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高产作物真的于国于民有利后,朝廷立即调派人手成立营田水利局,预备推广早稻、西玉黍和甘薯。
而霍霖身为通政司的副使也同时兼任营田水利局的副手,同户部侍郎一同推广高产作物。
推广这些高产作物也需要依据大兴每个地方的土地气候来进行推广。
于是结合了霍霖实验的数据,根据这三种作物的特点,霍霖和户部的人直接确定了早稻就先放入南方进行推广,由于早稻是引进外来的品种,在亩产上比大兴原产的品种亩产量更高,于是就先选择了常州府进行推广,由点及面。
而耐寒的西玉黍和耐旱的甘薯就往北面和西北进行推广。
不过由于这几种作物百姓之前皆是没有听说过,还保持着怀疑心理,为了让百姓们接纳这些作物,霍霖他们在今年并没有大幅度的强制种植,还是把这些种子集中在一府进行推广。
在推广的同时,朝廷也在积极的在皇庄种和京城周边进行种植,培育更多的种植,以便明年早春的大面积推广。
为了让百姓们更为接纳这三种高产作物,让他们对明年的推广做好积极的准备,通政司的作用就体现了。
《邸报》大幅刊登霍霖因高产作物的出现封爵的消息,十几年来第一个封爵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当初那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二十几岁就因发现高产作物而封爵,这作物得多高产啊,吸引住了地方官员和会关注《邸报》的文人们的视线,让他们也对想要提高本府产量产生兴趣,于是随着《邸报》一起发行的就是霍霖记录下来的《高产录》里面集齐了霍霖和庄丁们积累的种植作物的经验,想要与霍霖一样因种粮而封爵吗?那就学起来吧!
用弹幕的话就是
[这就是名人效应啊,前有广泛传播的戏曲把霍霖六元及第状元郎美名传遍大兴,后就有年轻的六元及第状元郎因为发现高产作物而封爵的消息,激发识字群体对于种粮的积极性。]
这样就完了吗?当然没有,会看到《邸报》的终归是会识字的那些人,底下的百姓们可不会关注那薄薄的一张纸,为了让百姓们也能接纳高产作物,一首首关于高产作物出现的童谣,一场场关于种植高产作物而摆脱饥饿的戏曲开始出现在民间,让天下百姓们对新出现的高产作物满含期待。
努力是不会辜负人的,霍霖他们做的事情终归是没有辜负他们。在霍霖他们试种的这半年里南方常州府的稻谷和北方的西玉黍、甘薯的种植也陆陆续续传来好消息,皆是获得大丰收!
虽然因为是第一次种植,而且土地条件各不相同,所产出的粮食重量各不相同,但是相比较原本那抠抠搜搜的亩产量,种植了新稻谷、西玉黍和甘薯的州府,所上报的亩产量和其他州府相比较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亩产量的差别不仅仅是上报京都时百官们看到了,连民间的百姓们都传得沸沸扬扬,这传播速度的提升当然是因为霍霖所在的通政司为了让百姓们获得实时的新消息所开辟出来的一系列消息传播途径。
北方有神种,并且真的在种植了三四个月后亩产量翻天,一亩地真的可以产出一千五百斤粮食的消息随着飞鸽飞鹰和驿站传到了各个州府的地方通政司,地方通政司再以府为中心请秀才们以百姓听得懂的方式向百姓传播这一消息,通政司甚至联合各个州府的学子们,以历事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到高产作物的推广当中。
一道道消息的传出也让京城的营田水利局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因为各个州府都在向京城请求要种植神种,一家独高产不可取啊!请求共同高产!我们也可以作为试种基地!
坐镇营田水利局的霍霖和户部的人没想到西玉黍和甘薯在推广到地方试种的时候竟然也能够如此高产,还没有准备好就收到了来自各州府的请求了。
于是京都这边紧急开会,终于制定出了合理的下一步策略:
维持原计划不变,有多少种干多少事,西玉黍和甘薯的种子按照原计划平分到京城周边的州府,由他们在地方进行种植,看看效果如何,后续如果有必要就进行强制全面推行。
农事事关国本,容不得一下子就全面铺开。
就连选择的那些育种的州府都不是随便选择的,而是朝廷事先派遣官员到那边先行考察,考察地理条件觉得合适后再进行种植。
就拿京都最近的河北府来说,这处就是因为其土壤膏腴,甲于天下才被拿来育种的,现阶段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培育出更多的种子进行推广。
不过地方有了,人手不够了。
在这次的育种中,霍霖拿到消息时就发现,很多地方的育种并不顺利。
看到这一消息的时候霍霖就庆幸当初没有被各个地方向中央申请作为试种地的喜悦冲昏头脑请求让圣上直接全面推广,因为从霍林看到的消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朝廷缺种粮的人才。
大兴种植经验丰富的百姓很多,但那大多数在民间,而朝廷缺的就是这种种植经验丰富的官员。
大兴依据前朝以圣人言进行科举入仕,能在朝廷当官的大多数是通过科举进来的,即使没有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也大多数是通过祖辈恩荫或者直接买官入仕的,在大兴现在还是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环境下,通过科举入仕的学子们绝无种植经验可言。
不仅仅上层的官员缺少种植经验,就连地方官或者小吏们的种植经验也是不多,毕竟经验这种东西还是多以时间的积累为主,但现阶段的育种乃至于后面的全方位推行种植高产作物还是需要种植经验丰富的人来指导。
霍霖看到折子里育种田的西玉黍被即使看着册子种植也种不清楚的糊涂小吏毁掉的消息就觉得无奈。
他思考着历朝历代对这种现象的解决方式,发现历朝历代的农事本就一般,对这方面还真没有什么解决,毕竟之前也没有什么东西需要育种推广,都是顺其自然产生的。
霍霖觉得自己或许可以打破以往的思想,比如
【其实这里可以增加些小官职,比如选择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做官啊!】
霍霖嘴角轻勾,他就知道自己的弹幕和自己的想法一样。
霍霖打开奏折提笔写下自己的想法,农为国家之根本,以农事取官有何不可。
第二日霍霖把自己的奏折上呈,就等自己皇帝岳父的意见了。
霍霖的皇帝岳父确实不会辜负霍霖的期待,他看到那一堆分类放好的奏折里竟然放着一份来自霍霖的折子后就感兴趣了,要知道霍霖从入仕到现在还从来不上无用的折子,他的每一个想法都让皇帝充满惊喜,很多时候都能够给大兴带来新的变化。
皇帝打开霍霖的奏折,一眼望去就是霍霖齐整宛如印刷体一般的馆阁体字,接下去就是霍霖所讲的事情。
圣上双眼微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八品农官。”
是的霍霖所上呈的折子正是同圣上讨论关于以农取官的可行性,他在折子中提到,建议各州、县每年都推举一位终身耕地、种植经验丰富,并且勤劳朴实的农民,县可以直接授予其小吏之职,统一推举到洲则可以授予其八品农官之职位,以农管农。
这还不止,这八品农官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然后由通政司书写成册给到各州县进行推广,让百姓们都习得丰富的种植经验,进一步提高亩产量。
圣上思考霍霖的想法,觉得确实可行,身为皇帝的他虽说是做高堂,但是他对于农事并不是一窍不通,甚至因为需要皇帝,需要统领全大兴的运行,他比很多官员都懂得农事。
耕种并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还需要很多经验的积累,年轻的耕种者经验积累不够经常会走弯路,而有些州县因为民风不开化,对于种植这件事情固封自守,没有任何更新,亩产量永远提高不了,既然如此,何不如直接让经验丰富的农官们传授经验给百姓,甚至同州县的农官还可以下村去教导百姓。
这点确实对百姓的农事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说是让百姓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种植经验。
既然这件事情对百姓是有益的,圣上哪里还有阻止的道理,于是翰林院一通圣旨下去,各州府就收到了要推举一位终身耕地、种植经验丰富,并且勤劳朴实的农民为官的消息。
有州县不以为意想要随便选择应付了事,但同诏令而来的就是每年通政司都会考察这些农官的真材实料,每年这些农官还要去各洲的通政司讲述种植经验的消息。
于是都不敢懈怠,直接就这通政司的建议开始选人,通政司建议先从村推选,再推选到县和州府,层层递进。
于是每个小乡村就传来了要推选农官的消息。
初一听到这一消息的百姓们一笑而过,种田有经验还可以当官,这不是贻笑大方吗,这是哪里来的假消息?
不过当村长一遍一遍的重申,并且真的开始认真挑选的时候,百姓们这就开始认真了。
种田经验丰富真的可以当官嘞!
选这农官就得是经验丰富的,甚至说可以对大兴的农事发展有帮助的。
对于这点选拔标准所有人也都知道,所以各村里面那些种了许多年地的老大爷就被村长看上了,听说是每年进行选拔,那第一批选上去的最好是认识点儿字,说话利索的,不能给自己村丢面儿!
远在京城的霍霖对于这一制度的展开也是开动了脑筋,怕这农官造假直接就让通政司以书写农书的名义进行监检查百姓们的真材实料。
没过几个月,关于农官的名单就发到了京城,关于这些农官们的经验之谈也随着名单附来了,而让霍霖惊喜的是,这其中还真有许多的种植技术是属于仅局限于在一洲推广,但其他州还没有出现的。
霍霖现在所看到的的就是一张图纸。
霍霖打开图纸一看,是一个长得很像骨头一般的东西,霍霖看着这图纸,得配合着旁边的解说才能看得懂。
而看懂后的霍霖就惊喜了,原来这一东西被发明这个的人称作骨头水车。
霍霖看着那一节一节的东西,确实长得极其像骨头。
而它的用法也是很简单,一端放置在水中,一端放置在田间,无需人扛着扁担去担水,水就可以顺着这水车跑上来。
霍霖看着它就觉得有儿眼熟,再脑中过了一遍就发现原来这就是水车的简略版。
看到这里霍霖也不得不感叹原来真正的高手还是在民间,民间真的有许多经验总结出来的技术,就如他也没想到那么大的水车竟然可以简略成如此迷你便携的水车。
第一次的八品农官制做出了成绩,霍霖当然不能一人独享,得呈给他的皇帝岳父。
霍霖的皇帝岳父不愧是和霍霖想法契合,能够肯定霍霖建议的人,他对于霍霖给他的农书也很兴趣,很好奇他治下的老农们对于种田的经验是什么。
皇帝翻开第一页就看到写在前面的关于本书制定的原因。
再接下去就是那份放置在最前头的简易骨头水车。
皇帝认真看察看,理解了它的原理后也不由得感叹道:“也难为百姓们能够想出如此好的发明了。”
霍霖深以为然,觉得确实是如此,高手真的在民间。
皇帝继续翻下去,不过这一翻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如果说前头那个是说一个老农发明骨头水车,提高灌溉效率从而被封为八品农官的励志故事的话。第二章就如同把一个恐怖故事,因为它写的故事是讲雨夜过后郊外的坟墓被动物们挖穿,等雨停后鬼火突然出现烧毁稻田的故事。
书写这个故事的人文笔了得,写的这个故事引人入胜,让人跟着它一起探究,皇帝被吸引的继续看下去,而等他看下去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鬼火突然出现不是因为郊外的坟墓被动物们挖穿从而引发灵异事件,而是坟墓里的一种神奇气体飘了出来,变成幽蓝的鬼火,从而引发火灾烧毁稻田。
皇帝被吸引的继续看下去,不同于第一个故事的励志,也不同于第二个故事的诡异,第三个故事是讲一种叫稗草的东西,稗草拟化成人假装自己是稻谷诱骗懵懂无知的年轻农夫,最后在秋天时害得农夫颗粒无收的悲惨故事,让人不由得认识到稗草这种东西,同时也更为重视除稗草。
快速看完一整本的皇帝一脸惊奇,他惊讶地看着霍霖问道:“你竟然可以想出这种故事?”
这些故事很统一,前面是各种各样励志、诡异、悲惨的故事,而后面就是各州府农官们的原话,最后面则附上了农官们的州以及姓名。
霍霖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笑道:“也不能说是臣想的吧,臣只是把农官们所讲的经验加工下,口述出来请通政司的同僚们写出来而已。”
皇帝点头赞道:“你这个想法极好。”
霍霖也觉得这个很好,他笑道:“原本的农官们都额经验可能相对枯燥,百姓们可能没有什么兴趣去了解,臣就想着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推广,后续也方便进行经验的传播,主要也是为了让百姓们有兴趣去了解。”
皇帝点头:“这个想法很好,从这本农书也可以看出八品农官的这个想法极好,我看到后面还有试种早稻的常州农官提出关于合适轮种时机的想法,集思广益,你的想法果然非同寻常。”
既然八品农官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好的反响,那接下去就是继续进行高产作物的推广。
对于高产作物的推广,其实最需要的就是北边的战士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霍霖所在的营田水利局的人就开始进行人手的培训,带上所培育出来的种子到达北疆进行西玉黍和甘薯的推广与种植。
鼓励军队种植的同时,也鼓励边疆的百姓们开垦合适的土地。
耐寒的西玉黍和耐旱的甘薯都属于适合边疆种植的作物,霍霖想要做到的就是边疆遍山漫谷,皆包谷甘薯,边疆的百姓们不再受到饥饿的侵蚀。
而且在边疆种植西玉黍和甘薯,也能够进一步的开垦荒地,加速边疆那边的土地开发,保障边疆地区的的粮食,努力做到不让那些保卫大兴的战士们忍饥挨饿,让他们有能力保卫边疆。
霍霖虽然没有体会过什么是忍饥挨饿的滋味,但是通过他的所见所闻他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他不想经历,他也不想边疆的战士们经历,更不想让大兴的任何一个人有这种经历。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