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37. 常识判断 元宵节
    【哈哈哈!宝子们,你们冷静点!不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另外特此强调,王维的诗句我没做错,是被别的诗句绊倒的,不信你们也来做一下嘛。


    题目是,下列诗词中,与我国传统节日对应错误的是()


    a、“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元宵节[1]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2]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3]


    d、“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寒食节[4]


    两分钟的时间门,请让我看见你们的答案!】


    弹幕:一眼a!


    弹幕:既然是主播的错题,a和d之间门我选d,a肯定是迷惑项!


    弹幕:楼上说的对,那就ddd!


    唐朝。


    王维此时还在为自己的两次被贬而沉默。


    伶人私舞黄狮子。


    安史之乱中被俘。


    第一次看似可以避开,但天幕既然说是杀鸡儆猴,那么不是这回就是下回,他唯有与陛下忌惮之人走的远一些,才有可能不被波及。


    第二次看似避无可避,但只要没有安史之乱,死局便可迎刃而解。


    王维思来想去,心头的热血在这一刻竟微微有些凝滞住。


    充满政斗又波云诡谲的朝堂、晚年荒淫又昏庸无道的帝王,这真的是他所向往的吗?他真的要在已知这混沌未来的前提下,还继续一脚踏入,重蹈极有可能的覆辙吗?


    为何不!


    王维踱步到窗边,仰头高高地看向天幕,天幕手中那几张薄薄的纸片上,写着的是他们的现在,更呈现着他们的以后。


    诸多王朝的交替,一次次的征战祸乱、农民起义,最终走向的,都是新生。


    大唐是从水深火热中涅槃新生的,迎来过鼎盛,不久后又要走向衰亡。


    可已知的衰亡便不是以后的衰亡,而是曾已走过的衰亡。


    新生,早在天幕开启的那一日,就已经到来。


    他王维,早于已经走过的路,来到这长安,便是已经走在了新的路上。


    以后会是如何,谁又能知晓?


    新的一切自当会在他们的脚下,徐徐铺开。


    北宋。


    熙宁四年,七月。


    欧阳修请辞后便来到了颍州,以“六一居士”自称,倒也算是乐得自在。


    前些时日,他听着天幕将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毫无掩饰地表露出来,难免想到自己这些年来所遭遇之事,心中竟也生出了那么几分畅快。


    可畅快不过须臾,很快他就又揪着心听完了大宋的衰亡之路。


    但又能如何?他哪怕再心有不甘,也已经垂垂老矣,力不从心了。


    “不见去年人啊……”欧阳修浅浅地叹息着,以他这身子骨,怕是也快要成为去年人了。


    只希望大宋能在天幕的襄助之下,正一正风气,延一延国运。


    王安石此时的心情极为复杂。


    他从弹幕中得知,变法终将失败,而欧阳永叔和苏子瞻对他所言亦是良言。变法不该“脱离”普通百姓,更不该成为朋党之争的武器。


    正如他写下《元日》之时的心境,他是想要让新政、让变法,给老百姓带去新生活!


    而不是,将他们推入另一个深渊。


    【b、c大家应该都不会有异议。


    b是王安石所写的《元日》,诗如其名,写的就是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听说南方是砍了竹子放火上烧,竹子受热膨胀,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而北方没有随处可见的竹子啊,于是就出现了火药爆竹。


    讲真的,但凡宋朝那时候,能多把火药往战场那方面想想,跟做爆竹一样,多发明点热武器,而不是给了金军后来居上的机会,后面也不至于那么惨。】


    南宋。


    守军们通过对弹幕中零零碎碎信息的整合,刚刚才做出比铁火炮威力更大的火炮。


    尝试成功的这一刻,他们的眼眶滚烫不已,双手忍不住地颤抖起来。


    他们有一种,兴许能改变未来的隐秘祈盼。


    尤其是当天幕讲出“不给金军后来居上的机会”时,他们胸膛中的心脏再也控制不住地狂跳起来。


    他们望向临安城,发出无声的呐喊。


    听到了吗!


    都听到了吗!


    【问题就出在a、d二选一。


    首先a项是我最怀疑的,它有个桂花香馅,真的很难不想到月饼,想到是中秋节。


    然后d项,“不见去年人”,这种怀念故人的日子,我觉得像是清明节。但是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离得近,加上现在都不过寒食节了,所以极有可能是迷惑项。


    这么一想,我就选了a。


    事实上正相反。


    怀念故人也可以是大家都团团圆圆,唯独诗人形单影只的时候啊!d项是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名字很直白地告诉我,这写的是元夕。


    我还特地查了下。


    分不清的宝子请一起记一下,元旦又叫元春,是阳历一月一日。元日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元夕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所以d项错误,不是寒食节,而是元夕,元宵节。


    a项这句诗出自清朝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上元也是元宵节,另外还有别名叫天官节、春灯节。所以桂花香馅和江米什么的,写的也不是月饼,而是元宵。


    我们再一起来加深下印象,“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5]这句词写的是什么节日?】


    弹幕:这个我知道!是青玉案·元夕!元宵节!


    弹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5]呜呜呜,第一次知道这是辛弃疾写的时候,我都惊呆了!


    弹幕:写的真美啊,真不愧是文武全才辛弃疾!


    弹幕:难道只有我一个人以为这是王国维的吗???这不是人生的第三境界吗???


    南宋。


    开禧元年。


    深感报国无门的辛弃疾高举酒杯,对着天幕敬了一杯。


    没有人比他,更理解天幕所说的一切。


    从写下天幕提及的这首词,直至现如今,这个朝廷没有过一丁点的变化。权贵们皆沉浸在歌舞升平里面,偏安成风,不思收复旧土,只能一点点死于安乐。


    辛弃疾想到这里,不禁又想到了陆游。


    【答对了,也是元宵节。


    弹幕里有人提起王国维,他的《人间门词话》里面,是引用了辛弃疾的这首词,不要记混哈!


    这是辛弃疾写的。


    咳咳。


    跑个题,要是还有人没听说过二十三岁的辛弃疾50人打5万人的故事,我都会很伤心的!


    但更伤心的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热血少年,明明一心报国,却因为出生在北边而被朝廷不停地猜忌。


    南宋真的很会恶心人,拜托,中原的地是谁丢的?你们怎么有脸把从北边过来的人称为归正人的?


    南宋真的,配不上辛弃疾。


    据说辛弃疾的爷爷为他取名弃疾,是希望他能像霍去病一样,可他只能“梦回吹角连营”[6]。


    这种ssr,要是给别的皇帝,还不乐开了花!】


    西汉。


    刘彻乐开了花:天幕这是在说朕吧?是在夸朕吧?


    “虽然同南宋的皇帝作比,有些辱朕了,但想来会给孙儿取名弃疾,定也是打从心底里尊崇我大汉啊!二十三岁便能以一敌千,确实也是少年英才啊!”


    刘彻感叹着感叹着,竟真就可惜了起来。


    如此将才却活在南宋,一辈子被猜忌,定然只能郁郁无为,这对于有才之士,是最大的不幸。


    唐朝。


    李世民在听天幕说起辛弃疾后,眉心就没舒展过。


    “归正人?”李世民有些嗤笑地念出这三个字来,不看才干,只看出身?


    北宋。


    赵匡胤今日早已做好了心里准备,他在听前面的讲述时,还能保持心境的平和,却在听说辛弃疾不得重用之时,捂着砰砰直跳的脑门,暴跳如雷起来。


    他赵匡胤怎么会有这样的血脉,这样的后嗣?


    “蠢货!”赵匡胤用力地拍着桌子。


    “愚蠢至极!”


    【只能说,大宋不幸文坛幸了。


    让我们带着对大宋不幸的感叹,进入到第三题,开始对大唐不幸的感叹。


    没错,这题又是我们的老朋友。】


    李世民:看来是李隆基。


    李治:以如此方式留名史册,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啊。


    武则天:……


    李隆基:又是我?


    【题目是,下面与绘画作品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张萱——杨玉环踏青出游图。


    b、《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江边的初秋景色。


    c、《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汴河两岸风光。


    d、《百骏图》——清代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画中|共100匹骏马。


    选错误的哦。】


    唐朝。


    李隆基全神贯注地听着天幕所念的题目。


    “虢国夫人?”李隆基不禁咋舌。


    国夫人乃是文武官一品以及国公之母、妻才有的封号,从后面的杨玉环不难看出,这位虢国夫人应当是杨玉环的亲眷。


    且“虢”这个字,有徒手搏虎的意思。


    李隆基难免有些好奇起来,他会以虢国夫人赐封的,该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清朝。


    康熙颇有些意外,他看过郎士宁的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但没有想到,竟能够在后世留名?


    雍正倒是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这《百骏图》他虽尚未看到过,但仅是郎世宁的其他画作,就已经足够绝妙。


    只要郎世宁好好地当他的西洋画师,好好教授宫廷画师,不做些不该做的,倒也可以一直留在宫中。


    乾隆当即就是抚掌一笑,想当初,他在汗阿玛处看到《骏马图》的第一眼时,就被彻彻底底地惊艳住了。


    可惜,画现在在圆明园。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