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身上的争议,张巡在做下决定之前就想到了,但他不在乎。
只要能守住睢阳城,他就是遗臭万年又怎样?
至于有人说他是英雄……
张巡自觉担不起英雄一字,他吃了人,他对不起百姓,他没有守住城,他对不起圣上,他张巡算什么英雄?
“扬州大都督……”
他生前苦求援军没几个人搭理,死后却又给了他如此殊荣,真是可笑。
他若真想求一个身后名,大可直接自杀殉国,何必苦熬这十个月?
“南八,”张巡忽地开口,“你说这次会有援军吗?”
“会有的,一定会有的!”南霁云肯定地说道。
睢阳城中的一处民居,脸色苍白、身形瘦削的男子虚弱地躺在床上。
【……免除睢阳、雍丘的徭役赋税三年】
自得知睢阳城破的消息后眼中便再无神采的男子竟是大笑起来。
免三年徭税?
他看着不远处的几具骷髅,那是他的耶娘妻儿,他们陆续饿死,然后被还活着的家人吃掉,吃完一个人,再等待着下一个人饿死。
男人就是靠这活到了现在。
“阿耶,阿娘,九娘,阿虎……听见了吗?”
“咱们的命换了睢阳三年的徭税啊!三年哈哈哈……”
徭税能抵得上睢阳全城百姓的命吗?
城破之时,睢阳城中的百姓只剩下几百人了!
“圣上,救救我们吧……”
他们不需要这些死后的“恩赐”,他们想活下去,他们想要援军来救他们。
-
刘邦嗤了一声:人都死了,搞什么追赠、免徭税?早干嘛去了?援军呢?
不过至少还有追赠,要李亨真连哀荣都不肯给张巡,那就是他刘邦都得给他几个大耳刮子。
张巡拼死守住的是什么?
是睢阳城,是大唐,是他们老李家的天下。
可以说张巡对不起睢阳城中的百姓,但他一定对得起李唐,对得起李家的皇帝。
最对得起的就是他李亨。
-
【张巡身上有着巨大的争议,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功绩和忠心。】
【他是英雄吗?】
【是的。】
【不止他是英雄,睢阳城的守将、睢阳城的百姓都是英雄。】
【如果没有睢阳全城上下十个月的坚守,也许大唐的历史就会被改写。】
【睢阳之战结束的六年后,也就是公元763年,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下,安史之乱结束了。】
【这场争夺大唐统治权的内战带给大唐和华夏极其严重的影响。】
【安史之乱后,大唐人口锐减,十室九空……】
【昔日强盛的大唐一去不复返,开元盛世的荣光似乎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纵使中晚唐的有为君主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带领朝臣百姓让大唐重现盛唐的辉煌。】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标志,它将大唐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段。】
【前一段是熠熠生辉的初唐、盛唐,贞观、永徽、开元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盛世,它们是唐人骄傲的底气,它们让唐人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自信,这时的大唐年轻热烈,如同一团永不熄灭的烈火,即使是在一千年以后,华夏人也依旧因为这段历史而骄傲。】
【而后一段的大唐就像是一团曾被扑灭却又再次燃烧起来的火,它依旧燃烧着,却没有了最初的热烈。大唐由曾经的开放逐渐转为内敛,初唐、盛唐时期,大唐向外开疆拓土,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再也没有了这等豪情。】
光屏之上,又出现了一幅画卷。
画卷第一次出现时,带观众看尽了开元盛景。
可再一次出现时,其上描绘的大唐在战乱之后的萧条景象。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
-
见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天下太平、万国来朝的昌盛,再看安史之乱后的大唐,众人脸上难掩悲伤。
什么是大起大落?
大起大落就是看开元盛世看得有多如痴如醉,如今看安史之乱便有多失魂落魄。
王朝的衰落是很正常的,但有几个朝代是像大唐这样,不是慢慢走下坡路,而是在同一个皇帝的手上、在几十年里登上顶峰又坠入谷底。
就像一件稀世珍宝从空中落下,发生得那么突然有那么令人心痛。
太平公主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起初她以为李隆基最多也就是带大唐小起小落一下,所以心情很是平和。
等她见了开元盛世,便暂时将对李隆基嫌恶抛到一边,毫不掩饰自己对开元的向往,甚至对李隆基生出了那么一丝丝的赞赏。
太平公主:三郎还是有点本事的,输给他好像也不冤。
那一丝丝赞赏在看完睢阳之战、看完安史之乱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太平公主:什么三郎?今天比昨天更烦李隆基了!我怎么会输给这种玩意?!
妹妹在对自家太子冷嘲热讽,李旦坐在上首,脑子乱成一团乱麻,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的太子三郎。
废了李隆基?
可他为大唐缔造了一个盛世。
不废李隆基?
万一李隆基老了,又走上原来的老路,又让大唐受一场安史之乱的苦呢?
何况,另选太子,那又选谁?
新太子能比前期的李隆基干得更好吗?
谁又能保证新太子老了不会像李隆基一样昏头?
朕的头好痛!
想起自己命人记下的辅佐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的名臣,李旦豁然开朗。
朕不都决定先替三郎用用那些臣子了吗?
这一次,朕还当什么劳什子太上皇?
朕都不急着当太上皇了,干嘛还要急着选太子?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说不定三郎看完视频后有所改变呢?说不定更适合的继承人还没出现呢?
李旦:孙孙李亨帮朕报了“被太上皇”的仇,那朕就还他一次,帮他报个“超长待机”的仇吧。
不然怎么说老李家父慈子孝,爷孙情深呢?
-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本期的主角——老不死的唐玄宗李隆基又过着什么样的晚年生活。】
【睢阳之战结束没多久,唐军收复了洛阳,至此陷落的两京——长安与洛阳都得以光复。】
【国都陷落之后,李唐皇室面上无光,如今终于收回,当然是要快点回长安安抚民心,告诉天下他们把场子找回来了。】
【早在长安光复的消息传来之时,李亨就马不停蹄地派人去给远在蜀地的李隆基报信:阿耶啊,咱把长安收回来了,你快回京,我把皇位还给你,我继续当太子。】[1]
光屏上,q版李隆基站在镁光灯下,一个话筒递到他嘴边。
江夏问道:“李老三,你信你儿子的话吗?”
李隆基摇头:“不信。”
“你敢回长安吗?”
“不敢。”李隆基回答地异常坚定。
李亨要说是要接他回去颐养天年,他说不定还能信,可李亨居然说让他回去当皇帝!
他要是真回去了,不就是告诉别人他对皇位还有心思吗?
李隆基:我要是回去,也不知道老命什么时候丢。
【还好李泌提醒了李亨,告诉他:你这样,太上皇肯定不会回来。他让李亨再送一份群臣贺表过去,里面写李亨多想李隆基,想把李隆基接回来给他养老。】[2]
q版李亨蹦出来,跪在李隆基面前:“隆爹!以后我给你养老!”
【不好意思,串台了。】
【如李泌所料,李隆基根本就不想回来,他派人告诉李亨:我不想回长安,给我剑南道让我养老就好。】
【李亨还在想怎么让他爹回来的时候,李隆基又派了第一个使者过来。因为他收到了后送来的那份群臣贺表,他动摇了。】
q版李隆基拉着行李箱在地图上狂奔:儿子这么想我,那我还是回来吧。
“儿啊!阿耶回来了!我想死你了!”
【至德一年十一月初三,李隆基到达咸阳,等着儿子来接他回家。】
光屏中的李隆基站在望贤宫的南楼之上,望着远处前来迎接他的车架。
【这一次他要拿回属……滴!】
李亨:怎么消音了?阿耶要拿回什么?
【《资治通鉴》将父子一人重逢的场面描写得那叫一个情深意切,简直就是“天雷勾地火”。】[3]
【“上释黄袍,着紫袍……”】
李亨身着黄袍,骑着马领着皇帝车架停在南楼下。
他刷地一下把身上的黄袍扯下来,露出里面的紫袍。
脱完衣服,他翻身下马,一路小跑到南楼下,双膝一弯,俯身趴在南楼下。
李隆基慢慢从南楼上下来,走到李亨面前轻轻抚着他的背,一边摸一边哭。
【“上捧上皇足,呜咽不自胜。】
-
画面还没出来,观众的脑子上就冒出一串问号。
捧足?!
怎么捧?
是李隆基的脚在半空,李亨用手掌捧着?
这个姿势好像有点难度。
是李亨把手垫在李隆基脚下让他踩?
还是李亨抱着李隆基的脚?
他们好奇得不得了,快让他们看看这父子俩到底是个什么姿势!
嘶!
之前写下“跪而吮上乳”的大唐史官倒吸一口冷气:竟有人的记载能比他写得还好!
只用短短数字就将天家父子的深厚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手!这是一个来自不知道多少年后的强大对手!
史官战意高涨,他看着自己手中的笔:我一定能写得比他更好!
史官斗志昂扬,目光定在专心致志看光屏的李世民身上。
在他写完李世民、李建成“跪而吮上乳”后的不久,太上皇李渊就下令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比原来更早地成为了新帝,史官的主要记载对象也变成了李世民。
史官正是因为主要记载对象是李世民才信心满满,圣上如此圣明……
史官:好吧,是圣上这般爱玩爱笑又爱哭,这么多素材,我一定能写出比“上捧上皇足”更好的东西!
李世民突然觉得后背一凉,转头却没发现什么异常。
李世民:朕的预感一向准确,应该有危险才是。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