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78. 第七十八章 二更
    大明不缺白银了,还能有什么远忧?


    对于这一题,朱元璋与朱棣不再一问三不知。尽管父子俩对经济懂得不多,但能推测出人心的变化。


    大明对白银的需求量越大,掌控相关渠道的人就越能获得暴利。


    历史上,明朝前期对于官员的压制非常狠,对于商业贸易压制得也非常狠,甚至催生了商人沦为倭寇侵边行为,在取消海贸禁令后难免造成恶性反弹。


    当朝廷无法占据主动地位,有效引导贸易市场良性发展,部分官僚与大商人就会暗中勾结,将贸易利润全数收入囊中。


    如果没有具备真知灼见的强势帝皇登基,对于官僚体系进行清洗与改革,就会造成百姓与国库反而没钱。


    水镜:【海外输入的白银缓解了明朝市场上的银荒现象,解决了宝钞贬值成废纸后的货币短缺问题。


    然而,这种解决是被动的,且极度消化不良。


    白银货币化后,没有配套的政策去约束商贸市场。


    前期老朱家带头遏制民间商贸,后来开放民间海贸时再要做出规范却有心无力。


    新上位的皇帝本人欠缺能力,开国祖制遗留下来的重重阻碍,全球贸易大趋势不可当的洪流与明人相关知识体系的缺失,如此种种原因让重建新秩序难如登天。


    最终结局,明朝末年,白银数量再多却做不到藏富于民,皇帝也拿不出军费应对各地频发的起义。


    钱流入了官僚、商人、藩王等勾结的利益集团手里。


    外加十七世纪进入小冰河气候最为恶劣的阶段。


    粮食产量骤减,必是要花更多钱才能购买,物价持续飙升,导致越来越多的百姓死于饥荒与天灾。


    到头来,天时、地利、人和,明朝一样都没能抓住。


    不仅如此,还给后来埋下了隐患。


    大量白银依靠海外输入,导致政府在调控货币方面的主动权被极大限制了。


    商贸带来白银,而非政府开矿产银,那么谁掌握了商贸渠道与进行贸易的物资谁就有更大的货币定价权。


    近代世界,西方资本控制着全球生产,控制了货币亦是能操纵世界生产物资。


    因此,从明朝中叶,中国被动地进入了国际白银货币体系。


    其后历经了清朝而直到民国的法币改革,中国的币制一直深受国际银价变动影响,变相丢失了部分铸币权。


    上图。


    来瞅瞅丢失铸币权的血淋淋教训。】


    一幅标注着彩色线条的世界地图被放了出来。


    线条从海洋上通过,连接了非洲与欧洲,其上还有贝壳与金元宝图标。


    简明易懂,图上画的是贝壳与黄金的流向。


    朱家父子俩想到本次视频开头咕咕挖的小坑。


    在全球范围内,直至二十世纪初,海贝才彻底终结了它作为货币的命运。


    水镜:【在先秦时代,海贝作为货币流通于中原,后来被金属货币取代。


    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东亚进入白银化时代,但是远在非洲仍旧以海贝作为货币。


    古代中国的贝币部分来源于印度洋。


    让我们以印度洋的马尔代夫为起点,这次不向东走而向西走,能够看到大批海贝被运入了非洲。


    由于史料的匮乏,尚不清楚向非洲去的海贝贸易具体起于何时,又具体走了哪些航线。


    能够肯定的是早在十一世纪,犹太商人开始经营从印度洋到北非的海贝贸易。


    其后,通过骆驼等运输工具穿越了沙漠,海贝从北非抵达了西非。


    十四世纪初,出现了明确文字记载表示海贝成为了西非货币。


    《马穆鲁克行政全书(r)》中指出,马里王国国内的交易以贝币进行。


    等到十四世纪中期,西非形成了鲜明的以贝币作为的区域,且在不断扩大。


    当时,海贝的主要输入路径是穿越沙漠的陆路。


    等到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到来。


    海贝的运输方式迅速发生了变化,始于印度洋的大船,开往了北非与西非。


    很快,陆路运输被海路运输取代,而且非洲使用海贝作为货币的区域越发深入非洲内陆。


    葡萄牙人率先到来。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贸易新航路。


    新航路途径量产海贝的印度洋,也会途径将海贝作为货币的西非。


    一个巨大商机由此诞生。


    在印度洋低价购入海贝,把它当作为压舱物,不会占用在欧洲能售出高价的东方货物空间。


    返程途中,顺手把海贝卖到非洲,赚取一笔高额差价。


    自此之后,非洲形成了以海贝为主体的货币体系,其铸币源头落入了欧洲人之手。


    继葡萄牙之后,荷兰、英国相继涉足暴利的海贝贸易。


    在十八世纪开始了血腥残忍的黑奴贸易,把人彻底物化,用海贝换取了黑奴。


    被当作货物售出的不只是活人,还有当地的黄金。


    在欧洲人的推动下,非洲的海贝货币化更加彻底。


    等到了十九世纪,欧洲多国废止黑奴交易,并不是停止掠夺资源而是将人力资源变更为自然资源——棕榈油。


    十五世纪欧洲人就知道非洲盛产棕榈树。


    随着自然科学体系在欧洲不断发展,十九世纪开发出更多棕榈油的用途。


    通过氢化可以将植物油加工制作成为人造黄油,为城市中的劳工们提供了热量食物。不求吃得好,起码要吃得饱。


    另外,棕榈油在工业方面用途广泛。


    比如作为肥皂原料,用于城市灯油照明,以及可以用作工业润/滑/剂等等。


    只看英国,十八世纪末从非洲贩得的棕榈油约每年157公吨,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已经高达每年3万多公吨。


    这些贸易对非洲以贝币结算。


    海贝的原产地本来是印度洋一带,而为谋求更高的暴利差额,德国率先寻得新的货源。


    殖民北非,掌控了北非沿岸的环纹海贝栖息地,以新的海贝取代了以往来自印度洋马尔代夫的海贝。


    彻底把控货币的源头,以买入卖出为1:10的差价,赚到盆满钵满。


    海贝贸易在二十世纪迎来残酷结局。


    二战结束后,全球货币体系重塑,海贝被彻底踢出局。


    曾经象征着财富的货贝,在失去了货币价值后,不能说是一文不值,但也只能作为极其廉价的纪念品。


    贝币亡了,而非洲大陆的资源被欧洲殖民者残酷掠夺,其经济体系被摧毁,徒留满目疮痍。


    这就是丧失铸币权的惨痛历史教训。】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皆是眉头紧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从非洲血泪史反观大明的境遇,历史上的华夏应该也遭遇了相似掠夺。


    下一刻,咕咕的话证实两人推测正确。


    【非洲被掠夺走大量资源,从清朝到民国中华大地也是遭受相似劫难。


    悲剧太多,数也数不清。


    今天只举其中一个例子。刚刚提到非洲被掠夺了棕榈油资源,而中国也被掠夺了与「油」相关的财富与资源。


    之前的视频,我们提到过大豆的妙用,它能够制作豆浆、豆腐等食物。


    与今天不同,截止清朝以前,大豆不似芝麻、油菜籽被大规模炼制食用油。


    大豆模用于榨油的发展过程,恰是中国农产品资源被外来殖民者与侵略者掠夺的缩影。


    上图。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所产大豆的去向。


    且说清朝乾隆在位时期,英政府派出马戈尔尼访华,这段历史已经广为人知。


    那是1793年,十八世纪末,西方已经响起了机械轰鸣声。


    乾隆对于英国使团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欧洲的那一套自然科学仍被视为奇巧淫技。


    他讲出了著名傲慢之言“□□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话错了吗?


    从清王朝的乾隆视角,他看到的粮食产量比明朝总体增大一倍,看到的是国库的白银盈余有七千多万两,但看不见农耕文明必然盛极而衰。


    东北是中国最早栽培大豆的地方之一,那里也是清朝的龙兴之地。


    清初实行对东北的移民开垦政策,大豆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在东北广泛种植。


    肥沃的黑土地所产的东北大豆,从品质到数量都超过了关内大豆。


    清末,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强行迫使清朝开放门户。本土农作物也被迫卷入了殖民贸易体系中。


    同治八年,清政府不得不取消了大豆禁止向外国运输的禁令。


    此刻开始,自古以来的中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大豆,流向世界市场。


    与棕榈油相似,大豆可以炼油,也就能用于工业产业比如照明材料、生产肥皂等等。


    同时,大豆也能制作成为豆饼饲养家畜,而豆油成为西方人厨房里的常见食物。


    反观清末中国,普通人家能顿顿食物用油烹饪吗?


    答案是不能。


    十九世纪末,中国榨油业仍处于手工作坊为主体的经营模式。


    从手工到机器的升级,却是殖民化体系下的外国资本所推动的。


    与如今引入外资不同,晚清政府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英国与日本最先在中国建立了炼油厂。


    利用中国的自然资源、极低的廉价劳工、炼制出了豆油后运往海外赚得高额差价暴利。


    中国榨油业被动卷入工业化时代,悲哀地位于国际商业分工体系低层。


    殖民者敲骨吸髓式的掠夺,让东北大豆成了中国被夺走的众多资源之一。


    没有全球预见视野的乾隆,怎么可能想到他的那句“□□物产丰盈”最后走向那般境地。


    我们能看到在大航海时代开始后,西方人不只通过武器,也是通过一场场贸易进行着战争。


    白银、海贝、棕榈、大豆,这些物品在世界地图留下的流动轨迹,就是永不停止的利益争斗,残酷而血腥。


    话到此处,本系列视频也进入了尾声。


    最后放一张复原图,是英国哈里森在十八世纪发明的航海钟模拟图。


    《剧透历史》系列从大明的牵星板模拟图开始。


    十四世纪,郑和带队下西洋,凭借牵星术,确定海船的纬度位置。


    不过,想要更准确地横跨大西洋、太平洋,而非仅仅沿着陆地沿海航行就行,还要加入另一个定位方式——经度。


    十八世纪初,英国舰队对战法国胜利,但在返回时迷失在大海之上,最终四艘战舰全员覆没。


    解决海上准确定位已经刻不容缓。


    英国出台了《经度法案》,以两万英镑的天价悬赏,寻找能制作经度测量器的人才。


    当时,自然科学理论已经认识到了地球的自转周期规律。


    早在1530年,荷兰的天文学家杰马·弗里西斯发表了用时间来确定经度的假说理论。


    通过计算两地的时差,则可知两地的经度差异,从而判断相对位置所在。


    因此,缺的就是一座高稳定性的航海钟。


    大海时有风高浪急,而以十八世纪的造船技术,船只摇晃不稳是常态。想让时钟在海上保持稳定很不容易。


    直到1736年,钟表匠哈德森博得头筹,率先制作出了可实用的航海钟h1。


    其后几十年,哈德森不断精进航海钟工艺。


    在1763年,他改良出的h4航海钟精确度远超前几个版本,而终于获得了经度委员会颁发的巨额奖金。


    牵星板指引了明朝宝船下西洋。四五百年后,航海钟帮助英国舰队横行大海之上。


    技术在创新迭代,支撑这一变化的是科学理论地不断发展。墨守成规者只会被时代所抛弃,而落后必将挨打。


    最后,仅以《周易》的一句话结束本系列视频。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各位观众朋友,有缘再见。】


    这一次水镜上没有显示评论区,而是显示出了系统的一段话。


    【感谢您使用跨时空观影系统服务,本系列视频故事到此为止。请及时领取尚未选择的奖励,确定您所需要的反复观影集数。倒计时60、59、58……】


    朱元璋与朱棣瞧着水镜上的字迹,不由有些怅然。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水镜不定期的出现历经一年,给他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天真的要与妖镜说再也不见了。


    有些舍不得,但这也早在预料之中。没有时间伤感,把奖励给及时领取了。


    之后呢?


    当然是全心投入年末特招考试准备工作中,以待大明迎来脱胎换骨时的变革。


    另一个时空。


    咸阳宫内的水镜上多了一段文字。


    【谢谢秦朝观众的全程观看,最后发送碎片3/3以庆祝本系列故事结束。


    请您尽快领取奖励,选择反复观影集数,以及报出您想要定制的虚拟影像内容。倒计时60、59、58……】


    嬴政亦是来不及伤感,幸而早有准备,能及时反应做出选择,以最快速度领取完奖励。


    然后目送水镜彻底消失在了视野范围内,而仅留手边的视频储存器物成了这段离奇经历的凭证。


    别离早就成为常态,最后要说点什么呢?


    那就祝福吧。谢谢水镜的出现,也感谢隔世之遥的咕咕制作了这些视频,给大秦兴盛带来一缕生机。


    宫殿外,起风了。明天一切会更好。


    又是一年春天。


    布言将一株枫树种到了庭院里。


    去年盛夏,在制作《剧透历史》系列视频第一集时,院内的一棵大树不幸遭遇雷击被劈死了。今年春天,她在原来的位置移栽上了一棵新树。


    春风起。


    绿色枫叶迎风而动。今天也是美好的一天。


    【正文完】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