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自来繁华,江南的热闹也没少过,王熙凤说完,众人便笑了。左不过都是朝堂上的事,林家、贾家在江南都没什么人了,就算与她们各家有关系也不会直接牵扯到,有人在前头顶着她们观望为先。
三言两语将这事说过去,众人仍旧说笑,在一处用了饭才散。
于林茈玉而言,这个世界还值得关注的事情实在没有几件了,再去关心朝堂上的争斗,不如想想怎么过好接下来不多的日子,来走一遭,尽可能别留下遗憾才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白捡一世的机会。
随着春暖花开,园子里越发热闹,不说花儿草儿,小兔子都弄来一窝,有专人照看着时不时放在院子跑跑,让人瞧着就喜欢。林茈玉得闲就不停地折腾,种地和基建激情可算是被她逮着机会释放,若不是怕僭越,她能在园子里整出一座空中楼阁来。
日日都有事情可做,外头的事情权当做热闹来听,等听到王熙凤所谓的江南热闹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
不过严格说起来,这个热闹的根源并不在江南,而是年羹尧,只不过年羹尧的另一个妹夫在江南大肆敛财,事发后被牵连,在江南织造上造成了不小的动荡。
其实早在隆科多事件时有心之人就能看出来,雍正并不是一个会因为私情而包庇的人,任何人只要试图动摇他的集权,都会成为他针对的对象。隆科多自己狂妄不假,但雍正若真是想要留他一条命,也未必不能留下。
当时没了隆科多,如今年羹尧也不过是早晚问题。不过眼下年羹尧只是被削了太保,还没有到被□□问斩的地步。
“听闻皇上发了好大的脾气,派了钦差去江南,那位胡大人是保不住了。不过年家倒是没听闻有别的处置,年羹尧还是将军呢,他两个儿子还往上升了升。”
板儿升了职位仍在翰林院,圣旨诏令他都知道,巧姐儿每次过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外头新鲜的大事当做八卦讲给林茈玉听。
前几日林茈玉刚得了几把缂丝扇子,正在临摹上面的花样,没抬头:“皇上还是念着贵妃娘娘的情义。”
旁边研墨的雪容附和:“外头人都说皇上是铁石心肠,一心只有国事,却不知皇上最在乎贵妃娘娘。听闻贵妃娘娘心情郁结,好几位太医轮流诊治都不见效果,若是再不见好,就要挪到圆明园去养病了。”
这些宫里头的八卦,自然是耿立春带出来的,太医们最清楚后宫的事。圆明园可不是什么偏远皇庄,那是康熙赏赐给胤禛的园子,他每年都去,将年氏挪到圆明园里,地方宽敞风景好,还没有宫里的规矩压着,是真真正正的宠爱,与畅春园养着数不尽的庶妃是完全不同的意义。
巧姐儿喟叹一声:“怪道年家有恃无恐,听闻年家的儿子丝毫没有收敛,原来是仰仗贵妃娘娘。我听进宫的诰命太太们说起过,贵妃娘娘最温柔和善的人,却有这样个娘家,怕是娘娘要被连累了。”
一个宠妃的分量,自然比不上朝纲,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巧姐儿从荣国府小姐一降成为六品官之女,这样的落差她体会过,提起年氏来颇为感同身受。
林茈玉正好停笔,抬头看了她一眼。
她倒是善良,可惜雍正对年氏的感情是别人想象不到的。整个后宫只有年氏能亲自养育自己生的孩子,只有年氏生的孩子取名“福”,她死后雍正更是罢朝数日,对一个工作狂皇帝来说,真爱也不过如此了。
如果不是年氏生的孩子没有一个活下来,弘历连看一眼皇位的资格都没有。
收回思绪,林茈玉将笔放回笔架上:“年家一倒,朝中势力怕要大动。板儿又与年家没有牵扯,从先皇那时候过来也该看清了,无论是皇子还是朝臣,什么队都不要站。”
“我也是说这话呢,幸而翰林院还算清静,倒比外头好。”巧姐儿应和着,对这些也不大在意,她记事时家里还是国公府,什么富贵没见过不成?“姑母可见过兰大嫂了?”
“兰大嫂?你是说兰哥儿?打从家里出了事,倒没见过他几次,他娶了谁家的姑娘?”
“也是个翰林家的姑娘,李家做的主。自从大伯母带着兰大哥回李家,母亲也少与她们联系,只听闻她们孤儿寡母回去后并不十分得重视,过了几年兰大哥才考中了,大伯母一高兴撅了过去。”
兰大哥自然是贾兰,贾兰是贾家重孙辈第一人,巧姐儿是第二个。大伯母便是李纨。当初京郊庄外一别,木香带回来她们的消息就是林茈玉最后一次对她们的关注,之后断断续续听见了就听听不见就算,没有特意去关注打探过,没想到再听闻她们的消息,竟是李纨已经没了。
“什么时候的事,没听说李家办丧事啊?”
“母亲说大伯母的父亲最迂腐,他们母子在贾家时尚且不曾接济多少,回家更是唯恐人知,想必丧事也是草草办了。”
都是家中女儿却有完全不同的待遇,巧姐儿又是一阵唏嘘,片刻后才继续道:“兰大哥成亲时知会了父亲一声,但时间仓促父亲赶不及回来,贾家的人并未去观礼。我也是前两年偶然遇见兰大嫂才又联系起来,只是王府门第高,他们不曾上门搅扰。”
说好听些是不曾上门搅扰,说不好听就是没脸上门。
贾家出事李纨走得决绝,单方面断开了与贾家的联系,诚然里面有贾政、王夫人被斩首的缘故,她若不走,贾兰一辈子都要背着罪人之孙的名声,回到李家虽然可能会被娘家不喜,但贾兰可以重新开始。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她为贾兰选择了最稳妥最安全的一条路。
只是她自己都没想到她会走得如此仓促,若是她还在,等贾兰考中后她豁出脸皮上门,林家也还得认这门亲。幸而李家虽迂腐但还算厚道,贾兰的婚事虽然简陋,迎娶的也是文官之女。
自小贾兰就与贾宝玉、贾环不同,读书过得去品性也过得去,若不是巧姐儿偶然与他们遇上,他这辈子怕是真的再也不会与贾家重新联系了。毕竟母亲去世后就违背母亲意愿,他什么,但一定会攻击李纨背信弃义。
巧姐儿悄悄看林茈玉的脸色:“兰嫂子是个不错的人。”
“既然不错,你们常联系就是。说来你们才是一辈的人,不过大家族里一辈的人总是差着年纪,菘哥儿又不在京城,环哥儿也不在,你很该给你三姑母去封信。”
“正要说到三姑母呢。前些年三姑母的公爹去了,三姑丈的职位一应地上升,说不得什么时候三姑母便要回京了。”
初时官员任职是可以带着家眷都去的,康熙中期却改了这一规定,能带出去的家眷数量有严格规定,若是做到高品级官职,正妻十有都要留在京城,王子腾在外时他的夫人便在京城。
探春是正妻,她若不回来便是她的孩子回来,依她的性子,必是不许孩子回来学京城那些纨绔子弟做派。而且依照时间推算,她的长子儿媳妇也能将家里撑起来了,完全不必担心有妾室往上爬,她回京还能帮着观察局势,传递消息。
“若是早些年就罢了,这个时候回来岂不是养老?”林茈玉换支笔,调笑起来。
“正是呢,几位姑母多年未见,等三姑母回来又多了个说话的人。”巧姐儿也笑起来,贾探春与她是本家呢。
两人就这样说些闲话,有时候是朝堂上的热闹八卦,有时候是与两家相关的事。巧姐儿一个月来上一两次,能维持两家的关系,频率也不算太高,不至于引得弘曙福晋厌烦。
临近入夏,王熙凤赶在炎热来临前夕回江南去了,与她擦肩进京的是贾琏致仕的折子。
贾琏这样的小官,在皇上面前比芝麻大不了多少,折子要转两圈才能递到皇上跟前,还是分到不太重要的那堆折子里,等批下来差不多要耽误一两个月,但一般情况下都会准奏。
因为这样不大重要的职位上、印象不大深刻的人,皇上没有那么多时间耽误。雍正在位的年份与批阅奏折数量形成的比例,与历史上所有皇帝对比都是恐怖的。
类似这样不重要事情的奏折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是板儿他们这些负责官员整理抄录时看见了都不会停顿的程度。若论大事,大约是年羹尧被一撸到底,成为了一个闲散人,空出来的权力被十三和十七分了。
贵妃年氏病情到底是加重了,她陪着雍正住进圆明园,可到避暑结束圣驾离开的时候,她却没有跟着离开,反而是回宫的雍正一趟又一趟派人去圆明园看她,看诊、赏赐、作画等等。
允佑手上还提溜着他的破鸟,听闻圆明园的事直哼哼:“没看出来,老四竟然还有铁汉柔情的一面。”
横竖园子里都是心腹没有外人,林茈玉踢了轮椅一脚:“你管年羹尧的事了?”
“爷管他的事干什么,不过是看了个热闹而已。”
有兵权的人最忌讳嚣张跋扈,隆科多和年羹尧都倒了,允佑对他手里剩下的那点兵权可宝贝得很,还想留着传到弘曙手上呢,一点都不想让老四找到机会将它收回去。
【南瓜文学】NANGUAWX.COM