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 100. 第一百课 平原郡与潼关
    早在镜头转开的时候,代表着李隆基的身影就已经离开了大家的视线。


    即便大家能够理解,酿下这样的苦果终究是要偿还的,此番天幕的做法并不算过分,但这种随随便便就能置人生死于玩物的境地还是让不少人对这个一直陪伴着自己的天幕生出了些恐惧。


    不少统治者们亦是坐立难安了起来。


    虽然眼下正在讲安史之乱,要是说起其他的未免不合时宜,但他们却按捺不住乱飘的思绪——连皇帝都能被它说带走就带走,那要是天幕想要改朝换代,岂不是很随意?


    这种力量……就算李晓诗说了他们不是鬼神,也还是很难让人不心生畏惧。


    哪怕从前天幕展现出的力量就已经很难以想象,但远没有这次、这种把一个皇帝都带上去“惩罚”带来的冲击要大。


    毕竟,之前天幕再怎么样,也没有伤害过天幕这一端的人,最多也不过是给过来一些东西而已,对他们是完全无害的。


    说白了,就是会给他们好处,给他们消遣、技术,告诉他们历史的发展等等等等,却从不干涉、从不插手这边的一切生灵和现状。


    ——像一个旁观者那样。


    现在……


    象征着李隆基的屏幕黑掉,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场景,而又有一个看起来很懵的人出现在了上边。


    观众中,一些人心中沉沉。


    ……又一个。


    这是不是意味着,它准备干涉他们世界的事情了?


    要做裁决者?惩罚者?


    正在这时,李晓诗的声音响了起来:“对啦,忘记告诉大家了,刚刚我有些没说清楚。在直播间中的‘情景置换’,和之前的每一次虚拟游戏是一样的,观众参与进来经历的一切都是假的,也不会有人换到观众原本的身体里去——只有在这里的经历的感受是真的。在置换体验结束后,还是会回到原本的世界的。”


    为什么李晓诗这一次决定说清楚了呢,因为她的下一位幸运观众已经上来了呀。


    她在黑箱李隆基后,就拜托0022去到安史之乱时期的几个重大节点重要城池让当地观众们投票了,投出一个最想让体验下一环节情景置换的人选。


    虽然观众们不知道下一个“环节”会是什么,但看到李隆基的体验,他们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就算不会死,也绝对是他们亲身经历过、或即将经历的场景。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投啊,只恨这所谓的置换不是真的换,好让那些人死、惩罚者又怎么样,如果天幕能救他们出火海,能帮他们报仇雪恨,能还他们晴日朗朗,他们不介意把天幕奉为神明!


    ——所以这也就是,今天的第二位幸运观众来到直播间,成功听不到李晓诗的声音之后,她就放心地和大家公开了事实的原因。


    平台主打的就只是一个和古文明的交流及互相影响,一切的出发点和根源都是要从他们双方本身的做法和选择来的,平台才不会出手干预两个时空的任何东西,甚至还会出手平衡。


    比如送给李晓诗的“古董”;再比如李晓诗要给古人送平台商城里超出时代科技的东西,价值越大她需要付出的就越多甚至还有高额的科技税等等。


    说一点最浅显的,李晓诗的课堂,系统和平台宁可根据需求给她虚拟创造一个“古社会”,都不会让她亲身穿梭时空去到另外的时空,是平台做不到么?当然不是。


    但,这不就已经表明了平台的态度么?


    不破坏、不插手、重交流。


    在小私心地让李隆基来感受一下恐惧和绝望、又把另一位“幸运”者带上直播间之后,李晓诗的恶作剧就结束了。


    嗯,还是要顾及一点平台的原则的,省得万一哪个观众摸到了投诉……


    安抚了观众们之后,她歉意地低了低头:“那我们就继续说安史之乱吧。”


    见到李隆基出现在天幕上就急急进宫的天宝年间官员们这才纷纷松了一口气,脚下却不停,继续往宫内赶。


    不管怎么说,不管这是个什么样的皇帝,那都是他们的皇帝,现在还不能……他终究是主心骨。


    而就在他们着急去进宫的时候,突然有人顿住了脚步,有点惊疑地看着天幕,“咦”了一声。


    “……怎么是他?”


    在原本属于李隆基的画面上,现在换了一座城池,城中的气氛和刚才看到的长安城很不一样,没有那种惊慌失措的奔亡慌乱,这里的每个人脸上都是坚毅。


    虽然行色匆匆,却没有任何动摇之色——只除了一个人。


    那个人应该是原身进来的,因为他身上还穿着质地上佳的袍子,和周围其他穿着短打方便行动的人有点格格不入。


    而且他尚有些迷茫的脸上干干净净,红光满面,更是与这城中人人面黄肌瘦的现状泾渭分明。


    但或许是因为虚拟的缘故,周围的人对他的异常视若无睹,反而很不见外地直接给他怀里塞了一捧东西。


    “哎呀老头,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儿发呆呢?快去送到城墙上,那边等着用呢。”


    ——那是一捧染血的箭。


    箭上血迹斑斑,但又早已凝固,显然都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


    这人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当下的状况,愣愣看了看怀里被塞的东西,顿时跌坐在了地上。


    刚刚……刚刚陛下的遭遇他还看在眼里,难道轮到他了?


    怎么会是他呢?


    他……明明什么也没做啊!


    天幕外,有不少相识的官员都认出了这位“幸运”观众,大为不解。


    陛下弃城,被拉上去惩罚是一回事,但这贺兰……又做了什么?


    镜头前,李晓诗却没说这位观众,只是又接着刚刚长安城破的话题继续说。


    “其实长安城要破,也没有那么容易的。”


    “就算安禄山起兵反叛,河北众地差不多都在他的管控下,很快就沦陷完了,但要想真的毫无阻碍地拿下长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甚至当时在河北境内,叛军都遭到了一定的挫折。”


    她看着笔记,道:“安禄山的反叛是有准备的,所以他预估了所有有可能遭遇反抗的名将们,但没想到,河北二十四郡全部沦陷的情况下,还有一处是叛军强攻都没能拿下的——而驻守那里、带兵抗敌的,却只是一位书生。这位书生,就是我们上节课曾提到过的唐代的书法大家,‘颜筋柳骨’的颜真卿。”


    “颜真卿是遭排挤出京的,但在到达平原郡后,他就发现了安禄山必反的事实,可没有人会相信他——当时的朝廷,可是安禄山起兵造反一路打下来的消息传到中央、唐玄宗都不会相信的朝廷啊。所以颜真卿就自己安排提前准备,终于在劫难来临时成功守住了一郡,也成为了周围郡守们带兵归附联合抵御叛军的主心骨。”


    她没有展开地图,只是口述着地理位置:“当时洛阳被攻破,叛军继续南下,是颜真卿鼓励军心,带着军队攻打叛军老巢,为对方制造麻烦的。他曾经一天收复十七个郡县,而后成为河北二十万联军的盟主,甚至在全家被叛军虐杀肢解最后只能找到一颗头颅的情况下、为了收复河山,依然忍着悲痛去和大部队汇合——这样的战绩和经历足以震撼人心。”


    “可、如果连一位书生都能有这样的谋略,那当时的唐王朝,人才难道会少么?难道就真的没有人能抵御叛军南下的铁蹄吗?”


    李晓诗叹了口气:“当然不会啊。”


    “从唐朝建立起始,唐朝的人才就一直不少,而整个朝廷也都是武德充沛,一直在向外扩张领土,能打的将领自然也有——有安禄山这样有异心的,那当然就也有忠心耿耿的呀。”


    “唐朝名将高仙芝,任安西节度使,虽然身为高句丽人,但为李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打败吐蕃,收服石国等等等等。高仙芝手下,还有另一位能人,叫做封常清。唐朝的名将那么多,像是郭子仪他们,为什么咱们要单独提一下名声没有他们响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呢……”


    李晓诗声音幽幽的,“因为他们所守的这座城池、他们两个人的命运,完全是唐玄宗自食恶果的另一个具体展示。”


    “刚才我们提到,想要打长安,就要先打洛阳和潼关。而高仙芝封常清两位,正和这两座城池都有着关系。洛阳的时候就是这两位就地拉起的流氓混混百姓部队抵抗的,但仓促之间这样的部队根本打不过训练有素的叛军,于是只好撤退,直到潼关。”


    “潼关有天然的地理优势,高仙芝据守潼关,这才绊住了安禄山的脚步。”


    “与此同时,刚刚说到的郭子仪这个华夏历史上都数得上名次的大将军正带领军队在叛军后方大杀四方。安禄山心急火燎,退有郭子仪,进又是死啃啃不下的潼关,那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


    哭得脑袋都有点疼的李世民心中也很焦急。


    不管安禄山怎么办,潼关是绝对不能丢的。有高封两位在潼关据守,牵制住安禄山,才能有郭子仪在后方屡屡打胜的发挥余地。


    潼关很重要啊!


    突然,李世民听到李晓诗冷笑了一声——这个和她年龄完全不相符合的动作由她做出来,李世民的心立刻凉了半截。


    果然,他听到她道:“还能怎么办,安禄山朝中‘有人’啊,怕什么?反叛的道路上遇到难题?当然是干爹替你解决了——李隆基下令,在潼关现场斩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李世民眼前一晕。


    阵前斩将……阵前斩将!


    斩的还是如此有大功的将!!


    李隆基这是造的哪门子孽?!


    “不过还好,接替高仙芝封常清的,也是一个名将。这就是我们屡次打败吐蕃的老将军哥舒翰。哥舒翰接替守潼关的任务后,依旧是和高封两位一样,死守不出。安禄山着急呀!”


    李晓诗语气微妙,听起来似乎真的是在替安禄山着急一样,观众却都能听出其中对李唐朝廷的嘲弄讥讽之意。


    “也不知道我们贵妃的好哥哥,宰相杨国忠大人是不是还惦记着自己妹妹的这个干儿子,反正他是开始给妹夫吹耳旁风了,一直在催促让哥舒翰出战。那我们的皇帝陛下听了没有?——作为安禄山的干爹,他当然听了呀!”


    “所以哥舒翰无奈带兵迎战,然后二十万大军一败涂地,潼关城破,长安城危在旦夕、皇帝弃城而逃。”


    刚得到了点希望、不过转瞬就又一次破灭,李世民的心情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竟是昏昏沉沉了起来。


    见状,长孙无忌连忙唤门外早就候着的太医进来。


    好一通折腾,李世民才悠悠转醒,一直在流泪的眼角已经被磨得泛着血丝了。


    他一把抓住长孙无忌的手腕,怔然望着天幕上的李晓诗。


    “他……他……”


    二十万,潼关,斩将,谗言,长安……几个词语来来回回在他嘴里过着,最后说出口的却只有一个被咬碎了的“他”字。


    长安的沦陷能只怪李隆基一人么?


    显然不能。


    那些进谗言的小人、那些眼中只有自己利益的蛀虫,甚至于是酿成这一切的凶手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路烧杀抢掠的叛军——人人都有错,人人都有罪。


    但无论是李晓诗,还是百姓,更或者是天幕前万万千千的观众,所有人最怨恨的、最恼怒的,却毫无疑问、都是一个李隆基。


    这和马嵬坡兵变,所有人都需要一个交代、一个承担这一切罪责的人,所以选中了最合适的杨玉环不一样——


    李隆基身为皇帝,身为这样的封建制统治下、一人一言一身可改天下命运的皇帝,他的无能、他的昏聩、他的愚蠢和自私害了这么多的人,害了全天下,他理所应当来承担这一切。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确确实实地、因他而起,因他而成的。


    正在观看天幕的,其他朝代的百姓们这会儿又忍不住叱骂了起来。


    “怎么不让他多体验一下?就一次也太便宜他了!”


    “这种皇帝就该去死,怎么上了天还不会让他死啊,天幕太仁慈了。”


    “就该让他去替杨玉环死,再让他去替高将军死,还有颜真卿一家!!”


    “……”


    百姓们很淳朴,他们和有知识的人想的不一样,他们只知道,谁是好人,谁就该有好下场,谁是坏的,谁就该被惩罚——他们才不管什么天幕是不是干涉现实,他们只想看李隆基自己吃自己的苦果、看李隆基承担该有的惩罚。


    看着弹幕上激愤的现状,李晓诗摇摇头,没有让他们收敛一点,也没有劝。


    因为更让人难受的,还在后边呀……


    “长安城破,唐玄宗逃到了蜀地,太子李亨、唐肃宗,率军在平叛。其实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叛军已经深入大唐腹地,他们随意烧杀抢掠,践踏百姓,蔑视生命——但安史之乱最终还是被平定了。叛乱被平息的原因,除了叛军内部的争斗和混乱以外,还有一场……持续了十个月,堪称是安史之乱转折点的战争。”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新上来的幸运观众吧!”


    李晓诗把视线转到新观众的画面上,对观众们道。


    “唔,这位观众是安史之乱时期的一位节度使,叫做贺兰进明。”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