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现代言情 > 妻色氤氲 > 79. 第 79 章 轻一使力,把她……
    夏日骄阳,这才未时不到,天便热得要命。


    尤其是海边码头,日光白花花的,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即便是这样的天气,码头上也是繁忙一片。作为大渝朝的海上门户,权州有着最大的码头,也是海上贸易进入大渝的唯一通道。


    孟元元抬起手挡在额头上,躲避着直射下来的阳光。她站的地方还算显眼,所以穆课安才从一艘货船上下来,就看见了她,便大步而来。


    “你现在是东家了,还亲自跑来?”隔着几步,穆课安脸上是爽朗的笑。


    他一身差服,正带着手下在停靠的商船上巡查,从闷热的底部船舱出来,捂了一身的汗。


    孟元元笑,海风摇着她碧色的裙裾:“表哥又笑话我?我这个东家手底下才几个人,比得上穆都吏?”


    宝贝们,看到这里,作者跟你们说个事儿,这章为防盗章节。但是完整章节就在本章下面的作话里,一字不差,下拉就能看到,至于章节会在两小时后替换正常。感谢宝贝们的包容支持,文章后面的章节都可以正常订阅阅读。


    冬日的清晨冷得刺骨,乍一推开屋门,似能冻掉人的耳朵。


    院中弥漫着一层冷雾,薄纱一样不清透,那株梨树早已是光秃秃的,失了以往的生气。


    这么早,秦淑慧还没睡醒,昨晚上试穿了孟元元给她新做的衣裳,高兴地在屋里走了好几圈儿。


    孟元元走到屋外,选择今日出去。


    临走前,她叮嘱了竹丫几句,好好照顾秦淑慧之类。而昨晚,她也和秦淑慧说过,自己要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因为就在洛州府,估计着一日时间够用。


    府中仆人大都起得早,所以出府的那扇小门已经开启。


    孟元元穿着朴素的衣裳,无人在意,就这样出了贺府。


    很快,她沿着贺府墙外的窄巷,一路到了前街。


    天阴的厉害,厚厚的云层好像压到了远处的青塔顶上。


    对于去一处地方,孟元元现在一点都不迷茫。从红河县到州府,她现在对打听道儿,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以前不会注意的东西,现在经过时都会留心,脑中几下当做标记。


    她要找的这人是父亲的友人,是常年跑海运的商人。湖湖边学不会。


    贺府在城北,她要去的地方在南城,需要乘船过江才行。算算若是顺利,当天是能赶回来的。


    不过年底天冷,乘坐渡船的人少,船家等客满一直到半晌,这才慢吞吞一根杆将船推离了渡头。


    这样,等孟元元到了城南,寻到要找的人家,已经过了晌午。


    南城这边比北城小了许多,原本洛州府只在江北,后来漕运发展迅猛,这南边也陆续有了人。大都是靠着这条江吃饭的。


    一条长巷内,孟元元叩响了大门的铁环,黑乎乎像是一个的就。


    盯着半旧的木门,她在想,是否这次能有父亲的消息?


    正想着,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男子露出半面身子,见着外面站的女子,先是一愣。


    “孟家妹妹,你如何找来的?”郜英彦手一拉,将大门敞开,实在没想到孟元元会到家里。


    孟元元弯腰作了一福,嘴角微微带笑:“兄长,别来无恙?”


    “都好,快进来。”郜英彦伸手作请。


    大概是正在家里干活,那袍摆卷起来掖在腰间。似是觉得不好,脸上有些不自在,赶紧转身整理衣裳,接着朝屋里喊了声。


    郜家是处两进的院子,孟元元刚进外宅,就见着一中年男子从垂花门下走出来,正是她要找的郜居。


    “阿伯。”她唤了声,对人行礼。


    “元元?”郜居同样一脸吃惊,大步走过来,“你怎么来洛州府了?我说怎么没在红河县找到你。”


    听这话,孟元元知道是郜居找过自己。郜居每年都会在冬月前归家,停止海上的买卖,也是从父亲失去消息的那年起,她每到差不多时候,就会等在红河县的渡头,问这位郜家伯父,是否有自己父亲的消息。


    郜居和孟父有很深的交情,海上还被孟父救过一命。是以,他每次海上回来,总会在红河县停一下,见见孟元元。


    “屋里说,”郜居嗓门子高,笑起来也洪亮,“来得正好,让你伯母给你烧鱼吃。”


    进了前厅,孟元元被招呼着坐下。自从进门,就是这位阿伯一直说话,她只是笑着听。


    与贺家那样冰冷的高门相比,郜家这样的平常人家,让她觉得舒服,不用去管那好些的规矩:“我来州府有几日了,所以阿伯才没在红河县找着我。”


    孟元元不想过多去说秦家的乱子,免得郜家再帮她而掺和进来。


    “哦,”郜居坐与主座,是知道点秦家的事,一个男长辈不好多说别的,只道,“也好,过来跟着自己的相公。”


    郜英彦从外面进来,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换上一件整齐的衣裳。他是跟着父亲,同样的海运讨生活,大概经常与人交际,性子很是爽朗。


    后面跟着个婆子,给厅里的三人一一上了茶水。


    说了几句近况,孟元元开了口:“阿伯,这趟出去可有我父亲的消息?”


    来郜家就是问这个,眼看外面更加阴沉,她还需要渡江赶回去。问出的时候,心里仍是紧张,希望会有一点消息。


    郜居端着茶盏,常年海风吹拂,脸色偏黝黑:“我这趟和大郎走的不远,到了南洋的越裳、真腊。途中我也留意打听过,可没有孟兄的消息。”


    虽然多年都是这样的答案,可亲耳听到,心中还是感到失落。


    “阿伯挂心了。”孟元元道声谢。


    眼前,郜居和郜英彦目光中皆有些担忧,她回以一笑,心中感激。这对郜家父子,不禁让她想起父亲和大哥。


    四年前,孟家父子乘船出海,再没回来。有说是遇上风暴沉了海底,有说是遇到了海盗……总之,近一年没有消息,都说死在了海上。母亲体弱,一度病倒不起,孟家族里的那些人开始盯上她家产业。


    趁着母亲病,她又年幼,打着孟家产业不能有女人掌握的由头,三天两头的上门逼迫。后来,母亲把她送回了红河县舅舅家,自己一人留在权州府孟家,与那一帮族人相斗。


    至于孟家后来发生了什么,孟元元不知道,母亲信中总会说一切都好。半年后母亲来到红河县,已瘦得脱了形,熬着陪了她半年,便撒手而去。


    母亲临走前,曾跟她说,父亲会回来。


    纷杂的过往如同屋外厚压的云层,密密匝匝透不上气。


    “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晚了没有船。”收拾好情绪,孟元元站起来想要告辞。


    “你一个人来的?”郜居放下茶盏,眼中一时有些复杂,“这连盏茶都没喝完。”


    这北城到南城要渡江,她相公没陪着,竟连个下人也不给安排?还要自己去江边等渡船。


    郜英彦也站起来,客气道:“孟家妹妹歇歇,在家里用顿饭罢。”


    孟元元的确大早上出来,一点儿东西没吃,如今过了晌午,早就空了肚子,走起路来都发虚:“我还……”


    “留谁用饭呢?”一个妇人走进内院,还未进厅门,就冲里面说了声,也就打散了孟元元要出口的推辞。


    “瞧,你伯母回来了。”郜居笑着看去门处。


    进来的正是郜夫人,一眼就看见站在厅里的姑娘,眼睛一亮:“你谁家的女儿?”


    眼里看着,心里同时盘算,这样好看的姑娘,留着做儿媳不错。谁知丈夫下一句话,就浇灭了她心中刚升起的小火苗。


    郜居指着孟元元介绍:“孟兄弟的女儿元元,你不记得了?”


    “哦,元元啊。”郜夫人赶紧上去,上下打量,嘴里也不忘说着,“许多年没见了,瞧瞧出落的花儿一样。”


    就这样,孟元元没有走成,硬被郜夫人留住用饭,还说自家女儿今儿回来,正好一大桌的热闹。


    郜夫人性子直接,说话也带着一股子辣劲儿。一边拉着孟元元说话,一边让儿子去吩咐婆子烧菜做饭。


    没一会儿,郜家出嫁的女儿也来了,整个前厅一片说笑声。商贾人家没有士族那般的许多规矩,几人围坐饭桌前用饭,也是自在。


    只是饭后,天下起了雪。


    郜英彦出去打听回来,说是江边已经没有渡船,下雪天船公早早回了家,过江的话,只能等明日。


    孟元元一听,心中着急,这是说今日回不去贺家了?


    “那就住在家中一宿,明儿再回去。”郜夫人道,抬手指着西厢房,“元元,今晚与你瓶儿姐姐就睡那边。”


    孟元元为难,她是跟秦淑慧说好的,晚上一定会去。可这厢没船,的确回不去。


    郜英彦想了想:“我去别家问问,要是有去北城的,让他帮忙给你捎个信儿去贺家。”


    “对,”郜夫人点头,觉得这样很是稳妥,对孟元元道,“还好些话跟你说呢,在自己伯母家,你相公会明白的。”


    一宿罢了,大不了明日大早快些回去。孟元元心中这样想着。


    况且,她还是想看一看郜居自己绘制航线图。既然南洋这边没有父亲消息,那是不是当年,他的船远下了西洋,去到大食那边?


    夜里,孟元元和郜瓶儿一起住西厢屋,在这之前,郜英彦回来说,找到人给贺家捎了信儿去。如此,她也安下心来。


    熄了灯,两个女子躺去床上。


    郜瓶儿成婚五年,有了两个孩子,性子偏向郜夫人,爱说话。睡不着,就与孟元元拉家常,拉着拉着,拉上了另些个让人脸红的房中话题,埋怨着自家男人那事儿上粗拉,不会疼人……


    孟元元两耳发热,只听不语,间或回应般的笑笑。


    “你家相公有学识,肯定知趣儿疼人儿,不会如那些莽汉一般。”郜瓶儿笑着,往孟元元看了眼。


    孟元元盯着帐学识的确是厉害的。至于房中那事儿,她也说不上什么来,唯一记得最深的就是疼,有些遭不住。说起来,只在床榻中的时候,她和他才能靠近。


    夜深,雪花飘飘扬扬,世界静谧下来。


    孟元元翻了个身子,眼睛在黑暗中睁着。


    等这些都过去,她就回去权州。那儿是大渝最大的港口,可以打听到更多海上的事情,而且她还有一件事要做,是母亲临终前告知的。


    至于这一趟,也不是一无所获。郜居说,年前会有一艘下西洋的船回来,届时他会再去帮着打听她父亲的事。照这样看下去,她还需在洛州等些天。


    次日,雪停了。


    寒风依旧厉害,吹着江面起伏着波浪。渡船在水上飘摇,时起时落,载着船上的几人,往江北岸摇去。


    与孟元元一起在船上的还有郜家姐弟。郜瓶儿是回夫家,手臂上挽着一个篮子,是郜夫人给她带上的东西;郜英彦去城北是有事,年底了有很多事要做。


    郜夫人给孟元元带了个包袱,里面装的东西和郜瓶儿差不多,有些昨日做好的熏肉,也有些先前早就晒好的豆干、花生之类,说是让她带回去当个零嘴儿。


    风大,但是过江还算顺利。


    到了北岸,孟元元急着会贺家,正好郜英彦同路。天太冷,滴水成冰,他便雇了辆骡车。


    终于,赶在晌午前,她回了贺家。


    还是从她出来的那扇小门进去,可刚走进巷子,就见到竹丫等在小门下,一副焦急的样子。


    “竹丫。”孟元元唤了声,脚下步伐不觉加快。


    竹丫快步从小门下跑来,边跑边道:“娘子,不好了,慧姑娘出事了。”


    孟元元脚步顿住,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淑慧?”


    “你快回去看看罢。”竹丫停下来,声音带着哭腔。


    孟元元现在也没工夫问怎么了,赶忙往小门跑了进去,一路沿着回了轻云苑。


    之前冷清的院子,如今忙碌了起来,婆子婢子,一个个的进出,端盆的,提水的……隐隐的,轻云苑弥漫着一层低沉烦闷。


    孟元元进了正房,正想去秦淑慧的卧房,恰逢一只手臂从内挑开珠帘,随即对上一双疏冷的深眸。


    她身形顿在那儿,眼看贺勘从里面出来,脸色极不好看。


    他看着她,薄薄的唇一动:“你去哪儿了?”


    近晌午,寡淡的日头浅藏云彩之后,没有多少暖意。


    孟元元站在高墙下,看着眼前深深的府邸。层楼叠榭却不张扬,一景一物极是细致考究,深藏底蕴。果然,这便是高门的气派罢。


    等在这儿已有些功夫,还不见有人过来招呼她,先前带路的门房小厮也没见了踪影。初冬时节,这不见日光的阴影处,着实冷得很。


    就在她想去寻人问一声的时候,才瞧着一个婆子打游廊上下来,缓迈步伐往这边来。


    “适才正碰上一件事处理,叫娘子久等了。”婆子脸上带笑,挤得眼睛半眯。


    孟元元上前两步,对人欠欠身子,算是见礼:“劳烦了。”


    走近来,婆子也就看清了来人。一身厚重的灰色粗布衣裳,难掩一路而来的烟尘气息,许是冷了,一方长头巾将头颈包裹住,脸未全露出……心中不由啧啧一声,果然是个乡下来的村妇。


    孟元元从人眼中抓到了那抹轻蔑,便知对方以为她是过来攀高门。对此,她不愿多说,别人想什么她管不了,眼下见到贺勘才是正经,如今有人出来见她总算是一个结果。


    “嬷嬷如何称呼?”她唇角一勾,印出一个浅浅的笑,双颊酒窝若隐若现。


    “哦,”婆子回神,笑了声,“叫我银嬷嬷罢,娘子这边请。”


    说着,人沿着道儿往前走,俨然像个主人家般。


    孟元元抬步跟上,泛旧的裙裾擦着脚底的石板路:“嬷嬷应当已经知道,我是从红河县过来,想见公子一面,有事相谈。”


    她直接说明来意,就见着对方脚下一顿。


    银嬷嬷转过身来,双手往身前一叠:“公子这些日子事忙,娘子不若先回住处等一等,咱们这边会跟他说的。”


    “回去等?”孟元元料到贺勘身份已今非昔比,可是没想到,就这样直接让一个婆子出来打发她。


    若非得已,她又怎会这样辛劳跑来州府寻他?之前的信给他写了,没有回应,这厢自己亲自来了,已经两次,仍是见不到他的人。


    现在的她,真真已经走投无路。


    “对,是这样。”银嬷嬷说话不急不慢,至于眼中的一两分轻视,也懒得掩藏。左右贺家这样的门第,断不会承认这村妇。


    正说着,后面喊了一声,原是一个丫鬟追了来。见此,银嬷嬷道了声稍等,遂走回去与那丫鬟说话。


    孟元元站在原地,知道自己这一趟怕是又白跑了。抬头看看日头,惦记着独自留在客栈里的小姑,想着先回去,再想别的办法。


    刚往前了几步,忽然见着前方月亮门下走过一个男子,身姿修长,步履稳重。她恍惚一怔,看着那张记忆中的脸。


    “二郎。”孟元元唤了声,长途而来的疲累,使她原本清澈的嗓音变得沙哑。


    一阵冷风过来,将这声呼唤吹得七零八散。


    她看见他往这里瞥了眼,目光疏冷,一扫而收,回头继续和身旁的中年男子说着话,随即消失在另一道月门下。


    孟元元双手捏起裙裾,抬步去追。才迈步,银嬷嬷冲上来将她拉住,手里下了一把子力气。


    “娘子莫要乱来,这是贺府。”她的语气显然不似方才客气,冷硬起来。


    孟元元被拽了一个趔趄,眼看月门下没了贺勘的身影,不由心内轻叹一声。他方才没看见她吗?


    人短暂的出现,那一瞥好像是幻觉。


    银嬷嬷松开那截细细的手腕,重新端正好身子,此时的手中赫然多了一张纸票,她咧嘴一笑,略臃肿的身形往月门的方向一遮:“娘子远道而来辛苦,年底世道乱,不如先回家乡罢。”


    她的手往孟元元面前一送,那张纸票清晰呈现,是一张楮纸制作的官交子,官印盖处正是具体银钱数额。


    孟元元眉间轻轻一皱,盯着冷风中抖动的交子,这是拿钱打发她走?那么在这儿碰上贺勘,也是这嬷嬷故意为之罢。


    果然,下一瞬银嬷嬷又道:“娘子想必知道,咱家公子秋闱中了举子,来年还要去京城的。方才那位老爷便是贺家同宗,从京城而来,却有提携公子的意思。”


    她话音一顿,盯着孟元元,似要看出她在想什么,转而叹了一声,又道:“娘子聪慧,我也不藏着掖着,依着咱们这样的身份,贺家怕是……”


    怕是不会认她这个在外娶的妻子,门第清清楚楚摆在那里,更何况,原先和她成亲的是秦家二郎,不是贺家大公子。


    孟元元眼睫颤了下,发凉的手摸摸掖在腰间的信,本来还想再试着让人递给贺勘,如今看根本没用。这府中人是铁了心拦阻,又岂能让她见到他?还是,这些都是他的意思?


    也是,她和他本就存在着差距,哪怕婚事也是一场意外。那时的贺勘还是秦家养子,清风端正、才华横溢,她坏了他的名誉,他只能无奈娶了她。


    整个红河县都说,那是她处心积虑的设计。众人眼中,自然是偏向于才学谦谦的贺勘。


    再后来,贺家寻到红河县,将贺勘认回。他离开那日,她以为此生与他不会再有瓜葛,秦家两老心肠好,让她留在家中,只说又多了个女儿。可天有不测风云,几个月前,秦老爹在山上出了事故,人没救回来,老太太伤心过度,时隔半个月也跟着去了。


    好赌的秦家大伯哥,败光了家产不说,还把她给签契书抵了出去。是一个邻居婶子听了风声,来报了声信儿。


    她不敢耽搁,连夜带着小姑跑了出来。无处可去,只能来贺家。


    见孟元元不语,银嬷嬷干脆将交子票往她手里塞去。这种事情她见多了,自打大公子寻回来,前前后后来了多少想认亲的?一个个的那叫脸皮厚,给几个银钱打发的有,胡搅蛮缠送官府的也有。


    不过眼前这个女子身份着实特殊,她才来跑这一趟,看这一身狼狈,定然是日子拮据,这么一笔银子,算算也够了。


    她胸有成竹的收回手,却不想那交子并未被孟元元握着,从手指间滑落,飘飘悠悠落到地上。


    银嬷嬷脸色一变,嘴角沉下几分:“娘子这是何意?”


    孟元元抬了下颌,头巾从发上滑下,彻底露出来一张脸,清凌凌的眼睛看着婆子:“我不是来要这个的。”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