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学 > 古代言情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完结+番外
    第381章 《自传式指南》


    延载元年端午前。


    蓬莱宫中,新帝难得有些心神不定,搁下了朱笔。


    殿内弥漫着夏日艾叶松香的气息。


    见皇帝搁笔,服侍在侧的宫人还以为陛下要用点心,便略上前一步轻声请示:“回陛下,皇后宫中、薛承旨(六品,以代从前宝林)、胡奉栉(正八品,以代从前采女)处,都送了亲手做的青团来。”


    话音还未落下,就见陛下摆手。


    宫人便不再多说,意欲退下。


    如今能进蓬莱殿内侍奉的人,都是自东宫跟过来的得力可靠人,很了解陛下的心意。


    此时宫人还在心里为敢于送点心的二位感叹了一下:这也就是才被勋贵之家送入宫,完全摸不透陛下的性子,还如此主动想要表现。


    然而陛下与太平长公主不同,她只喜欢安静不生事的人。


    所以从东宫起,陛下的内宅就一直是大猫小猫两三只的样子,且基本都是各种缘故才入了东宫。


    陛下自是不会用他们送来的点心。


    尤其是号称‘亲手做的’,陛下就更不会用了:何苦放着那么多熟知她口味的御厨手艺不用?更何况,若他们厨艺不精细,说不得艾叶淘澄的都不干净。


    就在宫人准备退下前,忽然又听陛下道:“把皇后那份留下。”


    宫人:诶?果然还得是皇后。


    而皇帝想的则是:唐愿是曾随姨父学过怎么做点心的,他做的既能合阿鲤的口味,想来姨母也喜欢。


    正好留下等姨母过来吃。


    而姜握要过蓬莱殿来单独面圣,也是皇帝心神不太定的原因。


    以至于她看着眼前碧生生的青团,都觉得扎眼,不由闭了闭眼睛:其实过去那么多年,都是姨母在身边的时候,她觉得最安心,总有所依靠。


    可这回不一样。


    如今母亲已经禅位于己,她再见姨母反而觉得不安神——曜初生怕姨母是来致仕辞官,永不入朝的。


    姨母曾说过,会陪着自己到‘她放心为止’。


    如今……她已顺利登基,连阿鲤都已经年过二十,算是后继有人,岂不正是姨母说的‘放心’?


    尤其是今日姨母特意让女卫传话,想让她在五月百官休沐时,挪出一点空,两人单独谈一谈。


    曜初实在不能不这么想。


    于是她根本没等到端午休沐,直接令人去请姨母。


    *


    姜握进门的时候,稍有一点恍惚:蓬莱宫,堆叠垒垒奏疏的御案,御座上身穿皇帝常服的身影,低头看公文时候的神态。


    好像依旧是来见陛下一样。


    直到曜初抬起头来,如常笑迎上来:“姨母。”然后不等姜握开口,就将她挽到御案前坐了,指了她方才在看的一道《时策论》。


    字迹太过熟悉,一看就是阿鲤的字。


    曜初半叹半笑似的:“阿鲤的脾气秉性,姨母最清楚,好的时候自然叫人爱,但有时候又实在让人头疼。”


    果断大胆,有时候还很倔,不会内敛锋芒。


    这也难免:如今阿鲤正是二十出头的大好年华,又是实打实的天之娇女——


    用《庄子》的话说,便是‘夫至人者,上窥青天,挥斥八极’之昂然锐意。*


    而借用伟人的话,也真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恰风华正茂劲头十足。*


    于是姜握哪怕是隔代亲,看亲手养大的小鲤鱼怎么看怎么好,但此时也得努力摘掉滤镜,用宰相的眼光去客观评价一位准继承人。


    “是,还需磨练。”姜握看向曜初:“阿鲤不似你小时候,是吃过委屈的。”


    那时,上头还有太子李弘,而先帝待女儿虽好,却从未想过让女儿继承皇位。


    曜初闻言笑了笑,又取过另一份功课来,递给姜握:“倒是皎皎,虽然比阿鲤小九岁,但文章也好,练字也好,从小就透着一股子沉定之气。”


    她说起的是次女武晖,晖亦有太阳、光辉之意。但她的小名皎皎,其实更能体现曜初的心意——取自西晋陆机的《拟明月以皎皎》,里面有一句‘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


    这自然是对次女的期许:若长姐如太阳,那便希望她做映晖的明月。


    姜握看过皎皎的功课,想到新帝方才的评价,想了想不由开口认真道:“曜初……”


    虽说姜握今日过来的本意,并不是探讨对两个孩子(尤其是皇储)的教育问题,但曜初既然把两个孩子摊开来说,姜握就想多说两句。


    然而,见姨母神色凝重了些唤自己的名字,曜初却又猝然开口打断:“姨母这些日子都陪着母亲,或在神都苑静养,或是去上阳宫学校,难得今日有暇,我还有些朝事请姨母指点。”


    姜握:这弯转的……把她的整理好的教育理念又给噎回去了。


    不过,如果说刚才一进门,曜初就拉她看孩子们的功课,姜握还有些不确定。那么,现在却是十分确定,并也猜到了曜初为何堵着不许她说话了。


    这孩子是怕自己要开口致仕吧。


    果然,曜初案上的朝政,‘刚巧’都是她一向较为关心的大事。


    譬如来年组织新的航海队伍出海事:吴英到底也有了年纪,不是数十年前去往倭国镇守的年轻女将军了,且能寻得土豆回朝,已经算是功德圆满。新帝登基,再派出新的航海队,也算是新的起点。


    再比如,改良推广土豆种植事。


    ……


    起初姜握还听着,但等到曜初都开始老生常谈,说起要继续改革制书公文,以‘文意明白晓畅、短小精悍’为标准后,姜握不得不打断她了。


    这都不能算是要紧朝政了。


    “曜初。”姜握抬手,想要阻止她取下一份公文。


    然而新帝反过来按住她的手道:“若姨母这数十年走过来真的累了,那也……保留着如今的官位好不好?或者像当年王相,无大事不需要上朝、去衙署,只要偶尔在朝上出现一下就好。”


    哪怕姨母不会经常出现,但就保留着那一把椅子不撤掉,对坐于九重丹陛之上的她,也很重要。


    曜初还欲再说,却见姨母点头道:“好。”


    曜初眼睛一亮。


    而对姜握来说,感想便是:果然是她养大的孩子!


    简直是心有灵犀。


    她今日来要谈的就是这件事——


    在圣神皇帝生出禅位心思时,姜握是问过系统的:毕竟她曾经绑定的上位者,就是陛下,且除非一方死亡否则永不可解绑。


    姜握主要是担心,万一圣神皇帝那边一退位,她这边忽然成就崩盘然后当场挂掉,那陛下这退休生活还怎么好生过?


    系统当时就告知她:不用担心,你与唯一上位者绑定后,其并非被夺权失权,而是继承与传承。那么,只要你继续保留当前的官位,就依旧可以维持你位极人臣的成就以及当前的身体素质。


    当时姜握就惊了:??等等,什么叫只要?


    就是必须死在工作岗位上呗。


    系统当时也认真反问她:不然呢?不然用户觉得,为什么位极人臣的成就奖励,是给你【神元久驻】?


    甚至还贴心重新显示了下备注:精神体力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下降,是为神元久驻。


    正是为了让用户有体力一直奋斗,保住自己的官位啊!


    而这件事,姜握在今日过来寻曜初前,又确认了一遍。


    之后不由痛心疾首于自己的‘不能致仕’,便于系统道:你这不是权力系统,你这是资本家,不,奴隶主。


    系统回复:【咱们这么多年的关系,用户您现在跟我较这两个字三个字的真,有什么意思呢?】


    姜握:……怪不得当时不回我的邮件,原来在这儿等我。


    蓬莱宫。


    “姨母答应了?”


    姜握安慰曜初道:“就按你说的来吧。你放心,只要我还在此世,就不会上书致仕的。”


    曜初觉得这些日子盘桓在心头的一朵乌云,骤然散去。


    **


    而两年后的某一个春日,姜握忽然收到了一封系统邮件。


    【检测到用户66688号已在该世界停留满七十年(且历经四朝),现系统诚挚邀请用户,撰写一本《自传式指南》留于系统内。】


    原来今日,是她过来的纪念日吗?


    而姜握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自然也想起了宦官前辈的回忆录,她抽取到的唯一一本免费指南。


    但那是因为她幸运,如果没有抽到却感兴趣的话,就必须花筹子购买。


    然而,那位不知道哪条时间线上的宦官前辈,肯定早已经不在了,收不到旁人购买他指南的‘稿费’。


    也就是说,她的《自传式指南》,将来哪怕有人购买,系统也不会跟她分成,属于一次性买断。


    那她就不得不问了——


    “写一本《自传式指南》报酬是多少筹子?”


    “一千枚。”


    姜握刚在想,虽然不多但也还好,就见系统发来了一封新的邮件写明了数条要求。


    她才看到第一条:“《自传式指南》必须一百万字以上。”就‘啪’的关上了邮件。


    告辞。


    同时也幡然醒悟,为什么宦官前辈的那本指南写了许多细节(倒是很方便她对照参考),是一本高达一百零一万字的长篇巨作。


    她原以为是前辈晚年无聊且表达欲旺盛,原来是系统的无良要求。


    姜握有点心酸:难道前辈晚年也依旧缺筹子至此?


    为了一千筹子……


    姜握心道:为了保住小命,不,老命,我的晚年不得不‘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不说,竟然还想让我加班写上一百万字以上的自传,最后还只结算我一千筹子?


    “我是绝对不会……”


    姜握刚要慷慨陈词地坚决拒绝工作中的霸凌(得加钱),就被小爱同学及时打断:“姜老板,看最后一条关于报酬的条款。”


    “等你写完后,系统会送给你一件绑定灵魂的礼物。”


    *


    系统也好,客服小爱同学也好,都会随着她在此世的终结而离开。


    但所有能达到并完成“自传式指南”成就的用户,系统会送上一个临别礼物。


    【电影制作仪:一件可以将用户灵魂记忆中的文字、图像、影像,转化为一部部电影的神奇仪器(电影演员由用户记忆中万千人物碎片随即抓取合成)】


    【备注:感谢用户多年的努力,达成该项成就。所以,让我们送您一个让灵魂不再寂寞的小礼物吧——


    毕竟,正如加缪的《局外人》中所说: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的,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恭喜用户,当您收到这件礼物的时候,说明您的《局外人》生涯,已经平安走过了七十年。】


    姜握看了良久【电影制作仪】。


    系统再次提问:“尊敬的用户66688号,请问您是否愿意写一本《自传式指南》留于系统?”


    姜握说完了方才那半句:“我是绝对不会……”


    她坚定补充道:“系统你只管放心,我是绝对不会写少于百万字的。”


    第382章 九十岁


    在圣神皇帝自帝位‘退休得以颐养天年’后,姜握又在相位上坚持了十年余。


    每回她上朝,都要面对朝堂晚辈们越来越敬重的眼神——


    大司徒这是何等尽心竭节,鞠躬尽瘁的朝廷柱石!


    且最难得的是,大司徒虽位极人臣,却未揽权专政,哪怕皇帝向以长辈待之敬之,大司徒也从无擅专事,当真是德行光裕,令人遐迩惟敬。


    而姜握每次走过这些目光,心情也逐渐从复杂,变成了躺平。


    总之,这朝上如同这世上,亲近懂得她的人越来越少,敬重远畏她的人越来越多;了解她真相的人越来越少,关于她的传说越来越多。


    有时候,在这些目光里,她还有闲心逸致去想一想——


    曾经,她常拿‘九十岁都不能彻底退休’这件事去戳王神玉心中最痛;也常人前人后调侃裴行俭是总不能脱身,且不太会抓替身的‘水鬼’;以及,极为钦佩刘仁轨刘相,一直兢兢业业,甚至是仙逝前一年九十岁才致仕。


    可如今看来,她还不如他们呢!


    *


    而她,为什么会突然想起他们三人。


    姜握是在长安接到裴行俭故去之信的。


    上皇禅位后,也时不时会西巡长安,甚至云游四处,姜握自然都随行。


    那一年,她们恰是在长安。


    姜握看过洛阳信后,安静坐了片刻,然后去了大明宫的尚书省。


    也是一年秋风乍起的时节,刘仁轨自辽东而还。


    就在她与王神玉、裴行俭正在尚书省讨论刘相回朝事时,一贯喜欢坐在窗口的姜握,就见‘说曹操曹操到’,刘仁轨进门的时候,走的那叫一个虎虎生风长驱直入。


    而见到姜握他们三人都在窗口,如同三只蹲守猫猫一样看着他,刘仁轨灵魂发问:“明明是多事之秋,你们怎么都闲着在窗口看风景?”


    是不是不够忙?


    当时他们三位宰相,当即大难临头各自飞,各自指了一件公务跑掉。


    此时,姜握如当年一样坐在窗前,像一只蹲守的猫猫。


    院中铺了一层厚厚金黄色银杏叶。


    这里很安静。


    因长安是西京,其余六部九寺的官员都与洛阳的设置相同。唯有宰相自然不会再多六位,顶多是有洛阳的宰相过来轮值。


    今岁过来的宰相,正是中书令上官婉儿L,她是在中书省理事,故而尚书省宰相院中十分安静。


    婉儿L是在新帝登基后才拜相的,圣神皇帝禅位前的最后几l年,对婉儿L多有磨练——她走的并不是姜握当年吏部侍郎、尚书、宰相的路,相反,婉儿L是几l乎做遍了六部的侍郎,直到新帝登基后,才历任吏部尚书而拜相。


    算起来,婉儿L是姜握近四十岁时才收养的孩子。


    如今婉儿L都年过四旬有半,正式拜相,姜握的同僚们自是已然走的差不多了。


    毕竟姜握入朝很早,能与她同辈的官员,大抵比她年纪更大。


    大家再高寿,也终究是人,无病也要老故。而如孙神医那种超过百岁神人,还是仅此一位的。


    *


    姜握并没有在尚书省坐多久,她怕待久了陛下会担心。


    于是略坐了片刻,就起身重新关好窗户,还不忘扣上铜扣,以免秋日风雨吹开窗户打湿屋内的桌椅。


    走在路上,姜握自然在想裴行俭的身后事。


    他这一世自是有陪葬皇陵之功,故而,姜握倒是无需回洛阳祭拜,她……只需要在长安等着,很快便能见到故人棺椁了。


    而这些年文臣武将故去后,究竟是陪葬先帝的乾陵还是上皇的圣陵,更多是参照他们的官位来源于何: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当年英国公李勣大将军,哪怕他在高宗一朝位极人臣更得倚重,且做官时间更久,但因他在太宗一朝就已经出将入相,于是依旧是陪葬的昭陵。


    以此类推,在高宗朝拜相、高封之人,绝大多数(除非姜握这种特殊要求的)是陪葬乾陵的。


    不过,圣陵人也一点都不少,因诸多女官自要陪于圣陵,如今……文成和鸣珂已如天上星辰般,先去向了各自的星位。


    她们陪葬墓的位置,都是姜握选的,也皆是符合她们的心意:文成的‘家’与帝王陵墓和她的陪葬陵都很近,彼此为邻;而鸣珂则要远一些,没法子她十分坚持要离乾陵远一点。


    当然,圣陵陪葬墓中也不只有各位新朝才得以展才的女官女将,还有在圣神皇帝一朝拜相封将的其余朝臣:狄仁杰、娄师德、刘祎之、岑长倩、王孝杰、郭元振等人——


    此时,俱已故去,皆有陪葬圣陵之旨。


    其实,诸如狄仁杰等人,虽在为官仕途上算是比姜握晚一代的后生,但这还是姜握入仕早的缘故,其实只算年纪,他们比她也小不了太多。


    去的时候,也都算是寿终就寝,甚至都比史册上延寿了数年。


    比如狄仁杰,若如史记,便是圣神皇帝还在位时,他就不病逝了,于是让武皇发出了狄仁杰一去朝堂若空的感慨。


    而此世,他还在新帝手下做了几l年宰相,甚至做过皇储真阳公主武赪与永宁公主武晖的老师。


    *


    故人离去,在不同阶段,带给姜握的感觉并不同。


    年少时的全然悲恸,中年时的凄慌痛楚,与年岁渐老后的怅然伤感。


    而这几l年,心头所感又不同了。


    随着光阴的流逝,她的悲伤和愁绪越来越淡,甚至是一种……安心的了然。


    生离死别的界限变得模糊。


    如今的作别就像是——两位经年老友晚饭后出去散步,沿着河岸垂柳,眼中望着家家户户袅袅炊烟,耳畔听着孩童嬉戏人声鼎沸,而走着走着夕阳沉没天色昏黑,已经看不清脚下的路。


    于是,到了岔路口,彼此挥手作别。


    一切安宁而融洽。


    并不会遗憾,因为,明天就会相见。


    她们,他们很快就要,就都要相见了吧。


    *


    姜握这么期盼着,并且第很多回问系统:“你真的不清楚我死后的归处吗?是你们把我拉来的啊!”


    当时系统承诺送她【电影制作仪】时,说的是“让我们送您一个让灵魂不再寂寞的小礼物吧。”


    姜握当时就很敏锐察觉到,并且发问:系统说的这个‘灵魂不再寂寞’,是指从七十年后到长命百岁之间的年限,还是指……人去后也有灵魂?


    而且,就算这个世界的人去后有灵魂,那她们能去向一处吗?


    毕竟,她们的来处不一样。


    她与所有人来历都不一样。


    尤其是系统还引用《局外人》来送她【电影制作仪】这个临别礼物,不得不让姜握担心:她不会如这句话中所说,‘靠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吧!


    然而,无论她怎么问,甚至表示愿意花筹子购买,系统还是很遗憾地表示,它们只能接入她的过去,经管她的现在,但实在不知她的未来。


    用系统的话说,三千世界,每个时空都有自己的规则,它们真的不确定这里的死后世界会如何,脱离系统的用户又会去向哪里。


    姜握:懂了,就是你们管杀不管埋呗。


    系统:……你要非这么说也没毛病。


    *


    因此,上皇武曌发现,自她退位后,姜握倒是开始重新带佛珠道珠。


    年轻时,因姜握对神佛偶然的口无遮拦,她是送过姜握佛珠,并要求她去给自己点佛灯,做做功德的。


    上皇记得,有段时间姜握还是一会儿L佛珠一会儿L道珠,念佛号道号前都得先想想,以免念反了却损功德。


    然而后来,诸事繁多,她腕上便又难见数珠了。


    上皇也无法,唯有宫中有祈福事时,多为她祈一祈罢了。


    然而,如今她却自己又寻出来戴上了。


    待问起,姜握只是笑道:“忽然就想戴了。”然后给上皇看,这依旧是她当年送的一百零八子的七宝佛珠。


    因两人坐的近,姜握腕上的佛珠垂落下来,就落在上皇手边。


    武曌就顺着这串佛珠一一数过去,并念诵了几l遍玄奘法师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姜握安静听着,感受着腕间微凉的珠子一枚枚滑过皮肤。


    她伏在上皇肩上,数着陛下的发丝,听她念完了经文。


    那正是一个青梅垂枝的初夏。


    **


    上皇九十岁大寿之期,皇帝为母亲再上尊号,为越古圣神皇帝,取“登三咸五,迈古越今”之意。[1]


    以圣神皇帝一世所为,是实实在在多有‘越古’开辟之举。


    而当今皇帝武曜初的尊号,还是姜握选定的——


    在新帝登基初,群臣上书请陛下如圣神皇帝圣例,在皇帝前加尊号时,新帝未允,只道不敢比肩上皇。


    这也是曜初发自内心之言。


    她知道母亲为何开创上尊号之制:从摄政天后到元武神皇到圣神皇帝,彼时尊号是一种政治体现,是母亲一步步迈向皇位的路石。


    于是当今的尊号,是登基三年后,才定下来的。


    是为钦明皇帝。


    钦明二字,为敬肃明察之意,释文曰:‘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


    据群臣来看,极配当今皇帝的性情。


    然,对曜初而言,这个尊号还另有一重意思。


    此二字,出自出自《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


    安安。


    这其中有她的幼年乳名。


    如今会叫这两个字的人,不,如今知道这两个字的人都不多了。


    *


    而上皇加尊号时,礼部自也上书,请当今再加尊号,钦明皇帝依旧未允,道帝王在位,当倦勤不敢自逸,不必多加尊崇之号。


    姜握得知,也颇欣慰:如此甚佳,可见曜初登基十年,也并未喜功好奉。


    总比李隆基,登基后就给了自己“开元神武皇帝”的尊号,十几l年后,还不甚满足地叠加成了“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二凤皇帝:圣文神武??)要好。


    其实李隆基哪怕贬武周,但他口口声声还是尊李唐的。然而太宗皇帝的谥号,高宗上元年间才加为‘文武圣皇帝’,可见李隆基也未怎么避讳李唐的祖宗,当然,也或许是觉得他可以比肩祖宗所以无需避讳。


    不过,若说开元年间,李隆基还是能够蹭一蹭这几l个字,那么天宝年间,他为自己把尊号加到十四字版本‘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就……


    就很难评。


    姜握想到这儿L,不由把这件事从脑海中挥出去:大好的年份,怎么又想到李隆基了?


    大概是她去岁拿系统赠予的【电影制作仪】做了安史之乱电影的关系吧。


    当然,也为着,在她所知的历史上,这一年正是李隆基登基之年。


    “太母。”这是阿鲤来请她去赴宴。


    姜握看着走进来的皇储。


    是完全不同的一世了。


    第383章 正文完(无刀)


    延载十一年,冬。


    神都洛阳。


    是日雪飞玉屑,风度银梭。


    这一年上皇居所神都苑内的山茶,开的明如烈火。


    晨起,姜握从屋外拾起了几朵掉落台上的山茶花,回到屋内后,就放在窗下的玻璃水瓮中,见火红的花朵在水面沉沉浮浮。


    她与上皇依旧在窗前榻上对坐。


    案上的红泥小火炉上温着微滚的参茶,两人隔案倚着同一条贯穿于炕桌下长条熏笼,一个在看书,一个在看拜帖。


    虽说外头在下雪,日头并不是很亮,然而雪光四耀,如同冰雪琉璃世界一样,倒也明晃晃一片。


    姜握手底下,有厚度可观的一摞拜帖待阅。


    准确来说,是拜寿帖——去岁是上皇的九十岁寿辰,她比陛下小一岁,今年正好轮到她的。


    晨起,她还再次吃到了陛下亲手煮的寿面:都无需去小厨房,就在这屋内令人支起炉子,用小铜吊煮了一小锅荞麦面。面上只撒了一把冬日里少见的小青菜,恰时窝了两个荷包蛋并几片薄薄的鸡肉卷。


    这些年,上皇很注意养生,饮食多讲究有营养但清淡,主食多粗粮。


    姜握倒是不必拘着,但为了陛下的养生大计,她凡是要吃诸如薯条、烤肉、麻辣肚丝等刺激诱人食物,就躲去小厨房吃完,然后给陛下带一点点回来。


    *


    吃过长寿面后,姜握就开始看厚厚的近百封拜帖——就这数量,还是府上长史已经筛选过的。


    都是大司徒这些年较为亲近的,发过朱牌的人之拜寿帖,府里才送了过来。


    姜握挨个拆来看。


    她没有特意挑,然而随手从匣子里抽了一封出来,就是特殊的一封——


    “大司徒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1]


    姜握忍不住将读了一半的拜帖翻过来扣在桌面上。


    其实这些年,由于她的官位权柄,褒赞她的诗词歌赋实在不少。尤其是姜府接到的行卷、拜帖、自荐书——那既是求宰相青眼,欲仕途亨达的,自是谀美之辞甚多。


    姜握早些年就已经能脸不红心不跳,听人滔滔不绝夸自己三千字了。


    就算是谀辞话句太多,或是太肉麻,姜握也能做到哪怕内心尴尬症犯了,但面上也云淡风轻,一派从容高士,然后适时打断。


    然而方才,姜握才看了几十个字,却忍不住要缓一缓。


    无它,因这封拜帖是出自李白。[1]


    上皇原本坐在一旁,手里拿了一柄龙纹放大镜看书。忽见姜握将一张拜帖倒扣桌面,不由搁下自己的书,从桌上取过拜帖去看。


    不过她没看出什么异常来,毕竟在上皇看来,这封拜帖夸的还稍嫌不够(字数不够)。


    于是上皇看了一眼上拜人,李白。


    花笺上还画了闪亮亮太白星的星辰纹路。


    上皇索性自己开念:“大司徒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海内豪俊,奔走归之,若得品题,则为脱颖而出、龙蟠凤逸之士……”[1]


    姜握听眼前人读出李白的赞颂之辞,更觉得不好意思,伸手去夺陛下手中的拜帖。


    上皇往后略仰了仰避过,继续读完才笑道:“他这话也没错。”如今天下才子文章,皆欲得大司徒点评。


    这也是过去无数先例凝结而成的声望。


    用这拜帖里的话说,‘今人一登相门,则声价百倍。’


    姜握:坏了,我成门了。


    天下诸多觉得自己是真龙的‘鱼才子’们,都想来越一越这座姜门。


    姜握好容易从上皇手中取回了拜帖,放回了匣子中,准备跟李白其余寄回的诗稿放在一起——如今还不足十五岁的李白,正在真·仗剑走天涯。他师父裴旻外放安西都护府为官,他也跟着往上阳宫递了请假条,拎上剑随行出发。


    时不时会有诗词、文章、游记寄回来。


    数量之多,让姜握怀疑他虽然年纪不到,但大概是偷着喝酒了,毕竟‘李白斗酒诗百篇’嘛。


    姜握又随手抽出了一张拜帖,这次是陈稳的……


    她继续看拜帖,上皇武曌则也翻起自己的书——


    依旧是她们年少时就常看的《汉书》《后汉书》。


    正看到一段汉明帝见阴太后旧时器服,因物在人不在,怆然动容而书:“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孤心凄怆,如何如何!”*


    上皇合上书卷,心中细念此句。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八字道尽岁月如潮奔流而去。


    不过……


    她抬起头看向身畔人。


    见姜握正像一只屯粮的松鼠摆弄松果一样,认认真真整理自己的拜帖匣子,上皇隔桌而观,不由一笑。


    她并非孤心凄怆,不知如何。


    晌午的时光悠然而过。


    至午,窗外瑞雪初停,烟云净尽。


    **


    是夜。


    洛阳德政坊。


    杜审言与妻子薛凌去看过还不足三岁的小孙儿。


    薛凌如今正在礼部为官,对大司徒九十岁的寿辰宫筵所知颇多,因此小声问道:“既是在宫中举宴,当日必是大场面,我真怕孩子吓到哭闹起来。”


    杜审言立刻摇头:“怎么会,这孩子聪明懂事的很。”


    “也是。”薛凌不免带上了抑制不住的喜色:“且大司徒特意提了,让咱们带着孙儿杜甫过去——你说咱们的孙儿会不会也是神异之才?就如大司徒从前一眼看中的其余孩子似的。”


    杜审言虽也迈入老年,都有了花白的胡子,但依旧保留着一种从年轻时就有的自信:“你想多了,大司徒只是看中我罢了。”


    见妻子一脸无语,杜审言举出了非常强有力的例子:“你忘了?当年闲儿出生,也是襁褓之中,大司徒就送了他一块玉佩,说将来传之子孙。”


    “当时你还觉得闲儿将来有大出息呢,如今看怎么样呢?”杜审言还蹦出了一个新鲜词汇:“可不是外头说的啃爹?”


    薛凌:……


    杜审言总结发言:“可见大司徒看重的是我。”


    论起来,杜审言倒不是如从前英国公李敬业一般盲目自信,说话还是比较有根据的:他,杜审言,字必简。年纪轻轻进士及第,考中官后还未及去做,就被大司徒(时姜侯)特特选中为巡按使书令史,随行纪察天下事。


    之后,更是考入上阳宫历史专业,历任史馆主事、国子监祭酒、历史学院的副院长等诸多要职……


    同时,他还是一位颇为出名的诗人。


    虽然没有‘四杰’那么出名,但他也是‘四’之一呢——


    他的诗文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江湖人称,不,文坛同道都称他们为‘文章四友’。


    综上所述,杜审言断定:将来,他妥妥会在史册上拥有一段记载,成为大司徒慧眼识英雄的又一佐证!


    *


    虽然杜审言夫妻说话声音压小了,但还是吵醒了床上的孩子。


    小杜甫揉了揉眼睛坐起来:“阿翁,太母。”


    见糯米团子一样乖巧的孙子,杜审言心情更好,也不走了就坐在床边儿说起了两年前的往事——


    那时小杜甫才出生不久。


    因见婴儿不断啼哭,杜审言就主动抱起孙子哄道:“好孩子,别哭了。有我这样的祖父,你有什么可哭呢?你可知,便是将来你资质平平,也可在史书上有一笔记载:杜审言之孙。”


    这都保底啦!


    他如实哄着孙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哭的更大声了。


    杜审言:唉,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想到两年前的事儿,杜审言不由带笑伸手摸了摸未足三岁孙子的头:“将来要好生读书、作诗、记史,不堕乃祖威名才是。”


    薛凌已经听不下去提前走了。


    唯有小杜甫眼睛亮亮,乖乖点头:“好。”


    **


    姜握的九十寿辰宴筵过后的夜里,上皇是早入睡了,倒是姜握还没有睡着——如今两人有些反过来了,毕竟她的精力一直稳定不变,而上皇到底是有了春秋。


    姜握披衣掌灯坐在桌前,托着掌心的红色骰子看。


    这并非她系统中那一枚红色骰子。


    那是拿不出来的。


    如今她手上托着的这枚,是当年陶姑姑和李师父先后故去,她心中难过,以朱砂涂成以宣悲意的一枚。


    后来皇帝见了觉得此骰红的刺目,就给她拿走,装在一个荷包中收了起来。


    当时姜握也没注意到。


    直到上皇搬到神都苑后,偶然一日,姜握翻抽屉找荷包扇坠佩戴上朝,才翻了出来。


    灯下细看,这骰子上涂的朱砂色,都略有些褪掉了——


    她早与孩子们说过,将来,陛下仙逝后她当随陛下而去。


    唯一可虑依旧是,当她捏碎那枚红色的骰子,她将要去向何方,又能否再与武姐姐,与所有故人相见。


    这是个安静的冬夜。


    无风无雪。


    姜握想:一定会再见的。


    她一向是个运气很好的人,不是吗?——


    (正文完)


    (建议开一下这一章作者有话说~)


    第384章 地府番外1(比较放飞,有小剧场风格)


    我还在。


    这是姜握第一件意识到的事情。


    *


    上皇是在睡梦中无病无痛离去的。


    在这之后,姜握是与曜初等孩子们交代好诸事,送陛下入圣陵后,才终于捏碎了那枚红色的骰子。


    其实按照年龄,莫说曜初,连阿鲤都实在不算是孩子了。


    毕竟陛下离去前,还抱到了当年小阿鲤的小小鲤鱼。因为小小鲤鱼,每个人又升了一辈。


    但在姜握看曜初她们,无论年岁和辈分如何变更,都十分平等地认定她们是孩子。


    而姜握之所以在陛下去后,还再次交代并安抚过她们才离去,也是知道:从此后,就再没人会把曜初婉儿太平她们当做孩子了。


    除此外……


    姜握想,她之所以晚了一段时间捏碎骰子,除了孩子们的缘故,也有一点畏惧吧。


    害怕离了这里也见不到故人。


    她就像一只薛定谔的猫。


    在打开盒子前,永远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得不到最终的答案。


    那枚红色的骰子,比她想象中更易碎。


    她意识里听到最后听到了两道声音——


    【用户66688号永久注销账户。】这是系统依旧毫无感情波动的电子音。


    【姜老板,谢谢。晚安。】这是小爱同学的温柔留恋的声音。


    **


    姜握觉得自己是薛定谔的猫。


    殊不知对地下人同样这么认为。


    在她还走在生死之界的黑暗中时,并不知道她的棺椁旁边已经里二层外二层围满了等待的魂。


    武皇——此时已上谥号‘则天越古圣神皇帝’,地下人或以武皇、或以则天皇帝呼之。


    她的手放在棺椁之上,目光一瞬不瞬。


    说起来,武皇得知姜握的来历,是从一个她未想到的人那里:昭武大将军,即平阳昭公主。


    这诸多魂魄中,比起与姜握相处过的所有亲友师长,反而是从一开始就阴阳相隔的平阳昭公主了解姜握最多——


    她与武皇道:“这孩子对着我的画像,说了许多后世的事情。我都听到了。”


    是,虽说姜握在李师父故去后,也对着师父说起自己的来历,是来自于一千多年后的华夏。


    但并未细说。


    她真正细数她的来历和后世事,恰是在平阳昭公主的《渭水军容图》前。


    她说起她的时间线上,自唐以后历朝历代诸多的出色女子,诸如明朝女将军秦良玉,诸如她所在的新华夏,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的屠呦呦药学家,主持研制出了禽流感疫苗陈化兰院士……


    姜握无法对着‘在世人’说的话,对着画像就无所顾忌。


    此时平阳昭公主对武皇一一道来。


    而对武皇来说,从前种种,便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一条线贯穿。


    原来如此。


    不过,武皇觉得自己猜的也没错:能够穿越时空,倏尔翱翔千里、来去千年,正是传说中鹤的特性。(能做皇帝的人,总是有些特殊的坚持)


    况且最要紧的是……


    无论是后世之人,还是鹤入凡尘,都是一样的,她与旁人来历不同,那么她的归处会是这里吗?


    于是,在姜握的棺椁被封入陵墓后,诸多魂魄围了过来。


    紧张地等待着。


    *


    姜握睁开眼的时候,就看到一幅有点,不,十分阴间的画面。


    试想一个人以躺在低处,一张眼就见周围一圈人俯视自己,然后异口同声:“你醒啦?!”


    这画面……


    如果她还有心跳,那一定是吓到心跳都停了。


    不过,就算没有心跳,姜握也被吓到魂掉。


    是真·魂掉。


    她如同大家一样,变成了一朵魂体,轻盈盈出了棺椁。


    大约都是魂体的缘故,她看诸人(原谅她现在还是不太习惯用诸魂来)都很真切,并没有她预想中如电影里魂魄常见的透明感。


    顶多是每个人的轮廓带了一点晶莹的亮色,像是周身沾染着一圈星光。


    姜握带着无比的怀恋、渴望与惊喜,看着这些熟悉的,却年轻的面容。


    每个人,都停在灵魂记忆中自己最好的年纪。


    她面前,是无数风华正茂的故人。


    而在惊喜过后,姜握看着也以同样神情打量她的故人们,后知后觉想到了一件事情——


    她与姜沃的面容并不是完全一样。


    论起来,她能穿成姜沃,两人相似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比如两人都属于从小生病,比如两人的生日是同月同日(同年当然是做不到了),再比如,两人的相貌其实是比较相像的。


    当然再像,也不是一样的。


    不过,她知道她的亲友们,都不会在意。


    *


    武皇最先看到的是眼睛,这是她辨认姜握的方式。


    那毫无疑问,是她再熟悉不过的眼神。


    之后,武皇的目光才落到面容上。


    在她看来,相貌略有不同,完全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她本来都设想过,或许真的会见到一只鹤(或是鹤的化形,带着羽翼的人之类的形态)。


    此时,她细细看着姜握的相貌确实是略有差异,非要比较,倒像是一个人站在水边的倒影,处处线条都要柔和圆润一点。


    尤其是一双眼睛,也是圆圆的。


    倒是不像仙风道骨的鹤了,像是一只好奇猫猫。


    而自姜握出现,武皇是一只牵着她一只手的:一来是种接触式确认,确定姜握真的来了;二来,也是怕她初做魂体还不熟练,若是‘走动’的时候,在诸多故人前忽然‘五体投地’,那这地下生活的第一日开局可就有点丢人,不,丢魂了。


    偏生人已经在地下,就算丢魂,也没法找个地缝钻下去。


    故而武皇的一只手一直牵扶着她。


    而此时,细看过她原本面容的武皇,又用另一只手捏了捏她的腮。


    这动作让姜握一怔,甚至让她想起之前自己捏小李白的时候。


    声音也奇异的,跟她当年夸小李白一样重叠了:“很可爱。”


    之后武皇牵着她往前走,让她能够更仔细的一一见过故人,与每一位惦念的魂魄打过招呼。


    (崔朝在旁心声如下:其实陛下,我也可以扶着她的。)


    **


    人间。


    圣陵。


    钦明皇帝抬头望着天际。


    今日是姨母归葬于圣陵之日。


    时值隆冬,这几日的天儿原不好,到了今日,圣陵更是不但下着雪粒子,甚至还有寒风呼啸,曛雾蔽天。


    随行的群臣全都裹紧了自己厚厚的素棉袍。


    不知这风自何而来,竟似哀恸之音。


    直到陵墓封土,天气变得更加晦暗,倏尔见苍云出于山陵之上,风声更紧。


    然而,就在钦明皇帝于献殿敬香后,忽见外面风雪歇灭,天色开霁,尤其是方才徘徊盘旋的风停歇下来。


    苍云散去。


    曜初忽然福灵心至一般笃定:应当是,母亲已经见到姨母了吧。


    **


    圣陵。


    有如此多亲朋好友,姜握对于地下的生活适应的很快。


    不但快,还很充实——


    在她来的第二日,隔壁乾陵的邻居之一,刘相刘仁轨就送了她一份厚厚的‘公文’。


    姜握打开来,只见里面是刘相的心得体会:《拜访昭陵一百九十四户的最佳规划路线》《诸陵兴趣社团的汇总与分类》《如何合理高效安排地下的一天》等等。


    姜握:……


    第一个出现在姜沃脑海里的念头就是:人道活到老学到老,在死亡来临前,人都不应该停止学习。


    然而,到了刘相这里,完全是人无了,也不曾停止学习啊!


    这些题目的风格,明显是阳间这几年流行的——可见旁人在地府看阳间转播,或许是看个乐子,而刘相: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生命可息,魂魄也要奋斗不止。


    姜握何止是肃然起敬。


    刘仁轨特意与她介绍了下社团。这还是他刚下来时,高宗介绍给他的:为避免漫长魂生无聊,可以去寻找志同道合之魂组成团体,进行小圈子交流,是为社团。


    *


    刚到地下时,姜握觉得亲友、长辈、故人俱在侧,地府生活很充实很美好。


    一月后——


    姜握:救命。


    这生活有点过于充实了啊!


    她其实并没有来得及研究完刘相写的《诸陵兴趣社团的汇总与分类》,这些社团的社长们就纷纷找上门来。


    譬如【文学爱好社团·诗词分社】,对于姜握那条时间线上,后世诸多惊才绝艳的诗词歌赋自然是抱有万分的兴趣渴望。之前她未下来,他们只偶尔看到被她私下写下的只言片语,就十分拍案叫绝了!


    如今她人已经来了,地下的文学爱好者们,看她就如同辛相看到了待挖掘的金山……


    再如【武器狂热者社团】【文学爱好社团·话本分社】【历史研究者社团】纷纷向她发来邀请。


    姜握: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其实,在她终于捏碎红色骰子之前,回望自己数十年的人生,是用《双城记》中的话感慨过的:“我现在做的,远比我已经完成的一切都更美好;我将要得到的休息,也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更甜蜜。”*


    彼时姜握心道:她将要得到最长久安宁的休息了。


    现在想来,她真的是太天真了啊!


    *


    甚至,在某日去昭陵拜访的路上,姜握还偶然发现了一张显然是被掉落的各社团时间分配表。


    分配?


    姜握很快发现,他们在分配的是‘什么时间’——


    “禁止任何单一社团占用姜卿超过一个时辰公告。”下面还有昭陵、乾陵、圣陵二位帝陵之主的联合签名。


    “要合理、公平、恰当地瓜分姜卿的时间,以便于更全面、高效、多样性地了解后世。”


    姜握:……


    要不你们把我炖了,当成唐僧肉分了吧!


    *


    而对这张时间表耿耿于怀的,不只有姜握,还有献陵的唐高祖。


    昭陵、乾陵、圣陵二帝的联合签名?


    李渊:???怎么又不带朕!朕是大唐开国高祖好不好。


    况且朕的献陵的社团虽然少,但并不是没有!


    二凤皇帝不甚委婉地表示:“您的那几个诸如【如何预防兵变社团】【吾儿叛逆伤透我心社团】,完全没有占据姜卿时间的意义。”


    而跟在父皇背后飘过的天皇大帝荔枝,就更加不委婉地表达了观点:“不只是姜卿,是根本没有占用任何魂时间的意义啊。”


    之后想起一事,荔枝又加了一句:“而且祖父,要是你还觉得儿女不够好,那我建议祖父去参加姜卿自己组织的社团。


    李渊:……


    他还真有点好奇。


    因姜握唯没有在高祖武德年间做过官,因此李渊也就没什么称姜卿的原委,横竖他辈分最老,就直接称呼一声小姜。


    “小姜组织了什么社团?”


    荔枝道:“凡尔赛社团。”


    李渊不太懂什么叫凡尔赛社团。


    旁边二凤皇帝道:“姜卿这个社团很有趣。朕不过说了句,朕是个寻常的皇帝,就被邀请入社了。”


    李渊点头:“那朕也用这句话吧。”


    然而,他收到了‘很遗憾,您的申请函不符合该社团标准’的退号函。


    直到得到了孙子荔枝的指点:“祖父你换一句‘我的儿女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小孩子啦’。”


    果然,这次顺利通过。


    李渊:……


    好像,也没有很高兴。


    番外四(完),希望你也喜欢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图片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