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抽的是一条评论和一条回复。
【评论:有时候真就觉得老天厚待赵构,从赵构登基到他退位的这段时间里,能臣一个一个往他跟前冒,在他快退位的时候居然还能得到辛!弃!疾!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猛人,比他能打的没他会写,比他会写的没他能打。这种天降猛人居然就因为是“归正人”而受到排挤!搞不懂南宋朝廷都在想些什么,“归正人”难道就不是宋人了吗?一想到以前做诗词鉴赏,在辛弃疾的词下写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我就难受……】
归正人?
殿中大臣的目光飘向史浩,这“归正人”一说可是他提出来的。[1]
“归正人”是他们对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
史浩面色不变,从北方逃来投奔朝廷的人难道不是归于正统之人吗?
叫他们归正人有什么问题?
史浩承认他对归正人确实有偏见,但他不觉得自己的观点有错。
谁能保证在金人那边生活多年的宋人真的一心向着大宋?
见史浩没什么反应,大臣们没看成乐子,颇为遗憾地收回目光,注意力重新回到光屏上那个醒目的名字上。
辛弃疾?
好耳熟的名字,那不是……
朝臣中虽有人没见过辛弃疾,却也对辛弃疾闯金营抓张安国的事迹有所耳闻。
就在不到半年前,太上皇赵构尚未禅位,还在建康慰劳军队,突闻义军首领耿京派人奉表来见,他极为高兴地召见了来使,那人便是辛弃疾。
赵构接受了耿京的奉表,召他南归。却不想就在辛弃疾返程复命之时得了叛徒张安国、邵进杀了耿京,向金人投降的消息。[2]
于是年轻的辛弃疾带人直奔金营,率着精骑冲入敌营,杀得金人措手不及。
神勇无双的青年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在金营中驰骋,试图阻拦他的金人皆成为其枪下亡魂。
正与金人将领酣饮的叛贼张安国被他轻易擒上马,在金人的怒吼中,辛弃疾驾马离去。
能在金军的眼皮子底下生擒贼子,在数倍于己方的敌军追击下全身而退,这辛弃疾确实很有本事。
只是,这条评论真的没有夸张吗?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辛弃疾当真有这般厉害?
下面的回复告诉他们,评论一点都不夸张。
【回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文武双全奇男子!
二十一岁,起义反金,奔袭三日,斩杀潜逃判贼义端。
二十三岁,亲率五十骑突袭金营,五万军中生擒叛贼张安国。[3]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这便是辛弃疾意气风发的前半生。
此时的辛弃疾没有想到,在未来他会用一生来回忆这短暂的、豪情万千的青年时期。
从他归宋任江阴佥判开始,他的结局就早已注定……】
看到这里,有臣子咀嚼着评论里没有写全的词,有人则是看着“江阴佥判”这四个字,猜到了辛弃疾原来的结局。
一心上战场杀敌的辛弃疾任了文职……授官这种事,太上皇是真懂的。
他们继续看下去,回复的后半段将辛弃疾充满波折的后半生展现在他们眼前。
辛弃疾的后半生是什么样的?
他的后半生里也曾有过如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
他曾招抚流民、训兵屯田,重建因受兵祸而凋敝的滁州。
他曾多次镇压农民起义,维护一方安宁稳定。
他曾因上书陈说百姓起义之根源在于州府征税过急,官吏残害百姓而受皇帝嘉奖。
他曾建有着“江上诸军之冠”之称的飞虎军震慑溪峒蛮獠,使其闻风丧胆,不敢造次。
可这些都不是他最想要的。
他最想要的,是带着大宋的军队往北去,杀金人复河山。但终其一生,辛弃疾的将军梦也未能实现。
所以他的后半生里更多的是苦闷。
【是乾道六年,向宋孝宗献上《九议》、《应问》三篇、《美芹十论》却没有被采纳的苦闷。
是被弹劾罢官,闲居十数年的苦闷。
是有心报国,却已生华发、重病在身的苦闷……】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赵昚念着评论中出现的词句,词中强烈的情感让他的心情复杂难言。
他方才只匆匆扫过,便知每一句都堪称千古名句。
可当细细看完辛弃疾的生平后,他才知道这千古名句竟是愣生生被他们大宋给逼出来的。
赵昚苦笑:若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这些词句,若不是让辛弃疾写下这些词句的不是他们大宋,他必然是会句句品读,洋洋洒洒写下大片的心得感悟。
而现在,他只有一个感想——
大宋真的负了太多人。
【他本是陈亮笔下“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的辛弃疾。他本该驰骋疆场,立不世之功。最后却只能独自登高,写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所以我想说:赵匡胤的后代也没比赵光义的后代好到哪里去!只能说作为对比对象的徽钦高太烂,才显得南宋后面的皇帝没那么离谱!
借用网上的一句话——“宋朝是一个神奇的时代,硬生生地将一个军神逼成了传奇词人。”[4]】
殿中沉默了一会。
朝臣之前还因为新君是被后世认可的明君而欣喜,但如今却看到后人说那是和“徽钦高”三人相比,心中复杂可想而知。
果然,视频中所讲述的东西还是不能全信。
赵昚并不在意评论对自己的评价,他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辛弃疾。
他想派人去召辛弃疾来临安,又觉得一来一回耽误太多时间,他想快点见到对方。
片刻之后,赵昚发布了一条视频。
大意就是:幼安,速来!
看到视频的辛弃疾一头雾水:新官家怎么知道我的字?
虽然不解,但辛弃疾还是麻利地收拾行李赶赴临安。
屋外吹来一阵风,将桌上的纸吹得发出“沙沙”声响。
纸上的墨迹还未干。
那是辛弃疾自知道隆兴北伐失败后就开始写的策论,他原还准备派人将它送去临安,献给官家。
现在看来,他可以亲自交给官家了。
-
r2341时空。
赵匡胤终于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了。
金军东路军统帅完颜宗望派人求和。
他是不想求和,可谁让宋军把他们压着打,完颜宗翰还被俘虏了,不求和不行。
宋金两国签订了和议,只是这次的和议,两国的位置完全颠倒了。
从前的宋朝不管打输打赢都爱送钱给对方,但这回是赵匡胤在这儿。
抠门的宋太·祖:送钱?不可能!
根据和议,宋金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金为弟。金国每年要给宋朝送岁币。
赵匡胤没有把岁币的数额定得太高,金国可不像宋朝能负担那么高的岁币,他倒是想把金国国库掏空,但他知道不能把金国逼得太紧。
金人本来就爱撕毁协议,条款订得越狠,他们以后反悔得就越早。
虽然此战金国元气大伤,想卷土重来也得要很长一段时间,但赵匡胤看了下宋朝的情况……
太弱了。
赵匡胤:还是给他们多留些发展时间吧。
金人使者离开之前有意无意试探赵匡胤还会在此处呆多久。
金人知道赵匡胤已经在宗室里重新选了个皇帝,说明他不会在这里久留。
赵匡胤笑得和善:“过段时间就走,没事的时候就回来看看。”
这话当然是唬人的。
金人表情微不可察地凝固了一瞬,忧心忡忡地离去。
赵匡胤可以是骗他的,但他不敢拿金国来赌这话的真假。
待金人离去,赵匡胤屏退旁人,殿中只剩下他和他亲自选出来的新君。
这是他的直系子孙。
有前车之鉴在,就算赵匡胤想在赵二一脉里选继承人,大臣和百姓也不会同意的。
基因一说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但谁让视频反复提及,赵佶又太过离谱呢?
就像金人不敢赌赵匡胤所言的真假,宋人也不敢赌歹竹到底能不能出好笋。
赵匡胤看着他这突然从宗室子变成皇帝也依旧一派从容的后人,心中颇为满意。
他道:“朕要走了,不会再来,也不会再有其他人来。”
“孙儿知道。太·祖能出现一次已是大宋之幸,自不能妄求更多的。”
光屏上的倒计时亮起,赵匡胤的周身亮起金光。
“知道就好。”赵匡胤一只脚踏入光屏,最后说了一句,“不要让朕失望,更不要让宋人失望。”
虽然他应该不会有机会知道。
年轻的新君跪在太·祖身后拜别:“孙儿谨记。”
-
赵匡胤迈入光屏,进入时空隧道。
只要再走几步路,穿过对面的光屏,他就可以回到原本的时空。
他才走了一步,隧道就剧烈地晃动起来。
赵匡胤本想快步冲出去,却见身侧的隧道出现了一道缝隙,裂出一道口子。
透过那道裂口,赵匡胤看见了一片海。
数不胜数的船只飘在海上,每一艘船上都挤满了人。
他看见一个站在船头的男人背着个小娃娃跳入海中。
随后,船上之人一个接一个地直直落入海中。
赵匡胤听得见震天的哭嚎声,也听见那些人跳海之前高喊着——
“愿与官家同死!”
“国亡,我亦不生!”
这是……
一股大力拉扯着赵匡胤的身体往出口方向去,待他反应过来时已回到了原本时空。
“官家!”
在众臣眼中,赵匡胤只消失了一眨眼的功夫,再出现时脸色却变得极为难看。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