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 112. 李清照 嬴政:宋朝的男人真窝囊
    “词中老杜,词的集大成者?这个评价可不低。”


    先有和李白相提并论的苏轼,现在又有一个被誉为“词中老杜”的词人,众唐人心中观感多少有些微妙复杂。


    不过听完这苏轼的诗词文章,现在又来这一位,倒让他们不敢太过于妄言了。


    只是这“词中老杜”的评价,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所谓词的集大成者,又是从哪里判断的?


    【在主要讲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前,我们现在要说到的这位词人,有可能是词人里面音乐玩得最好的,而先前也讲过,词的出现和发展是从燕乐中演变出来的,所以可以说,词本身就是拿来唱的。】


    【那这位词人,就格外看重词的音律和音韵的和谐。】


    【而他之所以被王国维评价为“词中老杜”,就是因为这位词人用词精工,并且除了善用典故之外,同时还善于铺叙,从而使得词的格律结构很是谨严和精致,而整体又透着精雅和曲丽,除此之外,还有着音律音韵的美感等。】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评价这位词人——“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惟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这其中的欧指的就是欧阳修,秦指的就是秦观,而美成,就是这位词人的字了,所谓“词中老杜”,则周邦彦是也。】


    [叮叮——]


    周邦彦名字一出,他的作品也随之出现在诗词文章模块中。


    历朝历代的众人都得以看到这位词人的众多作品。


    比如很长一篇的《汴都赋》,竟是歌颂新法的,还有《兰陵王·柳阴直》,整体一共三段。


    这听天幕讲词,他们多多少少也有了些鉴赏能力。


    看到这首词之后,一路通读下来,竟发现这词调中间竟还有转调,尤其最后一段,其音调之感竟尤其高,不过通篇结构严谨,语言也很是精巧,确实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值得反复品读和寻思。


    【王国维之所以这样评价周邦彦,其实就是在称赞周邦彦汲取了前人在技巧和手法上的长处,包括一些历代的评论家在内,对周邦彦在填词技巧上的评价都很高,不过王国维也说了,周邦彦的词,在意境上就差了那么点意思。】


    【如果说苏轼在词的风格内容上扩展了边界,那周邦彦则是在作词的技巧上进行了规整,集众家之所长,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并且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也颇大。】


    【或者再确切说点,是对南宋的词人影响更多,因为周邦彦算是北宋的“小尾巴”词人,之后便到了南宋。】


    北宋末尾,还有南宋啊。


    提起这两个阶段,想起先前天幕讲过的那段历史,这时候的宋人就难免有些沉默了。


    又怎么可能不沉默。


    无论何时想起这段历史,都是种难言的痛和恨!


    如果不是天幕提前泄露“天机”,他们当真要遭遇那一段惨痛的历史啊。


    好在一切都已改变,他们必不能让历史重演!


    宋朝赵匡胤时期。


    自从出现这资料库之后,赵匡胤这心情,就着实是复杂难言,心绪也是颇为不平静,当然也难以平静去面对,毕竟相比于那秦朝和汉朝,还有唐朝而言,这宋朝的排名,着实是不够看啊。


    而且除此之外,还得时不时和明朝竞争一下上下的位置......


    这真的是叫他有些情难以堪,不想去面对。


    但再不想面对,也得面对。


    甚至不止要面对,还要做出改变才行,否则他们这大宋,当真要被甩下去了!


    而宋朝以他打头,若他不先做出行动变化,其后朝代又如何破釜沉舟的做出改变和效仿?若是有朝代比他还率先做出成绩,倒是也能让赵匡胤赞叹一声,但目前为止还未出现,所以赵匡胤不得不急啊。


    可能也在改变着,但需要动作变化的地方太多,所以只能一步步来。


    既如此,赵匡胤不得不更进一步的快速做出表率才行。


    尤其是这北宋末尾和南宋阶段......


    南宋还好说,现在有岳飞在,而这北宋后期阶段,则当真要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并且要择善而从之啊。


    所以当真要再次多听听这段历史!牢记教训!


    【周邦彦被称为“词中老杜”,唐朝也有诗仙诗圣诗鬼等等,那宋朝的词人,自然也有类似的别号——比如很多写的好的词人,都被称为“词宗”,不过这其中被称为词宗的,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因为一共有“两宋四词宗”。】


    【苏轼算一个,还有苏轼的弟子秦观算一个。】


    【而另外两个,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说的,其一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二就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虽然秦观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越过秦观,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位词人,个人觉得更加特殊。】


    【如果说周邦彦的词作风格,是集众家之所长,那么这位词人,其词作风格就是独成一派,自成一家。】


    【而且这位词人不止特殊在词作风格上,更是因为对方在我国整个历史中,也可以是单拿出来璀璨的闪耀明珠,在诗词文章都以男性为主的时代下,她是历史的“例外”,是四大才女之一,也有人称她为“千古第一才女”。】


    【这四大才女有蔡文姬,有上官婉儿,有卓文君,也有她——李清照,是难得有可靠史料能佐证的才女之名,是在男性对于文学的垄断下,让我们得以见证,在那个时代,也有女性可以发光发彩,并且丝毫不输给男性!】


    “竟是女子!还是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写词的才女?”


    “能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这位女子的词作也不知究竟是何样的......独成一派,自成一家,竟也是很高的评价了。”


    “是女子啊,竟是女子。”


    “女子有何稀奇的吗?这天下之大,优秀女子何其多,先前天幕讲了那么多,对于这女子之能,着实不能小瞧了啊。”


    “是......倒也说的是。”


    女子究竟能做到何种地步,现在大多数人心中,都已经能清晰认知到和体会到,所以也不敢再妄下断言。


    不过一路听到这里,突然来了个女词人,却也的确更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


    他们也更迫切想知道,这位女词人究竟如何。


    【说起李清照,她也生活在北宋过,也经历过北宋到南宋的风雨飘摇,还有那国恨家耻,她这一生,从北宋到南宋,从少女时代,到晚年时代,可谓是见证了宋朝的荣辱兴衰,而李清照的所有成就,也与她这一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其实在少女时代,李清照家境很好,她父亲李格非,是苏门的后四学士,旧党中人,她的母亲王氏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很擅长写文章,所以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于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李清照也是从小就很优秀,加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文章写得好,作词也更是个中好手,这妥妥就是古代版“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李清照16岁时,写的第一首词,就一下子轰动了当时的文坛。】


    【这首词我们也很熟悉,就是开启了李清照词人生涯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禁嘶了一声,这首词看似简单,寥寥数语,随意而出,但却有种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啊。


    不简单,这李清照可当真是不简单。


    秦王宫。


    嬴政倒不是对这词有多少见地和想法,就是又一次见证了这女子的才能和学识。


    果真是不比男子差到哪里去。


    所以他下定决心创办那女校,从未有过后悔。


    ............


    这首词一出,别说是刘彻在那里感叹,历朝历代下,确实也有不少文人受到了震撼。


    主要是这短短几句,言尽而意不尽啊。


    美,句子美,境界也美。


    果真是能震撼和轰动文坛的一首词。


    若是让他们来说,也只余下赞叹的份了。


    【这是李清照16岁作的第一首词,质量之高,而在她17岁的时候,作的另一首词,更是评价甚高,且千古流传。】


    【这首词就是我们更熟悉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同样是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并且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尤其最后一句的“绿肥红瘦”,堪称是佳词典范,是不是有种画面仿佛生动呈现在眼前的描绘之感?】


    【这两首词一出,足以证明李清照的才气。】


    【不过李清照可不止有才气,还有胆气呢,比如她年纪轻轻,就敢品评北宋的各个词坛文人,就如我们之前说过的,李清照评价苏轼那一句——“不协音律,句读不葺之诗。”】


    【可不止是是苏轼,柳永,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秦观,黄庭坚等文人写的词,可都被李清照品评过。】


    【李清照为此写的《词论》,因对这些文人的词多加评判,所以在历史上很是褒贬不一,但却也表达了李清照对于词作风格的观点——即她认为“词别是一家”,要协同音律,且要有内涵,不能过于俗气等。】


    【而也正因为如此观点认知,所以李清照的词作风格,也才是独成一派,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之为“易安体”。】


    “《词论》,易安体......”


    苏轼去看那小屏幕中出现的《词论》,和弟弟苏辙一起,不由得对他这位徒孙越发的好奇起来。


    而后看李清照对于他们这些北宋文人作词的评价——


    包括他在内,还有晏殊,欧阳修的写词,犹如写诗一样,和音律不匹配。


    柳永的词倒是符合音律,但是却......俗不可耐?


    王安石和曾巩的词根本就无法读下去......


    秦观写词很好,有感情有想法,但是却不通人气?


    黄庭坚写词很充实,却也有许多小问题?


    苏轼真是越看越瞪大了眼睛,但是到了最后,竟是又不由得笑了出来。


    “我这未来的徒孙,这李清照,可当真是有趣,有趣极了!哈哈......”


    苏辙也是摇头失笑,可也不免觉得,这其中说的话,又当真是有几分道理所在的。


    不过如此年纪能发表《词论》,也着实是有十足胆气。


    真是叫人佩服,佩服。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其实还未真正历练成为后来的“易安居士”,让我们再接着讲李清照这一生的经历。】


    【少女时代之后,也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而提起李清照,就少不得要提她的丈夫赵明诚。】


    【那时的赵明诚,是当真很喜欢李清照,为此还给他父亲编了个字谜——即“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这第一句,乃“词”字也,第二局乃“女”字也,第三次乃“夫”字也,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的意思。】


    【所以显而易见,赵明诚对李清照的心思可谓昭然若揭。】


    【但赵明诚的父亲可是新党中人,那时新旧两党正处于党争,两人的结合看似不太可能,但可能上天是眷顾的,之后碰上新皇继位,两党之间缓和下来,于是赵明诚和李清照终于得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可以说,婚后的李清照的确是幸福的,为此还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大意就是问丈夫,花美还是她美的意思。】


    【而且李清照20岁那年,赵明诚有事去了外地,因为太思念丈夫,李清照又在重阳节这天,写下了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其中最后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谓是千古名句。】


    唐人写得出来诗,也欣赏得来宋词。


    这位李清照的词作一出,也不知有多少文人连连感叹。


    每首篇幅都不长,但就是意境无穷,怎么品都觉氛围十足。


    尤其是这一首,其意更是含蓄深沉,而那最后一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也果真是惊采绝绝,叫人惊叹不已,而这首词,竟又是这位李清照才20岁就能写出来的词作?!


    这可真是......叫他们太多人都情何以堪啊。


    历朝历代下,有无数文人在赞叹过后,便是摇了摇头,对比自身,实在难言。


    但有不少女子,在接连诵读李清照的词后,却是心绪难以平静,各种观感和想法颇多。


    先有天幕之言在,见证和认知了那么多优秀出众的女子,现在又有这位“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其词作文采,当真是叫她们忍不住一读再读,或许她们起点不高,但如今有了这资料库,岂不是也能学更多东西,做更多事情?


    女子当自强,天幕教给她们的,如今又有这资料库的存在,实属是难得的机会啊。


    她们应当是要紧紧把握住才是。


    就算达不到这位李清照的成就,也该为自身寻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由此也才是不枉此生,不至于庸庸碌碌走这一遭。


    【说起李清照作的这首词,还有个有趣的事情,据说李清照把这首词寄给了在外地的赵明诚,赵明诚一看,也是被这最后一句惊艳到,只不过身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心想他也不能比妻子差啊,于是竟连夜作了五十多首词。】


    【然后这还没完,因为赵明诚在作完这些词后,就将李清照这一首词的最后一句,也加进了这些词当中,接着在第二天就去拿给了自己的友人看,问自己这位学识不错的朋友,这些词作得如何?】


    【嗯......这位友人很犀利的点评,大致意思就是说,除了李清照这最后一句词外,其他的都是垃圾。】


    “噗。”


    刘彻实在是没忍住笑。


    这对比太惨烈,他也是没办法不笑。


    五十多首词,对一首词的最后一句话,竟然都比不得,着实是惨啊。


    但也确实,足可见这位李清照作词的能耐,不愧是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这般想着,刘彻便又摇了摇头。


    因为他想到这位李清照不止生活在北宋,恐怕也经历过那靖康之耻的阶段,还有南宋时期......想到天幕之前说过的那段历史,生活在此时期之下,还是官宦之女,这李清照的人生经历,能一直这样下去?


    【说起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夫妻生活,两人除了写词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热衷于收集金石文物,起先是赵明诚热衷于这些,而且在那时,赵明诚可谓是顶级的金石专家,所以李清照也是夫唱妇随,和赵明诚一起收集。】


    【不仅收集,还品鉴金石文物,为此两人还先后一起写了一部《金石录》。】


    【金石指的就是古代镌刻文字,歌颂功德和纪事用的钟鼎碑碣等,所以这一部《金石录》,可谓贡献很大。】


    【而再说回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也可以说是琴瑟和鸣,看得出来,李清照无疑是幸福的。】


    【可这幸福在两年后,再次迎来了新旧党争,李清照的父亲被革职,而李清照也被勒令离开了京城,据说李清照曾求过赵明诚的父亲,可惜没得到回应,之后李家的事情平息,李清照才得以再次回到京城,和赵明诚团聚。】


    【但这时,又轮到了赵明诚的父亲因新党被抨击而去世,赵家一落千丈,赵明诚的官也丢了,于是只能回到青州老家。】


    【李清照自然也跟着赵明诚过去了,并且两人在青州这一待,就是十年之久。】


    秦朝咸阳城内——


    吕雉一边处理手中的事情,一边听着天幕讲述,听到这里时,蓦地就嗤笑了一声。


    说是琴瑟和鸣,夫妻恩爱,可怎的这李清照离开京城,那赵明诚不跟了去,反倒是赵明诚离开京城,这李清照跟了去?


    说到底,还是女子选择权太少!


    想到此,吕雉倒不知第几次庆幸她生活在这秦朝之下了,否则相比于那宋朝,身为女子,哪能有现在这么多的自主权?


    但庆幸之后,也是不由得叹息一声。


    只希望那宋朝终有一日也能有所改变吧。


    也许现在也正在改变,毕竟天幕都如此推动了,再不有所变化,怕是要被彻底抛下了。


    【在青州这十年的生活,对于李清照而言,也许也还是悠闲和自在的,据说她和赵明诚仍每天收集金石,要不就是吟诗作赋,甚至还比赛背书玩乐,同时还给他们的书房取名为“归来堂”,这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而李清照自称的“易安居士”别号,也是出自陶渊明的这篇文章——即“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但命运怎会如此下去,别忘了李清照生活在什么时代之下。】


    【当时青州地处北方,所以金兵南下,北方不再安全,而这时的赵明诚又去了外地做官,于是李清照自己精挑细选了15车的金石文物,打算将这些运到江宁,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南京,去和她的丈夫赵明诚汇合。】


    【正是兵荒马乱的时期,可李清照凭借她的智慧,竟是保住了这些金石文物,只不过当时江宁在闹兵变,赵明诚连镇压都没有,甚至还丢下了李清照独自弃城而逃!这一对比李清照这一路行来的艰苦,赵明诚身为男子,可真是够丢人的。】


    历朝历代下的众多男人:“......”


    岂止是丢人,连他们听到这里都没眼看!


    怎么就连镇压都不镇压一下?!


    一个女子都能保护那些金石文物,一路闯过兵荒马乱的地界,怎么身为丈夫竟是如此?


    而且你不镇压就不镇压吧,怎么还丢下自己妻子跑了!


    真是丢人,太丢人了!


    秦王宫。


    嬴政也是不由得蹙起了眉。


    心想这宋朝的男人,可当真是窝囊。


    连个女子都不如,也难怪要使些手段打压女子了,呵。


    【不止是和李清照对比,还有当时守城的人,因为赵明诚跑了之后,他手下的人却把叛乱给镇压了,所以因为这件事,赵明诚自然不可避免的被罢了官,只是不久后,竟是又被起用了......大概也是当时宋朝缺人吧。】


    宋人:“......”


    他们这就培养更多人才出来!以后这个不行就换下一个!


    这种丢人现眼的,真的坚决不再用了!


    【赵明诚被起用后,李清照又陪着他去了江西。】


    【而这个时候,两人途径了楚霸王项羽当年自刎的地方,项羽乌江自刎,对面就是他的故乡,可他宁肯战死,自刎而死,也不肯回到江东苟且偷生,可反观宋朝廷和赵明诚,却是如出一辙的退缩和懦弱。】


    【于是李清照就在这个时候写下了《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朝是有能征善战的将士的,只可惜地位很低,还要被人瞧不起,尤其是被文人们瞧不起,而那些士大夫文人们,却站在这些将士们的头上,一个比一个贪生怕死,苟且求全,真是可笑至极,所以纵观宋朝,一个“窝囊”完全当得。】


    历朝历代下的所有宋人:“......”


    气吗?他们如何不气!


    窝囊......窝囊!


    从天幕讲起宋朝的时候,那股气就一直存在,是憋屈,是愤恨,是不甘,也是复杂和懊悔啊。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这“窝囊”一词,他们就只能受着!


    可越是如此,这股气就越是催发着他们。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他们不想生前死后都如此窝囊了,他们大宋,也不该是一直如此!


    【赵明诚毕竟还是李清照的丈夫,在那个时代,无论李清照是否对赵明诚的行为失望,日子也还是要过下去的。】


    【但词穷而后工,大概太多的诗人和词人都逃不过这样的命运,所以没过多久,赵明诚就去世了,留下李清照孤家寡人一个,而这时候的李清照,没有孩子,也已经40多岁了,可她手里却有着价值连城的金石文物......】


    【所以要怎么办呢?李清照一个弱女子,总不能单独守着这些金石文物,毕竟这谈何容易?】


    【女人,从来不是天生的懦弱,那是文化风俗扣给女人头上最卑劣的帽子!因为这个时候,李清照独自一人,却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这些金石文物,她也并没有因为丈夫赵明诚的去世就自暴自弃——】


    【于是李清照先是将一部分金石文物,派人送去了赵明诚的妹婿那里,她认为妹婿这个做官的,比她更有能力保护这些金石文物,只可惜这一批金石文物还是遭遇战火丢失了。】


    【而后李清照只能带着剩下的一批轻便的书贴典籍逃难,正巧这一时间,赵构正被金兵追着跑,加上当时有传言说赵明诚和金人勾结,所以李清照打算带着所有文物去追随赵构而去,想把这些都捐献给朝廷。】


    【但怎么说呢,赵构跑得太快,李清照根本就追不上,而且在途中,这些文物还又丢失了大半。】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到这里的李世民不禁摇了摇头,如此女子,实为难得,可惜碰上了那宋高宗赵构,一路逃亡,根本不与金兵正面相对,大概连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是返回收到这李清照所捐献的文物了。


    而那些丢失于战火之中的金石文物和书贴典籍等,也当真是太过可惜了。


    【对比前半生,李清照晚年的命运可堪凄凉悲惨,因为不止如此,后来她的住处还被小偷洗劫,又是大量书画被盗。】


    【除此之外,在李清照如此艰难遭遇的情况下,她遇到的一个男人——张汝舟,表面上对她是体贴入微,照顾有加,可实际上也是为了李清照剩下的那些金石文物而来!可怜李清照为了保护剩下的这些金石文物,甚至还嫁给了张汝舟。】


    【后世对于这件事,使得李清照所遭受的非议就不多说了,可在李清照毅然嫁给张汝舟后,还不止是受到了欺骗。】


    【因为在张汝舟发现李清照手里的金石文物其实并不多后,竟还对李清照谩骂和家暴!】


    【真可谓是不要脸至极,也恶心至极。】


    【男人,呵呵。】


    历朝历代下的众多男人:“......”


    别骂了别骂了。


    他们也觉得很丢人!


    这种男人简直就是无耻之徒,纯属败类!


    宋朝人观感尤其复杂难言。


    甚至观其留言板的评论,连反驳其他朝代之人的底气都没有了。


    而这竟还没完——


    【李清照对此遭遇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果断想要选择和离,可张汝舟却赖上了李清照,怎么都不同意,于是不得已之下,李清照选择告发了张汝舟,但要知道的是,在宋朝,妻子告发丈夫,哪怕是成功了,也要坐牢的。】


    【当真是没人权,也不公平极了,可见那时对女子的压迫有多深,又有多歧视和封建,不是女子立不起来,不是女子本身不行,而是封建男权下,给予女子身上的枷锁太多了,结果他们还要站着说一句,女子就是不如男子,真是可笑。】


    是啊,怎么能不可笑。


    再次听到妻子告发丈夫竟还要坐牢,对比天幕先前说过的秦朝之于女子的法律,这难道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也难怪先前天幕会拿秦朝的法律作比了。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心思复杂,更也是无言以对。


    【好在李清照有朋友帮忙,只在牢狱里待了九天就出来了,可对于一个女子而言,这已然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痛苦,是李清照所难以承受的苦痛,因为在李清照出狱后,还有很多文人来嘲笑她——】


    【看啊,一个才女,怎么能改嫁?】


    【改嫁就算了,怎么还告发自己的丈夫?】


    【丢人啊,把脸都丢光了。】


    【可真是可笑。】


    【谁可笑?谁又丢人?改嫁又如何?一个女子,怎么就不能做这些事情?谁规定的?】


    【一个有勇气,有胆识,有胆量,毅然决然,敢作敢为的女子,有什么可嘲笑和可笑的地方?】


    【若换做现代,这样一个女子,依旧是被人赞叹和佩服的存在,只可惜,李清照生活在那时的南宋,是文人士大夫自以为是,自身懦弱无能,却要不断打压女性,好像才能彰显他们的可悲时代!】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由得叹了一声。


    哪想后世竟是连女子改嫁都要被嘲笑了?


    又哪想女子告发自己的丈夫,都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了?


    所以究竟是谁可笑,谁丢人啊。


    可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


    宋人更不敢发声了。


    他们好多都脸皮涨红,竟是连留言板都不敢再看。


    而天幕还在继续往下说......用李清照的成就,更是映照了“他们”的不堪和可笑——


    【因为李清照告发张汝舟这件事,可以说是使得李清照从此身败名裂,也遭受着巨大的非议,于是往后的岁月里,李清照再也没有改嫁过,并且一直都是孑然一身,而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也才不到50岁。】


    【晚年凄凉,李清照就总是不由得追忆过往的岁月,于是她写了又一首千古流传的佳作——《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可谓是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之后李清照又开始着手整理赵明诚的《金石录》,还写了著名文章《金石录后序》,这篇文章讲述了她和赵明诚之间的故事,也是我们研究李清照的第一手资料,除此之外,李清照在此期间,还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词作。】


    【这些优秀的词作文章等,使得李清照再次被当时文坛所认同,只是最终,李清照还是在孤苦和凄凉中悄然离世了。】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不得不说,很多诗人词人悲苦的一生,也是国家风雨飘摇的印证了。】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