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两人会现在在农田里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排除原因最大的,就是这俩玩心过重的可能性。
被迫戒酒的第不知道多少天里,郭嘉已经顺利从一个举手投足都散发着阵阵酒香的酒瘾人士,变成了见不得一滴酒的异端。
因为自己喝不了酒,所以也不让别人喝酒。
这些时候,曹操的宴会上都没能喝到酒,一问全被郭嘉给进口转出口,给高价卖到匈奴那边了。
其次,排除他们俩良心发现总算不给曹操惹事儿了。
曹操在为了登基做准备,实话,他已经向自己阵容内部以及向小皇帝摊牌了。
四百年的汉室,走到小皇帝这里,也算是个漂亮的结尾了。
毕竟,他曹操也不是什么坏人嘛,到底还是会给小皇帝把陵寝修好的,规模嘛,凑合一下得了。
虽然每个皇帝在刚登基的时候,都会一边考虑皇宫一边考虑陵寝,都是要睡的地方,自然都得自己满意。
但是小皇帝显然把曹操这个话当做是威胁了,这几天在他这里,脸挂的老长不说,态度也比较冷,一副向死而生,谁爱活着谁活着的状态。
汉室的好臣子说实话,并没有多少,其中有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两者一综合,能看得上的拥护汉室的人,竟然都在这田里。
一个是勤勤恳恳为了蜀汉而努力的前丞相诸葛亮,一个是因为知道曹操要称帝,暂时过不去心里的坎儿的荀彧。
是被郭嘉硬拉过来的荀彧,没获得开“拖拉机”权限的人,只能坐在田埂上看着那俩在田里开。
别说,或许真的是因为拖拉机也好,挖土机也好,天生是破坏和创造的结合体,所以对人的吸引力就很大。
脑袋放空的情况下,荀彧硬生生看完了这俩的耕地初尝试。
原本是想有个安静的环境来想一想大汉的未来。
哦不,大汉没有未来了。
荀彧想替刘协想一想他的未来,毕竟,曹操安排的未来,想必刘协是不会接受的,但是提高待遇,曹操又不会接受。
荀彧在想,既然曹操准备扩张,那么是不是可以在这片亚洲大陆上,给刘协分个领地,封个王。
人类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是曹操,也没那个可能完完整整地统治他预计的那么多领土,分给自己人,是最高效,也是最实用的结果。
想法是好的,但是荀彧清楚地知道,即使是分出去了,按照曹操的性格,也不会分给刘协。
曹操,一个并没有多高的道德感的主公,这件事,荀彧知道的比谁都清楚。
他清楚的知道,曹操是会对自己怀疑的任何人痛下杀手,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并非是玩笑话,也能毫无心理负担的下令屠城。
或者说是有一点心理负担,但是这并不耽误他第二次接续下令。
而对于刘协,他能死得很快,或许就是刘协最好的归宿,不然总会有死得不明不白的时候。
荀彧知道自己挽救不了大汉了,他甚至私下里问过刚来的,在遥远的另一个时空的未来,写出过《出师表》的诸葛亮。
这大汉,还有救吗?
他不是会对陌生人放下戒心的人设,但是他确实这么问了。
因为走投无路了,而他也好,刘协也罢,都需要这条路。
又或者,他很需要这条路。
因为当他向诸葛亮求救的时候,被诸葛亮反问了一句话。
“刘协信任你吗?他会走你安排的路吗?”
答案是,不会。
刘协或许不懂怎么当个好皇帝,但是这些年里面,他太懂怎么当一个好傀儡了。
所以,即使在曹操和他摊牌了之后,他知道自己抵抗不了曹操,只能无能狂怒,选择接受了这个结果。
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呢,刘协不想死。
他只能用表情表达着自己不高兴,甚至都不敢付诸在行动上。
刘协是明智的,因为把不满表达在行动上,和曹操提过不满的荀彧,这些天被曹操停职。
荀彧本身也傲气,直接上书了告老还乡的辞呈,两人谁也不让谁,被郭嘉和诸葛亮分别劝住了,
荀彧看着天,看着弹幕上活跃的[汉],或许这会是他最后的寄托。
江思瑶不懂他的无助和迷茫,她只知道,自己很缺一个能轻松靠高分的脑子,如果是荀彧的脑子,那可太好了。
这年头谁不想问学霸愿不愿意租借脑子的,可惜是个无法完成的业务。
【对于环境治理,我们可以进行分区域,各志各的,因材施教的现身说法。
不同的地方受到的主要环境问题也各不相同。
就拿西北来说,因为过度的樵采、放牧、开垦,导致土壤上已经缺乏了树木、草皮甚至灌木丛的保护,土地从正常的荒原、草原变成了荒漠化的受害者。
这也让我们华夏成了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到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甚至因为灌溉水的措施并不得当,还让盐分在地标聚集了,次生盐渍化这种荒漠化现象也在西北地区产生了。】
江思瑶说得这仨种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手段,每一样都让人揪心。
过度开垦,有,没有了土地,自然会去自己开垦,这并不难让人难以接受。
而正因为是容易接受的,实际上也有不少人会过度开垦,每个朝代都有“隐田”,就像都有“黑户”一样。
而这种多出来的,并不为朝廷知道的田,就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而这正因为是连朝廷都不知道的,铤而走险的钱有风险,但是不需要缴纳税收。
这样的田开垦的越来越多,也几乎不上报,以往的环境不是没有人知道,但是依旧是无人问津,不想处理的案子。
田也是越来越多,总会有一天,到环境承受不了的时候,自然就会爆发了。
至于乱砍乱伐,放牧,更是常规手段了。
大家急得在弹幕里纷纷开始呼吁号召植树造林了,自己砍掉的树自己想办法种起来,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呢?
【不过好在,荒漠化并非不能治,也是有应对的手段的。
首先呢,就是要预防潜在会有的威胁。
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合理利用水资源,试图改变这些重回的次生盐渍化的威胁还是太大了。
而水资源如何进行合理灌溉,之前有讲过滴灌,差不多就能派上用场。
当然选择植树造林来抵抗也是个好办法,虽然这个办法是用过的办法,但是没有还真不行。
控制人口增长也是个办法,正所谓不婚不育,芳龄永济。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对于草原来说,威胁性突然就变小了。那么让沙漠产生危机的人就出现了,那么就可以解决掉这个源头
其次呢,对于正在沙漠化中的土地,让它不再退化。
这一点上,植树造林也就是良好的手段。
最后,要恢复土地沙漠化之前的生产力。
对于已经沙漠化的土地,我们依旧可以选择安乐死的,让污染物无痛进行下一轮,但是还是能抢救抢救。
比如说,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之类的,就很适合。】
很好理解,把不该种地的地方种地全都清退回去,自然就顺利从“过度”变成了“适度”。
[汉武帝刘彻]:就是砍了多少,加倍还。
[光武皇帝刘秀]:果然,最近收了快好玉,转型了吧。
[明太祖朱元璋]:楼上乍一听是我的东西,然后基因有怎么写的,最主要的还是,还款为什么要还款给别人。
就是,为什么不是还给自己?不理解,居然要多种还给自然!
朱元璋不是不保护植物的人,作为爱种树的皇帝,一天都写满了关于种树的心得。
他只不过是不理解为什么还得在还回去,不如种树。
江思瑶想了想,还是用自己贫瘠的话语安慰了一下。
【挺好的,该还就还,种地不景气啊,在n多年以后,种地都已经搬到屋子里阳台上了,能在户外有点久知足吧。】
别要求太多的语气。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