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百合耽美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18、《白马篇》
    赵佶面上不显,只定定看着尚在襁褓之中不足一岁的小儿子。


    此事难道是此子所为?


    他大宋要亡,此子要另立新朝?


    那他该当如何?


    巨幕之言委实可怕,国难降临,守在一旁的众宫人大气也不敢出一个。


    唯恐官家大怒,拿他们这些人开刀。


    【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在变法失败、两度罢相、退居江宁后,王安石的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宋仁宗赵祯正在审阅殿试考卷。


    他刚从宋将灭亡的噩耗中醒过神来,便听女子说起这王安石。


    盯着自己手上的一份朱卷,赵祯眉头紧锁。


    王安石?


    便是此人?


    变法失败,两度罢相……


    思考良久,赵祯终是将那朱卷原封不动地又放回了远处。


    而此时,三月所提到王安石本人正与好友曾巩同处饮茶论文。


    “介甫,此话是言汝今后当封侯拜相!”曾巩兴奋说道,“唐宋八大家,此称号亦气势逼人也!不知可否有吾之一席?”


    念及唐宋英杰无数,不管从哪方面排自己或许都还差点。


    不过如今知安石者亦甚少,想来是日后建功立业,只要自己艰苦奋斗,那定也不会差!


    “若论文章,子固文如‘水之江汉星之斗1’,定然有子固兄一席。只不知此以何论?”王安石疑惑道:“另这变法何意?”


    如今世道安宁,百姓安居,如何需要变法?


    难道是官家此后会有不贤之举?


    曾巩亦皱眉深思,“当为尔拜相后之事,尚早矣。”


    他们并无预言只能,只盼巨幕能多透露些,让他们也好多思应对之策。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好不容易等到了巨幕,巨幕又提唐朝之事,可总不说清楚。


    这段时日,她与上官婉儿等人商议之后,愈发觉得武周前路堪忧。


    女子言唐宋。


    宋。


    极大可能唐为宋所灭。


    那她武周呢?


    是被历史抹除了吗?


    其次女子先时提到安史之乱,此当大祸也。


    可此女并不详说,让她们根本无从思量对策。


    她暗自叹息一声,道:“传令春官,择吉日神宫祭天。”


    【我们说曹植因为身处乱世,又满腹才华,前期受曹操喜爱,故而年轻时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再加上他尊贵的身份,所以那时候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承载着他的雄心壮志,另一类则是反应他贵公子生活的宴游、赠答作品。】


    【前者比如最著名的《白马篇》。】


    女子说完,巨幕上的场景陡然转到了一片荒凉的沙漠。


    对于女子此神技,众人已经有些习惯了。


    虽不明此幻像何来,但心中仍每每惊奇。


    巨幕中,风声呼啸,黄沙漫天,仿佛要吹到众人脸上来似的。


    风卷过后,沙漠也缓慢平静下来。


    “驾!”随着一声大喝,画面转动,只见一个翩翩少年郎驾着白马从远方疾驰而来。


    他一手持弓,一手从身后取出羽箭,他拉紧弓弦,脊背也挺得笔直,咻的一声,利箭飞出,随着箭矢而去的方向,前方竟又突然变成了血腥的战场,哪怕不用说,众人也看得出来敌人并非汉人,而是北方异族。


    羽箭直直插入敌人胸膛,那人便往地下栽去。


    少年像是再也顾不了那么多,提起长枪,与那些异族敌人厮杀起来,即便血溅满身也毫无所觉。


    众人都被这热血沸腾的场景惊得呆住了。


    他们已经无暇去想这场景为何转变得如此之快,为何少年前一刻还孤身至于沙漠之中,下一刻就到了与敌人厮杀的战场。


    但是他们却很清楚地看到了少年与敌人战斗时的坚定眼神。


    他们知道,少年能赢!


    然而场景到这里就结束了,此战并没有一个结局。


    画面一转,他们又看到了身穿华服的女子。


    女子从桌前站起身来,开始吟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他们从未想到女子温柔的声音能读出这样激昂的语气,与她在吟《离骚》之时的那种悲愤又有所不同。


    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已经有些人隐隐察觉到能达到此效果是因为那高亢的乐声,甚至有乐师将那乐声写成了谱子。


    【曹植在这首诗中营造了这样一个武艺超群、为国奋战、视死如归的少年形象,清晰地表达了他自己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


    【关于这首诗有着许多的猜想,有说这位游侠少年的原型是曹植自己的,又有说是其兄曹彰的,也有说是曹丕的。】


    【不管是哪一种猜测都是从诗歌中的场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从而产生的,这也是后人对于曹操这几个儿子的认可。】


    【但也正是因为曹丕知道自己的兄弟并非等闲庸人,故而称帝后愈发多疑,加上对于东汉外戚专权所致危害的认识,让他设立中书省,高度集中皇权,这直接导致了后期司马氏掌权时,曹魏皇室孤立无援,最后只能是将江山拱手让人。】


    曹操院内,众人齐刷刷地看向曹丕身边的司马懿。


    平日里素来冷静的司马懿也有了些慌乱,扑通跪在地上。


    “丞相明鉴,懿何敢乎?”


    曹操面若寒冰,手握刀柄,上前两步就要动手,却被曹丕拦住。


    “父亲三思!如今风口浪尖,彼时随意杀人恐难堵幽幽众口也!不若先将之关押,再行打算。”


    先时女子所言曹操污点之事众人都听到了,长此以往,即便得了天下,百姓也不可能信服。


    司马氏也并非一定就是司马懿,总不能把司马一族都灭了。


    众人也都上前劝说,“丞相三思。”


    曹操沉默半晌,让人将之押入狱中,而后未发一言。


    众人都是心惊,尤其是曹植身旁的杨修。


    方才女子便已提及自己将来是为丞相所杀,丞相要杀自己,那必也事出有因,现在丞相无暇顾及自己,可幕中女子稍后言明丞相大忌,只怕自己就算表明心意,丞相亦不会放过自己了。


    杨修细思极恐,可众人皆在此处,他动一下都能被人注意到,无奈只能强撑,任由冷汗湿了衣襟也不敢挪动半分。


    而各处众人也都因为女子此言惊了一跳。


    这如何还有司马氏的事?


    看来平定天下,非一日之功也。


    唏嘘过后,女子喝了一口水,才继续解说。


    【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曾在《说诗晬语》评说曹植“极工起调2”,也就是说曹植特别擅长写开头。】


    【比如他的《七哀诗》的开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还有《野田黄雀行》中的“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都是惊才绝艳的开头。】


    【单说此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只一读我们便能想象苍凉大漠下白马疾驰的场景,未见其人却主要烘托其人,类似于宋徽宗赵佶为画院考试所提出来的题目“深山藏古寺”,他所表达的就是一种烘云托月月更明的意境。】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赵佶吩咐人好生看着赵构母子,不让二人生事。


    刚走出去不久,就听到巨幕提及自己,他怔愣片刻,没想到自己随手出的一个题目竟让后世之人如此看重。


    早知道他就应该字斟句酌,将这五言雕琢得更加引人入胜些。


    不知此女是否还会再提及自己。


    她如今盘点文人,若是盘点书画家定然有自己一席吧!


    就此事看来,如曹子桓所言,文学亦乃国之重也。


    赵佶想起赵明诚一家,陷入沉思,甚至没注意到女子称呼自己为徽宗。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这一句是对于白马之上的少年的介绍。】


    【幽并游侠,其实指的就是游侠,古幽并一带常出游侠,也就是今山西、河北、内蒙、辽宁一带,所以称幽并游侠。】


    【古往今来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再到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再往后各朝各代的文史作品中,人们对于游侠这个群体的态度是有争议的。】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汉武帝刘彻伏首案前,桌上的竹简之上写着一些字迹,这些字迹中间被污了不少,勉强从开始到最后能大体看清。


    汉


    东汉


    三国


    曹魏


    魏晋


    隔了些位置,又写下了几个字。


    南朝


    明清


    唐宋


    南宋


    刘彻搁下笔,继续看向巨幕。


    【首先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引用韩非子的一句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意思就是说儒家那些读书人舞文弄墨破坏法纪,而游侠则用武力破坏禁令,韩非子对两者都是持否定态度的。】


    【司马迁而后又对侠士精神进行赞扬,可到了东汉时期,班固与司马迁是完全相反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文化反应一定的政治,韩非子提出那句话是因为他崇尚法,希望所有人不管文武都以法为度,而司马迁、班固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也来自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具体的大家可以去搜一些前辈的论文看一下。】


    【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在《白马篇》中曹植对游侠是持赞许态度的。】


    【但是就连极力赞扬侠士精神的司马迁也将一类恶“侠”分离出去,并说游侠之行“不轨于正义2”。那曹植自然也清楚,于是他这里崇尚的并非是游侠的叛逆行为,而是以侠武为力,为国效忠,可以说是对“侠”的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并非全盘肯定或否定。】


    “好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刘彻提笔在竹简之上写下这几个字。


    巨幕刚出现时,他召见司马迁父子谈及著书之事,司马迁看着成竹在胸,想来定有把握。


    如今听这女子频频提起《史记》,真当乃巨著矣,他心中不免对司马迁更满意了些。


    刘彻又看了眼自己写下的那八个字,提了朱笔又在上面画了一个圈。


    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似乎说得也有点道理。


    【曹植对游侠的这种改变让游侠精神得以延续下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我们的诗仙李白。】


    【他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