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孩子才刚满月就不抱出来了。
去大庄家那头封喜钱、看孩子的都是女眷或者夫郎,李青山家派了柳鱼做代表。
柳鱼回家把做席面的这身衣裳换下,换了昨日那身碧色的新袄子去封了喜钱,村里人寻常就封个三十文,关系好点的封六十。
李青山同大庄关系好,又是多年邻里,搁两份钱,一份是丛春花这个长辈的封六十文,一份李青山和柳鱼的,封了一百文。
这礼钱可不轻,柳鱼在喜盆里撒下钱的时候,旁人再看他身上这一身棉质一看就是城里布行才能有的漂亮颜色,就知李青山家日子现在过得可是不赖。
许多不姓李的人家都后悔啊,当初咋就没把自家的姑娘或小哥儿说给青山呢。
午时中,准时开宴。
先上肉皮冻、花生米、点心、糖果,头菜上鱼,接着上把子肉,再上素菜,紧接着大碗热菜一道接一道,等着上了红糖糯米八宝饭和木耳鸡蛋汤后便知这席面的菜是都上完了。
其中一桌的一个妇人道:“还是春花做的席面好吃,等我儿子成亲,我也叫她给办!”
她那讨债的儿子打娘胎里就不叫人省心,成亲测算的吉日还赶在腊月里,天寒地冻的。
做大席一般都是关系比较近的坐一桌,她旁边的人听见了看了看左右小声问她:“你不忌讳?”
“忌讳啥?”那妇人说着话也没忘记夹肉吃,“你看人青山家现在的日子,我觉着往长了看,咱村里哪家也不会有他过得好的。”
可不是,青山自己是个有本事的,娶的小夫郎会绣花,做的青团现在全县城都开始卖了,小两口一块抓钱。
“还没福气呢,人家砖瓦房住着,整天有肉吃着,比谁过得不都强。再说了,她办席面的几家也没见着谁......”
说到底都是被风言风语带起来的,当然她选择丛春花办席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省钱体面事还办的漂亮。
那刁大厨子的德行就不说了,单说杜玉兰儿子成亲时,好像还是从县城请来的厨子,整鸡整鱼,还有一些菜的摆盘可是很好看。但不实在啊,对主家来说,一桌一只整鸡费钱。对吃席的人来说,光好看分量不足人家心里也不喜欢。
而且席面上那烧鸡是真不好吃,也只外头皮上有点味儿,里头又腥又柴,哪跟这样的小炒鸡入味儿。
她觉着今天大庄家的席面办的就不错,等她去大庄家打听打听花了多少银钱,到时候就照着这个席面来就成。
旁人一听也是,还是自己村里的人办事实心,那刁大厨子自被杜玉兰一家叫上村长上门要了个说法,又被梁秀才弃用,言称不愿叫他那等背信弃义之人沾书人说的话呢。
十人一桌,十二个菜分量大,有些盘子里还有剩菜,剩的多的就送给帮忙的人拿回家了。其他的菜汤混合在一起,各家分分就留着喂猪了。
猪崽吃得可是欢实呢。
一共坐了十七桌,丛春花得了二百五十五文钱,因着猪肉已是按成本价卖给大庄叫他省了一笔钱了,丛春花这工钱她就照实收了。
可是美滋滋的,儿子赚的钱要买骡车得好生攒着,她赚的这点就够家里一个多月的油、盐和灯油的花用了。
吃完席后要收拾的东西也不少,光这些碗碟盆都得洗涮好半天,所以赶在寒天里办喜事可是折腾人。
等都归置好又把村祠堂再打扫干净,都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不过中午吃的有些腻了,晚上一家人也不是很有胃口,柳鱼煮了一些粟米粥,一人喝了一点,草草应付了一顿晚饭。
昨日柳鱼还畅想以后开什么铺子好呢,今日就有了些想法。
“城里的几家面馆尚且开得下去,娘做大菜的手艺那么好,调出来的浇头味道肯定也好,我看我跟娘以后一起开个面馆就不错!”
其实现在柳鱼就是这么一说的玩笑话,他只是通过今日的席面对以后开铺子的事更有了几分信心罢了。要在以前这样听起来显得有些异想天开的话,他是绝不会跟李青山说的,但如今有了心事、有了想法他喜欢跟李青山说了。
李青山也很给面儿,抱着他说:“那我们一起努力攒钱!”
“嗯!”柳鱼偎在李青山怀里,满心的欢喜都快蹦出来了。
后头两次杨庄大集果然也出现了卖青团的,不过柳鱼在那里卖的早,有不少人还是认准他的摊位。虽说再不像以前赶一次大集能卖出五六十个青团,但一次卖出二三十个,也能赚二十多文,全当给家里添个油钱、盐钱都是好的。
还有一件可喜的事,是丛春花又接了一个席面的单子,在腊月里,还是喜宴!
喜宴和满月宴可不同,那是得吃两顿的,桌数可不就更多,赚的钱自然更多。
因这一家带了头,其他的人家也渐有苗头,话里话外跟丛春花打听席面的事。不过这些人家都是开春后办喜事,还远着呢,没定下都有变数,只是这是个好势头,叫丛春花一连好几天整日都扬着一张笑脸。
已入了十一月,早起天更冷了些,一张嘴说话都能看到白花花的雾气了。还真的得亏家里有炕,不然柳鱼觉得他和奶奶冬天在这里还真熬不下去。
天冷就不必日日和面做饭了,都是一次性做上好几天的,后头慢慢热着吃。
昨日包了些酸菜豆腐的包子,柳鱼舀了点水放在堂屋的大锅里,先热上包子。
之前买的小鸡仔还没到下蛋的时候,因此现在家中吃鸡蛋还是靠的原先那三只母鸡,有时下两个有时下三个,家里四个人总归不够分的,还都争着做不吃的那个。
比起喝起来没多大味儿的米粥,李青山更爱喝有滋味的蛋花汤,柳鱼干脆就烧汤喝。葱爆香,加入木耳稍微翻炒一下加水烧开,一次打两个鸡蛋,加盐、醋、麻油调味,临出锅前撒一小撮香荽,酸酸的又有麻油的独特香气,很是开胃。
灶房里的这个灶连着一个小灶,柳鱼顺手烧了点油,油热后稍微晾一下,直接泼到他事先准备好的加了辣椒面、白芝麻和盐的小碗里,热油一泼,满灶房都是香味儿,李青山和丛春花吃包子要是没有这个不下饭。
汤烧好了,丛春花帮着往屋里端,走到廊下李青山也忙完了正在把肉装到板车上,丛春花道:“青山,给我留条猪前腿,一会儿我去趟你外家。”
丛二舅家的意哥儿出嫁的日子快到了,丛春花这个当姑的得去看看出嫁的嫁妆准备的怎么样,顺道看看家里操持的如何了。
以前家中穷,回娘家她都没钱置办重礼,现在李青山干起屠户来了,她自然得将礼备的重一点。
丛家村离桃源村有些远,丛春花这次去要在那多住两天,就不叫柳鱼跟她一起去了。
关老太太以前在绣庄做过绣娘,是见过些世面的,因此像一些简单的绿豆糕、栗子糕,柳鱼都是会做的,做的口味一点也不比点心铺子的差。
所以等李青山出门后,柳鱼便做了一些叫丛春花带着,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拿得出手、很好看。
丛春花得意道:“我们鱼哥儿就是灵巧。”
桃源村在云水县城南边,丛家村在北边,正是两个方向,可是远的。当年也是李青山的爹在县城偶有一次遇见丛春花,相中了,费了好大功夫才娶回来的。不然像这么远的两个村子,其实一般是不会通婚的。
丛春花走了一段路,到了官道上可算遇见了一个专拉客的骡车,她去的地方远,背的装猪腿的大背篓也占地方得收钱,一共花了三文钱。
要在以前她是舍不得坐的,现在家中有稳定进项了,和以前日子不同了嘛。
不过这骡车也就是快些,腿少挨点累,坐起来是真颠人,到了丛家村村头下了车,她都还头发晕。
一晃她嫁出去也有二十多年了,村里的小辈认得她的都不多,她背着背篓进村,好些人直看她。
到了丛家的巷子口,正在巷子里玩闹的丛老大的大孙子黑娃瞅见了她,立马飞奔回家报信,“太奶奶,奶奶,我姑奶奶来了!”
丛老大和丛老二早就分了家,目前还健在的丛老太太跟着丛老大住,丛春花自然先奔着这边来。
丛老太太在屋里听见了,可是不得了了,非要自己下炕去迎她闺女不成。
她只这一个女儿还是老小,那可是她的心尖肉啊,当年嫁人的时候也是好生挑选的,奈何后来的事又有谁能料得到呢。
她年纪大了,女儿嫁的又稍远些,也没法常回来,是见一次面少一次了,丛老太太站在门口看着也有些老了的闺女直抹眼泪。
丛春花走到跟前努力笑着是想哄她开心的,只是还没开口,鼻子一酸,眼睛里也满是水光了。
【南瓜文学】NANGU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