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一年春, 刚过完年,朝廷还没开印,宫里宫外都是清静闲暇的时候。今儿正好是个晴朗的天, 冬日里堆积了几日的积雪慢慢消融, 融雪如雨水般滴滴答答从檐廊下落下,程婉蕴牵着佛尔果春、弘晋,身旁还跟着被各自乳母抱在怀里的永琛、宁聂丽齐格, 乘着暖轿一路往王嫔住的永寿宫去。
王嫔前年年底又生了个格格,是康熙最小的女儿,如今和永琛、宁聂丽齐格差不多岁数, 要不说王嫔与毓庆宫有缘呢,十八与弘晋佛尔果春年纪相仿,如今这十一公主又与两个东宫的小孙孙年纪相仿。
十一公主出生时天寒地冻,身子骨也不大好,战战兢兢地调理到两岁,总算胖了些, 也不大咳嗽闹病了,王嫔一高兴, 就说要给孩子办个小小的生辰宴, 因皇上在病中, 也不敢声张,只着人到毓庆宫说了一声并请了同住永寿宫的二十阿哥及生母高答应,还有十八阿哥在上书房玩得好的几个小皇孙:四爷家的弘时、弘历, 五爷家的弘晊、弘昂。
说起弘历, 也有得说呢。
弘历年岁还小, 本不应到上书房念书,但他这段日子在永和宫小住, 跟十四爷的儿子一块儿弘春、弘明玩,谁知四爷跟十四爷不对付,他的儿子跟十四爷的儿子也针尖对麦芒,一不留神就能吵起来,比他大不少的弘春弘明两个人加起来还嘴不过小小的弘历,回回都气得大哭不已跑到德妃那告状。
德妃能怎么着?弘历还不怕,学着四爷背着手迈过门槛,德妃看着他这幅样子也觉得好玩,搂住抹泪的弘春弘明,问道:“你怎么不怕呀?”
弘历理直气壮:“回玛嬷的话,孙儿占着理,故而不怕。”
德妃都禁不住笑了。这么小一豆丁,又不能打不能骂,但她心里却又更偏爱十四爷的儿子,便找了个“弘历早慧”的名头,请旨将他丢到上书房去跟着读书。
于是弘历只比永琛大半年,也就三岁半的年纪,就已经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四福晋看着心疼,本来想把他接回雍王府,但又怕德妃多想,想着当年弘晳阿哥也是三四岁就进上书房了,如今多出息!皇上多喜爱他呀,踌躇下咬了咬牙,提着礼物到毓庆宫请程婉蕴托人多多照顾,程婉蕴便把这活交给了如今上书房的“老大”十八阿哥。
今儿到永寿宫便也见到了胖乎乎的弘历,在很多三岁多的孩子话都表达不清楚的年岁,他已经能用一连串的话怼人了,而且很有孩子王的气质,把年岁比他小一些的永琛指挥得团团转。
活脱脱一个笑容版本的四爷。
孩子们混在一块儿玩,佛尔果春特别喜欢十一公主,十一公主生得也很像王嫔,两岁就已显露了美人胚子的脸了,佛尔果春这样爱美之人见了她简直走不动路,一直抱着她,还给她梳头发扎辫子,将这个小姑姑当洋娃娃打扮。弘晋则和十八阿哥一块儿下棋,两人今年也十一二岁了,过两年十八也得开府出宫,弘晋很舍不得,于是得了空就爱去阿哥所粘着他,还把新孵出来的小鹅送了十八阿哥两只,如今在阿哥所横行霸道,不知啄坏了多少太监的裤子。
永琛和宁聂丽齐格便是几个大孩子的小跟屁虫,走哪儿跟哪儿。
程婉蕴得以坐在暖炕上与王嫔一块儿闲话。
“皇上前两日已能起身了,否则我也不敢请你们来。”王嫔一边替十一公主做帽子,一边盱了盱程婉蕴,心有余悸道,“刚听闻圣躬违和那会儿,连着有半拉月不许任何人觐见,朝堂内外都快吵开锅了,那阵仗可真吓人……”
康熙病得突然,幸好不算特别严重,只是有半边身子使不上劲,再者便是嘴角未能恢复,康熙这样要强好面子的人怎愿意将自个这病容暴露在人前,因此不论是六宫妃嫔或是几位内大臣通通都不见,就连太医都是日夜守在乾清宫不许离开半步,更不许传出去什么话,这样的动作倒引发了许多流言蜚语,有说皇上已经遭受不测,还有人怀疑太子爷篡位的,若非太子爷稳得住、几位亲厚的亲王弟弟也出了力,而爱挑事的直亲王被勒令闭门反省、八爷圈禁中,还不知会不会有人打着孝顺的旗号闹出夜闯宫禁的事呢。
太子爷为此也约莫一两个月没回过毓庆宫了,一直守在乾清宫亲自伺候行动不便的老父亲,六部的奏折都是一车一车运到乾清宫的。
程婉蕴听了王嫔的话,便知道她心里不安,这是变着法想打听些什么,她便笑着摇了摇头:“你放心,皇上春秋鼎盛,不过小病一场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王嫔得了准话,眉眼便弯了起来,微微松了口气。
程婉蕴见了便心里有些酸涩,在这宫里,儿子盼着老子死,或许也只有如王嫔一般年纪小又位分不高的汉妃们真心希望康熙能长命百岁了吧?皇上还在,她们这日子还有些盼头,皇上没了,便要一齐关到宁寿宫、慈宁宫等宫殿里去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了。
王嫔还好,她有三个儿子,她如今还不知道康熙临终前会下恩旨让有子的后妃能到儿子府上奉养暗度晚年,她或许也以为自己得长留宫中,这才心下揣揣。
程婉蕴又不能告诉她:安心啦,康师傅还有十年可活!也不能告诉她:安心啦,你要烦恼的是儿子太多,将来要哪个儿子家住呢!历史上,十五十六阿哥为了争谁来奉养自家额娘差点打起来,结果架打了不少,总算打出了结果:庄亲王(十六阿哥),但他请求迎养密妃于府邸的折子却被乾隆十动然拒地驳回了。
同样被驳回的还有十七阿哥的母妃陈氏,乾隆心眼子不比四爷少,想拿捏住自己小叔叔们,自然要留下他们的母妃在宫中,还能彰显自己的孝心和仁爱,一举两得。
不过如今历史已悄然转过了弯,太子爷还在,乾隆会为了巩固政权而提防自己的小叔叔,太子爷可没这个必要,将来王嫔或许真的能过上含饴弄孙的好日子。
乾清宫里,夜深了,胤礽却仍坐在康熙身边,替架上了老花镜的老皇帝轻声细语地念着奏折。
烛光下,康熙病了一场更瘦了,他眼皮松弛,使得他的眼角微微下垂,脸颊两边的肉也垂了下来,扯出了不少沟壑般的皱纹,八字胡修剪得整整齐齐,却已染上了花白的颜色。
他精神头还不大好,曾经挥毫泼墨的右手经过太医的诊治依旧使不上大劲,抬起来甚至有些颤抖,于是他近来已不再亲自批阅奏折,改为听胤礽一封一封地念,他再沉吟片刻,给出批文,最后由太子用黑墨代批,再盖上太子的印玺以及康熙的小印。
这样就代表着这封折子是他看过、属意太子代笔批阅的。
这样批折子的速度自然慢了不少,但军国大事不能耽搁,康熙还是强撑着身子听着胤礽一封一封地念,但偏偏这些大臣们总是废话连篇,上的折子时常不知所云,听得康熙与胤礽时常哭笑不得。
比如河南巡抚赵弘爕,他便是没话找话说的典型,每日都要给康熙上折子,有时候实在没事,就天天跟康熙汇报河南的天气情况,比如,已经连续一个月,胤礽一展开就看见赵弘爕写道:
“恭请皇上圣安:皇上,河南这边下雨了。”
康熙咳嗽道:“你就写知道了。”
隔了几日又来一封:“恭请皇上圣安:皇上,河南这边又下雨了。”
康熙忍了忍道:“你就写朕知道了!!”
又过了几日胤礽又读到他的折子:“恭请皇上圣安:皇上,河南这边下了老大的雨了!”
康熙抚了抚老花镜,气得一时没说话。
今日,这家伙又写了一封折子:“恭请皇上圣安:皇上,河南这边又又又又双叒叕下雨了!”
康熙怒道:“以后他的折子都不用念了!直接打回去!”
胤礽抹了抹额角的汗,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问安折子:“皇上,您好吗?”
“皇上,天气冷了,您好吗?”
康熙心情好时会让胤礽写:“朕很好。”、“还挺好的。”
心情不好:“阅。”【注1】
胤礽之前替康熙批阅奏折,大多是批阅那些比较重要、紧急的折子,康熙会把灾情、修缮、民生一类的折子作为题目随时考较他,即便是之前康熙亲征葛尓丹时期,他也有六部官员、内大臣代为筛选过滤,在战争时期,这样的折子也少很多,因此他之前很少这样一本一本翻开所有的奏折,并每一本都仔细批阅,也很少见到这样汗牛充栋的“垃圾”折子。
他看了看手边堆积如山的折子,再看了眼披着外衣仍旧示意他拿下一本的康熙,心里忽然又是敬佩又是酸涩,这些旁人都不知道的辛苦,才是皇阿玛这个皇帝的常态啊。
太医也说了,皇阿玛这病是多年劳累、不肯禁酒,又恰逢外加急怒攻心所致,所以来得急又来得猛,风痹之症很难根治,往后也只能这样调理着、保养着,才有延年益寿的可能。
如此想来,皇阿玛不仅要看这些多气人的折子,日常要提防勋贵大臣、自己不安分的儿子,们、外头虎视眈眈的沙鄂和英吉利、荷兰,还有时不时闹脾气的蒙古各部,对内还有调和满汉防着汉人造反,这么多的事情全压在他一个人肩头,这身子不跨成才怪呢。
胤礽心有戚戚焉,忽然对自己将来的日子也不大乐观了起来。
而这样的日子渐渐过去,因康熙五十年忽而患了病,曾精力旺盛的康熙老态顿增,饮食也减半,虽然能在太子的搀扶下走上几步,甚至还能驾临朝会听政,但精神终究是短了,视听更是衰退不足,但他仍这样辛苦地坚持了大半年,才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这是历史上胤礽被二废的日子,畅春园里的各色菊花争相开放了,金桂也随风送来香气。
就在这一日,康熙将程怀靖送来的彻底打下了白哈儿湖并驻军建城的折子默然地看了又看,原本歪在暖炕上的他摘下了眼镜,忽然唤道:“梁九功,扶朕起来。”
梁九功连忙上前伺候,却见康熙微微颤颤地起来后,趿了鞋,慢慢地走到屋子里那张宽大龙案后头,命梁九功研上一碟子朱墨,他用颤抖的手捏着笔杆,良久良久,谁也不知此次此刻他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他在回忆着这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也在回想着当年曾英雄气概的自己。
只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康熙终究还是牵扯着嘴角微微一笑,强撑病体,颤颤巍巍地用朱笔写了“禅位诏书”四字,这四个字仿佛力有千钧,他写得很慢很慢,随后才又写道:“……朕体劳多病,既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写完这条,他又想了想,便又添上一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不敢自逸。命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而行。”【注2】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