣今年就十四岁了,我担心街上那些混小子。”见况父、况母的表情,况叶知道他们也是有感觉到什么的,就不由得再开口道。
对于况家小弟和小妹,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况叶还是非常喜欢两人的,并不希望他们在这场风波中遭受些什么。
“我和你妈会多看着他俩的,唉~这日子才好过没几天。”对于家中的两小,况父知道两人相对跳脱。经过况叶的提醒,他和况母自然会更多注意一分。
不过想到潭城目前的情况,况父也不由的叹气,这日子过的一点都不消停。
“日子该咋过咋过,叹什么气。”听到况父叹气,况母不由的拍了他一下。
况母自然是知道潭城的情况有些不对,但经历过风雨的她,知道这个时候人要稳住才行,唉声叹气可不能过活。
“咳,妈说的是,我们跟着伟人脚步,日子就能过好。妈这个你拿着,之后去书店可以买两本放在家里,你们平时也看看。”
况叶借助衣兜的遮掩,从空间中掏出一本□□递给况母。
虽然况家的历代成分没有问题,但为了以防万一,这□□况家人还是得准备好。
“这是?”况母接过不大的红色书册,小心的翻看了一下。
况母经过扫盲运动,加上她自己的刻苦学习,如今认识的字不少,翻看这书之后自然知道了这是啥。
□□第一版是□□年五月出版的,况母和况父他们之前听说过,却一直没有买过实体书。
原因是两人平时基本上不会去书店,一般也不会花近五毛钱去买书。
这书况母还是喜欢的,不过不准备收着,她之后去书店买就是。
“妈你收着吧,我手上还有。”况叶见况母要塞回来,连忙说道。他也没有说谎,这段时间去书店,这□□又买了几本。
□□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是由不同的出版社、印刷厂印制的。
况母最终没有把书塞回来。
公交车颠簸了半个小时,况叶终于抵达了火车站旁边的站点。
进到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况叶并没有等待多久,今天的火车难得的只晚了十来分钟。
“爸、妈,我到了给你们写信!”随着火车的启动,况叶和站在站台上的况父况母挥手道别。
随着火车渐渐使出车站,况叶看着况父况母的身影逐渐的遥远,却一直目送他离开。
直到再也看不见两人,况叶才收回了回望的目光,坐回位置上的时候,心中也不免有些惆怅。
果然人相处之后就会生出情感,当然还不想和况家人打交道的他,已经有些不舍了。
火车上还有和况叶一样的乘客,他这样并没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火车行驶了四十多个小时,终于在观市的火车站停靠,况叶拎起行李从拥挤的车厢中挤出来。
望着天边刚刚升起的太阳,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在火车上他已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过这四十多个小时的车程,真的是让人极为难受。
哪怕他如今的身体素质不错,四十多个小时的乘车,长时间的坐着不活动,加上车厢中的嘈杂影响休息,他如今的状态也不上的上好,比如那有些水肿的小腿。
不过他现在还不能休息,他还得去汽车站买票去安琼县城,之后在从县城坐车回丰水。
但此时汽车站的售票点的工作人员还没上班,他也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在附近找了一家饭店解决早餐。
早饭吃完之后,还在汽车站等了一会儿,才买到回安琼县城的车票,不久后乘坐的汽车朝着安琼县城出发。
第102章
临近中午的时候, 从观市出发的汽车抵达安琼县城,况叶在车站附近找了个饭店吃了午饭,又继续乘坐班车回丰水。
在班车上继续颠簸两个小时,他在丰水的场口下车, 此时已经是半下午。
身上背着行李, 两手还各提着一个小包, 况叶也没有在丰水场镇逗留, 继续赶路回九大队。
再徒步行走了近两个小时, 九大队的房屋终于出现在眼前。
“况知青,你回来了。”
“嗯, 回来了。”
在回住处的期间,况叶遇到不少队员,看到他的身影,队员们也简单的打了声招呼。
况叶也一一的回应。
等他走到住处,简修文他们并不在, 此时他们还在地里忙活,下工还得有一会儿。
趁着这段时间,况叶把自己的行李整理了一番,也烧水洗了一个澡,把有些腌入味的衣物换下来。
他十二号下午从潭城出发, 抵达九大队已经是十四号的接近傍晚的时候。
看似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却是相当耗费精力的,整个人都有些显得憔悴。
洗完澡, 换上干净的衣物,才精神不少。
就在他洗换下来的衣物时, 听到小院外传来的动静。
“叶子!你回来啦!”刘康民的声音老远就能听到,况叶就算没见到人, 也能从这声音中听出喜悦。
“回来了,我在洗衣服。”手上正在搓揉这衣物,他就没有出去,而是在洗槽这边回了一声。
听到后边的动静,刘康民不久后就出现在洗槽的旁边。
“叶子哥。”
“叶子。”
“叶子,你这一个月一点肉都没长啊。”
首先招呼况叶的事张友岁,况叶见到他还是有些意外的,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早就回来了。
简修文见到况叶也很高兴,高兴的招呼道。
刘康民就要更活泼些了,直接跑到况叶的身旁,勾着他的肩膀仔细的大量了一番,有些调侃的说道。
“江子,什么时候回来的。”对于刘康民的打趣,况叶直接没理,而是有些好奇的问张友岁。
“昨天回来的,也就比叶子哥你早一天。”张友岁笑着答道。
他家离得近,就在锦城,来往的车程花不了多少时间,其实比况叶还要晚出发一天。
“叶子,你和江子都太老实了,要我说你们就该留到假期的最后一天才是。”
刘康民见状,笑着咧出一口牙,他就觉得两人太老实了,竟然在假期规定的时间内回来了。
要知道大多数知青,都会尽可能的在家待到假期结束,反正现在的交通不方便,到时候说耽搁了几天,也没有人计较太多。
对于刘康民这话,况叶也没有反驳,也就听着笑笑。
他当然知道这么做是可以的,不过他在潭城的事已经办的差不多,而且况家人后面也后要忙自己的事,多待两天和少待两天没有什么区别。
“时间不早了,我们摘点菜准备晚饭。”简修文对于刘康民的这说法,也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如今天还是黑的比较早,他们的赶紧准备晚饭才行,而且在田地里忙活了一下午,中午吃的早就消耗干净了。
之前领到的口粮他们每个人都没满三百六十斤,为了不至于最后拉饥荒,如今每餐的主粮都减少了些。
粮食减少了,但为了不饿肚子,就需要蔬菜这些来填补。
今年住房旁边的小菜园和张友岁那块小坡地,都被早早的规划好,种植了些能填肚子的蔬菜。
至于前一年种植的西瓜,今年他们只打算种几株,不会占据太多田地的同时,也能够解解馋,以及留些新种子。
之后简修文三人也忙着准备晚餐,况叶把衣物洗完之后,也加入了其中。
晚餐有况叶添的家乡特产,几人自然吃得比往常要香。
饭后,几人洗漱的同时,聚在堂屋闲聊了一会儿,之后也就各自回房休息。
况叶也是如此。
一个月没有睡人的床铺,早在他整理行李的时候就收拾好了。
连续几天乘车,让他没有休息好,今天况叶也不准备进入空间,直接躺在枕头上,很快就陷入了梦乡。
翌日清晨,睡饱的况叶,精神满满的起床。
和简修文三人吃完早饭后,也跟着一起去上工了。
“这天有点热啊!”上午忙活了一会儿的况叶,就把衣服敞开了一些。
他现在后背上有些被汗水浸湿。
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只盖了一床棉被,因此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就减少了一件,没想到在地里干活没多久,这汗水就流淌成这样。
“今年要比往常热得早些,不过一场倒春寒还是得冷回去。”一旁的简修文也和况叶一样,停下手中的活计,把衣服敞开了不少。
他已经在观市这生活了近四年,对于当地的气候也有一些了解,今年比起往年来说,暖起来的时间更早。
不过这样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一般一场倒春寒气温就可能再次回到冬季的温度。
“倒春寒啊,希望不要来的太凶猛,不过下点雨也好。”况叶想到倒春寒的威力,他如今的身体好,到是受不了太大的影响。
但九大队的一些体弱的队员就不行了,每年这个时候,有不少队员因倒春寒受冻着凉,甚至一些老人挨不住走了的也有。
他虽然是卖药的,但也不希望其他人遭这份罪。
不过这雨倒是该下一点了。
今天跟着简修文他们来上工,况叶就发现地里的土壤有些干燥,问了一下简修文他们这一月的雨水情况。
他回潭城探亲这一个月,九大队这边就下了三场雨,而且雨量小且持续时间不长。
也就稍稍把土打湿的程度。
如果再是这样,小麦油菜的产量怕是会受到影响。
小麦、油菜如今快要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雨水不足的话,肯定是会影响生长情况而导致减产。
不仅况叶为下雨的事担忧,队员们也同样如此。
去年才因为水灾导致粮食减产,年终分到的口粮就已经不足了,就算能买到返销粮,但还是得勒紧肚皮过日子。
毕竟粮食不是你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
要是今年的小麦再减产,这日子怕是要更难过。
就在众人的期盼中,一场倒春寒来临,伴随而来的是一场持续了两天的降雨。
“嘶~一下就变得这么冷。”刘康民裹紧身上的衣服抖了一下,一场倒春寒让气温骤降。
明明昨天穿两件衣物干活,都还热的冒汗,今天就得把棉袄拿出来穿上才行。
“拿毛巾擦擦水,要是着凉了可不好受。”简修文见到刘康民一头湿发,就赶着他回房间去找毛巾擦头发。
“我也要去擦擦身上的雨水,待会儿再熬点葱姜水。”一起从外边回来的况叶也和刘康民一样进屋去找毛巾,同时也打算带会儿熬点葱姜水。
和他俩一样的简修文和张友岁,也都各自回房找毛巾。
这雨从昨天傍晚就开始下,今天早上的时候,降雨停歇了一会儿。小队长就没通知不上工,四人就和往常一样去上工。
结果在地里忙活了不到一个小时,这雨又淅淅沥沥的下起来。刚开始还是毛毛雨的状态,但后面雨势变大。
见此,小队长陈繁荣也就通知大家回家。
这样的气温,冒雨干活,要是雨小且下得不久,还可以坚持一下。但这雨明显有一直下的趋势,继续上工显然就划不来了。
这样的天气太容易感冒了。
况叶四人也就冒雨回到了住处。
把自己收拾干爽,况叶和刘康民带着斗笠,去旁边的小菜园拔些大葱,以及采摘一些今天要吃的蔬菜。
“叶子,你说我们今年能吃上这樱桃吗?”在摘菜的时候,刘康民看到边上的樱桃树,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这樱桃树,是况叶下乡之初就种下的,当时是从队员家换来的。
当时是种下的时间不对,外面做掩护的头一批没有成活,如今长成的樱桃树是在况叶空间中成活后移栽出来的。
这一点刘康民不清楚,但对于这些果树他已经馋了两年了。
之前樱桃树,以及其他的果树,有零星的孕育花苞,不过都被况叶打掉了。
说是树苗太小,太早结果子的话,影响后面的产量。
这个原由,刘康民也了解,毕竟他从队员们那听来一句话“桃三杏四梨五年”,说的就是果树一般要多久才能挂果。
况叶当初种下的果树,除了枇杷苗是实生苗,沙果据说是两年的果苗,其余的都是扦插的苗。
因此要不了这么久的时间,但苗子不大,肯定还是有影响的。
经过两年的生长,如今这些果树已经长大不少,就在前不久樱桃树开了花,这一次况叶倒没有把花打掉,准备今年就开始留果。
结果这倒春寒就来了。
刘康民在农村生活了这么就,自然是知道樱桃开花后,如果时间不对,遇到倒春寒,这果子到时候能不能吃上就得打个问号。
“应该能吧,你看这果子不是都结上了。”因为刘康民的话,况叶也把目光转向两颗樱桃树。
树上的花其实已经凋谢了,只不过还有些花蕊没有完全掉落,花蕊中间已经能看到一粒小小的果实。
况叶记得只要这樱桃授粉成功,倒春寒对它的影响就不太大了。
只有那种才刚刚开花的时候,遇上大降温,导致花粉不能正常发育,造成授粉不成功,才会影响后面的产出。
“是有果子了,今年我们终于有希望吃到这樱桃了!”刘康民也仔细的看了看,想到樱桃的味道,就相当的高兴。
“好了,这些菜应该够了,我们回去吧。”况叶见此不由的笑着瑶瑶头,提醒他们该回屋了。
冒雨摘菜,还是有些冷的,而且这葱姜水也得赶紧熬上才是。
第103章
一碗有些烫口的葱姜水下肚, 整个人都微微冒汗,人也一下暖和起来。
下雨导致不能上工,况叶和简修文他们也就难得的休息了两天。
不过在这期间,四人也并不是什么事都没有。
况叶正好趁着这两天, 制作些药品, 他二月中旬才回来, 而三月初又将交付下一批货, 得抓紧时间才行。
简修文他们也不闲着, 趁着空闲,穿着蓑衣斗笠去磨坊加工一批粮食。
期间还把去年收获的蔬菜种子挑选出最好的, 等到雨停之后,温度稍稍再升高一些,就进行育苗的工作。
外面在准备初春的蔬菜育苗,况叶空间中的育苗工作也在进行。
回潭城的那一个月,况叶进入空间的时间不多, 只有他在独处的时候,才会偶尔进入空间。
进去之后,也是把田地间的需要采摘蔬菜、药材、灵植匆匆的采收完成,存储好便出了空间。
直到回到九大队,况叶每天晚上才又恢复进入空间的日常。
如今空间中大部分田地都种植着药材, 这些药材有些是多年生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进行采收。
但也有诸如金银花这样的药材, 在固定的时间段采收其部分组织入药。
他种植的药材种类不少,大部分的时间也才一年多, 如今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管理。
除了药材,三种灵植如今也需要花些时间。
云芝草因为规模还未扩大, 只是偶尔看一眼它的生长情况。但朱栗果和晴玲花如今加起来有半亩,每天都有成熟的朱栗果和可以采摘的晴玲花。
朱栗果和晴玲花采摘下来,存储到一定数量之后,一部分会被况叶制成药,一部分则会进行炮制,以便储存的更久。
最初种下的那些果树,经过两年多的生长,它们比外面的要高大许多。
外面的果树况叶都准备留果了,空间中的就更不用说。
因为空间的特殊性,如今这些果树上都挂着一个个青涩的小果,相信再等不久就能尝到味道了。
而种植蔬菜的那块田地,是他最近消耗精力最多的地方。
上一批蔬菜前不久就淘汰了,如今正在准备下一批的育苗工作。经过两年的多的种植,如今空间中的葱姜蒜三种调味料作物,规模也扩大了不少。
为了有充足的库存,这三样他也每种都种植了约五个平方。
至于其他的蔬菜,况叶根据自己的喜好,种植面积在五到十个平方不等。
主粮、杂粮如今况叶的库存不少,这次就没有打算种植。
不过种完这些,田地还有空余的半亩多,这是他专门留下来的。
一是,轮换作物的种植位置,以便它们能更好的生长。虽然这是处在空间中,他还是准备遵循这种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二是,一些药材或者其它作物的育种,专门的地块,比较方便。
三是,以防万一。如果有新的计划和想法,他不至于把其他地方的药材、作物给拔掉。
这场倒春寒连续下了两天的雨,况叶他们也就连续两天没有上工。
因为预防得当,在这场大降温中,四人也没有出现感冒的症状,在雨停的第三天就正常的开始上工。
一场雨水,让田地里的突然得到了充分的湿润,田间的作物因显得精神奕奕。
九大队的队员们,都因为这场算是适时的雨高兴不少。
但雨后一个月,队员们再次挂上了愁容。
自从那场连续两天的降雨之后,气温又逐步的升高,让大家的衣物再次减少。
这样的温度,大家并不觉得异常,毕竟三月的天,再来一两场倒春寒是非常正常的,到时候气温必然会降低。
正如队员们所料,气温升到高点的时候,一场倒春寒如期而至。
但和之前的倒春寒不一样,降温的时候伴随的雨水却少得可怜。
一场雨也就淅淅沥沥的飘了几颗,时间也非常的短,其余的时候就是刮风而已。
整个三月有两次比较明显的降温,但伴随期间的雨水却比往年要少许多。
在其余时间也只零星的下了几场小雨,但就连地面都没能打湿。
一个月的雨水如此之少,地里的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生长自然是受到了影响。
面对这样的天气,队员们自然是高兴不起来的。
如果四月再是这样的天气,哪怕有从大河中提水灌溉田地,小麦、油菜等作物也就能堪堪能保住成活,产量是必然会受到影响的。
九大队这边可以引水的安溪河,经过一个少雨的冬季,如今的水位并不算高。
而且安溪河流经的生产大队也不少,今年三月降雨少的情况,也不止是九大队这边。
况叶每个月要去丰水送货一次,期间也听到不少消息。
今年整个县城三月份的雨水都不足,而且不仅仅是县城,观市、甚至周边的其它几个地级市都一样,三月的降水都偏少。
这个时候大家都想保住地里的粮食,提水灌溉这件事关乎到每个县、每个公社、每个生产大队的利益。
期间关于提水站启动灌溉的事,扯皮的事不少。
就在队员们一脸愁容的时候,老天爷却并没有因此转变态度。
四月过了一半,降雨依然不足,地里的小麦都有些萎蔫儿,原本该饱满的麦穗也发育不足。
除了小麦,油菜也稀稀拉拉的伫立在田间,上面的种荚也显得干瘪。
其他的诸如胡豆、豌豆这样的杂粮就更不用说,情况也不是很好。
如今这样的景象,还是队员们尽力挽救的结果。
因为降水不足,提水站灌溉了两次,但更多的时候,是靠着队员辛苦的从九大队的小河渠中取水灌溉。
小麦、油菜因为关乎口粮和食用油,被时刻的关注着。
那些野草、杂木,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
原本在这个季节,是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的时节,但路边的野菜杂草却不如往年那么有活力。
春季常见的野菜,今年也是小小的一团,因为缺水的原因,队员们挖野菜添菜的机会都少了。
当然草药的生长也受到了影响,况叶这边的制药都受到了些影响。
之前队员们采摘的草药,交给大队上换取公分。大队上的草药库存,一部分交换给况叶制药,一部分还可以拿到收购站去卖钱。
但现在,况叶交换来制药的草药,库存都有些不足,让他不得不去徐家药铺采购。
至于之前刘康民惦记的樱桃,前不久况叶四人倒是吃到一些。
不过这樱桃能够成功收获,还是靠的他们不时的浇水灌溉。
连续两个月的雨水稀少,为保证地里农作物的生长,如今九大队的小河渠已经只有一股细流了。
冬季储水的堰塘、水田的水位也非常的低。
今年堰塘中的鱼,大队上都提前卖了,养鱼的时间比往年要短,鱼没有往年大,这收入自然也少了几分。
“我们今年再多种点红薯吧。”这天傍晚下工,四人在厨房中忙活的时候,况叶开口道。
今年的春旱,地里的小麦必然减产,那么年底的口粮分配必然也会减少。
之前的分到的口粮就不够,他们就如今每餐的主食就比以往少。
原本况叶四人就决定多种些红薯了,但这两个月的情况,让况叶感觉很不好,心中担心后面的情况会更严重,所以提议再增加些。
他们四人的自留地,就是屋子旁边的这块小菜地,和屋后的一小块约一分地的坡地。
加起来总共面积约有近两百平米,大部分中红薯的话,能收获不少。
而且况叶准备让大家换个品种,就是他空间中的蜜薯。
当初去县城参加药工考试时,他给农业局办公室送去了好几袋蜜薯。
之后的事情他就一直没有再管。
如今已经过去了快两年,前不久他终于听到了蜜薯的消息。
据说农业局得到这蜜薯后,发现它的甜度和口感不错后,就进行了试种。
当初况叶给的几袋红薯,差不多能做六亩的红薯种,农业局的工作人员种植了五亩。
因为种植的时间相对要晚些,当年也就只有五亩。
但到收获的时候,红薯的亩产却惊到了农业局的工作人员,每亩的产量竟然达到了五千多斤!
要知道这个时候红薯的产量虽然是众多粮食作物中产量最高的,但一般也就一千多斤,种的好话产量能到两千多斤。
足足三倍的产量,让蜜薯备受重视。
它的来源自然是又被盘查了一遍。
不过当初农业局这边就没找到人,后面协同其他部门同样没找到人。
蜜薯的来源存疑,让想推广的人有顾虑,但亩产五千多斤的诱惑就在面前,如今这个时代谁能抵抗得住这个诱惑。
第二年农业局的人把五亩地的收获,基本上都做了红薯种,而且种植的时间分了两波,扩大了种植面积。
最终的收获的时候,虽然受到水灾的影响,产量有所降低,但平均亩产依然保持在了三千斤以上,最高的依然有五千多斤。
两年的种植,蜜薯的危险性没有看到,但优势却是显而易见。
于是在今年,县城就准备在一些公社试点种植,况叶也听到了这方面的风声。
去丰水场镇的时候,他还专门去场镇的种子站看了一眼,确认就是他当初给出去的蜜薯。
如果他们四人的自留地拿出四分之三种植这些蜜薯,那么也约有一百五十多平米,到时候也能收获就比一般的红薯高不少。
“今年这天气有些不对,多种点也好。”听到况叶的提议,简修文点头到。
想想即将收获的小麦,他心底也是愁得不行。
刘康民和张友岁也没有意见,红薯比较耐旱,是救命的粮食,多种一些也好。
第104章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商量好增加种植红薯的面积, 关于品种这事也找三人谈了谈。
“种子站那边出了一个新品种,据说每亩产量至少能有三千多斤,而且味道也好,我们今年要不就种植这个?”
“又有新品种?”听到这话, 简修文不由的惊讶道。
而且这个新品种的产量竟然还这么高, 听着怎么有种不太靠谱的感觉。
至于他为何说“又”, 原因是就在前两年, 也就是□□年的时候, 九大队这边种植的红薯其实就迎进了新的品种。
之前本地种植的红薯,是叫做南瑞苕的一个品种, 比更早之前的老品种二红皮等品种的产量要高不少。
不过在□□年的时候,安琼县城这边引进了四个新的品种,其中解放3号和农林4号,最为受欢迎,它们比南瑞苕的产量还要高不少。
况叶这两年多在九大队见到的红薯, 其实大部分都是这三个品种。
“这个品种的名字叫什么?”刘康民听到亩产的时候,两眼都有些放光,要是真是这样,那怎么也得种这个。
“叫安琼蜜薯1号。”况叶之前去种子站的时候,自然是打听了蜜薯相关的消息。
如今这个蜜薯直接以安琼县的地名命名, 没有同类型的红薯,所以以1号开头。
“产量真的有这么高吗?”张友岁也下乡两年了,对于目前红薯的亩产也相当的清楚。这个安琼蜜薯1号的产量, 是在是超出太多,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我听种子站的工作人员说, 如果种植的好,产量还会更高呢。”况叶点头道。
蜜薯最理想的产量他是最清楚的, 空间中虽然没有种满一亩过,但这两年他也陆续种植了几波。
除了最开始种植了近一百五十平米,收获了一千三百来斤的红薯,后续种植的面积虽然比较少,但收获的红薯数量,仔细换算一下的话,亩产其实有六千多斤左右。
比起外面种植的最大亩产,还要多上一些。
不过张友岁的担心他也理解。
下乡生活两年,和队员交流时,也不免谈到当初“大/跃进”那个时期,那个时候虚报产量“放卫星”的事给大家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所以听到这么高的产量,有所怀疑是正常的。
“那我们后天赶集去买点这个新品种?”简修文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搏一搏。
要是真如种子站的工作人员所说,那种这个新品种就是赚了。
“行。”刘康民和张友岁也点头。
“那我们先把育苗厢弄出来。”况叶也说道。
这红薯种买回来之后,得赶紧种上才行,如今塑料薄膜极少用到农业上,育种的时间在这个时节比较合适。
至于大队上会不会种植这个新品种的蜜薯,况叶并不需要担心。
既然丰水公社的种子站已经出现了蜜薯,那么公社下辖的二十四个生产大队必然会种植一部分蜜薯,只是面积大小的差别。
不过具况叶对大队长陈庆国的了解,他一定会尽可能多种一些,公社给的红薯种份额,会不打折扣的去弄回来。
事情也果然不出况叶的所料,就在他们把自留地所需的红薯种种下去的同时,大队上也开始了红薯育苗的工作。
用来做种的红薯就有这安琼蜜薯1号。
天气干旱少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但队员们还是在坚持。
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红薯等,这些夏季作物的育种工作依然在进行。
不过考虑到如今缺水的情况,大队上增加了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
四月的后半个月,降雨仍然没有增多,进入五月份依然如此。
因为少雨,这两个月的气温比往年要高不少。
队员们顶着比往年要热的天气,不仅忙着育种,还忙着收获。
小麦和油菜这些虽然发育得不怎么样,但还是能收获一些。
等到小麦归仓,油菜籽、豌豆、胡豆这些也通通收获完成,这次因为春旱造成的歉收队员们也都清楚了。
这次旱情导致减产约三成,这还是期间灌溉过两次,队员还时不时挑水浇水补救的成果。
得知这样的消息,大家的心情都不怎么好。
本来去年就受了水灾,导致今年要勒紧肚子过日子,就盼望着今年能有个风调雨顺的好年,但一开春就是旱情。
这样的情况,下一年的口粮已经可以预料,还得饿肚子。
想到这,谁的心情都好不了。
结果这还不是最为糟糕的状态,望着头顶的烈日,况叶心下的担忧就一直没有落下过。
进入五月以来,气温逐渐升高,他和简修文他们一起在地里上工忙活。
和队员们一样,都盼着一场大雨落下。
如今刚刚种植下去的红薯藤、玉米苗等,都需要一场雨水的浸润,让其生根成活。
但这场雨怎么也落不下来。
看着地里蔫蔫儿的苗子,他和队员们只得马不停蹄的挑水进行人工的浇灌。
为了保住这些苗子,如今大队上的小河渠已经快断流,堰塘中的水也快要见底。
为了给田里的水稻留一点水,甚至用了一部分井水灌溉。
看着这些红薯苗和玉米苗终于缓过劲儿来,但况叶和队员们却高兴不起来。
现下这苗子是保住了,但要是再不下雨,后面的一切都是徒劳。
就这样,五月一晃而过,时间来到六月。
因为缺水这事,据况叶所知,大队长陈庆国急的嘴上都起燎泡,几乎快要天天往公社跑。
为的就是提水灌溉的事儿!
连续三个月的雨水稀少,已经让水源不是很丰富的九大队捉襟见肘。
附近的几个生产大队也同样如此。
现在整个九大队,除了一些水田还有些没有干透,就只有饮用的井水还没见底。
为了保证饮用水,队里不可能再用井水来大面积浇地。
这几天况叶已经听不少队员说,他们用水的井水已经下降得很厉害,甚至打起来的水都有些浑浊了。
说明这井水已经快要见底。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居住的房屋后面的水井,这段时间他也关注过,水位下降得厉害。
往年水面离井口也就一米左右,雨水充沛时,甚至快要和井口齐平。
但现在,井水水面离井口快要有三米了,虽然不至于见底,但据况叶观察,井水如今也只有一米出头的深度了。
九大队这边的水井,一般都是潜水井,深度一般在四到六米不等。
这样的水井,极易受到气候的影响,一旦干旱严重,地下潜水层水位降低,那么水井的水位也会随着降低。
因为井水这事儿,已经有队员家准备淘井,再把水井挖深些。
而大队长陈庆国为提水灌溉这事儿,往公社跑却一直没什么好消息。
今年不仅是观市这边旱情严重,附近的几个市也同样旱得很,河水灌溉这事有太多的利益纠葛。
期间扯皮的事太多。
建设在圆坝公社的提水站,可以灌溉好几个公社,但安溪河旁边建设的提水站不只这么一座。
许多公社都指望着河水救命,之前春旱的时候,经过一番扯皮,九大队这边提了两次水。
如今到六月,却已经不是扯皮的事。
而是河水不足以支持灌溉的问题,如今安溪河的水位已经非常的低。
先不说能不能提水的问题,就是把河水运送的各个生产大队,经过漫长的水渠,期间的损耗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提水灌溉的事没有结果,况叶和队员们听到消息后,心情更是沉重几分。
随着进入六月中旬,水田中的泥土也渐渐干燥,水稻秧苗暂时还能保持活力。
但所有人都知道,要是再没有水,水稻最终也会干枯。
而旱地里的作物,已经陆续出现枯萎的情况。除了比较耐旱的红薯、高粱、玉米还有些绿色,其他的作物大多一片萎靡。
看着这样的情况,况叶和队员们心中极不好受,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没有降水,小河渠断流,堰塘和水田如今也没有了蓄水,而家中的水井也都是堪堪能用。
面对这样的情况的,大家只能无奈的放弃这些田地中的作物,祈求来一场及时雨。
就连每户人家的自留地,大家也只能尽量的保住一小块地,其余的也没有多余的水拿去灌溉。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的自留地不大,加起来也就两百平米左右,其中五分之四都种着红薯,剩下的五份之一是蔬菜瓜果。
红薯相对比较耐旱,目前勉强能够保住。
而蔬菜瓜果,如今已经有一小部分出现焦枯的情况,这还是况叶他们尽力供水的结果。
其实况叶他们每天的用水比起队里的大部分人都要富足些,一是他们屋后的那口水井还算禁用,目前没有出现干涸的情况。
二就是因为况叶了。
空间中的泉水,他每天都会在夜间的时候,避开简修文他们引出来一部分到水井中。
不过他并不敢弄太多,以免井水水位过于异常。
晚上引入水井中的泉水,经过一夜的时间,有一部分会浸润到水井周围的土壤中,第二天的水位就会看着和往常没多大区别。
如此一来,他们屋后的这口水井长期保持着一个固定的水位。
这样的情况,还让刘康民几人感慨了一番。
连连夸赞,屋后的水井真是一口好井!
引出来的这些泉水,让水井的水位一直保持,况叶他们才能够保住他们的自留地。
泉水虽然有微弱的灵气,但在大环境下,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也就是让况叶他们自留地里的作物,能够多坚持一些时间而已。
整个六月九大队的干旱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大家期盼的及时雨一直没有下下来。
而就在这时候,况叶看到一则报道,心情更加的沉重。
第105章
七月二号这天, 况叶和往常一样前往丰水场镇。
今年春夏连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他制药售药的事,却一直在继续。
不过因为旱情, 他的药品产量也受到了些影响, 原因是原材料的一部分缺失。
哪怕是有徐家药铺这边作为补充, 一些药材也没法满足他的需求。
为此, 他如今的一些药品大部分只能保障供给个卫生院, 以及九大队的医疗站。
私人购药的需求,况叶这边已经减少了一部分数额。
每个月固定二号给卫生院这边送货, 同时况叶还要去一趟公社的办公地点,特别是这个月。
今年已经过了一半,上一个季度已经结束,关于税款缴纳的标准,夏办事员这边要再次核准。
抵达丰水场镇后, 况叶先前往公社的办公地点,找到夏办事员,把上一个季度的账本和票据等交给他审核。
两人已经打交道两年,程序已经相当的熟练,聊了两句况叶准备先去卫生院把货品交接了再过来。
不过就在他准备提出告辞的时候, 看到了办公桌一旁的报纸,一下就被上面的标题吸引住了。
这份报纸是安琼县城发行的报刊,吸引况叶的标题主要是“文化/革命”这几个字。
标题的内容是, 六月份的时候,县委成立了相关的办公室, 并且开展相关的运动。
“夏办事员,这报纸我能看看吗?”况叶想要仔细的看看这份报纸, 但得问一声才行。
“可以。”夏办事员听到这话有些意外,不过他和况叶已经非常的熟悉,并不介意他翻看桌上的报纸。
得到允许之后,况叶拿着这份报纸看了起来。
这份报纸不仅报道了县委成立相关办公室,还转载了日报的一篇社论。
社论的内容夸赞了“大字报”这一事件,其中还有一则关于揪斗的消息。
在上个月中旬后期的时候,首都的京大发生了一起“揪斗”的乱打乱斗事件。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况叶的眉头不由的皱起。
对于十年动荡时期的历史,他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当时是非常的混乱。
现在看到这份报纸,才知道事情竟然已经开始发生。
如今整个观市经历了春夏连旱,本来就处在一个比较糟糕的境况。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十年的动荡也已经逐渐展现端倪,两件事加起来,将会造成怎样的局面,他心中也没有底。
报纸看完后,况叶尽量的维持住情绪,离开公社办公地点,走到外边的街道上。
七月已经是盛夏,站在烈日下,身处热浪之中,却感觉到一股寒意。
尽管早就知道这一天的到来,但真正迎来这天,况叶的心情却是无比的沉重。
历史书上的记载,直到他身处其中的时候,才知道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
以往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其实也就了解个大概。
这一年具体的事件,特别是关于气象灾害这些事,况叶是一点都不了解。
这场旱灾已经让人精疲力尽,再加上十年动荡开局,一股巨大的无力感袭向况叶,让他整个人都些恍惚。
机械的走到卫生院,看到等待看诊的老乡,他才逐渐缓过神来。
无论再多的风雨,生活还是得继续不是?
况叶努力收拾好心情,找到正在忙的蒋卫生员,等他空出手来,赶紧把这次药品交接完成。
“况知青,消暑丸你那边还能多做一些吗?”交接完成之后,蒋卫生员试探性的问道。
因为今年旱情的关系,温度比往年要高不少,消暑丸的需求量自然也扩大了不少。
但蒋卫生员也从况叶这知道,制药的原材料受到了影响,他这边的供应有些紧张。
如今进入了七月,再过十几天就将进入三伏天。观市这边七、八月是最热的两个月,到时候消暑丸的需求必然会增加。
卫生院这边也有其他类的消暑类药品,但况叶提供的消暑丸,是最受欢迎的那类。
这原因不仅仅是效用好,还因为是作为丸剂,服用方便也是一大优势。
“很难,我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在药铺那边多买些原材料吧。”况叶摇头,今年消暑丸的产量,其实和前两年没有多大的差别。
虽然受旱情影响,有些药材出现了短缺,但徐家药铺可以补充一部分,再加上他空间中的药材也可以补充一些。
消暑丸的产量他尽力的保证了之前的数量。
空间中的药材他不能拿出来太多,要不然这账就很难不出问题,如今只能寄希望徐家药铺那边能给力一点。
实在不行的话,他只能到县城的药铺去看看。
“唉,好吧,到时候有多的况知青直接送过来就是。”见此,蒋卫生员叹了一口气,只希望况叶能买到更多的原材料。
和蒋卫生员聊了两句,况叶就提出了告辞,蒋卫生员那边也有事忙。
离开卫生院之后,他去了一趟邮局寄信。不过在寄信之前,他借用代写人的桌子再添加了一页信纸的内容。
十年动荡已经开局,他和况家人的关系如今也亲近了几分,自然对远在潭城的他们有些担忧。
特意多增加了一页的信件内容,叮嘱一番况家人,当然内容他也尽量注意,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把信件寄出去之后,况叶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能提醒的他已经尽力,经过之前一个月的相处,他对况家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处事还算谨慎,希望不要出什么问题吧。
寄完信,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况叶就再次前往公社办公地点。
再次见到夏办事员的时候,账目他果然已经审核完成,这次需要缴纳的税款也算好了。
况叶缴纳完税款,带着盖好章的小册子再次离开。
他下一个目的地是徐家药铺。
“徐小哥,这些药材现在你们这有多少,能不能多给我些货?”抵达徐家药铺,况叶就找到抓药的徐小哥。
最近短缺的药材他都单独的列了出来,直接把单子递给徐小哥,询问药铺这边的库存。
“况知青,这些药材最近我们药铺也用的多,能给你的只能按照上次的量。”徐小哥仔细看完了药材单子,翻看了一下目前的库存,给出了一个答案。
这几个月,况叶来药铺进购药材,已经增加了不少的种类。
这些原本是当地常见的草药,但因为干旱的原因,整个产量都受到了影响。
之前徐家药铺拿货没受到太大的影响,原因是县城这边的药材库存还有一部分。
现在库存也开始紧张,所以况叶这边想多要徐家药铺这边也提供不了。
能够保证他之前的订货量,已经是这几个月他购买的货量在那,药铺以此能从县城拿到些货。
“好吧,麻烦徐小哥给我拿之前的量。”听到这样的回答,况叶心中叹息一声,他现在还能买到之前一样的量,也算是徐家药铺和他合作已经的缘故。
等徐小哥把他所要的药材配齐,他才背着大半背篓的药材离开。
之后他也没在场镇上逗留多久,去供销社买了些日常用品,在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午饭,带了几个豆沙包子就回九大队了。
至于集市,况叶今天就没有去逛。
七月的太阳已经非常毒辣,加上之前的干旱,如今自家的菜都不够吃,老乡们现在很少把农副产品拿到集市来卖了。
如今只有些手工品,这些东西大多是耐用品,如今况叶没有添置的需求。
顶着大太阳回到住处,此时简修文他们却没有外出上工。
如今地里的作物,除了比较耐旱的,大部分都因缺水干枯,大家想要抢救都没有办法。
外面的太阳又毒辣,上工干活很容易造成中暑。如今家家户户的水都紧缺着用,干活时需要补充大量水分,干活后身上汗哒哒的也需要水,冲凉是不可能的但也要用湿毛巾擦擦。
再加上今年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明年分到的口粮必然减少。如今大部分队员家已经开始省吃俭用,以期望能够节省点粮食,明年能够支撑久一点。
如今大队上大部分队员家已经不上工了,大队长和各个小队长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毕竟现在上工已经非常划不来,大家还要节省水和体力。
如今只有少部分队员还在上工,处理那些不能中断的工作,比如喂牛、驴子,养猪场也不能无人看管。
回到住处后,况叶把买回来的东西整理好之后,就和简修文他们聊起今天在公社办公地点看到的那份报纸。
况叶只是叙述他看到的报道,并没有对其展开评论,以他从后世来的观念看的话,和这个时代的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
果然,简修文他们对于安琼县报刊转载的日报社论,第一观感多为积极的。
不过几人对此的谈论没有多久,目前相关的运动还没有波及到公社以及九大队这边,他们目前最为关心的还是旱情。
如今已是七月,如果这个月能够下点雨的话,今年至少能挽回一部分损失,此时补种一波红薯的话还来的及。
闲聊的时间过得很快,等到外面的太阳西斜,气温稍微降了一点,况叶再次准备出门。
他要去一趟医疗站,一是送药过去,二是去大队仓库看看有没有草药。
十来分钟后,抵达二小队仓库的位置,远远的就看着医疗站有不少队员。
如今气温高,队员们就连看病都是在稍微凉快点的时候才出门。
第106章
走进医疗站的屋子, 况叶和相熟的队员打招呼。
这些队员也都友好的回应了他,下乡两年多,九大队的队员们,对于况叶也相当的熟悉了。
因为他, 队员们也认识了不少草药, 因为这事儿队员对他的感官相当不错。
别看今天来医疗站看病的人有好几位, 但大多数队员其实不严重的时候, 其实不舍得来看病的。
而况叶教队员们认识的草药, 大多是常见且无毒的,它们的效用能针对一些病痛, 很多队员都因此受益。
不仅能采摘草药换取公分,有些不严重的情况,也使用这些草药缓解。
把背上的背篓放下,况叶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下,等待陈繁仪那边忙完, 期间也和周围的队员们聊天。
“唉这天太热了,现在还不下雨,我这心里急的呀,舌头上都是泡,嘶~”旁边一位年龄四十出头的婶子, 望着外边依然威力不小的阳光,叹气的说道。
说话间还因为舌头上的燎泡轻嘶一声。
“唉,今年这个天老爷恼火啊, 和六一年的时候差不多了。”旁边的一位婶子也叹气,不过听到痛嘶声后, 就把话题转到舌头上的燎泡。
“邓三花,你这火重得狠哦。咋不泡点菊花水喝喝?”
“哪个不想泡点来喝, 还不是屋头没得咾,嘶~”叫邓三花的婶子没好气的回了一声,结果又不得不痛嘶一声。
九大队这边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野菊花,队员们一般都会采摘一些晒干拿来泡茶,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清热又解暑。
但自从队里可以用草药换取公分后,这野菊花就成了稀罕东西,邓三花家去年采摘了不少野菊花,大部分都交给队上换了公分,自家留的很少。
当初想着,反正清热解暑的又不只这一样,到时候还可以用其他的草药,留的野菊花完全够用。
结果哪知道,今年的天气是这个样,旱了四个月,藿香、薄荷、荷叶、金银花这些清热解暑的东西都不好找。
天气又太热,加上因为干旱的事,一家人毛焦火辣的,一个个接连不断的上火,那点野菊花早早的就用完了。
“唉,也是,我屋头的野菊花也快没得了。况知青,你认识的草药多,还有啥子可以降火的东西,现在比较好找?”
另外一位婶子闻言也点头,最近家里面的野菊花也要见底了。不过想到况叶就在旁边,正好可以问问。
“胡婶子,要说最好找的就是竹叶了。”被问到这个问题,况叶倒是想到一个如今还相当容易找到的东西。
那就是鲜竹叶。
九大队这边,每家每户的房屋旁边都有竹子,这竹叶自然是最容易获得东西。
竹叶,清热泻火,还能除烦躁、生津液、利尿,是一味非常不错的消暑降火的药材。
不过竹叶性寒,有些人群并不适宜用这个。
但如今其他的消暑降温的草药,却比较难获得。
就说荷叶,如今稻田干涸开裂,小河渠断流,想要在九大队找一处宽阔点的水域根本就不可能,就更别说水生的荷叶了。
其他的草药也或多或少的因为旱情受到了影响。
只有这竹叶,如今最容易获取。虽然有一部分竹子也出现了干枯的情况,但存活下来的也不少。
“诶!这竹叶也可以降火啊?”听到况叶的回答,胡婶子有些惊讶的拍腿。
“可以的,邓三婶就可以用,不过怀孕的、肠胃不好的、肾不好尿频的这些人就不要用。”没等况叶回答,刚刚接诊完上一位病患的陈繁仪就加入了话题。
“哎!这个好,陈医生你先给我娘看看,竹叶这个也麻烦你讲讲怎么弄。”有了陈繁仪的肯定,邓三婶高兴道。
不过她今天过来医疗站,主要是带家里的老人过来看看,所以扶着身边的婆婆坐到看诊桌的旁边。
“好,我先看看七婆。”陈繁仪笑着点头,然后把目光转向坐在旁边的老年人。
邓三婶的婆婆在陈家辈分比较大,陈繁仪还得还一声七婆。
经过一番把脉、问诊,陈繁仪确认了邓三婶婆婆的情况,开方拿药的时候,也给邓三婶讲起竹叶的用法。
“新鲜的竹叶洗干净放到锅中,也可以切一下,一个人的话就一小把,五钱到一两的样子,掺两碗水,煮开后一两分钟就可以了,早晚喝一次。”
“诶~谢谢陈医生,我回去就试试。”听完陈繁仪的叮嘱,邓三婶高兴的道谢。
之后也没再医疗站久留,扶着自家婆婆就回去了。
而陈繁仪接着看诊下一位,正是胡婶子家的小孩。
等到医疗站看病的老乡散得差不多,陈繁仪才有时间招呼况叶。
“况知青,让你等久了。”陈繁仪把目光转向坐在角落许久的况叶。
“没事,反正现在也没多少事。”况叶摆摆手道,如今不上工,白天他也没有太多的事忙。
说完就把背篓移到陈繁仪的面前,把里面的瓶瓶罐罐拿出来,让人清点这次的药品。
“没有问题,况知青等我一会儿。”陈繁仪清点好药品,就准备给况叶写单子。
“陈医生,现在大队上有这些草药吗?有的话,我这边要换些。”不一会儿况叶收到了陈繁仪给的收据单子。
之后他可以凭着这单子,找会计那边拿钱。
不过他更想用这个,和队里换些草药。之前队里草药的库存充足的时候,他大部分都是用来换草药的。
“有一点,不过不多,可以匀一些给你。”接过况叶递过来的草药名录,陈繁仪看了一眼,回想了一下库存,便答道。
旱情的影响,很多草药采摘困难,但还是有些比较耐旱的,比如马兰这种路边菊。
但大队上的库存也不能全部换给况叶,医疗站这边也要用到一些。陈繁仪更偏向使用成品药,草药却也有着更加便宜的优势,也有不少人用。
“行,待会儿你给我换点。”
大队上草药库存是陈繁仪在管理,她毕竟是专业人士,所以况叶直接找她就行。
商量好之后,陈繁仪带着况叶去拿了些草药,之后两人才分开。
背着背篓中的草药,况叶心下计算了一番,徐家药铺买的,加上现在这些,以及他空间中的一部分,能够支撑他下一次交货。
但增加产出就不要想了。
这次原材料的采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因为旱情的影响,这些常见的草药整个县城都处于一个比较短缺的状态。
下一次能不能采买到今天的量,已经成了一个问题。
再加上十年动荡已经开始,中医必然会受到冲击,到时候会非常的混乱,他得做好准备才行。
看来得去一趟县城,尽可能的多储备一些药材才行。
想到这,况叶不由转向前往大队长家。
“庆国叔,在家不?”靠近大队长家的院子,况叶就朝里面喊了一声。
此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但他并不确定大队长是否在家。
“在的,谁啊?”听到声音,屋子里传来大队长陈庆国的回应,不一会儿就从屋里出来。
“庆国叔,是我,我找你有点事。”看到陈庆国,况叶快走几步进入小院。
“况知青啊,过来坐。”
“庆国叔,我想明天去趟县城,主要是去买点药材。你知道现在大队上草药不多,徐家药铺那边也差不多。我制药有些不够,就想去县城看看,麻烦你给开个介绍信。”
况叶在阶沿上找了根长凳就坐下来,然后直接道明自己的来意。
“药材不够用啊?唉,也是!现在路边的野草都枯了。”听完况叶的话,大队长陈庆国问了一句,不过却没等况叶回答,他自己就给出了答案。
现在走出门,往周围扫一圈,能看到不少枯黄的景象。
要知道观市的这个季节,如果是正常的年份,到处都是一片绿意,想找出些枯黄的植物都相当的困难。
但现在却是随处可见。
春夏连旱,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就是普通的植物也经不住这么长时间的干旱。
陈庆国因为旱情的关系,最近是连夜的睡不着,闭眼就想到之前的三年困难时期,怕这样的景象再次重来。
“况知青,你等我一会儿。”介绍信这事儿,陈庆国也很干脆,直接就进屋拿纸笔写起来。
况叶去县城的理由也正当,他没有阻拦的理由。
如今大队上的草药库存,陈庆国也大致有数,的确不够况叶这边的消耗。
而且制成的药品,医疗站这边也要不少,也有不少队员找况叶买药。要是他这边没有足够的原材料,九大队这边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不一会儿,陈庆国就拿着盖好章的介绍信出来,递给在阶沿上等着的况叶。
“谢谢庆国叔。”接过介绍信,况叶认真的道谢。
“客气啥。”陈庆国摆摆手。
之后两人闲聊了两句,况叶就提出了告辞,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准备晚饭,他也不好久留。
回到住处,简修文他们也在准备晚饭了。
晚餐算不上丰富,几人也就吃了个六分饱。和大部分队员家一样,况叶他们也减少了每餐的口粮,开始尽量的节省粮食。
饭后,四人用少量的水擦洗了一身的汗渍,再把用过的水浇灌蔬菜和红薯,才各自回房休息。
为了尽量的节省体力,简修文他们如今睡得比较早。
况叶回到自己房间后,先整理了一下今天购买的药材,之后才躺到床上熄灯,在黑暗中进入空间。
第107章
进入空间后, 况叶拿着箩筐和竹篮前往田地中。
除了照常采摘一些蔬菜、药材和灵植,最近还增加了一项劳作。
当初空闲的那半亩多的田地,如今已经全部种上红薯。
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况叶看到外面的旱情严重, 心底就十分担忧, 想到空间中还空着这半亩多的地, 就在当时决定把这地利用上。
考虑了一下, 他就在这半亩多的地种上了红薯。
至于为何不种玉米、小麦等主粮, 主要是它们的产量比不上红薯。
他手上的玉米、小麦和水稻,种子来源都是这个时代, 产量不算高。
哪怕是有空间的加持,他上次每种主粮都种植了一亩,获得的产量都比不上他原本时代的产量。
比如玉米,空间中一亩的产量,堪堪七百斤;小麦也堪堪四百斤, 水稻也只有五百斤多一点点。
而他种植的蜜薯就不一样了,亩产在六千多斤。
哪怕按照这个时候5:1的口粮换算,这六千多斤相当于一千两百多斤的口粮。
而且他原本就种了约十平米的红薯,平时偶尔换个口味,如今正好能用枝藤作薯苗, 省去了育苗的时间。
种下这些红薯,况叶是为了以防万一。
他无力改变什么,但手上有点东西, 到时候总有点用。
半亩多的红薯,经过两个月的生长, 藤蔓已经长满了沟垄,在翻藤的同时, 也准备采摘一些红薯叶做干菜。
红薯的产出可不仅仅是地下的茎块,它的藤蔓枝叶都是能吃的,况叶准备制作一些方便储存的干菜。
忙完地里的活,再把采摘回来的东西加工好,留给他看书、制药的时间不多。
看了没一会儿书,肚子已经咕咕作响,犒劳了一下自己的五脏庙,在空间中再逗留了一段时间才回到房间休息。
第二天一早,天光渐亮,摸了一把脖颈上的汗液,况叶起床。
简修文他们不久后也全部起来,和几人吃了早饭,况叶背着背篓朝着县城出发。
抵达丰水场镇后,在另外一个场口的路边等了许久,才坐上前往县城的班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旱情的影响,这次班车上的人比较少,他上车之后竟然还有空位。
坐到有些发烫的座椅上,吹着热浪般的风,在一阵阵颠簸中抵达了县城车站。
下车后,况叶抬头望着头顶近乎居中的烈日,知道时间差不多是中午了。
早上稀饭早在这一路上消耗殆尽,他准备在车站附近找到一家饭店,先吃点东西再说。
吱呀~吱呀~吱呀~
知了在树枝间疯狂的鸣叫,让本就炎热的夏天,多了几分烦躁。
顶着烈日在街道上走了许久,况叶找到记忆中的一家饭店,还没走进去就发现这和之前有些不一样。
哪怕是临近中午正是饭点的时候,饭店中的工作人员都显然的有些清闲。
此时饭店中顾客非常的少,竟然只有两桌顾客,和之前这个时段热闹不已的景象相差甚远。
尽管有些不同寻常,腹中的饥饿还是让况叶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小同志,要吃些什么?”以往不太热情的工作人员,看到况叶坐下,竟然比以往都要麻利些的来到他面前问道。
“一碗绿豆稀饭、一份凉面,再加两个素馅的包子。”况叶进来之前就看了门口摆放的餐牌,知道今天饭店有什么供应,点餐倒是很干脆。
现在天气热,这些就差不多了,点完餐他也把对应的钱和粮票交给工作人员。
清点一下况叶给的钱和粮票,工作人员也就转身去取餐窗口。
况叶点的东西很快就上齐,闻着食物的香气,他也就顾不了其它,直接开吃。
三样东西的分量不算小,等肚中有货后,他也减缓了进食的速度,这个时候有精力关注旁边的其它事。
饭店中的两桌客人如今还没走,工作人员也比较空闲,而且他们之间应该比较熟悉,期间也有交谈。
况叶也就听了一耳朵,从中倒是知道了一些消息。
就比如现在来饭店吃饭的人为何那么少,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这干旱问题。
城镇居民有供应粮,可以凭借户口本领到相应的粮票,到时候去粮食店购买就行。
县城的居民虽然暂时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但这样的景象也让所有人警觉起来,自觉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比如去饭店吃饭,就是其中一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县城的气氛有些紧张,随着相关办公室的建立,相关的宣传活动逐渐在县城内外展开。
如今虽然没有到爆发的时候,但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一股紧张的氛围。
上饭店吃饭这件事,如今大部分人都尽量的少去了,怕被当作资本家的作风。
今天他在饭店遇到的两桌顾客,都是因为有无法辩驳的理由才过来吃饭的。
两桌顾客离开后,没过多久况叶也跟着离开了。
走出饭店,外面的烈日高悬,风一吹浑身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浪,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得去办事。
来县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采购药材。
县城的布局他是大体清楚,县城的中药材总店他倒是知道在哪,但其他的药铺的位置却不是多熟悉,他的去找找才行。
至于为何不去县城的中药材总店,主要是他到这里也是买不到药的。
县城早在五十年代已经把中药材的产、销、调、存做了统一的管理,如今归属县城药材公司管理。
总店那边只负责药材的批发,况叶虽然是持有营业执照的一员,却也不属于总店的业务范畴。
他想要买药的话,只有到经营零售的药铺或者供销社。
但供销社销售的药材品类有限,最好的选择还是药铺。
这些药铺他慢慢找就是,反正他今天也不急着回去。
找人问了一下附近药铺的位置,况叶在心中规划一下路线,就朝着这家位于桥头一侧街道的寿春堂走去。
在前往寿春堂的途中,况叶逐渐靠近琼江,远远的望过去,看到了它如今的现状。
原本水面宽阔的琼江,如今水面已经缩小大半,水位也随之下降得厉害,露出来浅滩也被烈日晒得发白。
具他所知,安琼县城临近的这段河流水面宽度,在丰水期的时候,最宽阔的地方接近一千米。
这是根据连接两岸的桥估算出来的,安琼县有一座完工三年多的大桥,正是他面前的这座,竣工的石碑上写着其全长一千米零一米。
春夏连旱的影响,让这条原本宽阔的琼江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而它的支流安溪河,早在之前就听说已经断流。
见此,况叶不禁在心中复杂万分,也不知道这旱情什么时候能够得到缓解。
看了几眼水位低得让人心塞的琼河,他便收回目光继续朝着寿春堂走。
“你好,同志,这些药材你们这有吗?”不久后况叶就来到寿春堂,找到一位空闲的工作人员,递出准备好的目录单子。
“我看看。”工作人员接过单子,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么多种药,你这是准备做什么?”看着单子上的几十种药材,工作人员心中估摸了一下,也不能成方,就有些疑惑的问道。
“同志,我是一个制药的个体户,这些都是拿来制药的。”况叶对此早有准备,不等工作人员再次追问,就把准备好的营业执照和药工证从背篓中的布包中拿出来。
工作人员见此,也接过他的营业执照和药工证,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才还给了他。
“原来是这样,这些药材你要多少?”况叶的证件,让工作人员的疑惑消退,便问起他需要多少货。
“同志,我需要的比较多,不知道你们这最多能给多少货给我?”况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了回去。
“同志,这些药材加起来可不是小钱,你确定要这么多?”听到这话,工作人员眉头皱了起来,他手上的单子上的药材,哪怕是每样一两,加起来都不是小数目。
“我确定,同志不瞒你说,我是因为公社药铺那边货不够才来县城的。你知道今年干了这么久,好多药材都缺,我是准备多备点。”况叶带头确认,还不忘透露些他之所以买这么多药材的原因。
他给工作人员的单子上,其实不仅仅有这段时间短缺的药材,还有些是观市这边不产、以及一些本来就稀缺难得的药材。
动荡开始后,这些药材能不能再买到,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行,我先查查库存。”提前备药这事,工作人员也理解,也就没再多问,而是拿着单子去查询上面的药材的库存去了。
之后的事就进行的相当的顺利,工作人员查询了这些药材的库存,和寿春堂的店长商议了一番,就给出了具体的出售数量。
这些数量,其实比不上徐家药铺每个月提供的量,但况叶并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况叶是个人购买,而且寿春堂这边还得留些药材,除了坐堂的医生要用,一些居民也会来零散的买药。
不过就算数量不及徐家药铺的供货量,但这些药材最后汇集起来也不少,要配齐这些得花不少时间。
在寿春堂待了快一个小时,况叶才背着背篓离开,他准备继续前往下一家药铺。
第108章
离开寿春堂之后, 况叶又陆续前往了两家药铺。
和在寿春堂一样,凭借营业执照和药工证,他买到不少药材。
三家药铺加起来的常规药材,足够他一个半月的消耗, 观市这边不产和稀缺的药材, 甚至不只一个半月的量。
从第三家同丰源药铺走出来, 况叶抬头望了一眼太阳的位置, 此时它已经西斜, 他的影子也在地上拉得老长。
见此,他不准备再找药铺了, 该去找今天晚上住宿的旅店了。
此时他处于安琼县城的西偏北一点的位置,附近的旅店很少,他的往南走一点才行。
此时太阳虽然西斜,但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为了方便明天的行动, 他准备在离县城中心点的地方找旅店。
有了目标之后,况叶朝着南边出发。
这个时候,街上的行人比之前要多了不少。
在路过安琼县城第一中学不久之后,况叶看到了十几位少年人聚在一起谈笑。
其中有一位明显受众人的追捧。
看到这位十几岁的少年的穿着,他也就明白了这是为何。
少年一身绿色军装样式的服饰, 腰间还有一根束腰的武装带,哪怕是这么热的天,头上还顶着一顶军绿帽, 手上还拿着一本□□,左臂上还带着红袖标。
这身装扮明显是□□的特色着装。
少年的衣服成色比较旧, 甚至有些不合身,但可以看出来他非常喜欢这身打扮。
少年的打扮, 让周围的同龄人非常的羡慕。
况叶和他们错身而过的时候,听到一行人叽叽喳喳的交谈声,也大致知道了这群少年人的身份。
做□□打扮的少年,家中应该是有在役军人,这身衣服就是来自家中的长辈,所以有些不合身。
和他走在一起的其他人,基本都是县城工人家庭的子女,如今一行人应该还在上中学。
自从五月底首都清大附中第一个红/卫兵组织出现,经过一个多月的酝酿,红/卫兵的打扮也明显传播开来。
如今在安琼县城能有这么一身装扮,显然会受到这群追逐“潮流”的年轻人的追捧。
看到这群少年,况叶心中不免有几分沉重,十年动荡期间,红/卫兵可谓如雷贯耳。
没想到在今天,竟然看到这县城刚刚兴起的这群人。
思绪复杂况叶,直到找到住宿的旅店才把这些思绪收敛起来。
拿着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办理了一间单人房,再把背篓放到房间中,他就出门去解决晚饭的问题。
旅店旁边不远的地方就有饭店,和他中午去的那家饭店一样,生意不是很好。
走了一下午的路,晚餐况叶吃的瓷实些,点了两碗干饭和一荤一素两道菜。
在用餐期间,也听了一耳朵的八卦。
县城自从成立相关办公室之后,县城唯一的一所专科学校已经在六月停课,校内更是掀起了一场批判资本主义的运动。
现在县城的中学也受到了影响,一些中学生开始闹事。
只不过现在的规模不大,基本上还只是在学校内部进行。
还有最近县城的个体户不好做,今年在登记换证的时候,有一部分直接不再发证,这些没拿到证件的个体户,被说服教育转业,或者直接取缔。
这段时间,还有对持有营业执照的个体户的也采取了劝说转业的行动,一些个体户不得不停止营业。
离开饭店,况叶回到旅店,坐在房间唯一的一个凳子上发了一会呆,才把心中的情绪收拾好。
从今天得到的消息中可以看出,要不了多久安琼县这边也要乱起来了。
而作为一个知道历史大致走向的人,在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的时候,感受到的那份无力感,让他相当的不好受。
但况叶也知道自己力量弱小,就如同车轮下的一粒微尘,无力改变什么。
在这样动荡的时局下,他能做的只有努力保全自身,以及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做点什么。
收拾好情绪之后,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不过离况叶每天休息的时间还早。
这个时间段,他得找点事做才行,要不然又会胡思乱想。
先把今天下午在药铺购买的药材整理一番,让他们尽量的少占据一些空间,之后再把它们放进空间中。
整理好这些之后,再从空间中拿出一本还没看过的书,亮着电灯看了一个多小时,就准备熄灯。
今天晚上他也准备进入空间一会儿,在熄灯前把房门反锁好,之后躺在床上熄灯。
在黑暗中进入空间,把田地中需要采摘的蔬菜等收完,在进行储存加工后就出了空间。
翌日清晨,六点钟的广播还没想起,天色已经渐亮,况叶也从睡梦中醒来。
想到今天还要忙活一堆事,他利落的起床,洗漱完后就背着背篓走出旅店。
今天他还准备再去几家药铺,昨天已经和人打听好了地址,最优的路线已经提前规划好。
先吃了早饭,况叶花了半上午的时间,再找到没去过的三家药铺,买到了和昨天差不多的药材。
找了无人的角落把药材收进空间,他准备去旧货市场、新华书店、百货商店这三个地方逛一逛。
前两个地点自然是去扫书,十年动荡,很多书籍被禁,之后再想买就相当困难了。
之后会相当混乱,他来县城说不定也会受到影响,这次他准备再买一批书。
新华书店和旧货市场扫完书,时间已经是中午了。
他就近找了一家饭店吃饭,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前往百货商店。
抵达百货商店后,况叶也开启了扫货模式,把手上除了粮票的票证用得差不多。
买完这些之后,况叶除了背上的背篓,手上还提着一个麻布口袋,背篓中还有一个备用的。
之后回到还没办理退房的旅店,在房间中整理了一下这两天购买的东西。
药材被他全部放到两个麻布口袋中,而在百货商店买的东西,一部分放在了空间,一部分放到了背篓中,然后把两个麻布袋盘在背篓上方。
这样回去之后,他手上的药材和东西也都有了明显的出处。
之后办理退房,况叶就朝着车站方向走,从旅店那知道现在已经下午两点多,他现在去赶班车,回到九大队应该差不多是傍晚的时候。
抵达车站购买了最近一趟的班车票,等待了半个小时左右,班车才启动。
抵达丰水场镇的时候,头顶的烈日已经开始西斜,况叶也没有在场镇上逗留。
走了近两个小时,况叶身上的衣物被汗水打得透湿,才抵达了九大队。
“叶子,你回来了!”正在扫院坝的刘康民看到出现在小院旁的况叶,连忙招呼。
“嗯,康民哥。”见到刘康民,况叶面前扬起一个笑容回应,现在他实在是有些太累,背上的东西不轻,还在太阳底下走了近两个小时。
虽然步行回来途中他也有休息和补充水分,但连着两天的坐车和连轴转,他的精力也消耗了不少。
“你先歇会儿。”看到浑身汗湿的况叶,刘康民搭了把手把他背上东西放下来,然后递了把蒲扇过来。
“谢谢。”接过蒲扇,况叶道谢,他现在的确得歇口气才行。
听到堂屋这边的动静,在厨房中忙活的简修文和张友岁也知道况叶回来了,不一会儿张友岁端了一碗酸盐水过来。
“叶子哥,喝点水。”这是简修文让张友岁刚刚用凉白开兑的。
他知道顶着这样的天气回来,况叶得好好补充水分和盐分才行。
这酸盐水正是他们夏季劳作时带到地里的东西,用泡菜坛中的盐水兑的,淡淡的酸味在这样的天气喝起来相当的顺口。
“谢谢,修文哥在弄晚饭?”接过碗,况叶大口喝了不少,感觉整个人都舒缓了不少。
“嗯,我先去帮忙了。”张友岁点头,也没再堂屋多待,很快便去了厨房。
刘康民也去继续扫院坝。
见此,况叶也就没休息多久,就把背回来的东西整理了一番。
在整理这些的时候,也借机从空间中掏出一个比较小西瓜,准备今天晚上和简修文几人分食。
这西瓜并不是现摘的,而是存放了有一段时间了,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在空间中种下的,成熟后就被况叶摘下来存放在库房中。
个头也不算大,只有五六斤左右,比起之前简修文他们在外面种植的西瓜都还要小不少。
“西瓜?!”看到况叶手上的西瓜,刘康民有些惊讶。
“百货商店买的,外地的。”况叶笑着解释了一句,他今天去百货商店那边,的确看到了有西瓜买。
不过因为干旱问题,并不是本地产的,而是从外地进的货,而且价格不低。
“这得不少钱吧?”刘康民虽然有些馋,但还是觉得况叶有些破费。
“我看到这瓜的时候太馋了,今年我们栽种的几颗瓜苗都干死了,一个瓜都没吃上,就想着解解馋,这个瓜也不大。”况叶稍作解释,安抚了一下刘康民。
今年几人在自留地的边角种了几颗西瓜苗,不过都没能成活,刘康民自然是馋的,听完况叶的解释,心中知道这是安抚,但还是想吃,也就不再啰嗦。
他决定之后帮叶子做点杂事,也好回馈一下。
简修文和张友岁见到西瓜的反应,和刘康民差不多,最终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接受了这番好意。
最后况叶把西瓜弄到井水中泡着,等到晚餐过后再几人分食。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顺手在引出了一些泉水到水井中,填补一下水井降低的水位。
晚饭后,几人在小院中乘凉的时候,也把冰镇了一个多小时的西瓜分食了。
虽然每人分到只有一斤多一点的西瓜,但每个人人都吃的很珍惜,哪怕是白色的瓜瓤也啃了大半。
有了西瓜垫肚,这天晚上简修文他们睡得比以往都要香甜。
第109章
从县城回来之后, 九大队的日子还是和往常一样。
七月的烈日高悬,炎热的天气,加上干旱的持续,让整个九大队都处于异常的燥热中。
所有人都祈盼这能来场大雨浇灭这番燥热。
“终于要下雨了吗?!”刘康民感受到迎面吹来的风, 有些惊喜的喊道。
“希望能下下来吧”况叶望了望已经阴云密布的天空, 心中也祈盼这次能够下雨。
他从县城回来已经五天了, 今天傍晚天空中的太阳终于被云层掩盖住身影。
随着阴云渐起, 一阵阵较大的风也随之而来。
因为起风, 一直待在屋子里的几人都跑到了小院中来,感受风的同时, 也是想看看能不能下雨。
不过雨到底能不能落下来,况叶其实心中没底。
之前干旱的几个月中,不是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阴云密布的天空,还伴着大风。
就在所有人以为一场雨要落下之时, 却每每被打破希望。
最终只下了那种地面都难打湿的小雨;或者干脆就是一段时间风吹过之后,却是滴雨不下。
他担心这次还和之前一样。
“一定能下雨!”站在一旁的张友岁坚定的说道,他心底不是不知道可能是一场空,但还是希望这雨能降下来。
前几个月的干旱造成的影响,几人开始节省粮食, 因为食物减少,每天饿肚子相当的不好受。
这让张友岁都有些怀念之前夏天的日子,哪怕那个时候要顶着烈日干活, 但至少肚子吃的比较饱。
“江子说得对,这雨一定下!”感受到在耳边肆虐的风, 听着风声,以及竹林被吹得沙沙作响的声音, 简修文也点头道。
不管如何,他们都要抱着希望才行。
在小院中感受了一段时间的风之后,况叶他们身上的汗液都被吹干了,天空却没有太多的变化。
天色逐渐暗下来,几人也只得回到屋内准备晚饭。
直到晚饭结束,外面还是只有风声,没有任何雨滴落下。
见此,几人心底的失望不由的蔓延开来,最后无奈的回房休息。
况叶也带着失望回到自己的房间,就在他以为这又是一场空望的时候,惊喜突然降临在眼前。
从空间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和往常一样,他准备去上厕所的同时,给水井中添加一些空间中的泉水。
就在即将离开水井旁边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一滴水珠砸在脸上。
这是雨?!
第一时间况叶并不敢确认,而是站在原地再等待了一段时间。
不久后终于再次感受到水滴砸在脸上,甚至他特意伸展的手臂上。
“啊!”
真的下雨了!
确认这一点,况叶兴奋的叫出声,但又想起这是深夜,连忙把激动喊叫声咽了回去。
不过他还是激动的在原地跳了好几圈。
这份激动许久才平静下来。
平复情绪的这段时间,他也感受到雨势变大了一些,不过却没有到大雨的地步。
也不知道这雨能下多久?
平静下来的况叶,开始担忧起这雨能下多久,但他此时也无法判断。
深夜周围一片漆黑,没有月光的照亮,况叶也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轮廓,至于天空的情况就更看不清了。
无法确定,况叶就不准叫醒已经入睡的简修文三人,分享此时的喜悦。
直到他身上的衣物打湿不少,才回到房间休息。
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这天晚上的睡眠感觉比以往都要好。
翌日清晨
“哈哈哈,下雨了!”
一阵惊呼般的欢笑声,让况叶从睡梦中醒来。
此时房间中还有些昏暗,从墙壁上方的小窗望出去,外面的天色还未亮开,说明此时还早。
但屋外刘康民的声音太具穿透力,不仅况叶被吵醒,简修文和张友岁也同样如此。
雨仍在继续,况叶自然相当的开心,不过昨天晚上已经知道下雨,也就按照往常的速度起床。
简修文和张友岁却不一样,他们被刘康民吵醒后。
听清楚刘康民的话语之后,再加上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原本还有些困意的两人一下就清醒了,迅速的起身,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跑出了房门。
“下雨了!”
“哈哈,终于下雨了!”
堂屋的大门被刘康民打开,两人出了房门很快就看到屋外的景象。
看到刘康民在小院中又跑又跳,两人也忍不住加入其中。
所以等况叶收拾好床铺,走出房间之后,就看到三个被淋成落汤鸡的傻小子。
“叶子,下雨了!”看到他出现,还在雨中傻笑的刘康民,高兴的冲着他喊道。
“嗯,终于下雨了!”况叶能感受到其中的兴奋,也笑着回应到,不过他不想和三人一样冲入雨中,毕竟他昨天晚上已经感受了一番。
“叶子哥,要不要出来感受一番。”张友岁看着站在阶沿上不动的人,热情的招呼到,想要分享此时喜悦之情。
“对啊,叶子赶紧下来。”旁边的刘康民也想起这茬。
“这雨淋着感觉很不错。”就连平时比较稳重的简修文也笑着冲况叶说道。
看着三张期待的脸,况叶有心拒绝,他现在虽然高兴,但也不想成为落汤鸡。
仿佛是看出了他的想法,刘康民干脆几个快步出现在他面前,拉着他的胳膊就往小院中拖。
见此,况叶无奈一笑,但也没有反抗,最终走进了雨幕中。
最后他还是和简修文他们一样,被雨淋成了一只落汤鸡。不过他却没有一点不高兴,反而借着这分难得的肆意,平复了一些心中对未来的担忧。
腹中的饥饿没有让几人在雨中待多久,最终各自回到房间中,把自己清理干爽后,就开始准备早饭。
这场雨一直持续到晚上,整个九大队都因为它少了一分焦躁,如同况叶几人激动的身影也不少。
因为降雨凉爽了不少,这一晚况叶再次睡了个好觉。
次日清晨起来,雨已近停歇,就在四人准备早饭的时候,小队长陈繁荣带来了一个消息,各家各户早饭过后去二小队的库房那边集合,队上有事要说。
如此,况叶几人吃完早饭,迅速的清洗完碗筷,就锁好门朝着二小队那边过去。
等他们抵达库房外边的晒坝时,这里已经聚集起不少队员。
“大家安静,先听我说。”直到晒坝中人头攒动,大队长陈庆国看人差不多到齐,就站库房的阶沿上高声的喊道。
听到大队正的喊话,之前还有些喧嚣的的晒坝也逐渐安静下来。
见此,陈庆国也再次开口道。
“昨天的雨下了一整天,总算是把地里淋透了一些,趁着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得赶紧补救一下之前干旱造成的损失,要不然今年的秋粮怕是要绝收。
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包谷和水稻这些再种也来不及了,而且水稻怕是种不下去,倒是红苕还来得及补种一批。
不过这红苕秧是一个问题,这也是今天把大家喊过来的原因之一。
红苕秧越快种下去越好,现在大队上育苗显然是来不及了,这红苕秧就只能靠大家了。
我知道各家各户的自留地都栽了些红苕,现在大队上准备向你们收集些红苕藤做秧苗,也不白拿,可以换公分。
各位看怎么样?”
听完陈庆国连续不断的说了这么大长串话,晒坝中的队员们也嗡的一下,开始七嘴八舌的交谈起来。
“庆国叔,这公分咋个换啊?”期间有人高声的问道。
“按斤换,一斤一个公分,不过要可以做秧苗的红苕藤。”陈庆国开口道。
昨天他就和队里的几个小队长,加上会计等人商量好了此事。
红薯藤的生命力强,剪成段只要有芽点,就能扦插成活。红薯藤的分量虽然不算轻,但一斤能够分出不少秧苗,一个公分换一斤还是相当值得的。
听到这,在场的人心下计算了一下自家自留地的红薯有多少,到时候能收拾出来的红薯藤有多少,倒是都觉得这样的兑换比例很划得来。
要知道在正常的时节,一背篓的红薯藤作为猪草,只能在队上换一两个公分。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尽早的把红薯藤种下去,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春夏连旱,导致地里的作物枯死大半,如果再不下雨,今年的秋粮必然绝收。光靠之前收的那点小麦、杂粮,根本不够明年的口粮。
今年的旱情,这段时间他们也听说了不少消息,波及的范围非常的广。
观市附近的几个地级市都旱情严重,前不久还听说江淮地区今年也有严重的干旱。
江淮地区可是重要的产粮地,但今年受旱情的影响,不少河流断流,甚至淮河也出现了断流。
这样的产粮大区也有严重的旱灾,那么明年安琼县能不能调配到足够的救济粮就成了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最能指望的只有自己,所以对于大队长提出的补种红薯这事,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支持的。
所有人对此没有意见,不过还是七嘴八舌的问了不少问题。
不过这场早上的集会并没有持续多久,所有人还得回去弄红薯藤,赶紧的把它们种到地里。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也一样,跟着一小队的队员们匆忙的赶回住处,之后就拿着镰刀和背篓去只留地里弄红薯藤。
不过回去做此事的只有张友岁,况叶和简修文、刘康民被小队长叫住,和一小队的劳壮力去忙活另外一件事。
红薯秧苗要栽下去,这地可得好好收拾一番才行。
干旱了不少时间的田地,虽然经过昨天的降雨,已经润湿了不少,但还是得再翻翻,才更容易让种下去的红薯秧存活。
第110章
为了赶紧把红薯秧栽种下去, 整个九大队都忙活起来。
雨后的翻土其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每个劳作的队员都干劲满满,况叶看着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在劳作也没有再收着力气。
自从他的体能逐渐和常人不同之后, 每次上工其实都收着些力气的。
一是考虑到他一个知青不好太显眼, 二是也得留点力气制药和处理空间中的事。
但现在这种情况, 却也不好再收着。
“叶子, 佩服啊!竟然是满公分。”刘康民撑着锄头的木柄, 服气的给况叶比了个大拇指。
况叶今天翻的地直接比他和简修文多三分之一。
等到一天的劳作完成,记分员统计每个人的工分时, 况叶因为突出的表现直接获得满公分。
“我也累得够呛。”况叶擦着脸上的汗水,摆摆手道。
虽然他的体能比起常人要强,但这个天干活,还是非常累人的,今天他身上的衣物不知道汗湿了多少次。
“叶子, 省着点力气,这地明天还得翻呢。”简修文同样很累,不过看况叶目前狼狈的模样,还是开口劝了一下。
他知道大家都想尽快把红薯秧种下去,但也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因为减少口粮, 身体不太经得住折腾。
“嗯,修文哥,我们这几天口粮调回原来的量吧。”况叶点头,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其实还承受得住。
不过简修文他们就不一样了, 毕竟他们并没有每天晚上空间中的加餐。
“口粮这事一定要增加,不然真的遭不住!”听到况叶的话, 刘康民点头道。
今天干活到后期的时候,他其实都没啥力气了,要不是况叶后面支持的糖果,以及他们自己带来的酸盐水勉强充饥,这后面肯定支持不下去。
“这是自然。”简修自是认同这个提议的。
三人在田坎边休息了一会儿,恢复了些力气,才结伴往一小队仓库那边走。
至于张友岁,他今天因为收割红薯藤,最后安排的活计和三人不一样,就没有一起干活。
不过四人最终在仓库这边汇合,还完锄头等农具就结伴回到住处。
此时天色已经渐暗,等况叶他们开始准备晚饭的时候,外面已经黑了下来。
为了赶工,今天整个大队下工的时间都很晚。
这天晚上几人终于吃了顿比较饱的晚饭。
饭后好好的洗漱了一番,之后简修文他们用好久都没有用到的舒活膏,相互推拿按摩了一会儿。
因为干旱的原因,几人许久已经没有干这么重的活了,突然高强度的劳作,如果不处理一下的话,明天怕是要遭一番罪。
这番活动之后,他们才各自回房休息。
翌日清晨,况叶几人匆匆的吃完早饭,又继续的去上工。
就这样,整个九大队忙活了五天的时间,才把能够补种的红薯秧种下去。
其实如今空置的田地,五天时间根本种不满,但九大队各家各户自留地里的红薯藤,已经被割的差不多。
为了能够多栽种一些红薯秧,每家每户已经尽可能的提供红薯藤了,但却也不够整个九大队的消耗。
况叶他们的自留地也出了不少红薯藤,况叶甚至和张友岁换了一下,偷渡了不少空间中的红薯藤。
但他也不敢做的太过分,虽说他们的红薯地是整个九大队长得最好的一块,是能多提供一些红薯藤,但太多了就显得有些异常了。
红薯秧种下去后,队员们心中的石头算是落下去一块,但后面的天气却又让大家紧张起来。
自从十号的那天下了一场雨,后面却一直都是晴天。
雨后的前两天,温度还不算高,但持续两天的晴天,气温又逐渐的回升。
况叶和所有人顶着大太阳,在不少人中暑的情况下,把红薯秧苗栽种下去。
但这样的天气,却让地里的红薯秧苗蔫蔫儿的,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之前的辛苦怕是要白费。
好在老天比较赏脸,在两天后再次下了一场雨。
虽然持续时间没有之前长,但也有小半天。
这场雨让地里刚刚种下去的红薯秧缓过劲来,不至于在还没生根的时候干枯掉。
这场雨过后,天气又是持续的晴好,温度再次抬升。
见此,况叶和刘康民他们的心再次提起来,心中暗暗的祈祷,这样的天气不要持续太久。
要不然还没彻底扎根的红薯秧苗,到时候成活率就要大打折扣。
众人的这次祈祷倒是如愿了,在七月下旬中的时候,再次有了降雨。
雨势仍然不大,持续的时间和上次差不多。
不过栽种下红薯秧苗,有了这两场降雨,地里的苗子终于彻底的扎根,之后只要旱情不严重,九大队这次种下的红薯算是稳了。
为此,队员们的心也安定了不少,在各个小队长的组织下,部分队员也开始逐渐恢复上工。
地里之前种植的作物,栽种红薯秧苗的时候清理了一波,但还有许多没有清理。
不过上工的人不算多,一是七月的天气炎热,如今用水紧张,还特别容易中暑;二是,各家各户仍然在节省粮食,能够供应的劳动力不多;三是,地里如今的活也不算多,如今上工的人数勉强够用。
见此,况叶倒是给自己偷了个懒,这段时间没有去上工。
这不上工的时间,也没有闲着,而是忙着制作成品药。
至于简修文他们,倒是没和况叶一样,基本上每天都会去上工。他们的打算况叶也知道,几人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能多挣几个工分也就意味着能多分点口粮。
时间就这么来到八月,二号这天况叶照常的去丰水场镇送货。
这次他给卫生院带的货要比上次多一点,主要是这当季的消暑丸、清凉膏等。
既然他去过一趟县城,这产量自然是增加了些,想着卫生院徐医生帮了他不少忙,他自然得回报一二。
抵达城镇后,况叶直奔卫生院。
和往常一样,卫生院看诊的人不少,等了好一会儿,他才和空出手来的蒋卫生员交接药品。
“咦?看来况知青制药的原材料找到多的了。”看到今天药品的数量,蒋卫生员惊喜的笑道。
“上个月去了趟县城,在县城的药铺进购了些。”况叶稍作解释。
“原来如此。”蒋卫生员点头,和他上次说的一样,这些多出来的药品卫生院这边也收下了。
交接完一切后,况叶也没有久留,毕竟这个时间段蒋卫生员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招待自己。
离开卫生院后,他准备在街上逛逛。
就在这期间,他发现丰水场镇和上个月有些不一样。
上一次来送货的时候,街道上的人稀稀拉拉的,每个人身上都透露这一股焦躁。
如今街上的老乡多了不少,精神状态也改善了一些。
这样的改变,况叶一想就知道是为什么。七月份的三场雨,让旱情有所减缓。
和九大队的行动差不多,丰水公社下辖的其它生产大队都趁着这个时机补种了些红薯秧。
有了这一批红薯,今年的秋粮至少能够收获一些,不至于绝收。到时候收获的红薯,至少能让人再多坚持一段时间。
不过集市还是没有恢复以往的热闹,况叶再次找到卖陶器的蒋叔定制了一批陶罐、陶瓶,也就没在这里多逛。
之后他去了供销社、邮局、徐家药铺这些地方逛了逛,再吃了个晌午饭就回了九大队
“熊哥,好久不见了。”
这天况叶正在堂屋中加工药材的时候,就听到屋外有人在喊自己。放下收工的工具,连忙起身出去看看,竟然是许久不见的熊哥。
“小兄弟,这次又来麻烦你了。”见到况叶,熊哥笑着打招呼。
况叶把人领进堂屋,倒了杯水给熊哥,便开口问道。
“熊哥你这次还是来买药?”
况叶自解毒丸药方的事之后就没再去丰水的黑市,但和熊哥这边的联系却一直没有断。
熊哥这边不时会来他这买药。
来的次数多了,况叶偶尔还会委托熊哥帮他带点东西。
对此熊哥也没有推辞,离开后不久就会派遣其他人给他把东西送过来。
“买点药,也给你带点货过来,不过之后这货怕是不太方便了。”熊哥先喝了一口水,放下装水的碗,便有些叹气的开口。
“嗯?这是有什么事吗?”见熊哥露出这样表情,况叶有些好奇的问。
“县城那边最近风声紧,好多和我们几个兄弟做同样的生意的都被端了,如今场镇小院的生意怕是做不下去了。”对于况叶熊哥倒是没有隐瞒。
这段时间有不少做黑市生意的人被抓,熊哥他们的一些货源出现了问题。加上这样的时局,熊哥和几个兄弟也有些怵,他们不想顶风作案,就准备暂时把生意停了。
而且除了经营黑市交易的人被抓,他还听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是关于况叶他们这些个体户的。
想着况叶的药帮到他们兄弟几个不少,熊哥这次过来也是想提醒一番。
“原来如此,我上次去县城,也听说了现在在打击资本主义。”听到性格的解释,况叶点头。
“是啊,小兄弟,不说我这边的生意,就是个体户这边也不好做了,你也得小心点。”熊哥见况叶清楚,也就简单的提了一句。
“谢谢熊哥提醒。”对于熊哥的好意,况叶表示收下了。
之后熊哥把这次带过来的货给况叶,也不是什么吃的,而是一些药材和种子,这是他上次委托的东西。
这次熊哥购买的药品,和之前也有些不一样,伤药减少了,都是些常规的药,其中舒活膏多要了些。
送走熊哥之后,况叶心中的担忧再次浮起。
上次从县城回来,他就有些担心这药品经营的事,也不知道会受多少影响。
第111章
上次去县城, 况叶就从其他人口中听说了关于个体户的问题,第二天到处在县城买东西的时候,他也观察了一番。
个体商贩的确比他之前来县城的时候少了不少。
十年动荡时期,个体经营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打成“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况叶从县城回来之后, 心中的担心就一直有。
不过公社那边也没有找他说什么, 也就一直把这事儿压在心底。
这次熊哥拜访, 提醒他一番, 这份担忧就再次浮上心头。
为此,况叶决定到时候去公社办公地点问问, 要不然这心始终安不下来。
心底计划好,他就再次把注意力转移到制药上。
就在况叶忙着制药,简修文他们忙着上工,九大队的队员们逐渐有了点盼头的时候,一场大风伴着冰雹再次袭击了安琼县的大部分地区。
八月上旬的最后三天, 安琼县城大部分地区,遭遇了大风,部分地区还伴有冰雹。
冰雹的体积不算小,据受灾严重的生产大队传出来的消息,况叶听闻冰雹差不多有鸡蛋大小。
幸运的是, 九大队这边虽然也吹起了大风,甚至部分区域也有冰雹落下,但体积没有那么大。
但就算如此, 九大队也遭受了不少破坏。
这次大风造成了队上好几间房屋倒塌,不少房屋也受到了损坏。
至于地里的农作物, 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唯一值得庆幸的事,现在地里的作物基本上都是红薯。
红薯是贴地生长的, 大风对其影响有限。冰雹倒是砸坏了不少红薯苗,但红薯秧苗的生命力旺盛,之前已经彻底扎根,受损并不算严重。
不过安琼县城的一些生产大队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那些遭受了大如鸡蛋的冰雹袭击的地方。
后面况叶从大队长陈庆国那边听说,安琼县因这次灾害天气造成的大致损失。
首先是地里的农作物,因为和九队差不多,影响较轻。
但其他的损失就不一样了,期间有4人在此次事件中死亡,多人受伤,房屋更是倒塌了近七百间,房屋损坏更是达近五千间。
而况叶他们所居住的这间屋子,也是受损房屋之一。
大风期间,屋顶上的茅草被吹飞不少,甚至有好几处直接被吹秃,让阳光透过这几处空隙照射近屋内。
灾害天气停歇之后,况叶和简修文他们看着受损严重的屋顶,不得不想办法修补屋顶。
但这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倒不是他们找不到人帮忙,而是这修屋顶的原材料难得。
要是往常的年份,雨水正常的情况下,山坡、田坎边的茅草生长正常,想要凑齐屋顶需要的茅草倒不怎么困难。
但今年却不一样,干旱导致茅草的生长都受到影响,一时间他们很难凑齐茅草。
至于用稻草,这也不太行得通。
队里储存的稻草,根本不够所有人消耗,这次受损的房屋可不只况叶他们的这一处,九大队好些队员家也需要修补屋顶。
新的稻草就更不用想了,今年水田中的水稻全部枯死,根本没有新稻草。
最后况叶四人只能尽力的收集些茅草,甚至把柴房中用来引火的也取出来用,再请陈繁勋帮忙编织了些紧密的竹席,才勉强把屋顶修补好。
不过这次因为原材料的不足,对于雨水的抵抗怕是要弱不少,但目前也只能如此。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商量了一番,先暂时顶上一段时间。
之后他们也会陆续在收集一些茅草,等到秋季多雨的时节来临之前,再检修一次屋顶。
这次修整屋顶,花了况叶他们不少时间,时间很快就来到八月下旬。
而这个时候,有人从县城带回来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就在八月下旬开始第三天,整个县城都乱了起来。
大量的中学生,以及一些社会人士,组成了红/卫兵,兴起了破“四旧”的活动。
据消息称,县城中有近五百多家被抄家,两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更是被打砸了不少物品。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况叶心里咯噔一声。
十年动荡真正的开始了!
县城的消息传回来,公社那边自然也知道了,大队长陈庆国被人急忙叫到丰水公社。
况叶也想知道事情的进展,也就特别关注了一下大队长陈庆国这边的行动。
大队长在上午的时候被叫走,到半下午的时候又急急忙忙的回来。
陈庆国回来之后,也顾不得还在地里干活的队员们,让小队长通知所有队员大集合,他有事要宣布。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同样也参与了这次大集合。
这次大集合,为的是宣讲破“四旧”的相关信息。
其实关于破“四旧”这件事,前段时间就已经有宣传过,但当时队员们都不以为意,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但县城的红/卫兵的行动,让丰水公社的齐书记不得不重视起来。
召集了下辖的生产大队的队长,让他们回去再次宣传相关的规定,也把一些不符合规定的东西提前处理了。
要不然到时候被人抓到把柄,就相当的麻烦。
况叶站在集会的大晒坝中,听着大队长陈庆国宣讲破“四旧”的相关规定,甚至还极力渲染了一下县城遭遇的事件。
听着比之前还要详细不少的描述,不仅仅是况叶,其他的队员们都心有戚戚。
因此对于大队上接下来的安排,大部分都不那么抵触。
准备回去之后,把家中该收拾的东西收拾好,一些不能留的东西尽快处理掉。
不过有一件事,陈家人却不太愿意做。
那就是关于撤销祠堂这件事。
九大队的七小队、一小队到四小队,基本上都是陈家人,往上追溯的话都是出自同一支。
这么多的陈家人自然是有祠堂的。
况叶作为外来的知青只是远远的见过陈家的祠堂,里面具体的构造是不知道的。
但听相熟的陈祥富说,陈家祠堂里面有很多先人的灵位牌。
要撤销祠堂,灵位牌还要处理掉,很多陈家人都是不干的。
此事陈庆国也知道一时半会儿想要办成是不行的,也没有在大集合的时候多说,准备之后找人再谈谈。
毕竟这件事和况叶几人,以及另外胡姓和邓姓的队员家关系不大。
大集合完毕之后,况叶和简修文他们回到住处,也开始整理相关的物品。
几人是知青,需要整理的东西倒是不多。
“这艾草和菖蒲真要取下来啊?”刘康民看到堂屋大门旁边悬挂的艾草和菖蒲,心里有些不得劲的问道。
要知道今年这端午的香草可是几人花了钱买的,因为干旱的问题,端午前夕艾草和菖蒲可不好找,最终几人选择买了一份。
“取下来,要是你舍不得,我把它们做成香包,不过布料得你提供。”况叶见此,无奈的说道。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艾草和菖蒲早就阴干,但还有些味道,勉强能用来做香包。
“还是谨慎点把,这也算“四旧”呢,待会儿对联也撕掉吧。”简修文也叹气到,这些东西虽然不算贵重,但也是一种美好的寄托,如今都得去掉。
“叶子,算了布料可比这些东西值钱。”刘康民有些蔫儿,摆摆手拒绝了况叶的提议。
“除了这两样,我们这应该没啥了吧?”张友岁听着三人的谈话,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身上有平安符没,有的话收起来吧。还有你们的书也检查一下,旧书或者外国著作这些都处理一下,舍不得的话,尽量藏好。”况叶回想了一下所谓的“四旧”,再次开口道。
他们不是九大队土生土长的人,来这的时间也就几年,清理的东西并不会太多。
刚刚大队长陈庆国交代队员们的东西可不算少。
因当地的习俗,九大队这边每家每户都有供奉祭祀的香龛,一般都设在堂屋。
况叶他们住的间房屋其实原本也有,不过因为房屋破旧,加上况叶他们也不需要,在修缮房屋的时候,直接把香龛给撤销了。
除了香龛,队员们家中还会供奉灶神,猪圈还会贴诸如“六畜兴旺”这类的红符,这些都属于需要注意的范畴。
“嗯。”听到这话,张友岁点了点头。
他身上就有家人在寺庙中求的平安符,被缝合成一个红色的三角一直带着,看来这东西的收捡起来。
“书也要检查啊?”刘康民听到还要检查书籍,就有些疑惑的问道,刚刚大队长并没有说这个。
“检查一下吧,不拍一万就怕万一。至于外国著作,我是怕有人扣“资本主义”的帽子。”
安琼县委成立相关办公室,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前段时间同破“四旧”一起,已经在九大队这边进行过宣传。
刘康民他们也知道况叶说的是什么,想了想还是决定按照况叶的提议做。
就这样况叶几人忙活一番,把住处不符合规定的东西都处理了。
而况叶的书籍中有不少都是,好在他有一个空间,倒是能完美的藏起来。
第112章
就在九大队忙着清理东西的时候, 时间也来到了九月,二号这天况叶照常背着给卫生院的药品,前往丰水场镇。
今天他来场镇有两个目的,一是给卫生院的这边送货, 二是准备去公社办公地点那边问问个体户这件事。
抵达场镇后, 况叶先去了卫生院。
靠近卫生院的时候, 他发现今天卫生院这边和往常有些不一样。
看诊的老乡似乎要比平常多, 除此之外, 蒋卫生员和伍卫生员,神色间带着些戒备。两人时不时的望望门外, 扫过靠近的人群,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模样。
“蒋卫生员?”况叶靠近的时候,也被这样的目光扫了一下,有些疑惑的招呼到。
“况知青啊,快进来。”发现是况叶, 蒋卫生员放松了脸上的表情,连忙招呼他进去。
“我来送这个月的药品,还有你这是?”况叶跨过门槛,走到蒋卫生员的旁边,在放下背篓的同时, 有些疑惑的问了一句。
“唉!这还是之前的事儿给闹得,先不说这个,我先把药品点一下再说。”听到问话, 蒋卫生员叹了口气。
不过眼前最重要的事交接这次的药品,也就暂时没有多说。
见此, 况叶也不打扰,等待他清点药品。
这期间, 他也趁此观察卫生院的情况。
这一看,还真让他发现不少细节。
卫生院内的医药货架,甚至门框,都有些破损的情况,而且应该还是最近才造成的。
这些破损明显有异常,卫生院的徐医生等人,还是比较爱惜物品的人,卫生院的东西一直保存的比较好。
现在出现破损的位置,还是一些常人不太光顾的地方。
“没有错,况知青你等一会儿。”蒋卫生员清点的动作很快,确认数量无误后,就准备把药品存放入库。
忙完这些,他才能去给况叶取货款。
“好的,我也帮你搬一点。”况叶带过来的药品不少,蒋卫生员一次是搬不完的,况叶也准备搭把手。
捞起柜台上的药品,况叶跟着蒋卫生员往卫生院后边的仓库走去。
这期间,两人也不时交谈几句。
在交谈间,他才知道卫生院这边之前遇到的事。
就在县城大兴破“四旧”的活动的时候,丰水公社这边还是受到了影响。
在八月底的时候,有一波红/卫兵跑到卫生院这边来闹事,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徐医生和反对中医。
当时卫生院被打砸一通。
因为卫生院周围的居民,以及当时路过的好义的老乡保护,徐医生才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之后乔书记这边听到消息,带着人及时过来支援,才把闹事的红/卫兵给按下去。
“场镇上也有红/卫兵?”听到蒋卫生员的讲述,况叶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今天来场镇,一路上没有看见这些人的身影,还以为丰水公社受到的影响不那么严重呢。
“怎么没有,毕竟场镇上还是有学校的。”因为卫生院被打砸一通,蒋卫生员对这个组织没有好感,说话间不禁带着一丝情绪。
丰水场镇的学校,是公社的唯一一所开设了中学课程的学校。
这个时代农村能够上中学的不多,但整个公社加起来人数也不算少。
这次来卫生院闹事的红/卫兵没有集齐公社所有的中学生,但加起来也有二十几人。
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处于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闹起事来让人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好在徐医生行医救人这么多年,在丰水这个地方其实很有威望,许多老乡都真心的维护他。
才让他在这场风波中没有受到伤害。
其实当时不只卫生院这边被打砸一番,徐家药铺那边也有一批人去闹事。
小徐医生虽然也有邻里、老乡相护,但却受了些轻伤。
“今天我在场镇上倒没看到他们,这是有什么原由吗?”况叶还是有些好奇这些人的行踪的,要是这些人跑到底下的生产大队去闹事,怕是又要整出什么幺蛾子。
“之前闹事的那些人,大部分应该没精力再出来闹事。”蒋卫生员想起他之前闹事的人中,有一个他认识的小子,就给况叶解答了一下疑惑。
随着蒋卫生员的解释,况叶也大致知道了原因。
之前在卫生院和徐家药铺闹事的红/卫兵,基本上都是中学生,至于社会闲散人倒是没有。
十几岁的少年容易冲动,但收拾起来也相对简单。
当时乔书记带着公社的民兵和公安,把这群少年压制住了,当时训斥了一番后,并没有动用其他的暴力手段。
而是先清点了这次打砸造成的损失,再问清楚每个人的住址,然后让人把这些少年一一的送回其家中。
送这群少年回去的时候,民兵和公安可是没有避开人的。
并且把人交给其家长的时候,乔书记还叮嘱随行的民兵和公安告知其家长到底发生了何事。这些少年造成的损失,还当场让公安和民兵让家长进行了赔付。
之后发生的事,况叶稍稍一猜就知道是什么。
这个时代被民兵和公安送回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加上这些少年所做的事,还让家里赔了一笔钱。
在这个动荡刚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没有那么多想法,大部分人的家中长辈都会认为自家的孩子惹了祸事。
更别说,他们这次的目标选择的,是在公社颇有善名的徐医生,和他的儿子小徐医生。
徐家在丰水这里经营好几代,当地人多少都被徐家救治过,不少人都记得这份情。
家中的小孩竟然去攻击徐医生一家,这不是找打吗。
于是当天被送回家中的少年,不少都被家中教训了一顿。
蒋卫生员认识的那个小子,当天就被家里的老爹按着打了一顿,老远都能听到其痛嚎声,之后更是被禁足不许外出。
所以丰水公社才聚起来没多久的红/卫兵,在各家家长的镇压下,基本上被打散了。
不过其中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少年,在家中相当受宠,加上家风本来就不咋样,并没有遭受什么毒打。
蒋卫生员之前看到一两个熟悉的面孔,在卫生院这边徘徊,所以才有了况叶之前见到的景象。
不过迫于乔书记这边的压力,以及人数过少的原因,如今丰水场镇还算清净。
“徐家药铺那边现在怎么样?”听完蒋卫生员的叙述,况叶再问了一句。
如今他制作药品的原材料,大多来自药铺,要是这边也出问题了,那么他手上的药材也坚持不了多久。
“上次被打砸过后,徐家药铺停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开,唉”想到徐家药铺的情况,蒋卫生员不由的叹了口气。
那天被打砸,小徐医生和徐小哥都受了些伤,药铺的药材也被霍霍了不少。
徐家药铺虽然已经被转成公营,但因为是中药铺,经营也难免受到了影响。
小徐医生和徐小哥受伤,公社对其进行了安抚,这段时间也在家养伤,加上药材损失一时间补不齐,这药铺索性就歇业了。
“歇业了!那我这边的制药怕是要出问题。”听到徐家药铺歇业,况叶还是有些惊讶,想到之后制药需要的药材,又有些头疼。
“这的确是个问题,况知青,还有一件事徐医生让我给你带个话。”蒋卫生员是知道况叶制药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来自徐家药铺,自然也知道药铺歇业会对他造成的影响。
“徐医生找我有事?”
“徐医生让你今天去趟公社找乔书记,那边应该能解决药材的事情。”
这件事卫生院这边也考虑到了,徐医生提前交代了一番,让蒋卫生员今天遇到况叶的时候,让他去一趟公社办公地点找乔书记。
“嗯,我待会儿就过去。”
况叶心底有些惊讶。这倒是巧了,他今天也计划要去公社问问个体户的事,没想到正好和徐医生这边的叮嘱凑到了一起。
“好了,况知青我们回前边。”在说话间,蒋卫生员也把药品存放好,带着况叶走到卫生院前边的门面。
从后边的库房出来之后,况叶再等待了一会儿,收到了这次货款,不久就离开了卫生院。
他也没有在场镇上闲逛,直接朝着公社的办公地点走过去。
况叶来这的次数不少,布局相当的清楚,想到徐医生让他找乔书记,也就直接朝着记忆中的办公室走去。
他来得还算凑巧,乔书记正在办公室内。
扣扣~
“进来。”
轻轻的扣响了虚掩着的门,况叶听到乔书记的回复便推门走进办公室。
“乔叔,好久不见。”况叶和乔书记还是比较熟悉的。
这两年他来找夏办事员的时候,不时也会碰到乔书记。因为当初乔书记的强调,况叶也一直称呼他“乔叔”。
“小况啊,过来坐,刚刚从卫生院那边过来?”见到进来的事况叶,乔书记招呼况叶坐到他面前,后面还笑着问了一句。
“嗯,徐医生让我过来找你。”况叶规矩的坐到凳子上,然后解释了一下他过来的原因。
“其实是我这边有事找你。”乔书记看着况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开口说了一句。
见此,况叶不由的端正了一下坐姿,心想乔书记找他到底是所谓何事?
第113章
“乔叔, 你找我有什么事?”况叶很直接的问出口。
他和乔书记打交道这两年,知道有什么直接说就是。
“卫生院和药铺被打砸的事你知道没?事情和这个有些关系。”乔书记先和况叶确认一下。
只有况叶清楚了这件事与否,后面的事才比较好说。
“知道,刚刚蒋卫生员给我讲过。”况叶点头。
“最近县城乱的很, 我们丰水公社也受到了影响, 药铺现在歇业, 你制药的事怕事也要受到影响。”乔书记想着最近混乱的局势, 不禁有些头疼。
丰水公社离县城有一段距离, 但这距离也不算远,安琼县城的风波已经逐步传递到周围的公社。
如今丰水公社局势他还暂时能掌控, 但要是事情在这么闹下去,之后的局势就难说。
况叶如今是一个个体户,还是和中药材相关的个体户,在如今的局势下,其实很容易受到冲击。
乔书记对他的关注, 起始于解毒丸,后面的采方他也是有参与的。
解毒丸药方带来的好处,乔书记大致是知道的。
而作为制作者的况叶,已经被列为保护名单中的一员,他的安全目前属于乔书记的负责范围。
所以才在公社也出现了闹事的红/卫兵之后, 把况叶找过来。
“乔叔,我听说县城好多个体户都不能营业了,我之后还可以继续卖药不?”
制药的影响先不说, 况叶最关心的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这是他今天来场镇的另外一个目的, 既然见到了乔书记,他就不麻烦夏办事员了, 直接问乔书记更好。
“现在的确在收缩个体经营的规模,不过你买药这件事不用担心。”看出了况叶的担心,乔书记笑着安抚一声。
况叶这两年能够安稳的经营售药这门生意,其实一直有人保驾护航。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他当初提供了解毒丸的药方。
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况叶制药的手艺有些不同凡响。
除开解毒丸这份特殊的药品,目前在售的其它药品,市面上都有同类型的药。
百香丸的药效也有些特殊,不过厉害的药师也能配置出差不多药效的药品。
其余的药品,其配方非常的常见,但效用却要优于同配方的药品。
当初调查况叶的时候,他制售的其它药品,刘医生和其团队其实也有研究过。
同样的配方,相同质量的原材料,但最终的效果却比不上况叶制作的药品。
原因刘医生这边其实也有猜测,那就是况叶的制药手法和常见的不同。
这一点在他当初药工考试,以及解毒丸药方上写的特殊制药手法,就已经透露过。
对这个特殊的制药手法,刘医生和其后方的组织不是没有眼馋过,但思考过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一个原因是,让人公开师门传承,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其实是相当的不合规矩。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这份特殊的制药手法,想要进行流水线标准化,其实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就是况叶交上去的解毒丸的药方,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就遇上不少问题,最后还是有一小部分环节只能依靠人工。
相当有价值的况叶,有人希望他能够继续发挥更多的价值,也就不希望他制售药品这件事受到影响。
“那就好。乔叔,场镇上的药铺什么时候能再开业啊?”有了乔书记这句话,况叶把对个体户的担心放了下去。
这件事有了准话,他关注的就是制药原材料这件事了。
“药铺再开这件事还要等一段时间,这期间你这边需要的药材,我这边可以给你凑齐,不过有件事你得注意。”
徐家药铺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开业,原因乔书记和公社相关人员有一些顾虑。
药铺的药材被糟蹋了不少,补齐的话需要一点时间,原因是县城比较乱,县医药公司最近也受到了些影响,办事效率如今变缓了不少。
坐堂的小徐医生和抓药的徐小哥,因为打砸事件受了伤,如今还在家休养。他们养好伤之后,还来不来药铺上班都是一个问题,
他们要是不回来上班,这药铺的工作人员还得再找,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药铺的员工,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个时代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什么事?”没能知道药铺再开的具体时间,况叶有些失望。不过乔书记这边竟然能帮他凑齐需要的药材,但似乎有要求?
“小况,你制作的药品是不是还会零售给私人?现在风声有些紧,我这边建议你后面停止零售的一块,之后制成的药品,直接售卖给卫生院、医疗站这些公有的单位。”
乔书记开口道。况叶制售药品这件事,虽然有人保驾护航,但如今的局势混乱,还是谨慎一些好。
制成的药品如果只提供给公有的单位,那么所谓“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这个理由,就不那么容易站得住脚。
“这个我听乔叔的。”乔书记虽然说的比较委婉,况叶其实知道他最好还是按照这个提议做。
和公家做生意,本身就是一层保障。
“好,小况啊,你现在还缺啥药材尽管说,我这边凑齐后,就让人给你送到九大队。”见况叶把话听进去了,乔书记一笑,便问起他现在缺不缺药材。
“乔叔,我上个月去了一趟县城,目前手上还不缺药材。有需要的话,我过来找你。”
况叶没有隐瞒他手上还有药材,毕竟他去县城这事,稍稍调查一下就能知道情况,所以暂时就不找乔书记这边帮忙了。
“行,到时候直接来找我就是。要是我不在,你把名单列出来,交给夏办事员也行。”乔书记也不意外,交代了一下之后找不到他的情况,况叶这边去找谁。
他知道,况叶在公社办公地点最熟悉的就是夏办事员,他给那边打声招呼就是。
“好的。”况叶点头。
之后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主要是关于这些药材,到时候况叶这边如何付费的问题。
他和乔书记都不想弄得太麻烦,也就商量还是按照之前在药铺采购的流程来。
况叶直接按照药材的实际价格支付就是。
不过他知道,乔书记帮忙弄的药材,价格可能要比药铺那边低,到时候他这边的利润空间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对此,况叶倒没有觉得有多惊喜。毕竟按照现在的所得税率,利润增加后,实际的收益算下来,其实也可能增加的只有一点点。
增加的这些收益,能不能补齐他停掉零售这块的业务收益,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离开公社办公地点,时间已经接近十一点,况叶再到场镇上逛了一圈,采买了些物品,在饭店吃了顿午饭,就回了九大队。
回来之后,况叶心底的担忧得到了回答,就恢复了往常的作息。
在九月中旬开始的时候,大队长陈庆国终于说服了陈家众人,同意把祠堂撤销。
从八月下旬到现在,大队长和陈家人拉扯了近二十天,这件事其实在前不久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
毕竟祠堂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队里上了年纪的陈家人。
撤销祠堂,以及处理掉先人的灵位牌,相当于要了这些人的命。
况叶这段时间,时不时都会听到陈家人的一些八卦,其中最多的就是陈庆国和一杆支持撤销祠堂的人,在上门游说劝说的时候,被让直接给骂出门。
就在况叶以为这件事还要僵持一段时间,结果随着不断传到九大队的消息,陈家人最终不得不同意撤销了家族祠堂。
如今这个时代虽然通信不发达,但一些消息的传播其实相当的快。
随着县城大兴破“四旧”,相关的活动也逐渐扩散到县城周围的生产大队。
把县城霍霍了一番的红/卫兵,也逐渐把目光转向这些生产大队。
这些生产大队,也逐渐出现了红/卫兵的身影,“四旧”相关的事物都被当作了清理的目标。
一时间这些生产大队被弄的鸡飞狗跳。
而这之中祠堂就是被清理的目标之一,也是最让队员们接受不了的一件事。
毕竟这个时代,人们对宗族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
这一方要清理,一方要保全,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冲突。
况叶听说第一个被推倒祠堂的生产大队,和红/卫兵发生了剧烈的暴力冲突。
甚至有生产队的民兵加入了冲突之中,引发了流血时间。
但红/卫兵占着相关的名头,而且还召集了分散在其他地方的成员,而生产队这边虽然人数不少,但大多是老实的农民,又被扣上“四旧”的帽子,最终只能被强行拆除了祠堂。
还因为此次冲突,该生产大队不少队员被关押。
有了这个生产大队的例子,后面红/卫兵光顾过的生产大队,祠堂在被拆除的时候,虽然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迫于各方的压力,最终只能看着祠堂被拆。
之后这消息也逐渐流传开来。
九大队这边自然也受到了消息。
第一个发生激烈冲突的生产大队,所产生的结果,让陈家人不得不考虑他们要面对什么,最后之前反对撤销的陈家人,在陈庆国等一行人,以及家中的小辈的劝说下同意了。
第114章
陈家祠堂撤销的那天, 况叶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去现场围观。
不过后来听说现场气氛比较沉重。
对此,他也只能在心中叹息几分。
况叶知道,这场十年动荡, 在各个方面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但也不能说毫无益处。
破“四旧”的运动, 的确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其中有一点, 也不能说是坏处。
那就是对宗族的瓦解,有着不小的作用。
这场祠堂风波, 随着时间也逐渐消散,所有人的目光还是集中在田地间。
九月的天气也逐渐变得正常,时不时会下一场雨。
虽然没有彻底的解决干旱问题,却也让地里的红薯能够正常的生长。
就连之前干裂的田地,经过几场雨水的浸润, 也逐渐恢复了些生机。
趁着这个时候,队里把空闲的土地都整理了,为之后的种植做准备。除此之外,红薯地也需要进行管理,最开始种下的那波红薯也即将到收获的时节。
五月份种植的第一批红薯, 因为春夏连旱的关系,有一部分因高温缺水完全枯死,但也有一部分坚持到了七月。
这些红薯又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生长, 如今藤蔓已经相当的繁茂。
原本正常的年份,九月份开始地里的红薯就可以开始收了, 但队员们考虑到干旱造成的影响,就准备再让这些红薯生长一段时间。
随着需要的劳力越来越多, 况叶也跟着简修文他们恢复了上工。
况叶恢复上工的这一天,忙着手上的活时,也听到些消息。
在翻土的时候,周围的队员们也不时的闲聊。
“这个时节种什么啊?”看着大片被翻过的土地,刚刚上工的队员还是有些疑惑。
九月这个季节,往年正是忙着秋收的时候。至于种植下一波作物,基本上要到十月、十一月这个时间段。
“听说准备种一波土豆。”一个队员开口道。
这个时节,种一波秋作土豆倒是合适。
“土豆?种这个?”听到种土豆,有上了年纪的队员就皱着眉头,显然是有些不赞成的。
要知道种土豆和种红薯可不一样。
两种作物虽然都是薯类,但在安琼县这个地方,土豆其实不太受当地人的青睐。
其中的原因有几个。
一就是,它的种植投入较大,一亩地需要的种子不少。
二是,它适合栽种的季节,有其他更优的选择。比如秋作土豆,再晚一点当地就可以播种冬小麦了。春作土豆的话,正值三四月的好时节,其他作物比如红薯、玉米,也可以育种了。
三就是,种子退化的问题。当地关于土豆有一种说法,所谓“头年大,二年小,三年四年不见了”。要保证土豆的产量的话,必须年年都调种换种。而这调种换种,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算下来其实很不划算。
最后就是,这个时代的土豆产量,并不算太高,还有保存时间短的缺点。
“还不一定呢,大队上有那么多土豆可以种吗?”对于准备种土豆的说法,有队员认为还不确定。
听到这话,况叶倒是在心中点了点头。
据他所知,土豆并不是他们生产大队常种的作物,如今大队的仓库中,想要找到足够做种的土豆显然不现实。
就算不考虑调种换种问题,和之前一样从队员家里收集种子,也几乎是杯水车薪,毕竟队员家的自留地也基本上种得很少。
至于找公社调拨土豆种,现在看来也是一件难办的事。
原因就是现在安琼县的局势比较乱,政府职能也受到了些影响。
虽然现在丰水公社在乔书记等一波人的管控下,还保持这比较安稳的状态。
但出了丰水公社,乔书记他们想办事就有些难了。
“唉,也是。”有队员叹气道。队员也是知道现在外面的局势,想要凑齐土豆种,想也不太可能。
“莫叹气,现在至少是没那么干了,能种点东西都不错了。”看着一些队员面露忧色,年长的队员笑着开口道。
他经历的干旱、水灾有不少,今年的春夏连旱的确是近二十年来都少见的旱灾,但从七月中旬开始,至少是下了几场雨,不至于让人完全没有活路。
“是啊,现在至少这地能种点东西了。”听着这话,有些队员也开口庆幸道。
如此,闲聊的话题才逐渐轻松起来。
闲聊间,况叶和周围的队员们却没有耽误手上的活,等到收工的时候,仍然保持这平常劳作的水平。
就这样,九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况叶所在的一小队,空闲的土地全部被整理了一番,准备好种植下一波作物。
最开始种植的那一波红薯,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这算是第一波收获的秋粮,不少队员都想参与,想第一时间感受一下收获的喜悦。
但这一波红薯不算多,不需要那么多劳力,小队长陈繁荣安排多余的劳力去播种秋种的作物。
况叶和简修文、刘康民,正处于二十出头的年纪,三人也算是队上的劳壮力,倒是被安排去收红薯,不过是运送红薯归仓的那一批人。
肩挑着沉甸甸的箩筐,况叶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看着前边洋溢着收获喜悦的队员,也不自觉的露出笑脸。
今年的干旱造成其他的秋粮基本绝收,但在收获红薯这一刻,队员们还是挺高兴的。
红薯作为主食,虽然有着不小的缺点,但它的产量却是远远超过其他作物的。
哪怕是经历过干旱,九大队收获的这一波红薯有所减产,但加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
而且这一波还有一个新品种,就是况叶当初给县农业局的蜜薯,如今的安琼蜜薯一号。
其产量远远超过另外几个品种,而且其耐旱性也非常的好。
今年九大队种植的这一波蜜薯,成活率有八成,不过因为当初的红薯种有限,种植的面积并不大。
因为是新品种,在收获的第一时间,队里就记录了一下蜜薯的产量。
平均的亩产在两千五百斤左右。
这样的产量,惊到了九大队的所有的队员。
要知道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其他品种的红薯也很难达到这个亩产。
而今年前期那么干,又因为干旱期间缺少管理,再加上后面的两个多月雨水也不算多,这蜜薯竟然还能有两千多斤的产量!
这说明种子站的工作人员当初说的最高亩产五千多斤,应该是真的。
一时间,知道蜜薯产量的队员们,心底都雀跃起来。
这蜜薯明年一定要多种!
这几乎是所有队员的心声。
有了这个蜜薯,遇到荒年的时候,就能够有更多坚持下去的底气。
“这蜜薯大部分要来留种,进窑窖之前还得在筛选一下。”
况叶挑着箩筐,抵达存放的红薯的窑窖时,被人拦了一下,让他先不要把红薯挑进窑窖。
对此况叶也表示理解,毕竟留作薯种的红薯,得保存到明年三四月,要是有坏的红薯混进去,窑窖中的红薯就容易腐烂。
队员让他直接把装有红薯箩筐留下,他们这边有人进行筛选,旁边还有空出来的箩筐,可以继续回去装运。
况叶也没有在此多逗留,提着空置出来的箩筐,再次回去挑红薯。
就这样忙活了几天,在十月上旬的时候,队里的第一波红薯收完。至于七月中旬种下的那一波,则还要等上一个月才行。
“我们自留地的红薯这两天也收了吧,地空出来之后,还可以种点其它的。”
这天晚饭过后,况叶四人闲聊的时候,简修文开口道。
今年秋收的活不多,秋种也不需要那么多劳力,他们几个可以专门花些时间来收自留地的红薯。
“行,明天和小队长说一声,我们请半天假怎么样?”想到地里比其他队员家长得要好的红薯,刘康民早就想看看能收多少。
“可以。”况叶对此没有意见,半天时间足够他们把自留地那点红薯收完。
“不知道能收多少?”张友岁也没有意见,不过他相当的好奇自留地里的产量。
想到大队上统计的蜜薯产量,他心底暗想,自留地的亩产应该要更高一些。
第二天况叶几人就和小队长陈繁荣请了假,上午的时候没有去上工,而是忙着收获自留地里的红薯。
自留地里这这些红薯,况叶他们其实早就准备收了,红薯藤都已经收割了大半,送到队里作为牲畜口粮换取了些公分。
今天清理红薯藤就没有花多少时间,之后挖红薯、抹红薯,也在半天的时间全部搞定。
看着堆成小山装的红薯,简修文和刘康民,以及张友岁都相当的兴奋,这数量看着就不少。
最后刘康民跑到一小队的仓库,借了一杆大秤,说要称一称到底收了多少红薯。
对此,况叶和简修文、张友岁都没有反对,他们也相当的好奇。
借到秤之后,况叶几人合力称了称收获的红薯。自留地种植了一百六十平米左右,竟然收获了接近一千斤红薯。
这样算下来的话,他们种植的蜜薯,亩产有四千斤出头。
得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张友岁和刘康民还有些不敢相信,忍不住再算了好几次。
最后在确认他们没有算错。
这个时候,他们才完全相信,这安琼蜜薯的亩产的确能达到五千多斤。
而况叶对这个产量倒是不怎么惊讶,毕竟他空间中种植的亩产,可是能达到六千多斤的。
自留地种植的红薯,今年虽然遭受了旱灾,但在那段时间,几人也时不时的浇水。
而浇的这些水,一部分是况叶从空间中引出来的泉水,其中带有淡淡的灵气,让他们这块自留地的红薯长得比其他队员的长得都好。
能收近一千斤,在况叶看来算是正常。
第115章
近一千的红薯, 让简修文三人高兴不已。
今年的粮食产量虽然还没有统计好,但简修文他们根据地里的情况,也大致能估算今年的收成到底如何。
夏粮小麦、胡豆、豌豆这些粮食,在六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有统计。
因为春旱的关系, 夏粮减产了三成。
如果接下来气候正常, 那么今年的粮食产量受到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
毕竟安琼县城这个地方, 夏粮的收成, 只占全年粮食收成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秋粮一般占据全年收成的百分之六十。
但今年偏偏遇上春夏连旱, 降雨稀少甚至导致流经圆坝公社的安溪河断流,就更别说九大队这个只有一条小河渠的生产大队了。
严重的干旱, 连比较耐旱的玉米都没能成活,更不用说水稻、大豆这些粮食作物了,唯有更加耐旱的红薯成活了一部分。
后续七月中旬降雨,再补种了不少红薯,但因为种苗有限和时间的关系, 最终能收获的也抵不上损失的那一部分。
简修文他们和况叶闲聊时,就大致估算过,今年的秋粮虽然不至于完全绝收,但也差不多要减产八成。
之前一小队组织收红薯,除了蜜薯的产量平均亩产有两千多斤, 其余品种的红薯其实亩产只有正常年份的四成。
但蜜薯种植的面积占比不到百分之十,第一波栽种的红薯还有不少枯死的,最终第一波红薯的产量, 勉强有正常年份的三成。
后面补种的这一波,因为时间的关系, 平均亩产应该比不上正常初夏种植的。好在面积也不算小,大致能把剩下的七层补满。
这样一年, 队里秋收的红薯,应该和正常年份的差不多。
但红薯在秋粮中的占比并不大,水稻和玉米才是占据最大头的,加上其它的杂粮,红薯只大致占据百分之二十。
当然这样的换算,是按照薯类折算成粮食的比例5:1来计算的。
这样估算一番,今年九大队全年的粮食产量,大致减产六成。
不过具体的产量,还得等补种的红薯收获之后才知道,但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如果减产达到六成,到时候倒是可以免缴公粮。
但只有往年四成的收成,却不能让队员们分到足够的口粮。
去年本来就因为秋收前的水灾,导致粮食减产,今年年初分口粮的时候,就算况叶和简修文他们这种劳壮力,都没能达到基础口粮的标准。
今年粮食减产更严重,到时候能够分到的口粮,必然比上一年还要少。
想到这,简修文他们心底就十分焦虑。
而今天自留地收获的近一千斤红薯,让这份焦虑减轻了不少。
这些红薯况叶四人平分,每人也有两百多斤,省着点吃的话,这些红薯足够让人多坚持三个月。
“今天我们弄点这个红薯吃,说起来我们还没尝过它味道如何呢。”平复好兴奋的情绪后,刘康民看着堆着的红薯说道。
当初去种子站买的红薯有限,几人再馋也不会动作种的红薯。
之后红薯种下去,又遭遇旱灾,为了能够收获更多的红薯,就没有提前采挖些尝尝鲜。
所以至今,刘康民他们都不知道,这新品种的红薯味道如何。
“听说味道很好。”见此,况叶笑着道。
蜜薯的味道如何,他是非常清楚的。这个品种红皮黄心,口感软糯,甜度也非常的高。
今天采挖红薯的时候,难免有被挖伤的,这些正好可以拿来让刘康民他们尝尝味道。
“那多煮点?”张友岁也有些馋。
倒不是馋红薯,而是如今物资匮乏,饭菜缺少荤腥,让每天消耗大量体力的众人,胃口都非常的大。
平时况叶他们的每餐,大致也就是个八分饱。
“是得多煮点,这一小堆我们得尽快吃掉。”对于张友岁的提议,简修文笑着指了指一小队红薯。
这是他们在清理红薯的时候,单独分出来的有伤的,差不多有二十多斤。
如今气温还不低,有伤的红薯放不了多久。
如此,况叶四人中午就煮了不少红薯,有参在稀饭中的,也有单独蒸熟的。
“呜,好甜~”张友岁咬了一口带着皮的红薯,清甜软糯的口感就瞬间征服了他的味蕾。
“的确好甜,连米汤都带着甜味,真不愧叫做蜜薯。”刘康民喝了一口红薯稀饭,感受到米汤的甜味,也不由的感叹一番。
简修文倒是没发表什么意见,但从他舒展的表情,也能知道其非常喜欢这新品种的红薯。
这个时代,甜味还是比较稀缺的东西。
蜜薯虽然比不上糖果的甜度,但比起九大队种的其它几个品种的红薯甜不少。
“这个蜜薯甜度高、纤维少,但也不是没有缺点,听种子站的工作人员说,它的淀粉含量没有白薯高。”
饭后,几人坐在堂屋闲谈,况叶就说起这蜜薯的有缺点。
当地的种植的红薯,有两个都是红皮白心的,甜度没有蜜薯高,但其淀粉含量比较高,吃起来比较面。
还有一种红薯,是黄色的外皮,内心橙红色的。这个品种产量比白薯高,但淀粉含量也比较低,而且甜度比比白薯更低。
“淀粉含量低没事,它的产量可是远超其他的品种。”对于这个缺点,简修文认为影响不大。
毕竟如今拿红薯制作淀粉的人很少,红薯主要还是作为口粮在使用。
“我之前去还秤的时候,小队长问了一下我们收了多少红薯。”坐在一旁的刘康民,和简修文一样,认为这样的产量,那点小缺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他想起有件事还没和况叶几人说,便开口道。
“你说了?”
“说了,毕竟这也不好瞒着。”
他们自留地种植的是新品种的红薯这件事,大队上在一早就知道的。
当初他们去种子站买薯种,就没有瞒着人。而且后面队上筹集红薯秧苗补种,他们的红薯藤和其他的品种不一样,其他人也都知道他们种的新品种了。
几人请假收红薯,小队长陈繁荣也就多关注了几分。
要知道,今年这么严重的旱灾,新品种的红薯队里的亩产也在两千多斤。
况叶他们这个唯一一户种植新品种的,陈繁荣就想看看具体的产量。
“那我们得留点红薯出来了。”听到这,况叶开口道。
小队长陈繁荣知道他们这的产量,加上刘康民去仓库还秤的时候,应该还有其他人。
那么他们收了这么多红薯的事,必然会传开。
新品种的红薯产量这么高,队员们自然也想留点种,到时候和况叶几人相熟的队员必然会过来换些红薯。
“留多少?”简修文显然也是知道的,不过这数量的商量一下。
“先留两百斤怎么样,之后在看情况。”况叶考虑了一下,边给出了一个提议。
“就这样吧。”
两百斤的数量,简修文他们也没有意见。
到时候要是不够的话,他们再从地窖中取就是了。
商量好之后不久,当天下午就有相熟的队员找到况叶几人,目的就是来换薯种的。
对此况叶几人也把商量好的交换方法交代了一番。
如果是拿其他的主粮比如小麦、水稻、玉米这类来换的话,一斤可以换三斤,杂粮的话一斤换二斤,红薯的话一斤换半斤。
对于这样的兑换比例,来人也没有意见,毕竟这是换来做薯种的。
不过之前准备两百斤,完全不够,况叶他们最终换出去四百斤。
一天况叶请假没去上工,却没想到在半下午的时候,有个陌生人出现在况叶他们的住所。
“你找谁?”
“刘康民和简修文是不是住这?”听到况叶的问话,来人没有回答,而是开口问了一句。
“是这,你是?”来人开口后,况叶就听出来,这应该是简修文和刘康民的老乡。
他打量了一下来人,二十多岁的模样,气质也有些和农村人不一样,也就知道来人应该是和简修文他们一起下乡的知青。
“我叫苏长乐,是和简修文他们同一批下乡的,不知道小兄弟如何称呼?”来人笑着介绍自己一番。
“我是况叶,你找修文哥他们有事?”况叶放下手中的活计,把人领进堂屋。
苏长乐这个人,况叶有听说过。
的确是和简修文他们一起下乡的。
简修文和刘康民还时常和他有联系,不过大多是传个口信,或者简修文他们去找苏长乐。
苏长乐本人倒是一次也没到九大队来过,所以况叶才不认识他。
“找修文他们商量点事,现在他们在上工?”苏长乐并没有直接说明他有什么事,而是问起简修文他们的去向。
“是去上工了。”
“可以麻烦况知青带我去找他们不?”苏长乐并没有在堂屋找凳子坐下,而是转头拜托况叶带他去找人。
“你是有啥急事吗?”见此,况叶有些疑惑,这么急着找简修文他们,这是有多着急。
“我找修文他们商量之后,还得去另外的地方,所以有点急,麻烦况知青你带个路。”苏长乐摸摸鼻头稍作解释。
“好吧,你等我一会儿。”看苏长乐的确着急,况叶也就应了下来,准备把门锁好就带他去找简修文他们。
第116章
简修文他们上工的地点, 今天中午他们回来吃午饭的时候给况叶说过。
因此,他带着苏长乐很快就找到了简修文他们。
“修文哥、康民哥,有人找你们。”远远的看到在地里忙活的两人,况叶就开始叫人。
听到况叶的喊话, 简修文和刘康民虽有些疑惑, 还是暂时停下了手中的活, 从田间走了出来。
“苏长乐, 你怎么过来了?”刘康民走在最前面, 看清楚况叶旁边的人之后,步伐就加快了几分, 同时也有些惊讶的问道。
“康民,我找你和修文商量点事。”看到刘康民,苏长乐笑道,看到后面跟过来的简修文也打了声招呼。
“修文,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你这是?”见到苏长乐,简修文也有些惊讶,不过他还是更好奇到底是什么事,让人找了过来。
“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谈谈?”
苏长乐没有回答,而是看了周围一圈, 此时几人站在田坎上,周围都是劳作的队员。接下来他找简修文他们商量的事,不太适宜在这里谈。
“啥事儿啊?神神秘秘的。”刘康民见此, 心中的好奇更甚了。
“行。”简修文点头,随后直接带头爬上旁边的矮坡, 这边离队员们有一段距离,几人在次谈话就不怕被听到了。
“那修文哥你们谈, 我先回去了。”况叶见此,也不打算参与,毕竟苏长乐之前一点口风都没透露。
“好,你先回去忙吧。”听到况叶说要回去,简修文先看了一眼苏长乐,用眼神询问了一下,要商量的事况叶方不方便听。
得到苏长乐的回应后,简修文也就没有留况叶。
如此,况叶就回了住处,继续忙他制药的事。
至于苏长乐找简修文他们到底有何事,他是有一些好奇,但也知道有些事他不好参与。
如果简修文他们觉得可以告诉他,后面他也会知道;要是简修文他们不说,也是他们的隐私。
虽然下乡这几年,他和简修文几人的关系不错,但人与人相处边界感也很重要。
不过苏长乐找简修文他们商量的事,在晚上的时候,况叶就得知了具体是啥事。
简修文和刘康民下工回来的时候,情绪明显有些不对。
况叶和张友岁自然是发现了的,也知道应该是因为苏长乐说了些什么事。
就在况叶和张友岁纠结要不要问问,简修文和刘康民在晚饭过后就自己说了。
“现在外面乱的很,听说前不久县城还有学生团去首都参观。”这是简修文今天从苏长乐那听来的消息。
“学生团去首都?”听到这,况叶就不由的问了一句。
这让他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十年动荡开始的时候,那场全国学生到处串连的事件。
“是的,听说最开始有一千两百多人呢,还免费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刘康民也开口道,他听说这件事的时候,相当的惊讶。
刘康民的话,让况叶知道,这的确是他知道的“大串连”。但他也仅仅是知道这么个事,它具体的时间和具体发生了什么就完全不清楚了。
不过今天苏长乐找简修文他们商量的事,和这个有关吗?
“安琼县城有这么多中学生?而且还是免费提供食宿、交通去首都,这得花多少钱啊?”张友岁听到这,也有些惊讶,不过和况叶关注的点不一样。
“当然有,上个月县城不是召开了学习伟人著作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嘛,听说当时参加的人有三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学生。
而且这次去首都的学生团,其实还有一小部分老师。”刘康民开口解答了张友岁的第一个问题。
从八月下旬开始,安琼县城就乱的很,丰水公社这边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因此,况叶几人也时不时的关注这外界的消息。
上个月三千多人的代表大会,几人都听说过。
这个代表大会过去之后,他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些影响,如今去供销社或者其他地方买东西,不说一两句语录,工作人员都不太搭理人。
至于花多少钱这件事,谁也估量不出来。
因为随着第一批学生团启程之后,后面陆陆续续又有人乘车或其他的交通工具去首都或其他接待站。
而这样的串连活动一些人看到了机会,这就是苏长乐来找简修文他们的原因。
“听说有知青跟着后面的人回城了。”简修文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了一个让况叶和张友岁都吃惊的消息。
“回城?!”张友岁惊讶的喊出声。
“这些知青,有接受单位吗?”况叶问了一句,但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知青下乡之后,回城的机会很少,一般只有在探亲假,或者家中发生大事的时候,才有机会回去看看。当然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办法,那就是在城里找到接收单位,以工作的方式回去。
但如今城里的工作不好找,很少有以此为理由回去的知青。
现在也不是年关,探亲假也就更不是了。
“没有。”简修文缓缓的摇头。
他今天下午听到苏长乐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也相当的吃惊,这些回城的知青竟然没有接收单位,他们就这么回去了!
“他们的生产大队队长没阻止?”听到这,张友岁想到一个问题,就问了出来。
“怎么阻止?现在外面乱得很,现在好多生产大队都顾不上队里的知青。”刘康民开口道。
苏长乐说的那些知青,刘康民和简修文都仔细打听了一下,目前基本上是那些局势混乱的公社的知青。
“他们怎么回去的?”张友岁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就算大队不阻止,介绍信、身份证明、食宿、交通都是麻烦事。
“唉!现在外面什么都乱,因为给学生免费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这件事,车站这些地方相当的混乱。回城的知青想坐车或乘船,根本费不了多大的劲。”
刘康民解释道。
况叶听到这,也能够想象如今车站、港口这些地方是什么样的景象。知青想要混进去,也不是件困难的事。
“今天苏长乐来找我们,就是想问我们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回城。”
有了前边的铺垫,简修文就说出了苏长乐今天下午找他和刘康民商量的事。
苏长乐和况叶、张友岁不熟悉,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避开了两人。
不过他给简修文和刘康民说过,如果觉得况叶和张友岁人可以,也是可以告诉两人的。
因此简修文和刘康民在晚饭过后,就决定和两人说说。
而且就算不说,这件事后面况叶和张友岁也会知道。毕竟两人也有同乡,到时候说不定也会联系他们。
“修文哥,你们想回去吗?”张友岁问了一句,其实他也是在问自己。
回城,几乎是每个下乡的知青都想的一件事。
下乡的生活,和在城市中的生活差别太大。从城镇到农村,巨大的落差,以及艰苦而又陌生的环境,让众多的之知青都苦不堪言。
张友岁知道他这两年的下乡生活,其实已经算是知青中幸运的那一批了,但还是想回去。
“唉!”简修文并没有回答,沉默了一会儿后只叹了口气。
“回去?哪有那么简单啊”刘康民喃喃的说了一句,他和简修文被苏长乐邀请之后,心中就一直非常纠结。
回城这件事,两人做梦都想。
但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两人却开始犹豫了。
没有接收的单位,他们回去之后又能在城里待多久。而且这样回去,也不知道到时候有什么在等在着他们。
之前时局没有乱起来的时候,不是没有知青不管不顾的回去过,但最后的结果是被遣返回落户的下乡地点,或者去了更艰苦的地方。
没有相关的证件,这样跟着串连的队伍走,期间会遇上些什么,谁也说不准。
就算平安的到家,后续的问题也的好好考虑。
比如他们离家已经快五年,回去之后没有工作,到时候和家人又该如何的相处,这也是一个问题。
看到简修文他们的反应,况叶心中也有不少波动。
回城?这何尝不是摆在他面前的诱惑。
况叶之前会潭城探亲,在城镇中生活了一个月,也算了解了这个时代,城镇居民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虽然不如他原本的时代便利,但和如今的农村生活相比,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也难怪下乡的知青都想回城,毕竟谁不喜欢更好的生活呢。
如今面对这个机会,就是他也有些心动。
不过也只是有些心动而已,要真正的付诸行动,况叶的顾虑比起简修文他们的更多。
他是知道十年动荡结束后,知青下乡也将逐渐成为历史,之后知青也会陆续的回城。
而且因为十年动荡停止的高考,也会成为许多知青回城的重要途径。
原本况叶打算到时候参加高考,通过高考回城,之后也能够比较顺利的解决户籍等问题。
现在的这个机会,虽说也可以回城,但毕竟不算正规,他也是有些犹豫的。
第117章
晚饭后的闲聊, 最终以况叶他们各自带着心事结束。
洗漱一番后,各自回房休息。
况叶回到房间,看着屋内放置药材的竹柜,便开始着手整理今天加工的药材。
在整理药材的同时, 他也整理着自己的思绪。
听到有机会回城, 心动是正常的, 但这和他的打算有不小的出入。他对这段时期的详细的历史不太了解, 所以也是第一次知道, 知青竟然还在这个阶段以这样的方法回城。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随着情绪逐渐冷静, 况叶心中的想法也清晰了起来。
现在局势混乱,回潭城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和况家人虽然处的还不错,但他始终不是原主,相隔两地其实他心中还稍稍松了一口气。
还有回潭城后, 生计也是一个问题。况叶现在依然能售卖药品,乔书记这边有不小的作用。
回到潭城后,他手中的营业执照基本没用,以卖药为生也是不可能的,如今个体户和中医都受到不小的冲击。
这个月他去卫生院送货的时候, 场镇上的徐家药铺还是没有开业。
至于再找其他的工作,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还需要运气, 况叶不打算赌这一份运气。
没有正当的收入来源,长时间待在况家, 哪怕是关系再好的人家,也难免会产生矛盾。
而九大队这边, 他已经生活了三年多,也算熟悉了周遭的人和事。在如今这个动荡的局势下,留在这对况叶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九大队这边的风气不错,他作为知青在这里生活其实算的上平顺,加上他之前给队里带来的好处,队员们对他也算友好。
除了这些,丰水公社的乔书记其实也是个能人。
从八月份开始,外面的动荡波及到不少公社,但丰水这块地却没闹出什么大问题,这其中多有乔书记的出力。
借着乔书记这边的保护,况叶才有了如今比较安稳的生活。
所以面对此次回城的机会,况叶虽有心动,但最终还是偏向留下来。
整理完药材,况叶心下也有了决断。
熄灯之后,在黑暗中进入空间。
进入空间后,况叶先采摘了蔬菜和药材,把它们带回小院存储和加工后,再次回到了田间。
空间中的地如今大部分都被种上了药材,它们大部分的生长周期长,况叶平时打理花费的精力不多。
现在每天花费他最多精力的是灵植,以及种植蔬菜的这块田。
灵植主要是朱栗果和晴玲花,它们如今加起来有半亩地,几乎每天都有产出,虽然数量不多,却需要及时采收。
云芝草还是只有最初的六株,况叶现在每天也会去看一眼。原因是,经过快三年的生长,如今云芝草终于开花结荚。
想到能够扩大云芝草的规模,况叶就不由的心生期待。
种植蔬菜的这块田,之前春旱的时候他就种下一波红薯。之前他已经把这半亩多的红薯收完,如今近四千斤的红薯正堆放在库房的仓库中。
红薯收完,这半亩地再次空置出来。
想到外面的情况,这半亩地况叶也不准备空着,他打算再种一波粮食。
再种红薯有些不合适,况叶准备种玉米,它的亩产高于水稻和小麦。
自从红薯收上来,地已经空置了近一个月,玉米的秧苗还有几天也可以移栽了,在这之前他得把地整理好。
不过他没打算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干完这些,翻完计划的面积后,就回到小院忙其他的事了。
从空间出来,因为回城一事而波动的心绪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他沾着枕头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翌日清晨,一夜好眠的况叶是最早起床的。
之后起来的简修文他们,昨天晚上应该没睡好,吃早饭的时候都时不时的打着哈切。
不过就算如此,几人也没耽误上工。
况叶今天还是没跟着三人去上工,他和小队长请了几天的假,准备趁着这个时候把下个月要交货的药品做好。
自从上次和乔书记谈过话后,他就停止售卖药品给私人了。
私人在他这买不到药,就转到卫生院和医疗站这边。
所以他的出货量倒是没有消减多少,卫生院和医疗站这边增加了不少订货。
现在队里的活还不算多忙,况叶就准备集中一段时间把药品做好,因为不久后,队上可能要忙活一段时间。
这个时节,正是当地一年一度多雨的季节。当地的秋雨,基本上在晚上下,倒是耽误不了白天的农活。
随着一场场秋雨落下。
之前干涸的小河渠,也逐渐有了一股小细流,龟裂的水田也渐渐的润泽起来。
安琼县的干旱,也终于得到了缓解。
不过气温也开始下降,之前补种的那一波红薯也逐渐到了收获的时候。
气温太低的话,红薯留在地里也没有更多的生长空间了。收完红薯把地空出来,为下一波的冬小麦腾出田地。
地里的农活,小队长陈繁荣是有计划的。
等到秋雨结束后,地里的泥土不那么湿润,队里就要忙着收红薯、种小麦。
到时候会比较忙,为了轻松点,况叶才请了这么几天假。
时间流逝,况叶忙完制药的活,也跟着简修文他们一起去上工了。
就在他们在地里忙活的时候,张友岁的同乡也上门来拜访,目的也和苏长乐一样,想要邀请张友岁一起回城。
张友岁并没第一时间答应,而是和对方说要考虑考虑。
这倒不是他不心动,而是和简修文他们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决定先观望一番再说。
毕竟现在跟着串连的队伍回城,走的不是什么正规的渠道,他们想再等等,看看回城后的知青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除了张友岁有同乡拜访,况叶这边同样也有同乡的知青来访。
见到来人,况叶有些惊讶,竟然是当初下乡和一起他分配到丰水公社的知青。
当初下乡的时候,两人在拖拉机上聊过几句,后面两人分到不同的生产大队,基本上就没怎么联系过。
不过况叶倒是记得这名知青的名字,叫做曲远。
虽然这几年两人没太联系过,但也不是一面都没见过,况叶有时赶集在场镇上见到过曲远,也会聊上一两句。
对于曲远的邀请,况叶本来心中就有了决定,所以当时就委婉的拒绝了。
对此曲远倒没劝说,他和况叶是没太联系过,但不意味这他不知道况叶的一些情况。
况叶从□□年开始卖药,到现在六六年,已经有两年多,如今丰水公社下边的生产大队,或多或少听过他的名字。
因此对于他选择留下,曲远也没有多意外。
如此,回城这件事,况叶选择不回去,简修文、刘康民和张友岁正在观望。
但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简修文他们也最终做出了决定。
县城当初第一批去首都参与的学生团,半个月后回到了县城,此时正好是十月下旬。
回到县城后,这群学生成为红/卫兵的重要成员,在县城掀起揪斗“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浪潮。
大量的红/卫兵,以及所谓的“造反派”,组织了大量的人员,开始揪斗官员,冲击县委的相关办公地点。
最终导致县政府,处于瘫痪的状态。
县城的混乱,也波及到下辖的公社,就是丰水公社这边也受到不少影响。
好在乔书记等公社的干部,以及公社的民兵和武装队,控制住了公社的局面,让丰水目前还算稳定。
但一些公社的书记能力有限,职权甚至都在混乱中被夺取,导致整个公社一片乱斗。
现在外面乱做一团,所有人此时心中都有些慌。
而这个时候大串连已经完全失控,哪怕是中央在十月底已经有停止串连的指示,全国各地的学生仍然有人不断的加入其中。
况叶还听说,加入串连的学生中,甚至还有些小学生。
安琼县的知青,也趁着这个时机,又有不少跟着串连的队伍回城。
之前来找简修文他们的苏长乐,也趁着这个时候和一些同乡的知青走了。
走之前还来找过过简修文他们,虽然没能带着简修文他们一起走,却也说了回去之后,会讲讲回去后的情况。
回城消息在知青间不断的扩散,丰水公社也出现了自行回城的知青,还留在当地的知青也蠢蠢欲动。
而在这时候,时间也来到了十一月。
十月低的时候,雨水终于不那么频繁,地里的土壤也干爽了不少,小队长陈繁荣就组织起队员们收红薯,在十一月上旬的时候全部收完。
这一波红薯是七月中旬种下的,到如今也只生长了三个多月。
这个时间比较短,红薯的产量自然是比不上春末种植的红薯,产量只有正常的气候条件下的八成。
红薯收完,产量也快速的统计出来,比起况叶他们之前预估的还要少一点。
这样算下来,今年全年的粮食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四成不到。
粮食产量的统计出来后,九大队的所有人都不由的苦笑一声。
不足四成的产量,虽然可以免缴公粮,但这点粮食哪里够整个大队的人嚼用啊。
而且现在外面那么乱,县政府都瘫痪了,这救济粮的事怕事也难了。
一想到这,所有人都愁的不行。
看到这样的局面,简修文他们也有了决定。
“叶子,我和康民想好了,我们准备回城。”这天晚饭过后,几人聚在堂屋的时候,简修文叹了一口气,说出他和刘康民的决定。
“叶子哥,我也要回锦城了。”还不等况叶开口,旁边的张友岁也开口道。
第118章
听到简修文他们决定回城, 况叶并不觉得意外。
就算是他这个知道后面大致发展的人,面对这个机会都心动过,更何况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简修文他们。
“叶子,我们都决定回城, 到时候只剩下你一个人, 你要不要也”
三人决定回城, 到时候只剩况叶一人, 刘康民想到这, 就想劝况叶要不要改变一下之前的决定。
关于况叶不回城的决定,他和简修文他们是知道的。
不过现在外面的局势混乱, 刘康民还是有些担心一个人留下来的况叶。
“康民哥,我早就决定了。”况叶坚定的摇头,他知道刘康民未尽的话语是什么。
“唉,那好吧。”见此,刘康民也就不在多说, 他其实知道况叶和他们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就算留下来,况叶也能把日子过好。
九大队五个知青,陈繁仪本家就是这里,下乡之后就住到了亲戚的家里,后面为了方便行医, 大队上甚至给她单独准备了一处住所。
回城这件事,当然也有海市的知青找到陈繁仪,但刘康民听说, 陈繁仪那边已经拒绝了,她是不打算趁此回去的。
作为附近几个大队唯一的医生, 加上陈繁仪的医术不错,而且她又是陈家的人, 下乡之后其实生活的很有底气。
而况叶会制药,还办理相关的营业执照,如今虽然不再卖药给私人,但也给卫生院和医疗站这边供货,每个月都有些收入。
他和陈繁仪一样,都有着一门技艺,从而有着另外的收入来源。
但刘康民他们则不一样,他们的收入来源,和队上的大多数队员没有差别,靠的就是务农。一年忙碌下来,凭着一年的劳作,从队上分得口粮和钱财。
但这样的收入却是极为不稳定的,因为农业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当。
去年本来水灾,口粮和年底的分红就消减了不少,靠着这点口粮和钱财,他们今年过得就比较艰难。
结果今年因为干旱问题,今年的粮食收成竟然不足四成,至于生产队的其他副业,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今年生产队收入也消减了大半。
如此一来,明年的吃饭问题就摆在了刘康民他们的眼前。
他们很少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相当的困难。
至于开口找况叶帮忙,刘康民三人不是那么厚脸皮的人,而且三个年轻小伙大半年的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找家人救济,现在外面时局混乱,如今年通讯都相当的麻烦,更何况物资上的来往了。
而且如今家中到底是怎样的景象,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这也是他们考虑回城的一个原因,刘康民和简修文他们有些担心家中的情况。
三人八月份的时候,因为县城的动荡,往家中寄了信件,但现在都还没有收到回信。
面对如今混乱的局势,各种担忧也浮上心头。
当然三人心中本来也有回城的想法,只是顾虑太多一时间没法下决定,如今多番考虑后,下定了决心。
“回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修文哥你们得提前做些准备才行。”况叶气氛有些沉闷,开口不话题转到其他事情上。
“的确得准备好,我们只是决定要回去,具体的时间还得再看看。”
简修文点头,今天晚上只是把他们的想法告诉况叶,毕竟这事说开了比较好。
“是啊,我们还得找点其他人,到时候结伴走比较方便。”
刘康民也开口道,他虽然比较跳脱,但也知道这个时候,只有他和简修文上路的话并不安全。
要回城的话,他们也计划和苏长乐一样,召集一些准备回去的同乡,到时候结伴而行,至少能保证一些安全。
这期间,联系其他知青的同时,张友岁也可以跟着一起找找要回锦城的同路人。
“那就好,到时候有些么需要尽管说。”见简修文三人有成算,况叶也就没有多说,不过有些事他也能帮点忙。
这天晚上的谈话结束后,简修文三人也开始为回城做准备。
首先就是联系同乡的知青,在这期间他们还需要打听外界的消息,以便确认出发的时间。
因此,这段时间,简修文三人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个人出去。
他们的行动自然也瞒不过队上的人,因此也有不少人猜到了他们的打算。
简修文他们也没有打算瞒着,三人这样做其实还有另外的打算。
对于知青回城这件事,队员们其实没有多少阻拦的想法,主要是知青和他们没有多少纠葛。
之前已经有不少回城的知青,除了那些在当地已经结婚安家的知青,受到了阻拦,其他的知青一般没有人阻止。
原因主要是有两方面。
一是,现在局势混乱,好多生产大队已经顾及不到知青。而且一些生产队大队的知青,本身就是不安定的因素,一些人恨不得这些知青早点走。
二是,知青本身就是外来户,和当地的联系不深,现在又遇上灾年,多一个吃饭的人,也就意味这其他人要少吃一口。没有瓜葛的知青想回去,还能省下些粮食。
简修文和刘康民下乡已经快五年,如今已经是二十六七的青年,但却一直没有成家,如今和队上也没有多少纠葛。
九大队的人就算知道他们的打算,也不准备阻止。
不过简修文他们这种不遮掩的态度,不久后就引来了大队长陈庆国,这也正是他们另外的目的。
“简知青,你们真的打算要回去?”这天下午,陈庆国来到况叶他们的住处,找到几人谈话。
“庆国叔,现在城里乱成一团,我和康民担心家里的情况,所以准备回去看看。”简修文开口道。
其他的理由他没说,也不好说出口。
陈庆国听着这个理由,别没有说什么,队里的知青想回城,其中的原由他其实也是知道一些的。
如今其他生产大队也不是没有回去的知青,那些生产大队没有阻止,他这边也不好多做什么。
不过几人要走,他作为大队长怎么也得来问问。
“你们都要走?”陈庆国再问,他还不确定几人是不是都要走。
“庆国叔,我这边不准备回去。”况叶此时也在,听到陈庆国的问话,便说了自己的打算。
他知道,如果他要离开,其实没有简修文他们那么容易。因为解毒丸的事,他在这边其实属于管控人员。
知道况叶不打算走,陈庆国心中倒是松了一口气,好歹还是有留下的,而且他这边其实也有些舍不得况叶回城。
毕竟医疗站这边的药品,还需要一部分况叶的支持。
“我和康民,以及江子打算回去,不过走之前我们有些东西得处理掉。庆国叔你看你这边有需要的吗?”
简修文把三人准备回去的事说开,紧接着又说了一句。
“唉简知青,回去的事你们可得想好了。有什么想处理的,叔这边可以帮着看看。”确定三人要走,陈庆国叹了口气,也没有说出阻拦的话。
简修文后面那句话,他也明白是什么意思,接下了这个茬。
“庆国叔,我们走的时候,也带不走多少东西。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索性就处理了,也算添点路费。”看陈庆国接下这个茬,简修文就再次开口,接着说了说有些啥。
几人准备回城,能带走的行李不多,那么这几年添置的东西,以及现在他们的粮食,得在这之前处理了。
对于这些东西,简修文三人和况叶也商量了一番。
锅碗瓢盆的等生活上的必须品,他们打算留给况叶。而粮食,三人如今还有一些,况叶准备买下一部分。
粮食况叶也不打算全买,毕竟他其实不缺粮食。最终和三人商量了一下,买下了除红薯外的口粮。
其实也不算多,毕竟现在已经十一月了,今年的口粮也快消耗完。哪怕是加上之前换红薯得来的粮食,三人剩余的粮食加起来,也只有一百二十来斤。
况叶要了九十斤。
几人最多就是红薯,之前自留地里收上来的红薯,换出去四百斤,剩下的一人也有一百四十来斤。而且还有队员们换薯种的普通红薯,加起来每人差不多有两百斤。
这些况叶就不打算要了,他自己本来就有不少。而且到时候年后分口粮,红薯必然会占大头,他也要不了那么多。
简修文他们准备只留一小部分,其余的都准备换出去,这个时候找大队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你们都要换出去?”听到简修文说的数量,陈庆国有些吃惊。
三人的红薯加起来有六百来斤,虽然换算一下只值一百二十来斤口粮,但真到缺粮的时候,这六百斤的红薯能支撑不少时间。
“换!不知道庆国叔这边能不能行个方便?倒时候给开个介绍信?”简修文语气坚定的点头,同时也希望用这些红薯,让陈庆国行个方便。
回城这件事,他们也想多分保障,如果陈庆国这边能给个介绍信,那么途中就能顺利很多。
“我到时候找人过来,你们要的东西也一起给。”陈庆国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头了。
现在外面局势混乱,今年又是个大灾年,粮食是金贵的东西。
简修文他们拿出来的这些粮食,他也的确有些心动。介绍信倒是可以帮忙开,这费不了他多少功夫。
不过陈庆国不打算全部吃下这些粮食,他准备再找两家人。这也算是简修文三人给了他做人情的便利,开介绍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陈庆国离开后,当天傍晚的时候,就带着两家人再次来到况叶他们的住处。
简修文他们把粮食换出去的同时,也拿到了陈庆国准备好的介绍信。
不久后,几人也确定好了回城的时间。
第119章
启程的时间定在十一月十八号这天。
确定好时间后, 简修文三人也把身边的东西处理的差不多了,行李也大致打包好。
不过为了行动方便,三人听取了况叶的建议,把大件的行李邮寄回了家乡。
这样一来, 他们也能更好的融入串连的队伍。
除开大件的行李, 三人携带的东西一个背包就能带走。不过在启程之前, 为了保险起见, 还准备了不少干粮。
虽说他们跟着串连的队伍后边, 可以蹭到免费的食宿。
但是这段时间三人打听过,现在免费的食宿, 因为接待能力有限,食物其实是非常紧张的,如此他们也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八号这天。
清晨,天色还未亮开,简修文三人就背上行李, 朝着丰水场镇走去。
况叶背着背篓,也在出行的队伍中,他准备送简修文三人到县城车站。
简修文他们这一离开,还不知道有没有再见面的时候,他怎么也得送送。
四人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 终于抵达了丰水场镇,之后等到去往安琼的班车,又花了两个小时才抵达县城的车站。
“修文哥, 你们和约好的人在哪里碰面?”走下班车,况叶看着比以往要乱的车站, 问了一句。
一下车,他就看到车站有不少学生, 以及一些青年,这些人聚在一起,看样子是准备搭乘前往观市的班车。
简修文他们这次回城,联系了一起走的知青,在丰水场镇却没有遇到,听说是准备在县城集合。
“在车站右边的第一个小巷口,我们先过去找人。”简修文答道。
他们和人约好今天走,但因为每个人的下乡地点不一样,距离县城的距离也不同,这出发的时间就不一样。
一行人就约定好集合的地点和时间。
如此况叶跟在简修文他们找到集合的地点,果然看到有人已经提前到了。
这些知青况叶只认识一个,就是之前探亲假遇到的吴知青,他是张友岁的同乡。
不过其余的知青,这段时间他也听简修文他们说起过。
和这些知青汇合后,经过简修文他们的介绍,况叶很快就把人和之前了解到的对照起来。
简修文他们聚集起来的知青其实不多。
和简修文、刘康民同乡的只有三人;和张友岁同乡的到要多些,有六个。
简修文三人倒是来得最晚,不过也在约定的时间前赶来。
一行人汇合之后,时间也到了中午,简单的解决了午饭,就往车站去了。
“修文哥、康民哥,还有江子,你们到了之后,记得给我回个信。”把简修文他们送上拥挤不已的班车,况叶不由的再次叮嘱到。
“肯定记得,叶子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挤上车的刘康民,从车窗伸出个脑袋,有些不舍道。
“叶子,我们之后常联系。”简修文此时也有些不舍,好在他们留了通信的地址,之后也能联系一二。
“叶子哥,到了后我就给你写信报个平安。”张友岁也从车窗边挤出个脑袋,有些伤感的说道。
回城简修文三人的确期待不已的,但到分别的这一刻,三人还是有些不舍。
这几年他们和况叶相处的不错,这一别,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
“我给你们的药别舍不得用,有情况就用上。”况叶也有些不舍,毕竟他来到这个时代,相处的最多的就是简修文他们。
但他也知道,回城对于知青来说是多大的诱惑,所以从一开始就没劝过三人不走。
“嗯,情况不对我们就用。”听到况叶的叮嘱,简修文点头。
他和刘康民,以及张友岁,现在包里都有不少药品,这是况叶在昨天晚上交给他们的。
三人原本想拒绝,毕竟他们知道况叶的药不错,而这次他给每个人的药还不少,加起来值不少钱。
但最后还是收了下来。
这些药他们也的确需要,毕竟这回城和之前探亲回去不一样。他们也听说过串连的学生们,有不少在途中生病的,甚至受伤的都有。
而且现在正是十一月,已经进入了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不高,这个是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着凉。
串连的学生人数又多,十几岁的少年占据多数,这些人聚在一起,磕磕碰碰的必然少不了,受伤也不少见。
虽然简修文他们会尽量避开纷争,但也要以防万一。
况叶在车边和简修文他们话别的时间并不多,前往观市的班车被挤满之后,就很快的启动了。
他跟着车走出了车站,和车上的简修文三人挥手道别,直到班车驶上马路,他才停止跟随的脚步。
看着越行越远的班车,况叶在心中也祝福回城的三人平安顺遂。
之后他在车站口站了好一会儿,收敛了心中的情绪,也准备再逛逛县城。
今天也不忙着回去,之前他找大队长开了介绍信,可以在县城歇一晚。
趁着这个时间,他也正好办些事。
今天来县城一直都在车站这边,如今县城到底是个什么样他也不是很清楚。
但有一点很确定,县城比起他上一次过来,气氛不仅紧张了许多,连街道两边的店铺都萧条了不少。
原本他还准备去看看上次来采购药材的几个药铺看看,结果走到第一家寿春堂,就发现这里和徐家药铺一样,现在已经关门了。
看药铺门框上的痕迹,显然也是受到了冲击,不得不选择暂停营业。
如此,之后的几家药铺,况叶也不准备去看了。
就算没有关门,想来情况也不会有多好。
他之前采购的药材以及快消耗完,但也有了补充的来源。
这个月给卫生院那边送药的时候,况叶去了一趟公社办公地点,找乔书记这边要了一些药材。
乔书记这边的动作非常的快,在上旬末的时候,就让人把药材送到了九大队。
不打算去药铺,况叶却还有其他的地方要去。
旧货市场那边他准备去看看。
在前往旧货市场的途中,况叶在街上遇到不少带着红袖章的人,他们目光在街道上不断的巡视。
一些经过他们的行人,期间都不由得紧绷了一下。
况叶发现,如今在街道上的行人,身上的衣物比之前他来县城的时候更加的简朴单调。
一些爱俏的妇女,原本花色比较鲜亮的衣服饰品都没了。之前还能看见有卷发造型的女士,如今都见不到了,如今大多是利落的齐耳短发。
看着这样的变化,况叶心中有些复杂,但他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
就算是他,在经过这些红/卫兵身边的时候,也被打量了许多次。
不过他如今的装扮,和地道的老乡差别不大,只是瘦高的个头在人群中非常的显眼。
期间也被拦下过一次,不过在听到他和当地相差无几的方言,加上出示的介绍信,倒是很快被放行。
这一路走来,在抵达旧货市场的时候,况叶甚至感觉松了一口气。
来到旧货市场,他并没有往里边走,而是侧身走进旁边的回收站。
县城大破“四旧”,必然有许多被损坏的东西,他也准备来看看有什么。
倒不是想捡漏,毕竟况叶原本就是个普通人,某些方面的见识有限,想捡也捡不着。
来回收站就想看看,有没有保存的比较完好的书册,要是他就得书册内容还行,准备买回去,总比之后当柴火烧了的好。
和回收站的工作人员打了声招呼,说他想买些废纸用,就被很顺利的放了进去。
如今旧书大多不能拿到旧货市场去卖了,只能被当做废纸处理,回收站这边堆了不少,工作人员见况叶想买点,倒也不意外。
毕竟这段时间,有不少人家买了这些回去,或用作引火、或用来糊墙、或来打包物品,甚至当做厕纸的都有。
况叶进去之后,就直接往废旧书册那边走。
至于被砸烂的家具、以及一些生活器具,他则一点也不关注,一是他本来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二则是,这些东西毕竟都比较大件,目标太大他不好收捡。
看着面前堆积的废旧书册,大部分都是破损的状态,有的被烧毁大半,有的被撕毁缺页,有的被沾上各种污渍。
况叶干脆蹲下来慢慢的挑选,他决定今天下午的时间都在这过了,应该能选出些书册来。
在他挑选书册的时候,也不时有人到回收站来,有和他一样来翻找东西的,不过一般对他这边的书册没兴趣,家具、器具那边倒是人多点。
当然还有一些是来卖废品的,况叶当时观察了一下,这应该是不久前才被破坏的东西。
想到这,他心底都不由的叹了口气。
离开废品站的时候,况叶背篓中装着一麻袋的书册,感受到被勒紧的肩绳,况叶心中有些复杂。
这些书册,在他看来大部分都没问题,值得保留。但还是被当做废品送到了回收站,而如今这一麻袋的书册竟然只值一块多钱。
此时天色已经渐晚,况叶背着背篓往县城南边的方向走,他准备在百货商店附近找给旅店,他明天还准备去这地方看看。
第120章
找到住宿的旅店, 已经是天色快要黑尽的时候。
况叶定的单人间,是旅店唯一还剩的房间。
在他办理住宿的时候,把住宿费用递给工作人员的时候,竟然难得得到了一个笑脸。
见此, 况叶心下还有些奇怪。
以前来住旅店的时候, 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就平常, 这次竟然态度这么好。
不过后面他倒是知道的原因。
离开旅店的前台后, 刚刚给他办理入住的工作人员和旁边的同事的小声的交谈起来。
况叶如今耳目灵敏, 这交谈自然也听了个全。
也从中知道了一些信息。
现在旅店的入住率挺高,但旅店的收入其实并不高, 因为这入住的大半人员,都是串连的学生。
况叶找的这家旅店,正好是被列为串连学生接待站的旅店。因为县城的旅店数量不多,总体的接待能力有限,有不少都被列入成接待站。
根据当初中央发出的通知, 革命学生可以一律免费乘坐火车,生活补助费和交通费由国家财政开支。
因为这一通知,各省各市的组织起接待站,免费为各地的学生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
正是这样的条件,才使得大量的学生加入串连的队伍, 以至于到完全失控的地步。
如今安琼县城也接待了不少来自其他地方的串连学生,被列为接待站的旅店,从上个月开始, 就陆续接待了不少免费住宿的学生。
虽然财政上的支持,但旅店的工作人员, 面对现在的情况,其实心底也是没底的。
因为如今的县城太乱了, 县委都被冲击了。
到时候旅店收入有限,政府这边有乱成一团,这工资到时候能不能发下来,都得打个问号。
所以对况叶这种正常付费的顾客,难免态度好了不少。
从两人的对话中知道这些,况叶心下不知道如何评价。不过他今天晚上看来的谨慎些,毕竟这旅店中有不少串连的学生。
找到自己的房间,况叶放下背篓,花了点时间外出解决了晚饭。
之后简单的洗漱完,就回到房间关好了房门,收拾整理了一下背篓中的书册,就早早的熄灯。
他今天也没有进入空间忙活,准备早早的休息。
不过躺在床上倒是怎么也睡不着,正在他翻来覆去的时候,旅店中竟然热闹起来。
听着外边叽叽喳喳的喧闹声,况叶也知道是串连的学生回来了。
之前他吃饭回来的时候,稍稍和工作人员打听过,入住的其它人怎么不在。
从工作人员那边知道,这些串连的学生,应该是参加当地□□组织的晚会活动去了。
这些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外边,晚上回来的时间也比较晚。
为了避开这些人,况叶今天才早早的休息。
但因为生物钟的关系,现在都无法入睡。
好在等到旅店再次安静下来的时候,也到了他往常入睡的时间,也就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天色还未渐亮,况叶就早早的起床。
趁着串连的学生还未醒来,离开了旅店。
此时外面的还有些昏暗,百货商店那边还没开门,他找了一个饭店先解决了早饭。
从饭店出来,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他才缓缓的朝着百货商店走去。
不过抵达后,这边还是没有开门。
见此,他就准备在附近逛逛。
就这样走着走着,来到了百货商店后边的一处集市。况叶走进去,却发现只有巷道两边的铺面开着,见不到一位来此卖农副产品的老乡。
见此,他心中叹了口气。如今为了谨慎起见,怕被扣“隔资本主义的尾巴”,老乡们也基本上不出现在集市卖货了。
没了卖货的老乡,集市的热闹消减了不少,况叶也就没再这多逛,从巷头走到巷尾就转道其他街巷。
最后继续往前走,拐了几个弯,转到了新华书店的门口。而此时,书店已经开门,见此他也就准备进去逛逛。
走在各个书架中,书店和他上次来也变化了不少,一些古籍类的书册、翻译的国外著作,如今已经在书架中消失。
书店中倒是摆放了不少红书,还有伟人的画报等。
这样的变化,况叶早有预料。
为了让之后能够生活得安稳一点,他还买了一幅画报。
在时代的浪潮下,人微力小的他也只能尽量的自保。
离开书店之后,再次来到百货商店这边,此时这里已经开门,不过和况叶上次来县城,也萧条了几分。
上次来这,况叶买了不少东西,甚至手上的票证也都用的差不多,只余下些粮票。现在他想买东西,都只能买些不要票证的东西。
考虑到之后的局势,况叶倒是没有吝啬钱财,买了些高价的副食品,以及一些不需要票证的生活用品,在离开了百货商店。
而此时时间也才不到十点。
但他也不打算在县城逛下去,也就直接朝着车站那边走去,至于旅店他今早离开时就办理了退房。
在车站乘上最近一班经过丰水的班车,差不多在正午的时候抵达了丰水场镇。
下车之后,走在丰水场镇的街道上,哪怕是街道没有几个人,况叶却还是感觉到了和县城的不同气氛。
这次去县城,让他真切的感觉到了如今的乱局,还算安稳的丰水公社,如今竟然让人觉的安心。
在场镇上唯一一家饭店吃了碗汤面,况叶准备去卫生院看看。
他许久都没见到徐医生了,虽然听说他目前情况还好,但还是亲眼见见才心安。
但他的运气不好,并没有在卫生院见到徐医生。
听留守的伍卫生院和熊医生说,徐医生去公社底下的生产大队巡诊去了。
见此况叶也只好作罢。
他也知道公社的医生有限,不是赶集日的话,卫生院的医生一般会有一人外出巡诊。
不过徐医生如今还能在各个生产大队巡诊,想来精神应该不错。
最后他和熊医生他们聊了一会儿,留下之前准备的礼物,便离开了卫生院。
之后他去了一趟邮局,询问了有无他的信件后,便直接回了九大队。
回到九大队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
吱呀~
推开堂屋的大门,况叶把背篓放下,坐在板凳上歇息的时候,整个人有些愣仲。
简修文三人离开了,现在就剩他一个人住,周围的一切显得有些安静,他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
不知道发呆了多久,况叶才收敛好心情,开始整理带回来的东西。
整理好后,他又开始满屋子的乱转。
简修文他们离开之前,个人物品一部分处理了,一部分作为行李带走了,因此三人的房间现在也显得有些空荡荡。
目前除了一张木架床,屋内基本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看着这空荡荡的房间,况叶心下叹气,这几年和简修文他们同住,竟然让他有些不习惯独居的生活。
看这个心态得好好的调整才行。
为了让调整心态,况叶之后也没在屋里待着,基本上每天都去小队长那报道,跟着队员们去上工。
不过晚上回到住处的时候,难免有时会觉得寂寞,一个人煮饭一个人吃。屋子内另外的活物,就只有养的鸡。
而且因为现在只有他一个人,鸡也在前不久处理了,现在只剩下一直下蛋的母鸡。
直到十一月过去,进入更加寒冷的十二月,况叶才逐渐习惯这样的生活。
每天跟着队员们上工,回到住处简单的解决完餐食,再收拾一下屋子和菜园,之后就制药、看书、以及管理空间。
当然一个人独居,也不是没有好处。
那就是他如今的三餐都是按照足量准备的,空间中的粮食也不用集中到夜间的加餐上。
不过为了方便,他一般会一次性准备一天的饭食,到点的时候热一下就是。
除了饭食,他其他的行动也方便了许多。
只能说这独居的生活有好有坏,就看况叶自己怎么想。
十二月的天越来越冷,但外面的局势却越来越乱,况叶看着大队长不时前往公社,却每次都皱着眉头回来。
对于大队长跑到公社,到底所谓何事,其实他和队员们心底都知道。
十一月红薯收获完,今年的粮食产量,也就统计出来了。
九大队这边减产六成有余,把产量报上去之后,来核查的办事人员来得相当的缓慢。
原因整个大队也知道,主要是上级的人员安排,受局势的影响,有了些差错。
好在最终核查人员,在十一月下旬的来了,最后肯定了九大队这边报上去的产量。
这让队员们松了一口气。
根据相关的政策,今年的公粮可以免了。
免缴公粮,并不意味着这点产量足够九大队所有人一年的消耗,后面这救济粮的事,大队长这边还得找上边要呢。
但这件事,却不好办。
乔书记这边能稳住丰水公社的局势,但调拨救济粮这件事,他这边就能力有限了。
救济粮的调配,要县城这边来才行。
但十月低的时候,县委就受到冲击,政府职能也丧失了。
如今县城的局势乱的很,各个办事机构组织能力也严重受损,申请救济粮这事进展相当的缓慢。
为此,大队长陈庆国愁的不行。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